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土楼后苑——上洋之“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787
颗粒名称:
土楼后苑——上洋之“美”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
页码:
94-9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靖土楼的后苑——奎洋镇上洋村的旅游景点,包括山路、溪流、土楼、对联、龙潭坝、北龙宫、聚精堂、秋水堂等,详细描述了这些景点的特色和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关键词:
风土人情
景点
上洋村
内容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让我们一起走进南靖土楼的后苑——奎洋镇上洋村,感受那里的“美”吧。
山路十八弯,石壁千尺立,车子穿行于此,有万夫不当之勇。上洋村位于南靖县西南山区腹地,重山叠嶂,苍茫四野,绿树掩映的山脚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从村中穿过,村里人称其为奎洋溪。溪的一边是规划排列整齐的现代新民居,溪边翠竹婆娑,令人陶醉。一边是神秘悠远、生机盎然的土楼群,恰似万绿中一朵朵素雅的奇苑。
上洋的土楼,有圆的,有方的,各具特色。村民们听祖先说,圆的就是叫寨,四方的就是叫楼。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是有570多年历史的土楼山寨“和平寨”,它虽不高大,却很有特色。寨前有宽阔的石埕和一墙用鹅卵石砌成的避邪照壁,以及一口月牙形大池塘;寨后有鹅卵石铺就的孤形按摩大平台和照壁,这在福建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寨内有号称南靖第一井的“良德井”,井水清淳甘甜。
和平寨门前的对联,即祖先们留下的家训:“和气春无限,平心福自多”。可以让我们感悟到庄氏族人“即和且平”的为人处世之道,细心感受及庄氏族人几百年来所历经的风雨和沧桑。
绕着这座土楼转一圈,你会发现它的前后都设置了宽阔的弧形石墙,这是鹅卵石砌成的避邪照壁,当地老人说这就像是莲花花瓣,一层一层保护着中间的土楼,而土楼的地势两边高中间低,有点小盆地的意思,当地人便称之为“莲花盆”土楼了,上洋村的民居便以这个“花盆”为中心不断的向外拓展。爬上村旁的小山就可以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古朴的土楼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
沿着溪边向前九百米,有一处隐藏在田园身后的小仙境——龙潭坝。穿过田园便是一片密林,这里有百年苍天的栗树林,有天然游泳池,有各种形态的奇石……曲折的观赏小道在林间蜿蜒,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流声,唱得人心情舒畅。还有那大坝,一下大雨,水流从十几米高的坝顶飞流直下,形成一道大瀑布,美丽壮观,响彻云霄,绝不输给诗仙李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溪岸上有一座上洋村保护神庙——北龙宫,北龙宫红檐朱漆,金碧辉煌,雕饰彩绘古色古香,宫内供奉着骑龙仙妈神像。
北龙宫骑龙仙妈,据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七仙女之一(简称玉女)。其面容端庄慈祥、头戴凤冠、身穿龙袍、手握宝剑、骑在龙背、一身正气、驱邪除恶、保民安良。
北龙宫骑龙仙妈二百多年前来自龙岩洪源仙山古刹——灵显宫,因来我上洋村施救医治、祈求平安、求婚问嫁等事务有求必应,极其灵验,久久不能还仙山古刹,后经多次往返于仙山古刹与上洋村,最后确定定坛于上洋村福兴堂北龙宫。
每年农历正月初十日是北龙宫骑龙仙妈圣诞寿辰,也是上洋村人民的文化传统节日。每逢此时,骑龙仙妈及众神出巡游香,外出各地的乡贤也纷纷返乡庆祝。乡民们齐聚一堂,举行隆重的迎神活动,燃放鞭炮,放焰火,唱大戏,场面十分壮观有趣。各社头的善男信女正月初八日即开始为骑龙仙妈寿辰准备糯米龟贺寿,一是庆祝上年安康丰收,二是祈求新的一年合境平安、百业兴旺、家家户户平安顺利、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紧靠北龙宫的是县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庄氏“聚精堂”,系庄氏祠堂,明代始建,主建筑为两进,前有照壁,背面有大片的护坡和风水林,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楹隶雕刻艺术极其精湛,有“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彩画及飞禽走兽画像,栩栩如生,结构精巧,优雅绚丽;梁架满绘彩画,出自清末著名国画家宋赞周之手。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8根圆方金柱对联均以“聚、精”开首,书法行楷,刚劲有力,文风雅颂。
北龙宫向前一百米左右是清朝著名数学家、水利专家、中宪大夫庄亨阳的“秋水堂”纪念馆暨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庄亨阳为官清廉,政绩显著,百姓称颂,他著有《秋水堂集》和《河防算法》等著作,特别是《秋水堂集》,篇末录有天文历法知识,曾进呈御览,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名为“庄氏算学”。
时光挥洒在岁月的长河,亨阳湖上风调雨顺、人杰地灵。徘徊在亨阳园的红柱间,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题写的“两袖清风廉太守,一泓秋水古徐州”楹联,引人注目。抚摸着亨阳墓前的两根石笔,望着石笔上皇亲觉罗雅尔哈善拜题的一对挽联:“道南绝学追蓝渚,江北高风忆吕梁”。这仿佛又看到了那用一生践行“既然许国者,不为自身谋”的庄亨阳,他用务实、为民的秉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族人。
如今,当地及邻村的百姓家中有参加高考等各种大考的或者是求学的,都会上山到亨阳墓前一拜,祈求保佑。这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亨阳博学多才、为官刚正、一心为民的情怀。
每当夜幕降临,神秘而宁静的夜晚,七八个星天外,溪水抚石而过,坐在百年老树下的石凳上,听着长者们向孩童们述说上洋的“美”:听一曲山寨古曲,访百年土楼,承中华美德;踏遍龙潭坝林间的蜿蜒小道,览尽百年参天的栗树林,寻找各种形态的奇石,感受错层“衣带瀑布”的壮观;看金碧辉煌、古香古色的北龙宫,观几百年沿袭下来的“骑龙仙妈”巡安活动;赏红檐朱漆、雕梁画栋的聚精堂,走遍亨阳园的每个角落,仰伟人之尊容,怀先人之功绩……顿时,豁然开朗,这难道不是“润物细无声”吗?
闭上眼睛,潺潺的溪流,飘逸的垂柳,苍翠的山野,飞泻的瀑布,别具一格的土楼,古老家庙,苍桑石笔,名人纪念馆……如此一个山美水好,人杰地灵的地方,怎么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本书包括名人与南靖、往事回眸、“文革”之忆、地方经济与建设、地方文化、域外掠影、政协纪事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芳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