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胜楼与它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740
颗粒名称: 和胜楼与它的传说
分类号: TU242.4
页数: 5
页码: 84-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和胜楼位于福建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建筑风格的方形土楼。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由富豪魏映云创建。楼内有多个大门和奇特的石旗杆,曾出过多位文武举人。和胜楼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其成为福建土楼中的一大奇观。
关键词: 南靖县 和胜楼 建筑文化

内容

和胜楼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梅林镇梅林村。该楼的天井门、主楼门、大门、平房中厅两个门,外大门,六个大门有如宫殿式的成一直线,层层叠叠,壮观气派!它既合八卦的六爻,又合“六六大顺”的吉数,据我所知,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绝无仅有,可称“福建土楼第一门”!因为在土楼风水学中,是严禁门对门的——除非皇宫(像和贵楼,外大门和里大门就避免相对)。但在这山区民居中,居然敢门对门,而且一对六个!且和胜楼建成后,又是大富大贵。这在土楼文化中,不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且是一个谜。这是第一奇。
  和胜楼,“文革”时因历史原因改称“反帝楼”,习称“白楼”,又叫“大楼”,又因楼前立有十几根石旗杆,又别称“旗杆楼”。该楼约建于清代康熙28年(公元1689年),系梅林村魏氏十二世祖魏映云创建。魏映云,乳名保太,字绍丽。他有良田千亩,白银论间。富而存仁,当时县长授予“乐善好施”牌匾。和胜楼当时的建筑规模十分庞大:除主楼外,东西两边建有厢房,西边紧靠厢房是学堂。第三大门前是约1000平方米的长方型石砌的石坪,石坪边与第三大门旁立有十一根石旗杆——这在所有的土楼中,算是罕见的奇观!这些立石旗杆的人物有:魏克昌,嘉庆十三年(1808年)武举人,王云龙榜;魏景文,嘉靖庚午(1810)岁贡;魏嗣昌,道光八年(1828年)武举人,何联上榜;魏谦亨,又名鸣贞,饱学史书,文才出众。清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郭礼图榜中式第十三名举人,钦赐亚魁;魏拔魁,又名胜武,从小习武,武艺超群。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公以戡平匪患功,封世袭恩骑尉。《南靖县志》记着“云骑尉”。魏联昌,岁进士。魏朝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捍卫地方功,封世袭卫守府……其中最令人称羡的有:道光八年,该楼里中式一文一武两举人!加上卓才公三男中,一个岁进士,两个武举人,此时的和胜楼,真是风光极了!这是第二奇!可惜石旗杆毁于“文革”。石坪前面是由三个院落式组成的一排单层平房,平房西面建有并排六座的院落式二层书房,供其六个儿子读书。它有三口清甜的水井:主楼一口,旧学堂一口,平房一口。这并水是梅林村最好的。
  土楼背靠青山,面向田洋与溪流,一派田园风光。东向有两座大型圆土楼,构成一方二圆的土楼景观。楼后有两座几百年历史的古墓,规模宏大,一前一后,不离不弃,紧密相连,宛如“鸳鸯”,相映成趣。还有一座人造尖峰——此乃“梅林八景”之一,叫“文峰冬日”。古诗云:
  瞳瞳晓日暖青松,节届严霜不改容。
  文烛三宵光北极,山花四面拱南峰。
  士因月课怀芹献,人爱朝曦扶杖从。
  闻得土神多显赫,年年报赛在隆冬。
  和胜楼为方形土楼,座南朝北。主楼内部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主楼高4层,14.2米:一层高3.26米,二层高2.60米,三层高2.68米,四层高(2.95加暗棚2.23)5.18米。从第二层起,一层比一层高,暗含步步高升之义。四层楼上原放有许多棺材,这叫升官发财!这是第三奇!
  和胜楼主楼正面四层上,有如同阳台的外廊道,这在福建土楼中极少见,在南靖土楼中,仅在南靖梅林镇梅林村有!它有五部楼梯,四个角落各一部,大门一部,这也是梅林村土楼与其他地方土楼不同的地方。大门楼梯第一层解放后拆除,其余保留。从第二层起,从梯道口进入廊道,都设有大门,每层共设有10道。在廊道上设大门,除梅林村外,其它地方没有,可称“福建土楼之最”。第三层是“闺秀房”,除每间房有门外,每间房的廊道上,又设有门,它折射出封建社会“闺房深似海”的景象。这也是其它土楼难以看到的。解放后,大门拆除了,但装门的“门碗”还在。廊道的木板,围得比人还高,这是封建社会中,女人轻易不露面的原因。解放后,加以降低,改动的痕迹尚存。
  和胜楼的放水,堪称土楼一绝:它不仅九曲十八弯,而且经过五个池塘(金木水火土),才流入溪中。
  关于和胜楼与魏映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有一天,魏映云踏着露水,出远门到广东的大埔去经商,途中遇见一匹白马。他走,白马也走;他停,白马也停。就这样若即若离地走了好长一段山路。魏映云好生奇怪:“在这荒山野林中,一大早的,怎么会有一匹浑身雪白的马?”继而又想:“是不是我的福气到了?”他不由灵机一动,解下脖子上的毛巾,搭在白马身上,说:“如果是我的福气,就把这条毛巾送回去吧!”白马果然连点三下头,搭着这条毛巾转回去了。“嗒嗒嗒!”一会儿就不见踪影了!魏映云因为惦记着生意,又继续赶路。
  话说魏映云的长房夫人张妈早晨去菜园地里劳作,忽然发现绿油油的菜畦里有一块白色的东西格外耀眼,近前一看,咦!这不是丈夫的毛巾吗?心里好生纳闷:早晨出门时,她亲自给丈夫搭在肩上,怎么会落在这里呢?这老头子,越来越“没头神”了(注:没头神——俗语,谓没记性)!当时也没多想,捡起毛巾带回家中去了。
  掌灯时候,魏映云回到家里。张妈笑着埋怨丈夫说:“你怎么把毛巾落在菜园里了?”魏映云猛然记起早晨路遇白马一事:“你说在菜园里捡到毛巾?”“是啊!”魏映云急忙叫老伴点上马灯引路,自己操起一把锄头,前往菜地。路上,他们忽然看见,在发现毛巾的地方,出现了奇异的七彩光芒,耀眼夺目!倏尔消失。他们在那地方,奋力挖掘,一会儿,挖到一个大缸,掀开盖子一看,惊呆了: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夫妻二人把一大缸的白银扛回去后,魏映云吩咐:晚上大楼的门户全开!果然,至半夜时,和胜楼里就声音嘈杂,有“哼唷!哼唷!”挑重担的声音,有“嘭嘭嘭!”上楼梯的声音,以及倒白银的“哗哗”声,白银滚动的“叮当”声……因为二楼的房间都是设计作粮仓用的,为防老鼠,门槛做的特高,有60-70公分高。“银鬼”每到这里,都要发力“哼!”的一声,才能艰难地把重担挪进仓内,这在静悄悄的夜里听得格外清楚。张妈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于心不忍,寻了一块10公分的厚厚青砖,把它垫在门槛前,好让“银鬼”跨门槛时,有个垫脚,不致那么辛苦。没想到这一垫,垫错了!银鬼纷纷打道回府,停止挑银了,说:“主人拿砖来挡道了,不要了,我们回去吧!”据说,“银鬼”本来要把和胜楼的八十间房全挑满的,结果只因一块砖,而功亏一篑!但即便如此,魏映云也因此而富甲一方了!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本书为南靖文史资料 第三十三辑收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与南靖、中国景观村落等栏目,内容包含了仰望星空、革命圣地巡礼、烈士鲜血染关山、从南靖土楼出去的四位新四军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战华
责任者
魏民
责任者
魏映云
相关人物
魏克昌
相关人物
魏景文
相关人物
魏嗣昌
相关人物
魏谦亨
相关人物
魏拔魁
相关人物
魏联昌
相关人物
魏朝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