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采风散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652
颗粒名称: 南靖采风散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6
页码: 56-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进行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时,发现民间故事蕴藏量巨大,特别是在土楼等历史名胜中。他们下乡采风,收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并计划整理出版《德远堂》卷本。
关键词: 南靖县 民间文学 集成工作

内容

1991年4月,漳州市传达贯彻了福建省民间文学集成第五次工作会议精神之后,南靖县闻风而动,立即调整了县集成领导机构,充实了写作班子,认真地进行了查缺补漏工作,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仅民间故事便搜集整理了五百余篇,消息传来,令人振奋。
  8月间,我们到该县集成办检阅了船场、书洋、梅林、奎洋、金山、靖城等几个乡镇所收集来的民间故事,初步感觉来稿的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而且各种题材的种类也不齐全,偏重于生活故事,如傻女婿、巧媳妇、对诗、对联、以及小笑话,而本乡本土的历史名人、风物名胜等重大题材,却所见不多,比如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奇迹“生土楼”,其故事就不多见,究竟兴建土楼的主人是谁?土楼的兴衰史、土楼中生活过的历史名人有多少,土楼内演过多少人间故事,土楼御敌历经多少兵匪浩劫?南靖县内的生土楼比永定县多两三倍,集中于书洋乡与梅林乡,其它如奎洋、船场、南坑、金山均有保存,其中仅书洋一乡,据目前统计圆寨就有数百座,方楼更不计其数,全县方楼寨估计有千余座。这类故事尚未很好挖掘收集整理。目前收集到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外县外地人所皆知的故事,如长泰状元林震一笔化三千、蔡新过九龙岭对联、以及虎姑婆、洪武君等。难道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真已枯竭,到此为止了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决心步辇下乡,逐乡逐村,逐一方楼圆寨地进行采风,勘探一下民间故事的蕴藏量究竟有多大。
  头一站即到书洋乡,在中学里,最初便听到“华太婆塔下(踏下一步之意)创业史”,令人着迷。在封建社会里,一个要强的妇道人家,赌气离开丈夫,携带一个小孩,只身到外乡创业,居然别树“德远堂”张氏世系,而今她的子孙不仅遍布塔下、南欧、石桥、曲江几个村庄建立数以百计的方楼圆寨,而且还有远涉重洋,在东南亚各地创立家业的华侨巨子。这种传奇式人物的生平,真是不可思议。
  当晚就赶到曲江,在曲江中学的会议厅里,便看到许多捐资建校的华侨巨子的像片,又听到许多华太婆的后裔在海外创业、爱国爱乡的动人故事。其中张石敢除夕那日赊猪肉受侮辱,一气之下到台湾,竟然发财回来,反而感激卖猪肉的激他离家出走,终于使他摆脱了困境。此人胸襟何等宽阔,他也是华太婆的子孙。
  次日,我们走访河坑村的土楼群,这里居住的也姓张,却是属于“世英堂”世系的,我们听到春贵楼里出过御赐黄马褂的大人物,还有圆塘楼兄弟争地建房的纠纷,也很复杂有趣,还有龟穴等风水故事。还有一个奇特现象,这村有一群土楼,如永庆楼、晓春楼、东升楼等都是在“文革”期间建造的,外界正忙于夺权武斗,他们却趁机自力更生建土楼,如今,他们都有楼房可住了,不过事经二十余年,人口又嫌挤了。
  终于来到塔下村,这里沿沟两岸土楼成群,新楼也不少,这是侨乡特点,水泥铺路,沟上各种造型的桥很多,都以捐建者姓名表志。我们瞻仰了“德远堂”,即所谓“下山虎”的风水宝地,门前旗杆成林,已标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了。除了听到华太婆开基的更多细节补充外,还采访了倚南楼《半截甘蔗》的悲剧传说。由于土楼和华侨的故事太多,我们采访不了,晚间便向村党支书张维家同志建议,着手搜集整理一集《德远堂》卷本,把华太婆创业传奇,塔下土楼的传说,华侨创业、爱乡的事迹汇集成编,将来流传海外,也便于后裔们寻宗知本。张维家同志听了深表同意,但是要编写《德远堂》卷本,还牵涉到南欧、石桥、曲江各村。我们从曲江来,于是便决定次日去游说南欧。
  塔下到南欧,要翻过一座山岗,现在人都是坐汽车、拖拉机代步的,我们贪近,还是步辇。崎岖石径少人走,已经长满青草和苔藓,滑滑跌跌,走一个多钟头才走到南欧。
  村书记张立基正忙于经营茶叶,制茶贩运,我们径去采风。一眼看到旗杆楼,原来是座进士第,听到了道光戊戌进士张金拔的系列故事,还有发人深省的《饲兔碗》的故事。
  次日与立基书记座谈,说明来意,并为之物色好本村几位热心于搜集民间故事的离退休的教师、干部,张书记表示同意,答应要跟塔下联系协作,完成《德远堂》卷本。
  我们结束了书洋乡的采风,马不停蹄地又赶到金山乡,那里的同志要编“鹅仙洞”旅游专辑《鹅髻仙踪》。这里仍保存三座土楼,我们收集了《后眷楼》的系列故事和《母鸡楼》的传说,还有陈元光的部将赵渊讨伐柳斜,走尸十里的壮烈故事。
  第二天又扶杖登山,实地勘察各景点,充实那里的传说故事。沿着罗伦古道上山,投宿于九鲤飞真祠中寻梦,探寻纯阳祖师的仙踪,并为庄亨阳祈梦的故事选择建亭地址。同行的皆是当地热心搜集民间故事的老手,如吴国三、温欣、蓝锦章诸人,其中仅吴国三同志一人,便搜集整理了五十余篇故事,这次又委托他搜集整理当地三座生土楼的传说。
  下了鹅峰,离开金山乡,又去山城,向县集成办同志汇报这一段采风的成果。事实证明乡村间民间故事的蕴藏量还很大,不认真组织力量深入普查,光靠行政命令下达指标,是难以奏效的,五百篇数字虽大,但重大题材其实尚未网罗上来,底下的笔杆子也不乏其人。
  第二天,刚好县里有专车去奎洋,与集成办的“故事篓子”庄泰丰同志同车,我们便欣然应邀同行。上下奎洋正为筹建“南一”水电站忙于迁乡移民,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庄泰丰同志前期忙于迁移“圣龙宫”,现在又为“太子亭”选址,专程前去与地方耆老协商。这里见到很多圆寨与方楼,不久便要沉入水晶宫里了。当地在清乾隆年间出了一个“出世鸣天钟”的奇人、大数学家、大水利专家、治淮的名臣廉吏庄亨阳。关于这位名人的十八段系列故事,都藏在庄泰丰的肚子里,没时间跟我们来个“竹筒倒豆子”,我们“守株待兔”两天,只得他片刻之间,讲了两段庄颂公的轶事,其绘声绘色的描述,真令人听得入迷。可惜我们没时间再守候下去了,只好道个“后会有期”到梅林再叙谈。
  我们又回车,再度翻越天岭到船场。这里有位老民协会员,退休干部张远杰同志,几十年笔耕,把船场的山山水水,奇人逸事写个遍,最近写了一辑《石门岩风景区资料》,感谢他提供一篇生土楼的故事《月眉楼——张百万轶事》,真令人拍案叫绝。他还答应整理陈元光平蝴蝶洞、蚯蚓洞的系列故事。
  最后一段行程,又翻越天岭,径达梅林,当地同志调侃道:“这里已是漳州市辖的‘蒙古’地了”。意谓边陲荒乡僻壤之地也。这里也有一对热心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父子一一魏进卿和魏鸿志,他们专程陪伴我们访问了当地的方楼圆寨,甚至是残垣遗址,对于其中典故,更是如数家珍般地倾囊相教。承他们介绍了梅林背垄上八世祖魏清溪假扮巡按使,智理民情的旷古奇事、凤吉楼魏以锦兴衰记、松竹楼魏金龙学武记,以及梅林举人魏谦亨的轶事。第二天,又陪我们到长教村,访问了进士楼、怀远楼、和贵楼,还参观了简氏“大宗祠”(这是台湾抗日英雄简大狮的祖祠,也是他练武的场所)。和贵楼是清雍正十年所建的五层方形土楼,几经兴颓,故事很多,其间生活过一代“蛮横人”八叔公,他的一生专门破坏别姓风水,维护自家风水,强迫行人担土建造“笔峰”,终于诞生一个年轻的进士公——简逢泰。简逢泰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神童故事。怀远楼是清末所造的,虽属近代的建筑,却是华侨花费一万三千两银子建造的环形土楼,其形态完整,结构精美,保存良好,为中外人士所赞叹。我们造访了当年参与过建楼的老人,他们叙述了当年祖上兴业建楼的一番辛酸家史。
  短短半个月的行程,我们走访了南靖县五个乡镇十一个村点,所到之处,皆有热心民间文学的人士接待、导引、介绍。这里虽是荒僻乡野,却蕴藏着大量的民间文学瑰宝。许多奇人异闻、名胜古迹决不应在普查中走过场,任其湮没,而应下苦功、用实力,将它挖掘出来,留存在集成之中,传诸后代。那些一辈子足不离户,专意在现代的文史资料中讨生活,杜撰故事的文入学士们,肯定写不出蕴藏于生活中,流传于人们口头上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真正民间故事来的。这半个月的采风,使我们耳目一新,更坚定我们的信心,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优选精编好我市民间故事这一集成,一定要突出本地区的特色来,才不辜负领导与群众的厚望。
  (1991年10月)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本书包括名人与南靖、往事回眸、“文革”之忆、地方经济与建设、地方文化、域外掠影、政协纪事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雄铮
责任者
刘汉宗
责任者
张维家
相关人物
张立基
相关人物
张金拔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赵渊
相关人物
庄泰丰
相关人物
魏进卿
相关人物
魏鸿志
相关人物
魏清溪
相关人物
魏谦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