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飞架靓荆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663
颗粒名称: “彩虹”飞架靓荆城
其他题名: 南靖县兰陵桥建设始末记
分类号: F512.757
页数: 8
页码: 119-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在2003年11月提出了在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之间建设跨江大桥的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经过讨论和设计,最终决定建设一座三桥墩悬索桥,全长100米,桥宽3.4米。建设过程中,指挥部与专家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包括降低桥面标高、修改造型设计等。最终,大桥于2004年开工建设,历时一年多完成。
关键词: 南靖县 兰陵桥 建设发展

内容

华灯初上,山城美丽的月眉公园星空璀璨,月色撩人。霓虹闪烁,荆江婀娜的江滨公园波光粼粼,流光溢彩。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桥像彩虹一般横跨在两座公园之间,紧紧地把两座公园“牵”在一起,这座桥就是让县城人民引以为荣的兰陵桥。凉风习习的夏夜,漫步在兰陵桥上,看公园两旁华灯璀璨,五颜六色的灯光把荆江水面点缀得星光点点,每个人都会生发出喷啧赞叹之情。
  在蔚为壮观的兰陵桥建设的背后,凝聚着多少人辛勤的智慧和汗水?又有着几许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
  南靖县城山城镇一共有四座公园:月眉公园、江滨公园、麒麟山公园和紫荆山森林公园。其中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一水相隔,比邻而居。川流其间的的河流就是南靖人民的母亲河——荆江。荆江像王母娘娘发髻上的玉钗划出的银河一样在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横穿而过,无情地阻断了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的卿卿我我,以致它们咫尺相望却不能相通。长期以来,县城老百姓一直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在其间能够架起一座天桥,把两座公园连为一体,让人们在散步休闲的时候可以直接登桥而过,从此两园便可以“长相厮守,互诉衷肠”了。
  2003年11月,时任县政协党组书记的陈常姓在深入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群众的这个美好心愿,心想:“假如能想办法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在两座公园之间建一座跨江大桥,让老百姓在两座公园之间散步、健身、旅游休闲,那一定是功德无量!到时县城的老百姓都会感谢党和政府。”这个想法和县政协委员、南靖县建设局副局长陈金海不谋而合。在南靖县政协第七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陈常姓就联系陈金海,两人联名向南靖县政协第七届第一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江滨公园、月眉公园已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健身的的好场所,在江滨公园、月眉公园之间架设一座步行桥,有利于县城两大公园连成一体,方便群众来往,提高县城品位,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是县城人民期盼已久的心愿。建议在江滨公园、月眉公园之间架设一座水面步行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个提案,立即将这个提案指定县建设局办理并列为2004年为民办实事之一。2004年4月15日,县政府出台靖政综[2004]41号文件,成立南靖县月眉公园水面步行桥建设指挥部,任命县第七届政协主席陈常姓为总指挥,有关科局的领导为成员,全程负责步行桥的建设施工事宜。
  (二)
  “怎样筹集到相应资金,让工程早日上马,早日完工,早日造福于民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陈常姓的心头。自从被任命为建桥总指挥以后,他就没睡上一天好觉。这个身材魁梧、作风硬朗的县政协主席极为清楚,“总指挥”是个很响亮的衔头,同时也是个难啃的“苦差事”。“既然接手了,我就必须全力把它做好,不然我就对不住县城的老百姓。”陈常姓主席快人快语,一如他一贯雷励风行的工作作风。
  陈总指挥先是组织指挥部的全体成员开了一次专题会议,详细研究了建桥的具体细节,会议决定聘请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大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预算建设成本,然后根据总体造价再进行资金筹集。
  “打铁趁炉热。”陈主席立即和县建设局局长张文彬、县交通局局长卢南川等部门领导赶往福州大学,请来了国内著名的桥梁设计专家梁天锡教授。梁教授对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建两桥墩悬索桥,桥体设两个桥墩,单跨,跨径是100米。这个方案的特点是造型结构较为简单,技术操作上相对而言也容易一些,缺点是跨径太容易引起摇晃,人站在桥的中间观赏风景会有一种晃荡的感觉。第二个方案是建三桥墩悬索桥,即在悬索桥的中间增加一个桥墩,也就是桥体设三个桥墩,有两个跨径,每个跨径各50米,中间有个观察台,可以置留比较多的人群。该方案的优点是三个桥墩,增强了桥面的立体感,而且能够减少摇晃。缺点也有,那就是要在江的中心多架设一个桥墩,费时费力,而且对施工技术要求也高得多。
  指挥部对两个方案作了一番比较后,一致认为第二个方案较好,而且具有可行性,会议最后决定采用第二个方案。
  水面步行桥原来设计的桥面标高为27.60米,指挥部考虑到群众行桥方便,避免登高以及资金方面的问题,和梁教授进行了几次探讨,在满足泄洪的前提下,对施工方案作了改动,变为桥面标高为27.10米,即下调0.5米。由此引起的结构尺寸都作了相应的调整。
  此后,为了让大桥建设能够尽善尽美,又对大桥造型设计、栏杆立面等进行了好几次修改。
  (三)
  指挥部与专家最终确定:步行悬索桥全长100米,桥宽3.4米,中间设置桥塔,三桥墩,除桥墩、桥塔外均采用悬索钢结构。指挥部充分考虑到两岸人流量和交通线路畅通等因素,大桥选址定于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之间江面距离最短的方位。
  陈总指挥便把这个方案连同该方案所需经费(含照明工程大约150万元)的报告送交到县长陈忠厚的手上。陈县长看了方案和图纸后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高兴地说:“步行桥建设是一个办实事项目,县政府一定全力支持,这样,我马上拨20万元给你们指挥部作为启动资金。”陈县长工作作风也和陈主席一样雷厉风行,第二天,20万元资金就到了大桥建设指挥部的帐上。有了县政府的这20万元垫底,陈总指挥的心里就更有底了,他利用政协委员企业家多的优势,发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短短4个多月时间就筹集到捐赠资金近百万元。
  由于造桥的工期短,工艺复杂,指挥部研究决定参照《漳州市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最终被龙岩永顺路桥有限公司中标成为该桥的施工单位。
  (四)
  关于这座步行桥的取名,也颇费几番心思。指挥部成员先提出几个桥名让大家讨论,讨论来讨论去,大家都觉得不是很满意。后来,陈总指挥就请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作家、诗人唐崧为此桥取名。唐崧琢磨后给取名为“步月桥”。为慎重起见,2004年8月26日,陈总指挥又邀请漳州市著名学者郑镛和张大伟、涂志伟等人到我县为步行桥取名,他们提供了“得朋”、“兰水”、“荆山”、“枕川”、“兰韵”、“济民”、“渡云”等近10个桥名供我县参考。
  9月中旬,陈总指挥将所有桥名拿到县委常委会上讨论。县委书记吴景辉看了陈主席送上来的这些桥名后,说道:“都取得不错嘛。我也想了一个,叫‘兰陵桥’,不知大家意下如何?”各位常委认为,南靖古称“兰水县”,现在县城地区又有兰陵广场和兰陵路,就一致同意把这座桥取名为“兰陵桥”。
  (五)
  从2004年10月21日开始动工兴建,到2005年4月6日竣工通行,仅仅5个多月的时间,一座造型优美、气宇非凡的大桥就飞跨在荆江之上。可以说,兰陵桥的建设,创造了一种速度,许多业内人士甚至称之为“兰陵桥速度”。
  为了大桥的早日建成完工,指挥部多次召开会议,探讨最优施工方案,分解各自职责。期间,陈主席还两次带领县交通局局长卢南川、县建设局副局长兼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衍荪等人员到建宁、安溪两县参观,考察他们的大桥建设以及夜景照明工程,带回了大量的极为宝贵的造桥经验。
  工程施工期间,县委书记吴景辉、县长陈忠厚多次到建设现场看望建设者,为他们排忧解难。县电力公司、县交通局、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也通力协作,为大桥的顺利完工出人出力。大桥建设的总指挥陈常姓更是毫不懈怠,带领施工人员们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大桥建设的基础开发阶段,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进度。这时候,陈总指挥特别繁忙,在县水利局、南一水库管理局、中国华电集团南靖水利发电厂、南五水电站、南靖拦河闸……处处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南五”发电放水、拦河闸发电拦水矛盾作大量协调工作。与此同时,工程的施工人员也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日夜奋战。
  钢丝绳是悬索桥最主要的构件。陈总指挥多次强调一定要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几经周折,最后在湖北买到了物美价廉的镀锌钢丝绳。
  重达好几吨的钢丝绳怎么才能挂上大桥中间的桥塔?这是施工当中遇到的难题。一般这种悬索桥的主绳,都是要用跨度大的塔吊进行安装。但用大型机械设备,要花费几十万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大桥的造价成本。这个时候,指挥部成员、县建设局副局长张衍荪提出方案:用两台卷扬机,一台在月眉公园这头,拉一条小钢丝绳,牵引主绳,慢慢往上拉;另一台在江滨公园那头,缓缓往上收,使镀锌钢丝主绳能匀速上升,然后固定收上去的主绳。
  指挥部和施工单位研究后,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决定采用这种方案安装。一条重达2吨多的镀锌丝绳,就这样在卷扬机的一拉一收下安装起来。14条主绳仅用3天时间就安装完毕,大大节约了造桥成本。
  由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指挥部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施工人员的日夜奋战,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民营企业家及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兰陵桥建设进展相当顺利,在荆城人民不经意之间,一座大桥就横跨在荆江之上了。
  2005年4月6日,兰陵桥胜利竣工,它以其优美的造型、宏伟的气势,像一弯优美的彩虹架于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之间。兰陵桥的建设书写了一段现代版的建桥传奇,也结束了两座公园隔江相望的历史,更为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素有漳州“后花园”之称的南靖县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本书包括名人与南靖、往事回眸、“文革”之忆、地方经济与建设、地方文化、域外掠影、政协纪事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梦
责任者
陈金海
相关人物
陈常姓
相关人物
卢南川
相关人物
梁天锡
相关人物
张文彬
相关人物
陈忠厚
相关人物
唐崧
相关人物
郑镛
相关人物
张大伟
相关人物
涂志伟
相关人物
吴景辉
相关人物
张衍荪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