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民工支援漳州飞机场建设和鹰厦铁路建设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769
颗粒名称: 南靖县民工支援漳州飞机场建设和鹰厦铁路建设纪实
分类号: F426.9
页数: 7
页码: 24-30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55年至1957年间,在中国福建省漳州地区进行的3613工程(漳州军用机场)和鹰厦铁路建设的情况。文章通过详细的叙述和具体的数据,展现了当时工程开工前的动员工作、民工和军工进场情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艰苦条件和困难,以及工程建成后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铁路建设 工程建设 南靖县

内容

一、3613工程建设
  1955年1月,为巩固我国东南地区国防,解放台湾,保卫社会主义建设,3613工程(即漳州军用机场)在福建省漳州动工修建。
  在工程开工之前,首先要动员机场建设范围内的农户搬迁。工程指挥部在工作中从大局出发,深入细致地挨家挨户反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由于刚解放不久,有些贫下中农不愿放弃刚分到手的土地;有的存在不愿离开祖居地的封建意识;有的老妇女迷信风水,不同意迁移祖坟哭哭啼啼等等,但经过工程指挥部人员耐心的工作,于做通了他们的思想,他们一致表示同意搬迁。通过短时间的艰苦工作,农户搬迁任务算完成。接着,组织数万名民工、军工进场,他们来自龙溪地区各县、市的农民、工人、居民和子弟兵〔1〕
  根据龙溪地委的工作部署,南靖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3613工程建设,县委书记康仲吉在召开全县三级会议上将3613工程支前建设列入主要内容,提出“支前工作第一、生产工作第二”的口号,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发动1500名优秀民工。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说明国防建设重要性、任务的艰巨和光荣,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家属等实际困难,以利安心工作。民工编制,南靖县民工大队长由县长陈锐志担任,并配备教导员、副队长各一名;下设8个中队,中队长由各区主干担任,还说明工程结束后,大队、中队干部仍回乡任原职。招收民工条件:要求历史清楚,出身成份是中贫雇农民、手工业或小商贩,地主、富农成份或直系亲属系地霸、反革命分子,被杀、关、管或逃亡者不得调来,年龄在18—35周岁,必须自带棉被、衣服、日用品、雨具及扁担等工具。1955年2月初旬,在县长陈锐志的带领下,南靖县1500名民工大队奔赴漳州机场工地〔2〕
  其时,工程指挥部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也陆续到位,他们是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各部门抽调前来的。工地的工作、生活十分艰苦,在机场周围的荒山旷野搭盖起无数座工棚,有如古战场千军万马的帐篷,办公室、宿舍、食堂等都在简陋的大竹棚里,如遇到大暴雨,室内就下小雨,由于地板没有铺砖,十分潮湿。当时也没有电风扇、空调、自来水等设备,到夏日当空,室内就热烘烘的。食堂饭桌很少,没有座椅,大家吃饭时就把饭菜端到室外草地上去吃,草地既是饭桌又是座椅。
  在工程开工之前,这里除了几个小村落之外,到处是荒山和一片片光秃秃的稻根。搬倒荒山修机场,数万男女健儿热火朝天地投入紧张的劳动,推土机、挖土机、锄头一齐动,“白天一片人,晚上一片灯”,在党的领导下,民工们日夜加班。工地实行“大礼拜”,即每两星期只休息一个星期日。
  机场在紧张修建时,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乘漳州机场尚未建立之前进行破坏,不断出动飞机前来骚扰。4月16日,3架敌机空袭3613工地,引起301名民工逃跑,其中,有97名南靖民工外逃。但这一事件只是工程建设一支插曲而已,并没有动摇建设者们的“搬倒荒山修机场”的坚强意志,相反地更激起大家的斗志,热火朝天地投入紧张的战斗。大家发誓:不修好机场决不回家!另一方面,大家在工地周围挖了许多防空洞、防空壕,加强防空设施。不久,上级调来一支高炮部队,在机场周围的山头上,高炮林立,日夜守卫着祖国的领空,时刻准备打击敢于来犯的敌人。经过几次较量,国民党飞机再也不敢频繁地前来低飞骚扰,他们慑于我高炮的威力,只能在高空飞行〔3〕
  物资供应是南靖支援3613工程建设的又一重要任务,龙溪地委分配南靖县物资支前任务是:木柴4300担,木炭14020担、竹杆441000支、杉木20000支,这些任务大部分由南靖县水路交通便利的一、三、四、六、八区。各区分别召集烧炭、砍伐木柴的农民群众进行砍伐等,至3月底,全部完成这批物资支前任务〔4〕
  1955年9月底,3613国防工程进入尾声,南靖县民工大队顺利回乡。10月,3613国防工程胜利竣工。从机场建设基地的规划、开工到建成,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建设中有100名南靖县民工荣获功臣称号,受到嘉奖。当人们欢天喜地地庆贺漳州空军机场的诞生,我国自己制造的“群鹰”日夜守卫着祖国东南领空的大门时,台湾当局却做梦也没有想到漳州机场建得这么快〔5〕!
  二、鹰厦铁路建设
  鹰厦铁路是中国东南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曾经是福建省50多年里唯一的出省铁路。它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国家提出在一五计划后期修建福建出省铁路。因战略需要,1952年3月,中央决定提前修建福建铁路(昌厦线),并采用边设计、边鉴定、边施工方法进行。1953年7月,中南设计分局提出设计意见书。经铁道部核定,以东线(鹰潭、资溪、永安、漳州、厦门线)方向为正线的主要方向,修建计划初步决定分两大段进行,第一大段由鹰潭至南平,第二大段由来舟至厦门,并正式更名为鹰厦铁路。鹰厦线从漳平县芦芝乡小杞村进入漳州,途经华安、长泰和龙海等地进入厦门。漳州段约128公里,漳州支线11公里。漳州段建设期间,漳州组织了南靖、平和、漳浦、云霄等县大量民工和其他人员与参加施工的铁道兵一起奋战在工地上〔6〕
  鹰厦铁路华安县工段自涵口至新圩100里,沿途山岭险峻、河流湍急、交通不便、施工极为困难。1955年11月,根据龙溪地委的部署,南靖、漳浦、平和、华安四个县民工7048人,分为四个中队,被安排在华安县工段,这四个中队部所在地为华安县的大杞、西坡、华崶、新圩。铁道兵8505部队也分驻这四个地点,担负对民工的技术指导。
  1955年11月,根据龙溪地委的部署,南靖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组织民工参加鹰厦铁路建设,动员民工是处在“3613”修建漳州机场工程结束有利基础上进行动员的,经过层层贯彻修建鹰厦铁路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开发山区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教育下,提高了南靖县广大群众爱国主义觉悟,深刻体会到国家与个人的利益一致性,认识到参加鹰厦铁路建设是直接支援解放台湾和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支前光荣感。在“3613”工程的老民兵带动下,也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动员工作中,涌现了不少人积极行动,不但乡干部党团员积极响应报名,还出现夫妇双双带头报名,父子争着去,父亲动员儿子,妻子鼓励丈夫报名。民工们还纷纷表示了态度:“国家需要我不在乎一年半载,十年我也要去”、“支前任务是千百万人民的委托,要坚决干到底,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在群众觉悟提高的基础上,在短短的时间内按时地完成了动员2000名民工任务。这2000名民工组成南靖县民工中队,分10个小队,配备干部63人。具体为中队长、教导员各1名,中队长为县级干部。副中队长二人(南靖县、铁道兵部队各1人)。下配政治干事二人,保卫干事1人,会计1人,文书1人,技术员1人,统计员1人,供给员1人,督料员1人。每个小队设小队长、指导员各1人,副小队长二人(南靖县、铁道兵部队各1人),材料员1人,事务员1人,统计员1人,供给员1人,(其中小队长为区一般主干)。在民工中党员占5.9%,团员占23.7%,社组员占90%。此外,又陆续动员有技术民工230人(木工46人,砌石20人,打铁40人,拾竹架112人,裁缝12人)。广大民工信心高,有力的保证工程的完成。
  南靖县民工中队被分配在华安县工区,负责配合铁道部队修建鹰厦铁路,逢山开路,过河架桥,建设任务极为光荣和艰巨。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依靠人力和智慧,克服当时施工装备水平低下等种种困难,掀起一个又一个施工高潮。许多民工强烈要求成立“青年突击队”,并说:“如果领导不批准,我们也要成立青年突击队”。广大南靖民工认真钻研施工技术,发挥了工作创造性,取得不少成绩,如挖土的民工创造“分层剥皮挖土法”,提高工效3倍。打石的民工运用“三角炸眼法”,从每天开石方1.8立方米提高到4.2立方米,因而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956年6月,经华安工区南靖中队领导班子再审查及部分病伤人员不宜在工地等原因,陆续退回来119人,实际在工区上班民工1881人。在6月间因工程需要,华安工区南靖县民工转场到永安工区支援的有4个分队共有民工750人,干部24人。至当年8月下旬,由于工程速度快,转场至永安工区的南靖县民工750人和干部24人因工程任务胜利完成而光荣归回南靖县参加农业生产。而仍在华安工区的1131名民工和37名干部仍留在工区继续修建铁路。
  南靖县民工收入和家庭生产生活安排情况较好。民工上场后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给民工家属的生产、生活安置带来有利的条件,民工家庭得到社员的关心照顾,如优待照顾工分,替有病家属请医生,替无劳力家属义务劳动,生活有困难的帮贷款解决,救济款优先民工家属后社员,因为民工绝大部分的家庭主要劳力,他们走后免不了会影响家庭劳动,会造成某些困难,因而,做好对照顾民工的工作是很必要的。最初的阶段估计到工地收入会少于社员,但当时互助组员还占大部分,所以各区、乡都采用较多的照顾,互助组给民工家属包耕包产、帮耕、贴工、贴款、由群众按劳力负担,农业社给一律贴工分、贴谷子等不合理补贴的方式,社组员负担相对较重,民工在工地收入一般高于在家的社员,社员有意见,影响社、组的巩固。为了刺激民工向社投资买工分,后来就进行教育取消了不合理的补贴,转为较进步的几点办法:
  1、按钱买工分——此种较为普遍,民工寄款回来买工分,社里给优待照顾工分,顶叶农业社,民工一元记10分,社员付业收入1.2元记10分,还给保本保值,保持10分,分红在一元以上,所以该社寄款多,平均每人在90元左右。
  2、按原劳动工分为定额——工地收入工资除补贴伙食外,归社所有,按其在家劳动工分为标准记上工分,需要开支部分当作借出,有出工有记分,无出工无记分,曲江乡曲星社的民工,工地指定一人负责掌握工资记工,专门向社联系,社里收到款,按工数记上工分,统一分红,在秋收分红能够达到社员同样多工分,民工家属就没有缺粮困难户,民工个个没意见。
  3、补贴照顾工分——澄清为支前减少收入,劳力少比不上社员的困难户,按实事求是原则,抽出工分分别照顾;和溪高美社有九个民工,七户无困难,二户有困难,不困难的就不照顾,困难的二户由社抽150-250个工分补贴,此方法是纠正一律补贴和一律不补贴偏向,做到有困难的应照顾,不困难不照顾。
  南靖县政府还做好民工政治思想工作,根据工程完成进度民工思想的变化,已在民工初上场、春节、合作化高潮、工程修尾阶段等时期组成了四次慰问代表团到华安县工区慰问,并随带慰问信9000多封,捐献旧衣服229件(包括生产枕木的民工),通过慰问加强了场内外的联系,扭转了家属,乡、社不写信、少寄信、互不通气的现象,解决了双方不少遗留问题。民工很少向社投资,经过五月份的慰问,动员民工厉行节约寄款支援农业合作化,仅一次就慰问团带回29000元,占以往的六个月寄款的82%,有力解决了社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社员说:“民工寄款来了,青黄不接时期得到他们的帮助是多好啊!”民工纷纷写挑战书、决心书,保证任务不完成决不回家,完成任务决心更大,信心更高,据三个中队总结报告:九分队民工过去每人每日只能完成土方3.5方,通过了慰问提高大家情绪,每天每人达到6.8方,将近提高一倍,出勤人数由80%提高到100%,有的带病坚持工作,官园乡高级社,听了慰问团回来传达后,社员们要保证搞好增产,为发展农业刚要而努力,芙山劳动队七个小队青年队员连夜栽地瓜15亩,天未亮起来吃早饭前去拔秧,喊出响亮口号“为了支援国防建设,一定要增加粮食生产”。在家属会议上,树立支前光荣感,表扬了好人好事,用生产好,鼓励亲人好的家属,带动一般落后家属,解决了年关来到思想问题,民工也为了决心书,保证工程善始善终完成光荣的任务〔7〕
  同时,南靖县政府根据龙溪地委的部署,及时组织大量物资支援鹰厦铁路建设。从1955年底至1956年底,全县支援鹰厦铁路的枕木、桥梁用材、竹杆、柴炭等主要物资任务,基本上保证了供应,而且提前了完成任务,为了完成完成物资供应任务,南靖动员了抬工、锯工、砍伐工等9000多名(包括平和民工3000人)集中力量重点搞枕木、桥梁用材,使枕木任务203000片,提前超额完成22664片,其他各项支前物资也做到按时按质按量供应,保证了支前建设的需要。
  1956年12月,鹰厦铁路漳州段提前全线通车。铁路建成后,福建省打通出省通道,漳州与全国交通大动脉连成一体,本地水果、蔗糖等源源不断外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漳州所缺乏的一些矿产等资源,也得到了有效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957年1月至4月,南靖县民工中队转入铁路建设收尾阶段,全县2000名民工,除已分批退场外,尚留在华安工区773人,负责养路及清理塌方、修建水池等零星工作,至1957年4月底,南靖县民工中队全部分批退场,回南靖参加农业生产建设〔8〕

附注

本文参考如下文献: (1)漳州市党史研究室主编《往事回首》——漳州记述中的郑曙光《搬走荒山建机场》一文南靖档案馆1955年25-1-51号卷县政府《南靖县支前工作总结》 (2)南靖档案馆1955年25-1-51号卷1955年25-1-51号卷县支前委《南靖县支前工作总结报告》1955.6.525-1-55号卷《南靖县关于动员参加国防建设民工工作方案》第25号全宗第2号目录第1、2号卷宗 南靖县支前委员会1955年《南靖县支前工作情况、南靖县支前工作总结报告》1955年25-1-55号卷《南靖县1955年第一季度工作综合报告》中的“支前工作”25-1-34号卷《南靖县1954年政府工作总结》 (3)同(1) (4)同(2) (5)同(1) (6)南靖档案馆1955年25-1-51号卷县支前委员会《南靖县支前工作总结》25-1-55号卷县政府《南靖县关于动员参加国防建设民工工作方案》1955年25-1-63号卷县政府《致鹰厦铁路民工同志电》 (7)南靖档案馆第25号全宗第2号目录第1、2号卷宗南靖县支前委员会1955年《南靖县支前工作情况、南靖县支前工作总结报告》1956年11号卷《修建鹰厦铁路民工工作总结》 (8)南靖档案馆1955年25-1-55号卷县政府《南靖县1955年第一季度工作综合报告》中的“支前工作”25-1-34号卷《南靖县1954年政府工作总结》1956年113号卷县政府《鹰厦铁路民工退场做好欢迎大会通知》1955年25-1-51号卷县支前委《南靖县支前工作总结报告》1955.6.5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本书包括名人与南靖、往事回眸、“文革”之忆、地方经济与建设、地方文化、域外掠影、政协纪事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士奇
责任者
康仲吉
相关人物
陈锐志
相关人物
郑曙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龙溪地委
相关机构
南靖县委
相关机构
南靖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南靖县民工中队
相关机构
南靖档案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大竹县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
永安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长泰区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新圩镇
相关地名
西坡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鹰厦铁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