史海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07
颗粒名称: 史海钩沉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3
页码: 25-57
摘要: 本文讲述了南靖县的历史和文化,包括梅中的温情、南靖县客家源流考、塔下村传统村落农耕文明保护的“南靖模式”的例证、海仔口潭的最后一次祈雨、想起“老税工”、简大狮事迹以及“一品夫人”林旺娘的故事等。这些故事展示了南靖县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以及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 南靖县 历史沿革 历史文化

内容

梅中的温情
  何嵩
  在《南靖乡讯》文学副刊中,读到林永义老师《梅中怀旧》(注①)一文,唯美的诗篇,浓浓的乡情,赞赏之语跃然纸上,心中不由得生起对“母校”的敬仰。当年,中学实行“二二制”,即初中2年,高中2年。1975年秋,废止春季招生,恢复秋季招生,因此,76届高中毕业生,学制成为4年半。我不愿向别人提起自己就读的大学,但永远骄傲地宣称自己是“梅中”人。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就成了过去,遥忆42年前的母校,感悟人间“温情”,文脉源远流长,有说不完的故事,择其亮点予以记之。
  “梅林中学”远在南靖县的“西伯利亚”,距离县城56公里,校址建在“九龙坡”山上,是一所乡(镇)级的“名”校。最值得炫耀的是,省下放干部(作家)领旨办学。
  “梅中”创办者——名作家、福建省作协原主席陈章武先生(注②),在回忆“下放梅林的日子”(注③)一文中写到:1971年“春耕以后,公社任免我为工作组组长,到九龙坡创办梅林中学。”“当时,九龙坡的荒山坡上,只有几排废弃的不用的战备兵营,门窗洞开,如同老人张开没牙的大嘴。但客家人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也许是穷怕了,办学的热情特别高涨,报名的学生多达200多人……”
  “办学首先要有个校名牌,于是,我从领袖的诗词墨宝里找出了四个字:
  梅——梅花欢喜漫天雪;
  林——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学——不可沽名学霸王。
  我努力仿照伟人的笔体,用红油漆在白色的校牌上书写了‘梅林中学’四个大字,围观的群众全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庆贺本乡本土第一所中学的庄严诞生。”是啊,梅中的创办人就是名人,从开始创办就有好传统。
  更让人骄傲的是,北大学子当校长。当年的校长马榕庆老师,1960年9月南靖一中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北大毕业自愿报名支援新疆工作十年,荣升“新疆工学院”副处级领导,后来回到“梅中”工作七年,用县进修学校校长董老的话说“有北大毕业的当校长这规格是够高的,我看现在的大学还没法比呢,想想我们有多么幸运!”
  习近平同志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注④)的讲话中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当年“梅中”仅有十几位教师,但水平却出人意料的“牛”,过半出自名牌大学,他们是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二师院毕业的佼佼者。建校初期还有省高校、研究院的下放干部,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林永义老师耄耋之年,回忆此生“梅中”经历,激情饱满,作诗《梅中怀旧》,笔触醮满童真的梦想,且听:
  “诗心好比白云心,情至深时即赋吟。
  九龙坡上兴学事,足以启迪几代人。
  夹皮沟里书声朗,长潭溪畔汽灯明。
  莘莘学子树远志,大地春回鸟竟鸣!”
  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学生有太多的自由空间和共享空间,学生在任何时间可以自由地到达任何地方。于学生而言,我的感受是,老师如同父母,师爱如同母爱,其中极少有私心杂念,那时候的“梅中”老师们,有中国传统里说的那种师德,教学一丝不苟,全部心血都是为了学生,一切都尽可能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师爱当如陈年老酒,经久而弥香,需要我们等待。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彰显最美的人性!
  “梅中”的特色之一,就是教师生活在学生当中。乡镇中学生源来自山区农家子弟,大部分是“寄宿生”。学校实行早、晚自习教师督修制,始终有老师陪伴学生,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几乎每天下午课后,都有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经常可以看到班主任、任课老师在教学楼与学生谈心、拉家常。“本乡本土”的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更为频繁、深入。校内校外,你随处可以听到“某某老师,您好!”、“某某同学,您好!”的声音。师生关系是一种亲人般、朋友般的和谐关系,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如山区学校条件差,女教师尤其缺乏,吴伍宝老师听从组织安排,支援山区教育事业,由县城调到“梅中”教地理课。她一手能将“地球”抱,无形中多了一个“生管”头衔,不厌其烦协助女同学处理特殊生理事宜,撑起学校“半边天”,深受女生爱戴。
  草创“梅中”的元老简遊天老师,被称作“遊天仙”,他性格开朗,能文能武多面手,关爱学生堪称一绝。肩挑班主任重担,教物理课兼上图画、写字课。男生还戏称他是学校“警察”,每天临睡前总要到寄宿生宿舍转一圈,时不时藏在学生宿舍,“偷听”学生“卧谈会”说的密密话,第二天在班级上点评,让男生们既爱又怕,对老师心生敬意。通过“潜伏”方式,了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经常可以看到班主任、任课老师在教学楼与学生谈心、拉家常。“本乡本土”的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更为频繁、深入。校内校外,你随处可以听到“某某老师,您好!”、“某某同学,您好!”的声音。师生关系是一种亲人般、朋友般的和谐关系,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如山区学校条件差,女教师尤其缺乏,吴伍宝老师听从组织安排,支援山区教育事业,由县城调到“梅中”教地理课。她一手能将“地球”抱,无形中多了一个“生管”头衔,不厌其烦协助女同学处理特殊生理事宜,撑起学校“半边天”,深受女生爱戴。
  草创“梅中”的元老简遊天老师,被称作“遊天仙”,他性格开朗,能文能武多面手,关爱学生堪称一绝。肩挑班主任重担,教物理课兼上图画、写字课。男生还戏称他是学校“警察”,每天临睡前总要到寄宿生宿舍转一圈,时不时藏在学生宿舍,“偷听”学生“卧谈会”说的密密话,第二天在班级上点评,让男生们既爱又怕,对老师心生敬意。通过“潜伏”方式,了解学生思想,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老师的关心、关注送达,保持永不懈怠的学习热情和活力,赢得大家的尊重。
  在九龙坡“求知”几年中,每年都会参加几次“救火烧山”行动。这不是电视上看的“演练”,是真实的。山区森林覆盖面广,村民用火不慎,引发意外火灾时有发生,有时正在上课,公社一个通知,全校师生立即组织起来,按照当年最流行的一句口号:“火光就是命令”。于是,老师带队分头上山扑火,老师既是战斗员也是守护神,事后安全带回学生是最大的欣慰。今年81岁高龄的杨世泳老师,谈起这种“火的圣浴”,仍心有余悸。他说,灭火归来,有时通知食堂熬些姜汤,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事后了解,没有学生因此感冒生病,幸好大家都没出事,要不然“吃不了兜着走”。学校里面的大小事无数,大多是周而复始的平常事,但就这“平常事”中蕴涵着许多永恒的“温度”。
  所有教师都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在情理之中。而所有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法理规定的。农村中学没有一流生源,决定了学校的管理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的不同。今年已80岁的原校长马榕庆老师回忆说,“我的教育理念是,做有情怀的校长,办有温度的教育,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但是,处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梅中”,像一座中国大舞台的微缩,纷纷繁繁,闹闹哄哄。其下情景,时而行政命令干预教学囧事,令人啼笑皆非。为了保障教学正常秩序,学校顶着上司,不向世俗低头,不迎合庸俗的价值观,以及所谓的文化“运动”,被扣上“死水一潭”、“铁板一块”的帽子。据县志(注⑤)记载:1975年,学习所谓“朝阳”和“大寨”的办学经验,大搞“开门办学”,组织师生参加劳动,设置有名无实的机械班、文艺理论班、农学班、红医班、财会班、师范班、地质班、牧医班等等。
  苦虽苦,许多老师却也觉得:学工、学农……是个双刃剑。正常学习误了……可是,在实践中学生也达到了好处,如组织学生到长塔煤矿、南二水电厂、县化肥厂等“学工”,带队的廖权文(数学)老师、胡海龙(化学)老师,要求学生除了带上被褥等日常用品外,课本也一并带上。老师利用工余时间,借助工厂、矿区会议室上课,同时开拓数学领域,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事迹;实地讲解煤的形成、化学方程式和燃烧原理及其作用等,鼓励同学学以致用。爱生如子,教书育人,老师们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快速提高。厦大毕业的王金才老师多才多艺,很有组织导演的能力,在粉碎“四人帮”时,编导一台文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响彻梅林公社各村,甚至在南靖一中演出,把一中等多校都压了下去。如此一番折腾,“梅中”逐渐成为办学特色鲜明、文化特征显著、质量全面优质、服务能力强的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社会认可的学校。
  我们高中毕业42年了,始终牵挂着学校、老师和同学,翻箱倒柜居然还找到了一张已经发黄的毕业照。照片是发黄了,但记忆还是鲜亮的,虽然有一半左右的人毕业后未曾见面,我几乎可以一无遗漏地默写出他们的名字,有的大中专毕业后当了老师、有的参军报效祖国、更多的是从事工、农、商等多元发展,继承和弘扬学校温情的人生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找寻人生真谛。
  南靖县客家源流考
  魏鸿志
  【摘要】作为南靖县汉族组成的两大重要民系河洛与客家之一的客家民系,相对而言,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客家源流的探讨。2010年,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写成此文,成为漳州市第一个探讨客家源流的人。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南靖县客家主要聚居地情况,二、县城市区,三、四不会讲客家方言客家情况,总结出南靖客家迁徙南靖的三个时期。
  【关键词】南靖客家 源流考
  南靖县客家概况如何,虽然有零星的一些介绍资料,但遗憾的是,有史以来,尚未有一个详实的、全面的考证资料。笔者有鉴于此,依据《县志》、各姓族谱、《漳州姓氏》及其他相关资料,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考证,斗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不足之处,望诸位大家指正。
  据考证,南靖县客家的历史,已有700多年,可以说,有南靖建县的历史,就有南靖客家的历史。全县客家籍后裔有10万之众,其中在县城约有1万多人,保留客家方言的集中在梅林和书洋两个镇,4550户,17326人。
  南靖县客家移民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元朝至清末。大批客家人迁徙南靖,始于连年战争,兵荒马乱的元末,当时,十余万客家人定居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石壁溪。元延佑二年(1315年),赣州蔡九五农民军攻陷宁化,一批客家人为躲避兵灾,先进入闽西,再转迁南靖。如南靖县书洋镇版寮刘姓,上祖刘祥,黄巢起义时,由徐州迁入宁化县石壁葛藤凹。后逢蔡九五农民军攻陷宁化,后代万亿郎迁入上杭避乱,转迁永定,后裔再迁南靖。元朝至正年间,陈友定割据八闽,而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统兵攻闽,陈有定战败被杀,余部潜入宁化等地继续抵抗。民间盛传汤和公将率大军剿灭石壁等地,民心惶惶,于是石壁居民,背井离乡,大批出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迁徙到闽粤交接一带。例如南靖县梅林的魏氏始祖魏弥,号四一郎,就是在元至正28年,陈氏战败,石壁居民大量南迁的时候,率领三男魏进兴、魏进富、魏进旺,一路南下的。而后魏进兴卜居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魏进富定居相邻的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魏进旺迁徙漳州。一部分客家人,从江西赣南迁移南靖。二是清后至解放前。闽西的理发、裁缝、木匠、打铁等手工业者,长期到闽南一代谋生,“日久他乡则故乡”,定居南靖。如梅林的两户林姓,祖籍永定湖坑,一户是裁缝,一户是理发匠。三是解放后。闽西、广东、江西等客籍人,大量涌入南靖,在各行各业工作。据说,仅在建筑行业,解放初期的永定民工,就有2000多人。他们中,有一大部分人后来定居于南靖。
  一、南靖县客家主要聚居地情况
  南靖县目前客家主要聚居地在梅林、书洋两镇,依然保留讲客家语言的书洋镇有7个村,即曲江427户,1679人;石桥290户,1059人;文峰282户,1106人;南欧238户,930人;塔下381户,1365人;上版257户,1051人;下版368户,1476人。合计2243户,8666人。梅林镇6个村,即梅林527户,2017人;坎下570户,2119人;背岭198户,733人;双溪281户,1060人;磜头403户,1520人;科岭328户,1211人。合计2307户,8660人(据2006年底人口统据资料)。两镇合计13村,4550户,17326人。
  1、张姓:据《张念三郎公派下族谱》记载,南靖县书洋镇石桥村、曲江村的河坑、竹塔、沿江赤树、梅林镇背岭村大路背、船场上汤村,开基祖名张念三郎。1443年由广东大埔县田心乡迁来。堂号追远堂、世英堂。昭穆化云腾上昊,承先诏启宗。伸云兴贻远,永延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都维祖功。文运开世兆,稽元定颢隆。书洋镇塔下村、南欧村、曲江村部分,始基祖张小一郎,明宣德年间由永定县金沙迁入。书洋镇汶水坑,始基祖张百十郎,元末由永定县金丰里奥杳迁入。梅林镇背岭村石头垅,始基祖张志良,元末由汶水坑第二代迁入。梅林镇背岭村,始基祖张观公,元末由永定县莲塘迁入。梅林镇背岭村山兜,始基祖张广智,元末由梅林背岭第二代迁入。
  2、魏姓:据《福建漳州钜鹿魏氏族谱》记载,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双溪村下角自然村等。开基祖名魏进兴,号念五十七郎。元季由宁化县石壁溪迁来。已传25代。堂号钜鹿堂、光裕堂。
  3、黄姓:据《南靖县黄氏宗谱》记载,南靖县书洋镇上版村田螺坑自然村,开基祖名黄百三郎。明初由永定奥杳唐背墘迁来。堂号江夏堂。梅林镇梅林村坎头,始基祖黄均得,元代由永定县奥杳迁入。梅林镇上科岭,始基祖黄祖保,由永定县抚市迁入。
  4、董姓:据《南靖梅林磜头董氏族谱》记载,南靖县梅林镇磜头村下磜、庵角、岭下、背头坪等自然村,开基祖名董万一郎。明末由龙岩迁来。堂号怀恩堂。
  5、马姓:梅林镇磜头村上马自然村,明初由永定县西洋坪迁入。
  6、苏姓:据《南靖梅林磜头苏氏族谱》记载,南靖县梅林镇磜头村汕头自然村。开基祖名苏兴桥。清由永定县古竹迁来。谱系流派十五世九三郎公派下。堂号圳下祠。梅林下角,始祖富彩,明代由永定县苦竹迁入。
  7、詹姓:南靖县梅林镇双溪村,始基祖詹千三郎,由永定县湖雷迁入。
  8、李姓:梅林镇双溪村李屋,始基祖昆山,号百二郎,始基祖李百二郎(李昆山),明正统年间由永定县湖坑迁入。据南靖县版寮《李姓族谱》记载,书洋镇下版村李屋,始基祖李福山,明永乐年间,从永定县奥杳竹园下迁往南靖县书洋版寮中村。堂号“敦本堂”。梅林双溪李屋,始祖昆山,号百二郎,明正统年间由永定县湖雷迁入。
  9、刘姓:始祖万七郎,字维厚,明宣德年间,由永定县南门桂竹巷迁入南靖县书洋镇版寮白沙岭。梅林镇磜头刘屋,始祖刘旺,明初由永定县岭头迁入。
  10、赖姓:始祖赖梁,号六二郎,元代由宁化县石壁田心迁入南靖县葛竹,后裔再迁书洋镇马蹄背。
  13、王姓:梅林镇上科岭,始祖王万昌,明崇祯九年(1636年),由永定县中心洋迁入。梅林镇磜头村古福坑,始祖德发,其上祖由永定县中心洋迁船场下雷,派下德发,清光绪年间迁入。
  14、简姓:上祖简会益,于宋乾道二年(1166年)入闽,居宁化县石壁,后迁永定县洪源。始祖简德润,明初由永定县洪源迁入。
  以上两镇共14姓,千人以上的有张、简、魏、刘、董、詹等姓氏。两千人以上的有张、简、魏等姓氏。另外,还有林、江、卢、游等零星散居在客家聚居地的,不统计在内。
  二、县城市区客籍渊源情况
  南靖县城地区自建县时起,就有客家人在此生活,只不过当时是少数人。解放后,来自闽西、广东的客籍人渐渐增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梅林、书洋的客家人在县城购房、迁居山城的增多,山城的客家人大大增多,以前难得听见的客家人、客家乡音,现在已经随处可见可闻。
  广东:据南靖县客联会资料,在县城地区的客籍人有如下姓氏:温、罗、张、何、邱、肖、陈、杨、李、刘、黄、韩、朱、扬、连、赵、管、唐。计18姓。
  闽西:沈、卢、吕、胡、苏、游、江、陈、张、林、李、黄、蔡、阙、赖、余、魏、徐、曾、谢、简、吴、巫。23姓。
  南靖:魏、简、张、詹、李、苏、赖、游、董、蔡、吕、刘、吴、王、黄、马、林、卢、陈等19姓。
  其中,扬、连、赵、管、唐五姓,是南靖县历史上没有的姓氏,属于解放后新增姓氏。
  从行业上看,从金融、政法、行政、教育、工商到律师、经商、手工业、加工业、小摊小贩、农民工等等,几乎包含了县城地区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
  三、客籍后裔,已经不会讲客家方言情况
  (一)吴姓:据《船场镇吴氏宗谱》记载,南靖县船场镇张坑村石栋坪,开基祖名吴玉全,明万历年间由永定县金丰里奥杳迁来。堂号至德堂。昭穆:“寿全法克英,宗君志进廷。维义元昭德,振坤旭世荣。”南靖县船场镇上汤村,开基祖名吴相贤(亚周),清末由永定县金丰里奥杳迁来。南靖县船场镇上汤村,开基祖名吴凤庆,民国由永定县奥杳迁来。南靖县船场镇上汤村甜竹坪,开基祖名吴法贵,明末(六世)由永定石灰坑迁来,已传21代,堂号甘棠堂。昭穆“法思罕宗天,文邦明国大。世永兴祥美,信福两双全。”金山鳖坑,始祖吴顺德,明初由永定县铜锣坪迁入。
  (二)余姓:据《南靖且靖城镇沥阳村余氏族谱》记载,南靖县靖城镇沥阳村,开基祖名余仕康(天锡),清初由永定县湖坑洋多迁来,已传20代。堂号追远堂。昭穆“九千忠得,景祖仕钵。”派下分居大房、魏阁。据《余氏族谱》记载,南靖县奎洋镇上洋村,开基祖名余端恺,清代由永定县南溪乡洋多村迁来,已传至20代。堂号廷禄堂。
  (三)廖姓:据《南靖奎洋光祠廖氏家谱》记载,南靖县奎洋镇光祠、双安村,开基祖名廖宗国,明洪武二年由永定县金丰里古竹迁来,已传至21代。堂号新安堂、衍昌堂。
  (四)魏姓:书洋小高溪,魏万元清代移居;船场山根兜(虎头垵)、龙山镇东爱村东盘组魏姓,系由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迁入。
  (五)刘姓:版寮始祖万七郎,派下部分移居船场、南坑镇各村。据《南坑南塘村魁寮顶楼》记载,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魁寮顶楼自然村,开基祖名刘钦荣,千八郎五代孙,明代由南靖县版寮迁来,已传至17代。
  (六)沈姓:山城象溪、六安,始祖沈水源,明代由永定县湖雷迁入。龙山金溪,始祖沈万金,明代由象溪迁入,派下分居涌进、竹溪、棠溪。
  (七)萧姓:今大多写作“肖”。据新编《萧氏族谱》记载,书洋石班滩,始祖开春,号千八郎,元代由汀州府归化县龙湖大帐山迁入。堂号乾源祠、书山祠。派下分斗山、书山、涌山,分居南靖县内。开春五代孙五十五郎移居漳州上街,后代德隆移居金山水美。金山霞涌、祥涌(上、下永),始祖肖孟容,上祖德隆,明正统四年(1449年),由金山水尾迁入,称涌山派。派下部分移居船场梧宅、金山河墘。堂号诗礼堂、四美堂。
  书洋内坑,始祖念四郎,由书洋石班滩迁入,称斗山派。书洋外坑,始祖宗训,由书洋石班滩迁入,称书山派。
  (八)游姓:据《游坑游氏族谱》记载,南靖县靖城镇游坑村,开基祖系五六郎之子,元朝中叶由上坑蓝溪迁来,已传17代。堂号广平堂。南靖县和溪镇迎富村,开基祖名游迎富,明洪武年间由永定洪源迁来,已传21代。堂号倚山堂、崇本堂、永隆堂等。
  (九)尤姓:据县志记载,奎洋仙岭,始祖肇庵,明崇祯年间由永定县坝头迁入。派下部分移居霞峰。
  (十)庄姓:据《庄氏族谱》记载:南靖县奎洋镇上洋、店美、罗坑、霞峰、奎洋等村,开基祖名庄三郎,号太极,于元延佑七年,由大埔县神前乡狮子口迁来,已传24代。堂号聚精堂等。
  (十一)徐姓:据《徐姓族谱》记载: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开基祖徐谷海,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赣南石城县迁入迁来。后裔于清雍正八年迁入船场后头岭,道光十九年迁入丰田涵口寨,民国时迁居龙山棠溪寨边,1985年迁入丰田阁老楼社。昭穆:“谷安宽秉祥,子君有文日,士志国家绍,述芳徽丕振,承启衍祚维长。靖城苑前,始祖启齐,谷海二弟,由赣南石城县迁入迁来。派下分居红厅、棋盘社、湖林上釜。谷海三弟启芳,又名永富,明洪武二年,次子元侃迁入河溪高才,其后裔和溪坂场。
  (十二)冯姓:据《冯氏家谱》记载,山城镇鸿田村,开基祖冯信天,号云轩,明正德十八年由江西抚州金溪县迁来。堂号始平堂。
  (十三)吕姓:据《书洋乡田中村吕氏族谱》记载: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吕厝厝,开基祖名吕良簠,明初由永定县金丰里大坡头吊枧迁来,已传20代。堂号芳园祠、朝阳祠。昭穆:“金华发祥,蕃衍潮漳;传芳理字,绍美文章;英俊蔚起,甲第赓杨;百千万世,永际其昌。”
  (十四)张姓:据《张念三郎公派下族谱》记载:南靖县书洋镇高溪村、奎坑村,船场上汤村,系从书洋镇石桥村迁入。据《张氏族谱》记载,南靖县和溪镇月星村迎坑,开基祖张国成,清顺治元年(1644年)(八世)由漳平县永福里清源迁来。其上祖大二郎,明代由汀州府黄泥石壁迁来永福。堂号成福堂。据《南坑张坑文峰祠族谱》记载,现地名南靖县南坑镇张坑村麻竹头、横厝、磜下等自然村,开基祖名张暘寿(四八郎),约明永乐七年(1409年)(四世)由南靖县书洋镇汶水坑迁来,已传21代。堂号世德堂、文峰祠。靖城湖林景头,始祖张振国,由广东大埔迁入。
  (十五)陈姓:据《陈孟七郎公派下族谱》记载,南靖县书洋镇上田村五更寮自然村。开基祖名孟七郎,明乙酉年(1465年)由永定县奥杳迁来,已传19代。堂号思源堂。
  (十六)简姓:据《长教简氏族谱》记载,梅林镇官洋、璞山村,书洋镇书洋坪、枫树坪、奎坑、田治,船场下岭、塘山、上汤、猪仔笼等地简姓,始基祖简德润,明初由永定县洪源迁入。
  (十七)王姓:梅林镇璞山上寨,始祖荣甫,由永定中心洋迁入。派下分居南坑墟、金竹、南塘、中村;船场下雷、水头。船场下雷始祖念一郎,荣甫后裔。
  (十八)黄姓:奎洋岭头,始祖五世由永定县奥杳迁入。
  (十九)林姓:船场梧宅庙后,始祖法通,明成化年间由永定县坎市孔夫迁入。
  (二十)卢姓:梅林镇长塔泉坑,始祖通保,明初由永定县西洋坪鸭母坑迁入。派下分居船场龙水、西坑、厦(下)岭、高联。
  (二十一)李姓:书洋枫林油坑,始祖淑,上杭李火德七代孙。派下李光平移居奎坑蕉塔;李富移居船场厦岭下坑;李有章后代移居船场梧宅、上汤、张坑;李满移居船场埔顶。靖城游山崎山头,始祖传宗,明代由上杭县迁入。
  (二十二)曾姓:船场葛山,始祖永兴,号百五郎,元代由永定县戍墘迁入。原配伍氏养子十一郎移居南坑新罗;继妣陈氏子十三郎居葛山;十七郎移居船场桂竹畲;十八郎移居南坑竹内。
  (二十三)赖姓:南坑葛竹,始祖梁,号六二郎,元代由宁化石壁田心迁入。后裔分居船场梧宅、官山榕树下、内隔仔、书洋乌铜坑、南坑、小村。
  (二十四)邱姓:书洋双峰(大双坑),维福,号念千八郎,明永乐十年(1412年)由上杭迁入书洋田治。始祖孟志,于明代由书洋田治迁入。
  (二十五)柯姓:山城镇阮厝,明代由兴化府迁入。
  (二十六)邹姓:船场冷水坑,始祖长狗,明代由永定县武溪迁入。
  (二十七)谌姓:南靖谌姓始祖谌永良,约在清代从永定县迁入南靖县船场镇梧宅村定居。现有112人。主要聚居在梧宅村,后裔部分迁往船场镇星光村圩尾社,龙山镇东爱村、龙山村、竹溪村粗坑社开基。
  (二十八)俞姓:龙山俞姓来自长汀县三洲乡。俞氏二十四世三兄弟俞阿明、俞阿兰、俞阿八,分别于1936年迁入龙山镇墟埔村坑内底社,1949年迁墟埔村石佛社。其子俞俊才,曾任南靖县委书记。
  (二十九)詹姓:龙山镇詹姓从永定县湖雷迁入,后裔于建国前分迁丰田红星。靖城镇廊前、南坑镇高塘、山城镇陆安詹姓,系建国前从广东大埔、饶平等地迁入。
  以上共29姓,迁入时间从元代至民国。除俞姓外,都是元、明、清三朝迁入南靖县的。从各姓开基祖姓名上,还可以发现,元至明朝,人名除名、字外,还喜欢起号。这号又与历史上文人逸士不同,往往带数字,末尾加个“郎”字。如:石桥村张姓开基租,号“念三郎”;元代梅林始祖魏进兴,号“念五十七郎”;梅林双溪李姓始祖李昆山,号“百二郎”等,这些带有中原文化韵味的现象,应该是客家文化的特征之一。可见,日本的姓名带“郎”字,不是日本的特产,而是源自中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塔下村:传统村落农耕文明保护“南靖模式”的例证
  蔡建南
  一、塔下村历史与农耕文明
  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是福建土楼(南靖)旅游田螺坑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村中“德远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下村属闽西南交界,是客家、闽南混居地。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揽住一道生机勃勃的峡谷,一道弯曲的山溪从峡谷中穿过,被誉为“太极水乡”、“闽南周庄”。
  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华一娘携次子光绍肇基塔下。当时这里一片荒谷,满山荆棘,他们辛勤劳作,经历代子孙的耕耘,逐步奠下基业。
  随着家族的兴旺,人口的增长,原来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适应聚居需要,特别是闽西南一带山高林密,盗匪猛兽时有出没,民系之间和村落之间的争斗也时有发生,于是,张姓族人沿着沟谷两旁,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体的土楼建筑。最早的土楼福兴楼建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为七世东崖公所建,以后又陆续建造42座土楼,有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等,这些土楼沿山溪呈长形摆布,高大雄浑,气势恢宏。清末后,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张姓族人在沿溪两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楼前屋后铺就的卵石小径,被几百年先人的足迹磨得圆润,细雨轻烟,闪出柔和的光泽。
  为敬奉先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村庄东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张氏家庙”德远堂。家庙后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地毯。草地连着一片葱郁的风水林,树林随着山峰向上延伸,直入云天,风吹林涛,气势磅礴。家庙前是一口半圆形池塘,塘中鱼儿遨游,庙宇疏影,增添了幽美的意境。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4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
  新中国成立前,从村头到村尾只有三座木桥,若遇山洪暴发,木桥被冲毁,只相隔30多米宽的两岸村人便中断过往。后来在热爱家乡的侨胞资助下,溪流上建造11座石拱、钢筋水泥桥,使两岸村庄衣带相连。放眼四望,层层山岗茶园翠绿,果树飘香。1954年,塔下创办南靖第一个茶场,规划种茶种果。现在拥有茶园2000多亩,果园近千亩。年产茶叶12.5万公斤,柑桔、柿、梅等鲜果50多万公斤,收入120多万元。青山古木、小桥流水、土楼人家、茶果田园,妖娆景致,朗朗书声,款款笑语,好一派农耕文明的和美家园。
  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南靖模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村落面临不断消失的窘况。为保住这个不可再生的资源,更好延续闽南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近年来,南靖县以“四共同”(共同保护、共同挖掘、共同发展、共同监督)为引领,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不仅进一步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完善保护发展规划,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五性”(整体性、原味性、延续性、示范性、规范性),走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南靖模式”。
  (一)共同保护,逐步提高规划保护意识和力度
  1、大力开展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四共同”的核心在于调动百姓积极性,突出百姓的主体地位,实现全民参与的格局。“人”是村落传统文化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村落文化的信奉、传承、创新者。为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传统建筑风貌及村落格局得到合理保护和延续,防止历史街区、建筑日渐衰落,南靖县完成所有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发展规划,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及传统建筑的保护范围进行系统划定,营造保护发展的氛围。
  2、筹措资金,提前谋划。南靖县一直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对古建筑、古文物进行维修,并聘请专人进行管护,仅塔下村就投入资金600万元。
  此外,南靖县提前谋划,对其它具有保护意义的村庄,如云水谣片区璞山、官洋、坎下等编制保护发展规划,为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作准备。
  (二)共同挖掘,逐步提升传统村落内涵和底蕴
  1、开展普查工作。积极配合省住建厅、省文化厅联合委托厦门大学开展历史建筑、特色建筑普查工作。根据普查成果,通过县政府网站公布历史建筑。
  2、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人文要素。积极发挥村民主动性,及时发现具有历史价值的村落,挖掘、培养当地人才为传统村落讲解员,提升文化内涵。
  3、加大文化建设。仅塔下村,就完成文化步行栈道工程建设和村口孝文化牌坊与村民文化走廊工程建设。
  4、激活和发挥乡贤的文化“黏合剂”功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声望和较大社会影响的乡贤,从家族认同上升到乡土认同,再上升到国家认同。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家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基于虚拟家族社群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平台,乡贤和村民可以对自己的家谱进行展示,建立自己的家族树,晒家规、家训和家风,口述祖先故事,写家族日志,拍家族微视频,线上祭祖,设立家族文化论坛和乡贤网络学堂等,家族成员之间也可以利用评论、点赞、收藏、转发等形式展开互动,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实现虚拟家族社群的运营。每逢春节、清明节和祖先诞辰日等节日,可组织家族举行各种祭祖活动,定时编修家谱,并在网上动态更新。
  (三)共同发展,逐步增强百姓认同感和获得感
  保护为了更好发展,发展为了更好保护。南靖县不仅做好宣传,让社会各界对相应政策多一些理解,还充分调动百姓积极性,让群众支持参与和自我管理,逐步增强百姓认同感和获得感。
  1、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1)积极向上申请补助资金。南靖县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各类申报工作,获得相应的上级补助资金,为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2)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参与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积极引进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企业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拓宽保护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传统古民居保护维修,享有相应的合法权益。塔下村引进北京青普公司,以租赁形式对闲置古建筑进行原味原貌修缮,建立高端民俗馆,设立以家训、家规为主的讲坛,村民收入租金,传统村落也借助企业品牌进一步保护和传承。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传统村落内进行道路硬化、拓宽和亮化工程建设,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整治、绿化与不协调建筑、广告拆除工程,做好绿化工作。在传统村落建设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设施,设立垃圾收集点,购买大垃圾箱,配备保洁员全天候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形成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对传统村落河道整治和拦河坝、护堤工程建设,美化村落环境,为百姓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2)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传统建筑保护、道路交通、环境整治、文化提升、旅游配套设施等方面下功夫。塔下村完成大坝停车场建设和水尾停车场征地、赔青等工程,完成全村10多套消防栓设置,设置消防取水口,确保消防用水安全,在重要建筑及人员密集区配齐灭火器100多个。
  3、营造保护发展浓厚氛围。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开展传统村落普查,摸清家底,把宣传传统村落保护意义、作用、方法等工作,与赶集、下乡等活动结合一起,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传统村落的良好氛围。将传统村落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鼓励村民开办传统村落“家居旅游”,建立村级旅游开发公司,让村民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得到实惠,让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四)共同监督,逐步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范机制
  1、遵守乡规民约、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以领导集体、职能部门、专家团队、操作主体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组成的联合工作机构,对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统筹指导。在传统村落改造中,因势利导,让当地“土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使之与古村古镇建筑风貌、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建立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管理系统,实时跟踪每个项目实施信息,开通传统村落建设公开举报电话、邮箱和微信平台,接受公众对各类破坏行为的举报,确保村民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发挥村民参与保护开发的积极性。
  2、做到传统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时进行。不断创新传统村落保护方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并行不悖,使传统村落保护可以有效地安顿过去,从容地赢得未来。
  3、让村落民众“在场”和“文化自觉”,发挥典型村落的“领头羊”和“引阵雁”作用。在保护传统村落中,做到典型引领和带动村落民众自觉珍惜传统村落,自觉保护传统村落,自觉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再生产”,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而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整体性、原味性、延续性、示范性、规范性,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三、塔下村农耕文明保护的典型意义
  农耕文明,是指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南靖、永定、华安三县中,南靖建县最早,有准确纪年的土楼历史最悠久,因而土楼文化极具代表性,保护发展塔下村的农耕文明,无疑富有典型意义。
  (一)底蕴深厚的文化
  在塔下,不管是土楼还是其它砖木结构的楼房,都在楼门上方镶嵌一个吉祥如意的楼名,如勤和、裕德、睿源、顺昌、永兴等,以此表现楼主的向往与追求。而且,每座土楼都有言简意赅、隽永深远的藏头嵌字联,体现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传统思想,构成了张姓家族传统族训的核心,对后人起着灌输、训诫、敬策的作用,形成土楼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
  德远堂前竖立的石龙旗杆,阴镌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饰物多雕毛笔锋,武官则镌坐狮,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成为一道稀世罕见的文化绝观,人若身临塔下,就能领略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几百年的繁衍发展,使塔下村形成了淳朴的民俗文化。正月十五日,凡是新婚的人要置果品到德远堂闹灯花,寓添丁进财。每年要举行春福、秋福、冬福的庆典,请“大班戏”到德远堂前演3—5天。做春福时,村里人要祭拜城隍妈,晚上还要燃放烟花,把“做福”活动推向高潮。
  (二)勤耕长寿的村落
  塔下是南靖县第一长寿村,这个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犹如一片清净乐土,民风淳朴,勤劳耕作,孝敬老人蔚然成风。村里设有老人协会,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吹拉弹唱、下棋垂钓等活动。现全村1600个人口中,60岁以上有220多人,其中80—89岁30多人,90岁以上3人。近20年全村有6位百岁人瑞,1999年去世的李香英寿达108岁。村里人介绍:环境优美、素食为主、热爱劳动、子孙孝敬是塔下村老人普遍长寿的秘诀。村里群众吃的是大米、甘薯、芋头和蔬菜,喝的是高山流下的泉水和土楼里的井水;劳动人家长期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一身强健体格,他们不贪图非分,心绪保持安定,故而长寿。
  (三)崇文重教的家族
  第16世祖嘉程公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振家声建了一座“文选楼”供子孙读书学习之用。楼内“炽昌庭”对联:“世间善事忠和孝,无下良谋读与耕”,体现了“兴诗立礼”的儒家思想,告诫后代要注重礼义,读书求进。
  从《张氏德远堂族谱》考证,塔下从九世开始就创书租儒租,以后各房都有儒租田产。清朝道光年间,还组织“曲江文会”,经常举行作文评讲活动,并在族规中规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学历者,可获得数十担儒租田;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龙旗杆,藉以激发人们努力向上。民国初年,废科举兴新学,村里办了西园学校,原国民政府县长还赠“毁家办学”牌匾。民国初期,南靖县留学生10名,德远堂张姓家族就有4人分别在法国、英国深造。新中国成立后,在旅外华侨资助下,建起中学校舍1座、小学校舍4座,还设置“德远堂教育基金会”、“张秋光教育基金会”、“张荣汀奖学金”等。20年来,共发奖教、奖助学金100多万元,有123名大学生享受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发至毕业。现南靖境内德远堂张姓派下4000人中,就有大学生200多人。
  (四)心怀故土的侨裔
  塔下人从清朝开始就陆续有人跨出家门,民国时期有300多人飘洋过海,现在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的德远堂派下裔孙有1万余人,许多人成了当地社会贤达、殷商巨富。如旅居泰国曼谷的张建禄、张翰锦、张翰湍和张翰书经营钢铁器材,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为泰国经济繁荣做出杰出贡献,多次荣获泰国国王颁赐的白象勋章、皇冠勋章。
  出仕发迹的张姓族人,秉承传统的土楼文化,回报祖国,回报乡亲。曾任新加坡张氏总会第25届主席、印尼泗水漳州同乡会主席的张庆重,抗战期间多次捐献救国,1961年捐资创办南靖县曲江华侨医院,后又捐建南靖“南侨戏院”、百岁楼,助建县图书馆,倡议设置“南靖华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等。泰国福建公馆名誉理事长张建禄,捐建塔下小学秋光教学楼、操场、围墙和南靖三中秋光门。还设立慈善基金会,每年向德远堂派下的高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发放一次敬老助残福利金。他为中泰友好交往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多次应邀回国参加“五一”、国庆等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新加坡丰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张博仁曾代表其父在曲江中学兴建“荣汀教师宿舍楼”、“荣汀学生宿舍楼”、“荣汀图书馆”。这些都表现了张姓族人心系祖地,走遍天涯不忘根的宽阔胸襟和文化理念。
  福建土楼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产物,不仅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还是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载体,涵盖建筑、绘画、书法、雕塑、风水、民俗、美学等许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思想意识范畴的家族宗法秩序和理念。南靖土楼文化的精髓是以耕读传家为核心的家族宗法秩序和理念,其要义为尊祖敬宗、尊卑有序,积极入世、建功立业,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尤以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土楼文化卓立于世。
  塔下村是福建土楼(南靖)5A旅游景区的重要村落,保护发展农耕文明特别引人注目和迫切。南靖县努力写好塔下村这篇文章,交出合格的答卷,对推动其他传统村落农耕文明保护将起到促进作用。
  海仔口潭的最后一次祈雨
  陈吴文
  南靖旧县城(靖城)古八景之一的宝珠岩,积存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遗迹,也留下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就有海仔口潭祈雨盛况。
  “祈雨”,文字上也写做“祷雨”,闽南方言叫“求雨”。一提起它,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大家对电影《西游记》里刻画祈雨的场景,一定印象深刻。在某种意义上看,这也足以证明我国古代不论南方、北方,由于科技不够发达,生产力相对落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水平有限,加上水利设施薄弱,一遇到旱灾,尤其是那些靠天吃饭的干旱地区农民,更怕无法耕耘、颗粒无收。于是乎,到处乞求神明保佑,虔诚祈雨,以图缓解旱情的现象时有发生。据《南靖县志(民国稿本)》开宗第一卷《大事》记载:民国32年、34年、35年连年有大旱,尤其是1946年二、三月,“南靖上下一片赤地,人们再次抬出祖师神像到各地祈雨”。
  旧时祈雨,其实是人们对水无限崇拜的一种表现。所谓“靠天吃饭”很大成分是指依赖老天下雨、滋润桑田。因此,祈雨必须举行仪式,更需要找准“有灵”的地方。现在在山城紫荆山的龙井(乾隆版与民国版《县志》均称“其井大可一丈余,深不知其所极。乡人祷雨,至此取水多应”)附近,仍遗存有明代建的“承雨台”遗址、“兴牌庙”,有刊着“明万历乙未春三月南靖旱,知县陈宗愈祈雨于此”字样的牌坊和陈宗愈题写匾额的“雨仙洞”,以及传说是为纪念当时祈完雨刚回到半山腰就遇到下雨的地方而建的“遇雨亭”;有立于清嘉庆十六年的祈雨碑,还有同时期修建的“遇雨祠”和建祠碑刻等等。这几处南靖先人祈雨活动的人文胜迹,说明在明、清时期紫荆山祈雨已经进行过多次了。可惜的是,当时祈雨的仪式是怎么举行的?《县志》上并无记载,今也无从考证。然而,县太爷都亲自出马了,不难想像其时那仪式是何等隆重与繁华。
  《县志》另有记载“海子潭,在靖城西五里,夹于磨石(山)、宝珠(山)之间。两峰如壁立,一港若门户,水流纡回,其深莫测。乡人祷雨多验”。这里所说的祈雨另一处灵地,是靖城尚寨村宝珠岩下的海仔口潭(古时曾写成“海渚潭”)。应该说此灵地是供外乡人选用的。因为阡寨平原夹于船场溪、龙山溪的交汇处,地势洼下,虽然筑有土堤挡水,仍旧递年水患,而且田野沟渠纵横,平时灌溉十分方便。所以,尚寨人常以闽南方言自诩:“只要三年大旱,猪母也挂上金耳钩!”那么所谓“乡人祷雨多验”,就是外乡人到此处求雨多有灵验。
  上个月,笔者拜访了目前尚寨村最年长的老者。这位现年98岁的老人回忆说,1946年春旱,许多地方无法适时溶田,眼看就要耽误春耕播种了,旱区农民非常焦急。有一天,沿(浮)山(俗指天口、大房、草板、院仔圩一带)几村乡民到咱海仔口潭求雨来了。老人说,这是他真真切切看到海仔口潭最后一次祈雨盛况。
  当天来求雨,是择了个黄道吉日并在祖师公神像面前“抛尚杯”应允的。队伍浩浩荡荡,气氛严肃。先头是一顶四人抬的神轿,轿里端坐着大房庵的祖师公。这祖师公神像被装扮得有些怪异:身着黄色袈裟,头上戴着用柳枝编框的头巾,双脚穿着草鞋。抬轿的人身穿孝服。后头紧跟着道士与手持点燃的长香、一律穿着白色长衫的“水首”和数名“水副”。接着各村户主壮丁组成方队,每队举着一面旗帜。大家都露头顶着烈日前行。沿途遇到有戴斗笠的,都要劝人自行摘下来一同曝晒。队伍行至海仔口潭边,立马按分工一边摆上香案、茶果供品,一边用薪柴木炭把带来的“犁头鉎”(犁铧)炰红备用。随即“水首”主持仪式,道士摇幡唸咒,高唱《祈雨歌》(经查,在南靖浮山总祈雨唱的《祈雨歌》歌词内容为“南无机投石巩,派接灵山。九层岩上鬼神欣,百丈波心蛇虎伏。神工运宝,愿力弥山。慈光直射九重天,惠日永临三千界。毛公侍卫,檀信皈依。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平开山广济祖师,菩萨摩词萨。”)大家一番跪拜祭奠,然后将炰得通红的犁头鉎投入潭中,再点燃“寿金”纸钱,仪式才告终。其时队伍不按原路返回,而是拐到尚寨村后叫“青林口边”的小路出村的。不清楚这一句蕴含什么玄机奥秘?老人一脸不解与错愕。他说,真是神了,求雨的这些人来时明明烈日当空,经过一番折腾,恐怕他们还未回到家,竟然大雨滂沱,而且下了好长时间。
  老人还讲,听说之前他们到玳瑁山两口深潭求过雨,由于发生人员溺亡,所以不敢再去。后来也去过沥水岩仔山求雨,可能那儿潭太小了,结果还是不灵(据《南靖文史资料》记载,1943年曾三个多月没下过透雨,大房、浮山一带20多个村社组织320多人抬神像、请道士、披麻戴孝到草板水尖山求雨,一无所获)。这次来海仔口潭求雨,终于如愿了!
  从老人讲述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次祈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祭祀:通过“曝人”、“曝神”,乞求上天怜悯、爱惜;通过祭奠,恳求上天恩赐甘霖。二是巫术:通过摇幡念咒,高唱《祈雨歌》,引起“风”;通过焚烧薪柴木炭,升起“烟”;通过炰红犁头鉎投入深潭,既腾起“雾(云)”,又惊动施行布雨的神龙,直上天庭向玉帝报告民间疾苦,恩准其施雨。如此等等,都是古时民间祈雨惯用的套路。
  老人最后感慨地说,解放后政府重视抓水利建设,不搞封建迷信了,所以有大旱也不用再搞“求雨”那一套了。因此可以说,1946年那次海仔口潭求雨,是最后一次的祈雨活动了。
  想起“老税工”
  何嵩
  整理个人影像资料,发现一张二十年前为我局“老税工”拍摄的合影照。从纯粹的摄影角度讲,这张照片毫无“特色”之处,只要有相机,人人都会拍,其“影像”的声音是微弱的,但透过照片的背后,清晰地记载着特定时期的标记,是众多税工的缩影和写照。
  1995年,是地税成立的第二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决定》精神,对从事税务工作30年以上“老税工”,颁发由总局统一制作的荣誉证章和证书。经人教部门对照总局文件规定的条件和工作年限界定,进行严格审核,据实填列符合条件的老税工名册,逐级报送审批,南靖地税局有13位同志获此殊荣。庄重、俭朴的颁证仪式后,我有幸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瞬间,并多扩印一张作为资料。
  照片上的“老税工”们,履历十分简单。参加税务工作以后,他们曾经是乡税员、专管员或会计员,最高行政职务是所长(科员待遇)。无需放大照片,就能看到“老税工”的前额,布满皱纹,道道皱折,记录着不平凡的足迹,脚步匆匆,踏遍城乡的山山水水;汗水串串,滋润乡间的草草木木。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着一股“牛”的干劲和脾气,从一位身强体壮的热血“青年”到斑斑白发的“老税工”,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三十个春秋奉献给养育他的山区,奉献给为国聚财这个伟大、崇高的事业!
  笔者曾私下探究,是蕴藏在何处的“力量”,使他们如此执著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呢?。
  “老税工”的回答很“实在”。他们说,当年参加工作叫“参加革命”,不叫“就业”,找份工作就是找个“饭碗”。虽然对“革命”的深刻含意懂得不多,但总觉得很光荣、很自豪。入伍后,学习的第一课是“为人民服务”,进而认识到,一个“革命者”是不同于一般普通“老百姓”的。
  回想五六十年代,山区工作条件比较差,当时县乡交通极为不便,下乡、进村,都是走路,代步工具最先进的就是自行车。税务机关的办公用房和用具,房屋和家俱都很简单。一颗颗算盘珠子,转动着春、夏、秋、冬的激情。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每一个数字都凝聚敬业精神。尽管工作条件差,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每个同志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大家以艰苦朴素为荣、懒惰图享受为耻。组织上的教育培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多数同志都具有朴实崇高和不畏艰苦献身山区税收事业的可贵敬业精神。他们工作敬业、思想进步,心情愉快而充实,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总想把工作做好,把完成工作和收入任务作为第一职责。
  地税机构分设以来,税收征管、机构、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年过半百、临近退休,连英文字母都背不全的“老税工”们,也坐在了计算机前当起了“小学生”。键盘上弹响希望的“音符”,征收表上诉说共和国财政大厦的伟严,每一个“叹词”,都向我们昭示税收的辉煌史,而“老税工”,一直是那样的兢兢业业、那样的默默无闻、那样的无怨无悔!
  向从事税收工作30年以上“老税工”颁发荣誉证章和证书,真是一件极富人情味的有益之举。人生旅途,最壮丽的就是事业,这30年,是人生“乐曲”中的华彩段。人生一世,除开年少时期中求学、习气的那一段,最可宝贵的年华便是投入社会做事的30年。荣誉证章的获得者们,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交付一种事业,不问是创造的喜悦,胜利的辉煌,或是坎坷的艰辛,失败的痛苦,始终如一。这执着、这虔诚叫人肃然起敬。颁发荣誉证章和证书,与其说是表彰他们的“劳绩”,无宁说是颂扬一种精神,教导我们后来者怎样去追求不息。
  获取证章是荣耀的,但“老税工”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毕生从事税收工作,“为国聚财,收税不富”,可以说是一生的概括。经过30年以上“征税”劳动的“老税工”们,如今所展示于我们面前的不是春天的新鲜,夏季的繁茂,甚至也不是金秋的收获,更多是冬日的宁静,人生智慧和精神博大的经验凝成的宁静。他们宛若星辰,在夜空中静静地散射着光辉,给后来在跋涉途中几许慰藉和温暖。
  回首30年,弹指一挥间。人生在世,最崇高的就是奉献,最聪慧的是自律,最珍贵的是友情。是啊,当我抱怨“网速”不快的时候,却发现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没有见过“电脑”;当我抱怨住房太小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人没有栖身之地。想一想我国老、少、边区,还有许多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想一想汶川灾区有几百万灾民,还住简易闷热的帐篷里;想一想长征时那些先辈们的艰难困苦百折不挠,内心情感的涌动难以遏制。方寸大小的“照片”,是可以直接跃入眼帘的形象,比文字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审视过去,启迪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去谱写地税更加辉煌的篇章。
  简大狮事迹
  赖小池
  近年来以云水谣而闻名遐迩的南靖县梅林镇长教村,有个简氏大宗祠,门前的一对石狮子,让人怎么也想不到会和一位英雄联系在一起。固然这里是英雄的祖籍地,但是,要不是他突然一手举起一只石狮子,这世界上也许就不会有一个英雄叫作“简大狮”了。
  是的,世界上本来没有“简大狮”,只有一个简忠浩,是长教简氏开基祖简德润的第十七世孙,第十四世简祭球的曾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长教简氏纷纷往台湾移民谋生,简祭球迁台后定居于淡水县,传至简忠浩时,已是清末乱世,但其时家境殷实,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年青时代,简忠浩随族中长辈回到长教祖籍地祭祖省亲。那时长教简氏大宗祠刚好开设了武馆,从外地聘请了武林高手,教授族中子弟练武强身。简忠浩身高体壮,平时耍枪弄棒,已经很有一些武术功底,这下祭祖过后,居然不回台湾了,留在长教跟着武师勤学苦练。几年过去,简忠浩武艺猛进,力大如山,大宗祠门口两只石狮子,一般人挪都挪不动,他却能轻易地举起来,绕着宗祠行走一周。众人惊叹无比,干脆就叫他“大狮”,简忠浩也中意这个名字,大狮大狮,力大过狮,于是就正式改名叫作简大狮,从此世上再无简忠浩,只有简大狮。
  简大狮出师后,已是一个刀枪棍棒样样精通的高手,他开始在漳州、石码、厦门一带卖艺,名噪一时,不久回到台湾淡水,广纳门徒,交友习武,在乡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台湾省通志》卷七第三章民族忠烈篇载,“简大狮任侠好客,市井佣工,均礼之若上宾”。
  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被腐败无能的政府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奋起反抗。简大狮义愤填膺,多次谋划进京刺杀李鸿章,都被亲友劝住而未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进台湾,一路烧杀抢淫,简大狮一家深受其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母与嫂死之。一家十余口,仅存子侄数人,又被杀死。”他发誓与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拼命到底。同年十二月,简大狮变卖家产,招募义民1000多人,在淡水揭竿起义。他同林李成、陈秋菊、胡可锦等,率领义民攻袭台北城。先攻打江头,断开引北电话线;转而攻打泸屋街,与日军在天后宫短兵相接,激烈交火,打死打伤敌人三百多人。日军援兵随后大批赶到,简大狮不得不率众退入山中。
  简大狮的抗日义举,得到了台湾人民的热烈响应。民众把简大狮和其他义军首领林少猫、柯铁称为“抗日三猛”。1896年五月,简大狮和许凭考、卢爷等率领抗日军民,进攻金包里及日本人石门宪兵所,接着又攻打照湖,击毙不少日军。1897年五月,简大狮率领抗日军民五千多人,一度占领台北奎府街,和敌人交战整整一天,才退至大屯山中。1898年,简大狮率部以大屯山为基地,先后进攻日军磺溪宪兵屯所、日警林口派出所和日军北埔宪兵屯所,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当时有首闽南语歌传遍了台北,号召大家来投奔简大狮一起抗日,歌词是这样的:“过来北山做兄弟,食酒结拜来讲起。大狮管兵作头兄,出来北山真出名。日本齐号掠大狮,天光点兵观看觅。大狮铳药扛上山,两旁枪子暴暴弹。台湾不是土匪的,日本相抬阵阵输。讲实不是打嘴鼓,台湾复返有功劳。”
  简大狮的抗日义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武装斗争整整三年。1898年,迫于形势的压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简大狮不得不违心宣布“归顺”日本,但他没有缴械。不久,简大狮重新上山,继续开展抗日斗争。日本侵略者派人前去劝降,被简大狮击毙。日军恼怒之下,派出军警混编的十四路兵力进山围剿,简大狮不敢轻敌,做出严密的部署,派蔡龙、吴春粪、叶通等14个首领率1600义军在烧灰寮、大厝厝庄、双溪等地设防阻击。日军攻势猛烈,数次发起进攻,简大狮的义军和日军浴血奋战数日,双方各有重要伤亡。当年12月底,日军增派援兵,大敌压境,简大狮兵力日减,弹尽粮绝,带领部份义军冲出重围,退守少数民族地区,然后和赖乾、高扁、刘成等人渡海来到厦门,又潜入漳州,住在杨老巷(今新华西路220号)的简氏侨馆里。他准备返回祖地长教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
  日本侵台总督获知简大狮的下落后,要挟清政府,并派人到厦门收买威胁厦门厅提督杨歧珍,漳州府道台荣坤带亲兵百余人包围了简氏侨馆,简大狮等人不幸落入清兵手里。简大狮在清兵面前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倭淫虐妻妹皆死焉,与之苦战不胜,故至此。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与日人为难,并未毒及清人。生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犹感大德,万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简大狮多次含泪央求:“吾宁见杀于本国,不愿被赦于他邦。”然而,腐败卖国的清政府还是把简大狮“引渡”给了日本侵略者。简大狮被押解回台湾,面对日本侵略者面无惧色,怒声痛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二十二日,简大狮受尽酷刑后,被日本人杀害。
  简大狮牺牲后,举国震怒。当时的进士钱振煌悲愤赋诗:“痛绝英雄洒血时,海潮山拥泣蛟螭,他年国史传忠义,莫忘台湾简大狮。”上海《申报》发表评论盛赞简大狮,“台湾义民简大狮为中国争气,为全台争气,此中国最有志气之人。”
  百余年过去,简氏大宗祠前的石狮子依旧静静踞坐在那里,英魂已归故里,我们还能从沉默的石狮子寻觅到英雄的传说。
  “一品夫人”林旺娘的故事
  庄火旺
  明代南靖女子林旺娘,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后来却被皇帝赐封为“一品夫人”,这其中有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要从她的丈夫简贵信说起。简贵信是南靖长教简氏开基祖简德润八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他从小聪明勤奋,酷爱读书,先后考上县府吏员和南京户部主事。在县府靖城当吏员时,简贵信经人介绍认识了附近墨溪村的青年女子林旺娘。简贵信一表人才、文武双全,林旺娘容貌姣好、勤劳贤惠,两人一见钟情。他们结婚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璇”。由于简贵信家中兄弟多,家庭困难,他婚后在老家长教已无房可住,只好在长教附近的枫树坪(今枫林村)择地建房。考虑到枫树坪离县府远,他就把妻儿安置在丈人家,方便照顾他们。
  林旺娘娘家家庭经济条件好,亲戚众多。亲戚中有个叫林铭的远亲在都城南京当官,他知道简贵信能文能武,就积极鼓励简贵信继续考取功名。永乐十一年(1413),简贵信通过科举考试考上南京户部主事,成为朝廷三品官员。入朝为官后,简贵信更加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他的为人处事和工作能力得到大臣们的一致肯定。当时,朝廷政局不稳,朝纲混乱,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回民少数民族首领经常发动叛乱,对明王朝构成巨大威胁。永乐十五年(1417),皇帝采纳众大臣建议,封简贵信为“钦差大臣”,由他率军出征边疆平乱。简贵信不辱使命,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把各叛乱首领一一擒获,并把他们连同亲属全部押回南京,统一安置在南京水西门一带,西北边境局势终于稳定下来。因平番有功,简贵信被皇帝授予“边疆大圣”称号。
  自从简贵信入朝为官,时间一晃过去几年。因事务繁忙,简贵信与家人失去联系。在家的林旺娘思夫心切,焦虑连连。一天,她得知漳州有个在都城南京做生意的人回家探亲,便急忙赶去他家打听丈夫消息。商人告诉她,都城有人说简贵信因平番有功而被皇帝重用了,也有人说简贵信遭奸人陷害发配边疆了,还有人说简贵信又在南京娶妻生子了,总之,各种传闻都有。听了商人的话,林旺娘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经过深思熟虑,林旺娘决定只身前往都城寻找丈夫。从南靖到南京有千里之遥,经过近两个月的艰难行程,林旺娘终于到达都城南京。她一到都城就直接去朝廷找人,可是,却被挡在朝廷大门外。无奈之下,她只好去找在这里当官的远亲林铭。一番打听,林旺娘好不容易找到了林铭住处。当她把来意告诉林铭时,林铭说,自己只是个小官,不能随便进入朝廷。经过商量,林铭叫林旺娘把来意写在书信上,然后托熟悉的大臣转给皇帝。林旺娘当即写下一封迫切见到丈夫的书信交给林铭。
  两天后,消息传来——皇帝答应在后宫接见林旺娘。林旺娘见到皇帝,跪拜叩谢。皇帝告诉她,简贵信是个难得人才。由于安置在南京水西门一带的回民经常内讧,朝廷派他去处理事务,待事务忙好,定会让他与家人团聚。见林旺娘一直跪在地上不起来,皇帝又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就算金银财宝也无妨。林旺娘摇摇头,说:“东西我不要,我只要皇上赐我“一品夫人”就好”。皇帝问明原因,林旺娘解释说,这样只想证明她对丈夫深切的爱。考虑到简贵信平番有功,也被眼前这位朴实的农家女感动,皇帝答应了她的请求,还当场写了一张“一品夫人”的字幅送给她,并允许简氏后人建祠堂时可按皇宫样式建造。林旺娘送给皇帝一些从老家带来的情人山老茶。据说,后来皇帝喝了茶,对茶叶赞赏有加,情人山老茶一时声名远扬。
  第二天,林旺娘启程回家。回家后,她被皇帝赐封为“一品夫人”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都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永乐二十一年(1423),简贵信回乡探亲,在家待了四个多月,这也是他入朝为官后唯一一次回乡探亲。简贵信去世后葬在南京水西门一带。而林旺娘则一直在家过着平凡的农村生活,去世后葬在南靖马山海仔溪山上。明嘉靖六年(1527),简贵信的孙子在枫树坪(今南靖书洋枫林)建起仿皇宫式、气派大方的“枫林祠”,祠里挂着“户部主事”,“一品夫人”,“钦差大人”等牌匾,以激励后人奋发进取,继往开来。“一品夫人”林旺娘的故事在枫林村代代相传。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讲述南靖县的抗灾和革命历史; 第二部分史海钩沉,探讨南靖县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部分本地风情,介绍南靖县的茶业、土楼和民俗风情; 第四部分家风家训,讲述南靖县的传统家风家训; 第五部分靖商风采,介绍南靖县的商业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