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武状元吴锡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696
颗粒名称: 南靖武状元吴锡璋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99-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锡璋是清朝乾隆年间南靖县靖城镇尚寨村的武状元,出生于富裕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以精湛的武功考中武举人,并在高中状元后被授予御前侍卫的职位。吴锡璋在皇宫内庭服务多年后,被推荐到地方任职,但未及上任便因突发疾病去世。他的武功和才华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并在原籍建造了状元府第和被赐予“御前侍卫府”的匾额。吴锡璋的故居仍保存着他的练功大刀、练功石墩和乾隆皇帝的御赐之物。
关键词: 吴锡璋 人物传略 南靖县

内容

清朝乾隆年间,南靖县靖城镇尚寨村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武状元——吴锡璋。乾隆十年(1745年)吴锡璋出生于尚寨村的一个富裕之家。吴父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培养,吴锡璋从小就文武双修,尤好习武,其父就请师傅教其武功。锡璋练功十分刻苦,且食量惊人,一顿的饭量是常人的三、四倍。成人后体格魁梧,武艺精湛,且臂力过人,三、五百斤重的练功石墩可随手举过头顶数十下。有一回,锡璋到邻村亲戚家过节,到晚上欲回家时,天下大雨,亲戚为其寻找遮雨之物或劝其等雨停再走,锡璋见院内门边有一石盆,就对其亲戚说:“我以此物遮雨即可。”亲戚见这石盆足有二百斤重,心存疑惑。只见锡璋上前,两手抓住石盆边缘,轻举双手,将石盆举起,罩住头顶,一口气行走数里路,回到家中。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吴锡璋以精湛的武功考中武举人。七年之后,乾隆四十年(1775年),吴锡璋晋京赴考,以出众的文才武艺高中武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殿试时,天子亲临,气氛威严肃穆,吴锡璋虽刀法娴熟,也难免紧张心慌,大刀舞到肩背部时,不慎失手坠落。吴锡璋急中生智,使出一招“魁星踢斗”,右脚向后一个勾腿,将大刀踢向空中,再顺手接住,继续舞动,毫无破绽,技惊四座。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又见其身材魁梧,一表人才,且京腔纯正,便钦点他为御前侍卫,晋封五品武德骑尉(据传当时任皇宫侍卫者,除对武艺外貌有较高要求外,口齿流利、语音纯正,也是一个重要条件)。还恩准在其原籍建造状元府第,并钦赐“御前侍卫府”匾额。可谓是皇恩浩荡!
  光阴荏苒,不觉已过三秋。吴锡璋武功人品出众,深得乾隆皇帝宠信,同时也因其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常在皇宫内庭走动,偶见内宫嫔妃眼露异彩。主管侍卫的大臣恐日久惹出麻烦来会祸及自身,遂向皇上举荐:“吴锡璋高才,在宫中已三年,应外放任职,可发挥其才干,有益地方。”乾隆皇帝虽心有不舍,但听之有理,欲诏封吴锡璋为两广布政使,但未及下旨,吴锡璋突发急病,全身骨痛,不治而亡,年仅33岁。
  乾隆闻知吴锡璋死讯,深感痛惜,御批回原籍安葬,后因路途遥远和其它缘故,吴锡璋的棺椁辗转多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才回到原籍尚寨村入土安葬。现今在南靖县靖城镇尚寨村吴锡璋故居,仍保存有吴锡璋当年练功的大刀,重120斤,长3.14米和两个重约300斤的练功石墩及乾隆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府”匾额。另有一座当年吴锡璋在京任职时为尚寨村捐建的石桥。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文设置名人与南靖、南靖先贤、地方文化、靖台情缘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贾建欣
责任者
吴锡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