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古刹岱房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620
颗粒名称: 漳泉古刹岱房庵
分类号: K878.6
页数: 4
页码: 100-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岱房庵是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靖县靖城镇大房村。这座古建筑四周山峰叠嶂,山明水秀,田野苍翠。庵内供奉的祖师神像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每年做“大节”时,场面热闹非凡。
关键词: 南靖县 文物 岱房庵

内容

岱房庵是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座落在南靖县靖城镇大房村,闻名于漳泉一带。古香古色的岱房庵,四周山峰叠嶂,山明水秀,田野苍翠。庵的右前方是一棵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树茎向上3米处展开四个支权,像一把巨形的雨伞自然撑开,颇为奇美。香烟袅袅,绿树撑天,让人心驰神往。
  据《南靖县志》记载:岱房庵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简陋的观音亭,现在人们看到的岱房庵是明宣德元年(1426年)扩建的。
  岱房庵为二进燕尾脊悬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东西宽13.57米;主殿进深三间,南北长20.76米;前殿为仪门做法,进深二间;主体建筑中部为天井,两侧设过水廊房相连。庵前为宽敞的庙埕,北侧附属建筑为观音亭、厢房。主体建筑面积281平方米,占地面积6750平方米。
  前殿明间三面,次间墙裙均为石质构件,次间山墙安青石透雕香草龙纹圆窗,大门两侧有一对青石踞坐石狮。次间边门门楣制安青石浮雕戏曲人物图花板。主殿前檐四根青龙石柱,浮雕蟠龙,栩栩如生;其它殿内金柱为素面石柱。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坐斗有狮象斗和瓜斗,其它方斗为梅花斗;前殿梁架、主殿梁架间制安透雕花板;前殿明间前廊各设一组垂莲斗拱;主殿明间制安四抹头隔扇,襻间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拱为雕龙头拱,坐斗下加透雕花草纹替木,前殿架七檩,主殿明间架十一檩。建筑举折曲线柔和,屋面覆板瓦;正脊剪粘脊饰,均为龙纹。现庵内尚存有清道光年间的铜、石香炉多个。
  历史上,岱房庵进行了数次的修缮。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岱房庵后座(正堂),现庵内留有捐款题匾和重修碑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修下厅;清同治九年(1870年),赐进士刑部军机掌教丹芝两字谢谦亭等捐款重修铜钟、佛室及庵内杂物;1944年,在主持邱慧光等倡议下重修岱房庵,1945年竣工;1985年海外华侨捐资,对岱房庵进行大修。现岱房庵的建筑基本保持清代风格。
  岱房庵的平面布局完整,占地规模宏大,建筑风貌保存完好,是典型的闽南寺庙建筑;庵的两侧山墙为生土夯筑,且有收分做法,形式独特,在闽南寺庙建筑中较为罕见,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庵内保留的青石透雕香草龙纹圆窗、青石踞坐石狮、青石浮雕戏曲人物图花板、浮雕蟠龙石板等石构件,质地细腻,造型生动,雕刻线条活泼流畅,人物栩栩如生,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据省文物专家鉴定,岱房庵供奉的祖师神像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庵内庙祝说:这尊祖师神像原供奉在平和县三平寺二殿。据《南靖县志》记载:明宣德元年(1426年),南靖“赤地千里”,乡人到平和县三平寺迎祖师像祈雨,“过浮山总大坪社(今大房村)遂止不去,乡人筑寺祈之。”以后每有旱灾,乡人都用祖师像祈雨。清乾隆五十五年,漳州一带大旱,众人祈雨,祖师灵感显应;民国三十六年,南靖上下一片赤地,人们再次抬出祖师像到各地祈雨。祈雨时,祖师像身着黄色服装,头戴柳枝帽,由“水首”主持祈雨,人们高唱《祈雨歌》。所到之处,人们摆上香案,准备炮烛、茶果敬拜。据说祖师灵验,全县各地先后普降甘雨。
  至今在漳泉一带民间,还流传着祖师的这首《祈雨歌》:
  南无机投石巩,
  派接灵山。
  九层岩上鬼神欣,
  百丈波心蛇虎伏。
  神工运宝,愿力弥山。
  慈光直射九重天,
  惠日永临三千界。
  毛公侍卫,檀信皈依。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三坪开山,广济祖师。
  菩萨摩词萨。
  走进岱房庵,如同走进一个书法艺术宝库。庵内金柱为素面石柱,被历史的尘烟和信士的香烟熏得有些乌黑,但铭刻其间的12对楹联,楷、草、篆、隶、行等字体一应俱全。众多楹联题刻集中于一座文物建筑中,可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来到前殿明间大门,只见石柱门两边石板上阴刻着清乾隆年间柯元恺的金鼎文篆字“福地为乡来肇刹,阐门斋喜是崇林”。这种仿青铜器造型的篆字,在民间十分罕见。殿内有乾隆年间知漳州府事李本南题写的行楷“敢谓虔诚通法座,顷时甘雨沛桑田”;有国学生林明辉敬题的草书“锡卓三坪大地已成法界,香分一瓣房山复建经堂”等,这些楹联寓意深远,韵味无穷。
  庵内金柱上不仅有历代名人、学士题写的对联,斗拱上还悬挂着清乾隆乙已年的“道力宏深”和清乾隆甲申年的“慈云法雨’、“甘雨崇恩”等匾额。
  每年的正月和十一月的初五、初六日,是岱房庵的“大节”。农历正月做“大节”时,有500多人饰扮仙人,十一月则有1800多入扮仙,场面壮观。这些“仙人”用红盘端着“孩儿(木偶雕像)”来到岱房庵下厅,由两个饰扮状元夫人的人把“孩儿”接到庵内,向祖师公行礼后,端还给扮仙的人,再由扮仙的人把“孩儿”端到庵右边的戏台上,然后家家户户备果品、糕点祭拜,还要燃放烟花爆竹。此时,爆竹声震天动地,围看热闹的熙熙攘攘;晚上则请戏班唱大戏,有时一唱就是四、五个晚上,把祭拜活动推向高潮。做“大节”时,就连浙江的金华、温州和广东的海丰、陆丰及漳州、泉州,都有许多人专程前来参拜,场面热闹非凡。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本书南靖文史资料 第三十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往事回眸、人物春秋、文物寻踪、域外掠影、政协纪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华章
责任者
邱慧光
相关人物
柯元恺
相关人物
李本南
相关人物
林明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