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地方经济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661
颗粒名称:
地方经济与建设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19
页码:
113-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的地方经济与建设,其中包括了南靖茶叶“广州推介会”前后、南靖县兰陵桥建设始末记、南靖县江滨公园建设散记等。
关键词:
南靖县
地方经济
建设
内容
南靖茶叶“广州推介会”前后
王炳炉
“广州推介会”之前,时间是2005年12月18日,发生在当天的两件事,我想应该写入南靖大事记:一件是南靖茶市的建成;另一件是首届海峡两岸(福建南靖)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在短短的时间内紧锣密鼓地做成这两件大事,充分表明了南靖县委、县政府建设海峡西岸茶叶强县的决心和信心。从那时起,我县茶产业化工作掀开了灿烂辉煌的一页。可以预言:南靖茶市的建成和首届海峡两岸(福建南靖)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必将成为南靖茶叶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做为亲历这两件事情全过程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对县主要领导高瞻远瞩运用大手笔为民办实事的气魄和胆略,不得不感到由衷的敬佩。
此次茶文化节期间,在原漳州市政协陈易洲副主席的介绍下,我们有幸邀请到原广州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先生。邬先生在南靖茶叶产业化研讨会上做了一场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广东是饮茶大省,饮茶历史悠久。伟人毛泽东曾写下“饮茶粤海未能忘”的优美诗篇;同时,广州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市场空间巨大,占领广州市场就等于占领茶市场的制高点。因此,他盛情邀请我们到广州去宣传推介南靖茶叶。说者有心,听者有意,邬先生一席充满诗意的发言,引起了县里主要领导的兴趣和重视……
此后不久,县长陈忠厚就多次与政协陈常姓主席商讨“广州推介会”有关事宜,并全权委托陈主席办理此事。接到任务后,办事一向认真负责的陈主席感到责任重大、寝食难安,连忙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此事,拟定工作方案。2006年2月21日,陈主席偕曾连端副县长率考察组一行6人一进广州,用三天时间先后考察了芳村茶叶城、茶叶老街、南方茶叶市场等几个茶商云集的地方,并对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同时走访了在芳村的16户南靖茶商。在座谈中,陈主席鼓励他们在经营中要扬长避短,形成合力,力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考察组一行还就推介会的相关事项与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芳村茶叶城管委会负责人进行反复洽谈。在考察中我们还了解到,大约在8月上旬,瑞典仿古商船“歌德堡号”将访问广州,届时广州市政府将举办一系列大型的茶事活动,这对于我们在广州举办推介会,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历来是茶商的必争之地,做出到广州举办茶叶推介会的决策,是一项很有前瞻性而且独具慧眼的重大举措。根据考察中了解到的有关信息,考察组拟出了推介会的初步工作方案,暂定推介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时间大约定在5月下旬,刚好这段时间广州市政府将在芳村茶叶市场举办第二届全国春茶交易会,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拉开宣传推介南靖茶叶的序幕;第二次活动时间定在8月上、中旬,利用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重访广州之际把推介活动引向高潮。
3月下旬,县委、县政府批准了考察组提出的初步工作方案。为了不辜负县委、县政府的重托,4月7日,陈主席又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二进广州,进一步与广州方面商讨举办推介会的具体事宜,决定此次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同时,成立了由县政协陈常姓主席任组长、副县长曾连端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推介会的主要议程做了妥善安排。
为把此次推介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从4月11日起,在县政协陈常姓主席的带领下,领导小组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2006年5月21日,正是南国花城百花盛开的季节,由第七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福建省南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福建南靖高山茶(丹桂)专场推介会”,在广州市荔湾区芳村茶叶城隆重举行。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晋中,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杨育铨,漳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易洲,以及茶叶界名人、专家、学者、茶叶经销商共300余人出席了推介会。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晋中致开幕词,对推介会的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县委书记吴景辉、县长陈忠厚向与会者介绍了南靖茶产业发展情况和南靖高山茶的主要特色。邬会长在讲话中,高度赞扬我县选择在广州推介是“慧眼独到”,相信通过此次推介,一定会打响南靖茶叶品牌,推动南靖高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充满激情的邬先生还当场赋诗一首盛赞南靖茶叶,诗的内容如下:
闽南南靖
南靖佳人貌若仙,怀藏未露意谦谦。
如今有幸能相见,盛会茶缘一线牵。
甘润清香来客喜,亮光艳色众宾欢。
鸣锣启道齐呼唤,打造名牌勇在前。
推介会上,还举行了茶艺表演、佳茗品尝、合同签约、“海峡茶叶网”开通剪彩以及南狮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我县茶农世家、汇全茶业、三家村茶坊、御品茶业、福星茶业、南香茶厂等6家茶叶龙头企业,现场展示推介了12个品种的精品茶叶,来自国内外5家茶叶营销公司分别与我县5家茶企业签订总量1000吨的茶叶购销合同,交易额达4000》多万元。
第一次推介会拉下帷幕后一段时间,领导小组又开始筹划第二次推介活动。“夏日炎炎似火烧,心系三农不辞劳。”7月,骄阳似火,酷热难挡。陈主席又率有关工作人员四进广州,趁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访问广州期间,组织本县茶企业参加8月中旬在广州举行的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中华名茶展销评选活动。在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下,8月15日,陈主席带领我县茶商会、茶农世家、三家村茶坊、御品茶业、汇全茶业、润玉茗茶、溢芳茶园等7家茶业企业及相关工作人员五进广州,参加为期七天的展销评选活动,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南靖茶商会选送的“南靖铁观音”获银奖;南靖茶商会选送的“南靖丹桂”、茶农世家选送的“铁观音”、御品茶业选送的“四季春”获铜奖;三家村茶坊选送的“铁观音”、汇全茶业选送的“丹桂”获优秀品牌称号。
通过两次推介、伴幽兰而生、聚兰香而成的南靖茶叶,开始真正走进广州老百姓的生活,在广州经营茶叶的“土楼茶商”从此感到底气十足,生意已是越做越红火。广州推介会的成功举办,成为南靖茶叶走向国内、国际大舞台的一个良好开端。
金秋时节,“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组委会用香山红叶发来请柬,邀请我们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暨“东方杯”中华名茶评选颁奖典礼,在此次评比中,我县选送的丹桂获得了“一金、二银、三铜、四优秀”的殊荣。11月中旬,在福建省茶叶学会的大力推荐下,南靖丹桂做为国优名茶代表中国茶叶参加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
在即将搁笔之际,我突然想起2003年参加全市茶叶产业调研时,市政协有些同志对南靖还有茶叶感到特别惊讶,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靖人,而且长期在茶山摸爬滚打20多年的老茶叶工作者,当时听了他们的话后,心情异常复杂。看到近几年来我县茶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不禁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为了能痛快淋漓地表达此时的心境,我也附庸风雅地写一首打油诗,做为本文的结束语:
南靖茶叶
兰陵自古嫩芽鲜,明清君王口垂涎。
久藏深闺未露脸,闲居山中已百年。
佳人有幸逢盛世,广州推介展新颜。
刚上京城会茗友,又往国外结茶缘。
“彩虹”飞架靓荆城
——南靖县兰陵桥建设始末记
吴梦
华灯初上,山城美丽的月眉公园星空璀璨,月色撩人。霓虹闪烁,荆江婀娜的江滨公园波光粼粼,流光溢彩。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桥像彩虹一般横跨在两座公园之间,紧紧地把两座公园“牵”在一起,这座桥就是让县城人民引以为荣的兰陵桥。凉风习习的夏夜,漫步在兰陵桥上,看公园两旁华灯璀璨,五颜六色的灯光把荆江水面点缀得星光点点,每个人都会生发出喷啧赞叹之情。
在蔚为壮观的兰陵桥建设的背后,凝聚着多少人辛勤的智慧和汗水?又有着几许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
南靖县城山城镇一共有四座公园:月眉公园、江滨公园、麒麟山公园和紫荆山森林公园。其中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一水相隔,比邻而居。川流其间的的河流就是南靖人民的母亲河——荆江。荆江像王母娘娘发髻上的玉钗划出的银河一样在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横穿而过,无情地阻断了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的卿卿我我,以致它们咫尺相望却不能相通。长期以来,县城老百姓一直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在其间能够架起一座天桥,把两座公园连为一体,让人们在散步休闲的时候可以直接登桥而过,从此两园便可以“长相厮守,互诉衷肠”了。
2003年11月,时任县政协党组书记的陈常姓在深入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群众的这个美好心愿,心想:“假如能想办法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在两座公园之间建一座跨江大桥,让老百姓在两座公园之间散步、健身、旅游休闲,那一定是功德无量!到时县城的老百姓都会感谢党和政府。”这个想法和县政协委员、南靖县建设局副局长陈金海不谋而合。在南靖县政协第七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陈常姓就联系陈金海,两人联名向南靖县政协第七届第一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江滨公园、月眉公园已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健身的的好场所,在江滨公园、月眉公园之间架设一座步行桥,有利于县城两大公园连成一体,方便群众来往,提高县城品位,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是县城人民期盼已久的心愿。建议在江滨公园、月眉公园之间架设一座水面步行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个提案,立即将这个提案指定县建设局办理并列为2004年为民办实事之一。2004年4月15日,县政府出台靖政综[2004]41号文件,成立南靖县月眉公园水面步行桥建设指挥部,任命县第七届政协主席陈常姓为总指挥,有关科局的领导为成员,全程负责步行桥的建设施工事宜。
(二)
“怎样筹集到相应资金,让工程早日上马,早日完工,早日造福于民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陈常姓的心头。自从被任命为建桥总指挥以后,他就没睡上一天好觉。这个身材魁梧、作风硬朗的县政协主席极为清楚,“总指挥”是个很响亮的衔头,同时也是个难啃的“苦差事”。“既然接手了,我就必须全力把它做好,不然我就对不住县城的老百姓。”陈常姓主席快人快语,一如他一贯雷励风行的工作作风。
陈总指挥先是组织指挥部的全体成员开了一次专题会议,详细研究了建桥的具体细节,会议决定聘请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大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预算建设成本,然后根据总体造价再进行资金筹集。
“打铁趁炉热。”陈主席立即和县建设局局长张文彬、县交通局局长卢南川等部门领导赶往福州大学,请来了国内著名的桥梁设计专家梁天锡教授。梁教授对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建两桥墩悬索桥,桥体设两个桥墩,单跨,跨径是100米。这个方案的特点是造型结构较为简单,技术操作上相对而言也容易一些,缺点是跨径太容易引起摇晃,人站在桥的中间观赏风景会有一种晃荡的感觉。第二个方案是建三桥墩悬索桥,即在悬索桥的中间增加一个桥墩,也就是桥体设三个桥墩,有两个跨径,每个跨径各50米,中间有个观察台,可以置留比较多的人群。该方案的优点是三个桥墩,增强了桥面的立体感,而且能够减少摇晃。缺点也有,那就是要在江的中心多架设一个桥墩,费时费力,而且对施工技术要求也高得多。
指挥部对两个方案作了一番比较后,一致认为第二个方案较好,而且具有可行性,会议最后决定采用第二个方案。
水面步行桥原来设计的桥面标高为27.60米,指挥部考虑到群众行桥方便,避免登高以及资金方面的问题,和梁教授进行了几次探讨,在满足泄洪的前提下,对施工方案作了改动,变为桥面标高为27.10米,即下调0.5米。由此引起的结构尺寸都作了相应的调整。
此后,为了让大桥建设能够尽善尽美,又对大桥造型设计、栏杆立面等进行了好几次修改。
(三)
指挥部与专家最终确定:步行悬索桥全长100米,桥宽3.4米,中间设置桥塔,三桥墩,除桥墩、桥塔外均采用悬索钢结构。指挥部充分考虑到两岸人流量和交通线路畅通等因素,大桥选址定于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之间江面距离最短的方位。
陈总指挥便把这个方案连同该方案所需经费(含照明工程大约150万元)的报告送交到县长陈忠厚的手上。陈县长看了方案和图纸后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高兴地说:“步行桥建设是一个办实事项目,县政府一定全力支持,这样,我马上拨20万元给你们指挥部作为启动资金。”陈县长工作作风也和陈主席一样雷厉风行,第二天,20万元资金就到了大桥建设指挥部的帐上。有了县政府的这20万元垫底,陈总指挥的心里就更有底了,他利用政协委员企业家多的优势,发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短短4个多月时间就筹集到捐赠资金近百万元。
由于造桥的工期短,工艺复杂,指挥部研究决定参照《漳州市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最终被龙岩永顺路桥有限公司中标成为该桥的施工单位。
(四)
关于这座步行桥的取名,也颇费几番心思。指挥部成员先提出几个桥名让大家讨论,讨论来讨论去,大家都觉得不是很满意。后来,陈总指挥就请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作家、诗人唐崧为此桥取名。唐崧琢磨后给取名为“步月桥”。为慎重起见,2004年8月26日,陈总指挥又邀请漳州市著名学者郑镛和张大伟、涂志伟等人到我县为步行桥取名,他们提供了“得朋”、“兰水”、“荆山”、“枕川”、“兰韵”、“济民”、“渡云”等近10个桥名供我县参考。
9月中旬,陈总指挥将所有桥名拿到县委常委会上讨论。县委书记吴景辉看了陈主席送上来的这些桥名后,说道:“都取得不错嘛。我也想了一个,叫‘兰陵桥’,不知大家意下如何?”各位常委认为,南靖古称“兰水县”,现在县城地区又有兰陵广场和兰陵路,就一致同意把这座桥取名为“兰陵桥”。
(五)
从2004年10月21日开始动工兴建,到2005年4月6日竣工通行,仅仅5个多月的时间,一座造型优美、气宇非凡的大桥就飞跨在荆江之上。可以说,兰陵桥的建设,创造了一种速度,许多业内人士甚至称之为“兰陵桥速度”。
为了大桥的早日建成完工,指挥部多次召开会议,探讨最优施工方案,分解各自职责。期间,陈主席还两次带领县交通局局长卢南川、县建设局副局长兼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衍荪等人员到建宁、安溪两县参观,考察他们的大桥建设以及夜景照明工程,带回了大量的极为宝贵的造桥经验。
工程施工期间,县委书记吴景辉、县长陈忠厚多次到建设现场看望建设者,为他们排忧解难。县电力公司、县交通局、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也通力协作,为大桥的顺利完工出人出力。大桥建设的总指挥陈常姓更是毫不懈怠,带领施工人员们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大桥建设的基础开发阶段,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进度。这时候,陈总指挥特别繁忙,在县水利局、南一水库管理局、中国华电集团南靖水利发电厂、南五水电站、南靖拦河闸……处处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南五”发电放水、拦河闸发电拦水矛盾作大量协调工作。与此同时,工程的施工人员也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日夜奋战。
钢丝绳是悬索桥最主要的构件。陈总指挥多次强调一定要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几经周折,最后在湖北买到了物美价廉的镀锌钢丝绳。
重达好几吨的钢丝绳怎么才能挂上大桥中间的桥塔?这是施工当中遇到的难题。一般这种悬索桥的主绳,都是要用跨度大的塔吊进行安装。但用大型机械设备,要花费几十万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大桥的造价成本。这个时候,指挥部成员、县建设局副局长张衍荪提出方案:用两台卷扬机,一台在月眉公园这头,拉一条小钢丝绳,牵引主绳,慢慢往上拉;另一台在江滨公园那头,缓缓往上收,使镀锌钢丝主绳能匀速上升,然后固定收上去的主绳。
指挥部和施工单位研究后,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决定采用这种方案安装。一条重达2吨多的镀锌丝绳,就这样在卷扬机的一拉一收下安装起来。14条主绳仅用3天时间就安装完毕,大大节约了造桥成本。
由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指挥部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施工人员的日夜奋战,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民营企业家及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兰陵桥建设进展相当顺利,在荆城人民不经意之间,一座大桥就横跨在荆江之上了。
2005年4月6日,兰陵桥胜利竣工,它以其优美的造型、宏伟的气势,像一弯优美的彩虹架于月眉公园和江滨公园之间。兰陵桥的建设书写了一段现代版的建桥传奇,也结束了两座公园隔江相望的历史,更为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素有漳州“后花园”之称的南靖县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江风绿韵满山城
——南靖县江滨公园建设散记
陈金海
蜿蜒流碧的船场溪、象溪,像两条绿色的绸带,缠绕着江滨公园,从南靖县城缓缓流过。江滨公园位于县城荆江溪中段。1993年6月,南靖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三卞新区,规划时,为更好地防洪、泄洪,在河滩边上预留下230米宽的沙滩地,作为泄洪通道。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指示县林业局在沙滩地上大量种植果树,拟以果园收入来“养”公园……
随着廿一世纪的来临,人们对环保意识和人居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紧张的县财政收入中拨出一部分资金,对江滨公园进行规划建设,从2000年至2005年,先后分三期对江滨公园进行了路网、绿地种植布局、挡土墙浆砌、公厕、文化广场、休闲椅、公用长廊等工程项目建设,江滨公园雏形基本建成。
2006年10月,福建省建设厅园林处许奇处长带领省园艺专家到南靖调研省级园林县城建设,对江滨公园的评价是:绿地的档次和水平有待提高;植物搭配还需提高;城市彩化需进一步加强。
2007年4月7日,春风习习,细雨霏霏。经历了连续十来天春雨洗刷的江滨公园,草绿绿的,树绿绿的,枝叶上挂着的滴滴雨珠,睁着一双双晶莹的眼睛,默默注视着一行人从身边轻轻走过。这天,时任县委负责人、县长的陈忠厚带领县政协调研员陈常姓,县政府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县长洪泰伟和县政府办、县建设局等领导视察江滨公园。陈县长高屋建瓴,为做大做好县城环境整治工作,对江滨公园的整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第一,起点要高,要力争把江滨公园做成全市最好的公园;第二,要美,要有特色;第三,要强化管理,要培训一批绿化修剪工人,把公园乃至整个县城的绿化管好、管美、管整齐。陈县长委托县政协调研员陈常姓牵头负责此项工作,由县建设局组织实施。
第七届县政协主席、第八届县政协调研员陈常姓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勉敬业的一位老领导。接受陈县长委托后,他高兴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陈县长是外地人,他能如此关心公园,重视人居环境建设,这是我们南靖人民的福份,把公园搞好,把环境做优,受益最大的还是我们,所以,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说干就干,4月8日,陈常姓调研员带领规划、园林、城建等工程技术人员,冒雨从东到西实地察看江滨公园,根据陈县长的指示,结合江滨公园的实际,提出了“绿化、亮化、美化”的江滨公园整治方案。
绿化——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补种一批木棉、桃花、五色茶花、天竺桂、白玉兰、樱花等点缀性、观赏性强的植物,以弥补公园绿化不足,让公园四季常绿、鲜花常开。
亮化——就是船场溪左岸实施夜景工程。在江滨公园、月眉公园、南靖大桥、兰陵桥、溪边桥、荆西大桥、中山桥等地布置夜景工程,营造出南靖五桥流光溢彩,人工湖面波光荡漾,江滨公园树影婆娑的美丽景观。
美化——就是增设一些建筑小品,改变公园原有开放式粗线条的格局,给江滨公园提升品位。工作组通过到厦门、龙海、漳州等地参观学习,决定在江滨公园增建2个木长廊,4组雕塑,1座公厕,30个石板凳,并实施江滨公园五期工程,把景观道路一直延伸到县公安局门前,扩大公园面积。工作小组聘请漳州著名的雕塑专家何跃明老师(曾设计漳州“四仙女”雕塑)来公园采风创作,先后创作了“四仙女”、“母亲”、“水”、“牛郎织女”等作品供我县研究参考。
2006年4月25日,陈常姓调研员会同县建设局陈金海,到厦门环球设计研究院听宋总作南靖“功德碑林”规划设计草案汇报,顺便请教他关于公园雕塑问题。宋总建议我们到惠安县看看现成的石雕,如果合适,可以在公园里摆放一些石雕。
2007年4月28日,陈常姓调研员带领有关人员到惠安县察看石雕工艺厂,看样品、拍照片、同价格,带回了“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吉祥一家”、“少女之春”、“母亲”等雕塑作品。
2007年5月9日,县委负责人、县长陈忠厚在县政府三楼小会议室听取了陈常姓调研员对江滨公园整治工程阶段性工作汇报。陈县长明确指示:公园雕塑按4~5组设计,‘八仙过海’很好,可以定稿;能否搞一组‘万马奔腾’或‘雄鹰展翅’等场面比较雄伟壮观的石雕?‘少女石雕’在公园摆放是否合适?请陈老主席调研一下,另外,要结合南靖的特点来搞雕塑,土楼、兰花、茶叶等都可以成为石雕创作的素材。”带着陈县长的指示,陈常姓调研员广泛征求了老干部、居民、教师们对公园是否放“少女石雕”的意见,一部分同志认为很好,一部分同志认为不适合……
2007年5月11日,陈常姓调研员再次亲临惠安县,带回了“万马奔腾”、“兰花仙子”、“茶韵仙姿”三组雕塑。因“兰花仙子”、“茶韵仙姿”设计稿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决定先行建造“八仙过海”、“万马奔腾”两组雕塑。
在江滨公园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陈县长多次到建设工地视察,了解工程进度和质量,碰到具体困难及时给予解决。施工人员高兴地说:“陈县长是个大好人,大好官,怪不得南靖人民都在夸奖他。我们祝愿他步步高升!”人心向背,众望所归。陈忠厚县长终于在2007年8月荣任中共南靖县委书记,继续为南靖人民谋利益,谋发展了。
2007年5月10日,长兴路两侧人行道工程开工建设,6月16日竣工交付使用。2007年6月12日,江滨公园第五期工程举行公开招标,由福建亨立建筑工程公司中标,2007年7月20日完工。
2007年7月6日,船场溪景观工程举行公开招投标,由福建省亨立建筑工程公司中标,2007年8月10日完工。
2007年6月9日,木凉亭开工建设,8月8日完工。
2007年8月4日,惠安鼎立雕刻公司进场安装“八仙过海”和“万马奔腾”雕塑,8月11日完成。
2007年8月12日,江滨公园夜景工程建成通电,186盏景观灯,像一条美丽的彩带在船场溪左岸闪烁,南靖大桥、溪边桥、荆西桥、中山桥、兰陵桥像美丽的彩虹横卧碧波之上,公园里灯光闪闪,草坪、石径、木凉亭、石雕、石椅、文化广场……敞开胸怀,笑迎勤劳勇敢的南靖人民。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本书包括名人与南靖、往事回眸、“文革”之忆、地方经济与建设、地方文化、域外掠影、政协纪事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