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籍名流在台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755
颗粒名称: 南靖籍名流在台湾
分类号: F592.7
页数: 9
页码: 131-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台湾有100万祖籍南靖的人,其中50多万是客籍后裔。尽管很多人已经不会说客家话,但他们血管中流着的客家血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关键词: 南靖县 客籍后裔 台湾

内容

在台湾,祖籍南靖的有100万人之众,其中有源可查的客籍后裔50多万,他们是,简姓20多万,肖姓17万,魏姓17万,以及余、吕、游、李等人数若干。他们中,不乏佼佼者。虽然,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不会说客家话,但“千丈高树不离根,万里川河不离源”,他们血管中流着的客家血液,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
  (一)余振邦
  “别来岁月总参商,忽接遥笺喜欲狂。
  闻到故人今尚健,漫云知己久难忘。
  人生遭遇谁能料,世事倥惚大不常。
  我欲乘风归去也,重逢把酒话沧桑。”
  这是旅居台湾的客家后裔余振邦写的一首思念故土的咏怀诗。余振邦,名成美,民国时期曾任南靖县副参议长,厦门《宇宙报》发行人兼社长。1949年移居台湾。他曾先后四次任台湾国民代表大会专员,并任中菲文化经济协会常务理事。退休后,余振邦任南靖县旅台同乡会理事长。他是南靖县沥水村(现沥阳村)人,其始祖余仕康,又叫余天锡,客籍,清初由永定县湖坑镇南溪洋多村迁来。
  余振邦祖父余际昌,是晚清拔贡;父亲余藤,又名献墀,是秀才,长期在村里私塾任塾师。余振邦自幼随父读私塾,在父教的熏陶下,读完四书五经,兼习诗词歌赋
  余振邦为人仁厚和蔼,有长者风度,是一个有胆识,有作为的学者。去台前,其作品多见于《宇宙报》。到台湾后,余振邦的著作有《人生经验》、《中国历代女录》、《中国历代贤哲故事集》、《刑狱录》、《三国人物丛谈》及《风雨楼诗词》等十多部。
  1990年8月间,余振邦回到他阔别40年的故乡。为欢迎他的归来,南靖县长陈莘同志给予热情的接见和招待。
  (二)魏炳照
  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双溪村下角魏姓,开基祖魏进兴,是大唐名相魏征第十七世裔孙魏弥、号四一郎之长男。元季世乱,魏弥携长男魏进兴、次男魏进富、三男魏进旺避乱,由宁化县石壁溪南迁,魏进兴自徙梅林,魏弥与魏进富定居古竹之黄竹烟,魏进旺迁漳州。据族谱记载,在清代,梅林魏姓外迁台湾约400人。如第十三世祖达胤公,妣林氏,携二子成和,成利渡台,今已传下10代。在台60万魏姓中,祖籍梅林的有17万之众。
  魏炳照(1848—1919年),字照洲,讳焰,号淡然。他一生力攻医学,深研病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医学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著有《淡然医案》一部三卷。其医德医术,名传海峡两岸,号称“魏半仙”。官宦士绅为颂扬其医德,所赠匾、联甚多。其祖父魏宣穆,乃梅林魏氏十五世裔孙,于清乾隆五十三年渡台,定居于云林县西螺镇。
  光绪年间,云林县正堂程森妻子患经血之病,聘请魏炳照临床诊病。家仆只说为县官治病,魏医生到程森卧室,惟见床帐密垂,内外相隔。时程知县卧于外,而夫人卧于内,伸手于帐缘外,让魏医生把脉诊病。一会儿,程森由内问道:“是什么病啊?”魏炳照沉思着回答说:“奇怪啊!为什么会显现女脉呢?是经血之病啊!”知县一听,顿时从床上跃起,掀开帏帐,赞道:“真名医啊!”
  事后,魏炳照每应诊而往县主公馆治病,无不见效。于是县老爷乃赠一顶木轿,由三名轿夫抬,时人称为“三人轿”。同时还赠块牌匾,题词为:“慧心济世”。光绪甲午年(1894年)由李部堂面奏,朝廷准以“赣州府吉江口巡检司”选用。时值日军侵台,魏炳照终未赴任。
  魏炳照平生事亲有孝道,教子有义方,子孝孙贤。其三男魏等如,字辅材,民国十一年,曾返厦门设馆行医。时适医名大震,突逢台湾疫病流行,患者求药,踵门急待,家书频催,等如遂而返台,承父医业。乃设中和堂制药部,以安和痢散、定嗽散、肥儿散及保安散等良药,风行于全省。怠至民国卅六年,等如参加全国特种中医师考试及格,列为全台名医之一。其著有《辅材医论集》一书。
  1966年4月13日,名医魏等如,因患心脏病而谢世,享年69岁(1897——1966),逾日,在台湾的《新生报》、《联合报》等报社都有报道。
  “魏半仙”之孙魏炳嘉、魏嘉亨等,均有成就。魏炳嘉在1958年25岁时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应聘于台中市立第三中学任国文教师。1961年获律师检核及格,初在中部地区执业,1973年迁居于台北任律师至今。
  魏嘉亨1940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医药学院,获中西综合制医科学士,承先祖先严之志,行中西综合医业。1986年7月11日,曾由台返梓到梅林认亲祭祖,乐捐人民币750元,为修祖祠之用。
  (三)萧万长
  萧万长,台湾地区副领导人。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1965年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班毕业;1999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服务荣誉博士;2000年6月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生于1939年1月3日,台湾嘉义市北社尾人,祖籍福建南靖。
  南靖萧姓是台湾萧姓的主要祖籍地。约在明洪武二十八年(约1395年),萧奋从永定县迁往南靖县高港村,后与曾家互换居地而至施洋,即今南靖县书洋镇书洋村一带,成为书洋萧姓开居始祖。
  金山霞涌社萧姓,开基祖萧孟容,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从书洋移居金山水尾,后再移居霞涌开基。萧万长就是萧孟容的裔孙。
  1978年,美国与台湾“断交”时,担任国贸局副局长的萧万长,赴美进行谈判,为台湾争取到“永久最惠国待遇”。
  萧万长在担任台湾“经建会主委”期间,曾代表中华台北在1993年及1994年两度参加亚太经合会领袖会议。1995年底,台湾第三届“立委”选举,萧万长获中国国民党提名,回到家乡嘉义市参选,击败民主进步党的蔡同荣当选“立法委员”。1996年底,李登辉召开“国家发展会议”,由他代表国民党与民进党协商。1997年中,连战“内阁”总辞,由他继任“行政院长”。他在“行政院长”任内的两岸政策是“戒急用忍”。
  萧万长在政坛上有“微笑老萧”之称。1999年底,连战得到国民党提名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萧万长为副领导人候选人,搭档竞选。2000年,国民党选举败北,政党轮替,萧万长卸下“行政院长”职务。年中被任命为国民党副主席。
  2007年6月,萧万长受国民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马英九邀请,二度被国民党提名为副领导人候选人,与马英九搭档。2008年3月,当选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
  2008年4月12日,萧万长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的名义参与博鳌论坛,并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提出:“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两岸未来互动十六字箴言,给未来两岸经济及政治对谈带来新的局面。萧万长的此次海南博鳌行被媒体称为两岸“融冰之旅”。
  (四)吕秀莲
  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吕厝自然村,开基祖吕良簠,明初由永定县金丰里大坡头吊枧迁来。
  据《书洋乡田中村吕氏族谱》记载,清代南靖吕姓迁台的有:十一世德富,往台湾;十一世德佑,往台湾彰化县;十一世屘,往台湾;十一世国治,往台中。十二世贤士,号鸡母,往台湾中港;十二世攀桂,往台湾上港;十二世回,迁桃园;百,迁台;光赐,迁台内港;舜、营、猛、享,迁台;神佑、待溪,迁台湾南港。十三世素、荤、坚、香、衷,往台中;十三世德仪、养仪,往台湾。
  吕秀莲(1944.6.7—),台湾桃园人。祖籍福建南靖,系吕厝第11世渡台始祖吕廷玉的六代孙。台湾著名律师吕传胜是其胞兄。1989年至1993年,吕传胜曾先后三次组团回南靖书洋祖地谒祖。吕秀莲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后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双料法学硕士。返台后,任职于“行政院法规委员会”,历任科长、专员及咨议,后任《中国时报》、《台湾时报》专栏作家。1979年参与创办《美丽岛》杂志,任杂志社副社长,“高雄事件”后被捕入狱,被判刑12年。1984年3月保外就医出狱,后赴美,创办北美洲台湾妇女会,1990年出任“民主人同盟会”理事长,同年11月加入民进党。1992年12月当选第二届“立法委员”。1996年5月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97年3月15日以32万多票当选桃园县县长(第十二届补选),成为台湾史上第一位女县长。同年11月29日再以37万5千5百票,高票蝉联桃园县长(第十三届)。2000年5月出任台湾地区第十届副领导人,2004年5月连任第十一届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吕秀莲是民进党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2005——2006年,任民进党代主席。她一方面是早期台湾民主运动和台湾妇女运动的重要倡议者之一,另一方面也强烈主张台湾独立,是“台独”势力头目之一。著有《海外看台湾》、《新女性主义》、《台湾良心话》、《柔性治国三周年》等。
  1990年8月29日,吕秀莲专程从台湾回到南靖县书洋乡吕厝龙潭楼寻根谒祖,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在龙潭楼,吕秀莲还深情地喝下老家的井水。
  (五)简大狮
  南靖县梅林镇坎下、官洋、璞山村、书洋镇枫林等村,开基祖简德润,明洪武四年由永定洪源迁来。
  据《简氏族谱》记载:南靖县简氏从第十代起开始迁往台湾,迁台最鼎盛有两个时期:一是永历15年郑成功欲收复台湾,在漳州招兵扩军,简氏青年群起响应,跟随郑成功渡台收复台湾。之后郑氏在台湾推行屯田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氏第十一、十二代人,相率渡台;二是康熙22年,台湾统一到清政府版图,此时海禁重开,简氏第十三、十四代再次相率渡台。之后经过雍正至咸丰五个时代,由于长教简氏人口繁衍迅速,人均耕地相应减少,为了生计,仍有不少人迁往台湾投亲落户。上述各时期共计迁台人数几百人。
  简大狮(?—1900),原名简忠浩,出生于台湾淡水县,祖籍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是台湾抗日义勇军首领,被称为台湾“三猛“之一。
  简大狮年轻时在梅林坎下村学武。他长得虎背熊腰,力能举起宗祠门前的大石狮,故获得绰号“简大狮”。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简大狮闻讯,义愤填膺,要挟匕首进京刺杀卖国贼李鸿章,被友人劝止。日寇占领台湾后不仅,简大狮的妻、妹即遭日寇蹂躏致死,母、嫂、侄多人惨死于侵略军刺刀下。国恨家仇,激起简大狮一腔热血。他变卖家产,募集义民一千多人在台北起义,誓死抵抗日寇入侵。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1月27日,简大狮率领六百余名义士袭击江头,断绝台北电话线路。又转攻沪尾街,与日寇赤狗枝队巷战于台北天后宫。日寇震恐,调来大批援军,简大狮才率众退入山中。
  翌年5月31日,简大狮汇聚许凭考、卢爷等义军二百六十余人,突袭金包里及日人石门宪兵所,不仅又进攻倒照湖,毙日寇十余人。同年12月,简大狮再与宜兰义军林大北部约定:31日同时在台北、宜兰、淡水、金包里、新竹等地发动攻势,一举收复台北城!28日因事泄,顶双溪千余义军遭侵略军偷袭,而简大狮未获信息,仍按原计划率领千余义军,会同林甫、蔡伯、蔡池、李璋浪、洪成枝等数百名义军,于31日进攻淡水。日寇已设垒埋伏,简大狮率军苦战。林甫不幸捐躯。最后,义军弹尽粮绝,只得放弃据点,退入山中。
  1897—1898年,简大狮义军主要活动于三张犁、士林、台北、竹仔湖、后山、内寮、平顶山、基隆等地,攻打台北城,突袭基隆等,痛击日寇。1898年,日寇四面封锁,特混编军、宪、警,分兵十四路,进行重兵“围剿”。12月28日,简大狮率领部分义军杀出包围圈,退驻少数民族地区。义军在台湾处境日益维艰,日寇又在台湾全岛加紧搜捕简大狮,简大狮遂与义军首领赖乾、高扁等人避过敌人耳目,浮海回到厦门,筹划回南靖梅林积蓄力量,以图再举。
  腐败无能的清廷漳州道台荣堃等人,竟在日寇威胁利诱下,缉拿简大狮。大狮被捕后,又被解往厦门。在厦门厅吏面前,简大狮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皇上以台地割畀日人,日人无理,屡次在我家寻衅,奸淫妇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母与嫂亦死之,一家十余口,仅子侄数人,又被杀死。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曾率众万人,以与日人为难。然仇者皆系日人,并未毒及清民;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况台湾归日,大小官吏内渡一空,无一人敢首倡义。我一个小民,聚众万余,血战百次,自谓无负于清。”“我反倭,非反清也。今为大清官吏所杀,不恨;若以我予倭,则虽死,目不闭。”厦门厅竟将简大狮交给日本侵略者。不久,简大狮被日寇杀害。
  (六)张克如
  福建省南靖县船场镇张坑村,开基祖张晹寿,即四八郎,约明永乐七年(1409年),由南靖县书洋镇汶水坑迁来。张克如,即张晹寿第十八世孙。他生于1924年6月15日,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毕业,历任台湾警政高干,民国时渡台。妻黄凤英,生二男:长志伟,大学毕业,任银行经理。次志成,警察大学毕业,任地方警察单位领导。生二女,长丽贞,任市府秘书。
  (七)刘瑞生
  又名保祥,1915年出生于南靖县书洋镇下版寮辑光楼(白书岭)。版寮刘姓,始祖万七郎,明宣德年间,由永定县南门桂竹迁入。1935年,刘瑞生去缅甸谋生,1942年日本入侵缅甸,为安全计,他紧急回国。途经昆明时,在国民党中央主席林森的推荐下,招考进入蒋介石任校长的中央政治大学政法系,1946年毕业。由于他学业成绩优秀,受到校长和领导的厚爱。林森特为他题写家乡版寮小学的金色横匾。随后瑞生任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1948年奉调台湾,任太平洋区经济文化公使,现居美国。大陆妻黄周莲,女刘素(赐)来,意为老天送来一个女儿;养子刘赐根,意为老天赐给一个后代。后娶妻何秀英,莆田人,其父是民国时厦门市长,有子:子康、子键、子强,女子谨,分别居于台北和美国。
  (本文作者系南靖县客家文化研究联谊会秘书长)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本书为南靖文史资料 第三十三辑收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与南靖、中国景观村落等栏目,内容包含了仰望星空、革命圣地巡礼、烈士鲜血染关山、从南靖土楼出去的四位新四军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魏鸿志
责任者
余振邦
相关人物
余仕康
相关人物
余际昌
相关人物
余藤
相关人物
陈莘
相关人物
魏炳照
相关人物
魏进兴
相关人物
魏征
相关人物
魏弥
相关人物
魏进富
相关人物
魏进旺
相关人物
魏宣穆
相关人物
程森
相关人物
魏炳嘉
相关人物
萧万长
相关人物
萧孟容
相关人物
李登辉
相关人物
马英九
相关人物
胡锦涛
相关人物
吕秀莲
相关人物
吕廷玉
相关人物
吕传胜
相关人物
简大狮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简忠浩
相关人物
李鸿章
相关人物
林甫
相关人物
李璋浪
相关人物
洪成枝
相关人物
张克如
相关人物
张晹寿
相关人物
黄凤英
相关人物
刘瑞生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黄周莲
相关人物
刘赐根
相关人物
何秀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吴大学
相关机构
中国医药学院
相关机构
台湾政治大学
相关机构
中国国民党
相关机构
台湾嘉义市北社
相关机构
金山霞涌社
相关机构
亚太经合会
相关机构
台湾大学
相关机构
哈佛大学
相关机构
日人石门宪兵所
相关机构
中央政治大学
相关机构
福建省民政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