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下放山城的日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607
颗粒名称:
下放山城的日子
分类号:
K825.42
页数:
18
页码:
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下放山城的日子的情况。其中包括赤脚记者、编外秘书、生儿育女、调动风波等。
关键词:
南靖县
章武
记者
内容
赤脚记者
1971年冬,县里发来一纸通知,把我借调到县报道组工作。所谓“借调”,顾名思义,即临时借用,并非正式调动。我想,作为一介书生,一名“下放干部”,别无所长,惟剩手中一把笔而已,能被县里暂时借去抄抄写写,也算是一种“重新学习”吧?没想到,这一借,就长达七年之久。人生有几个七年?而在南靖山城的这七度春秋,从29岁到36岁,正是我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
好在报道组的工作,无非是县里写点新闻方面的稿件,对我来说,倒也适得其所,因为下放前我毕竟在大学中文系教过写作课,新闻的“五个W”(即五要素)之类,在课堂上早都讲得滚瓜烂熟,如今有了实践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况且,不久以后,县里又把我的妻子从内山正式调进南靖一中任教,全家因此在县城有了小小的两居室,外加半间厨房、两小畦菜地,前有火鸡在鸡寮中生蛋,后有丝瓜在竹篱上结果,在兵荒马乱的年头能如此安居乐业,谢天谢地,夫复何求!
那时的县报道组,由两个方面军组成。第一方面军即正规军,拥有本县三大秀才。组长王古镜长期在农村基层摸爬滚打,对县情了若指掌,他说话慢声细语,办事小心谨慎,虽然有点婆婆妈妈,但毕竟是个心地善良的大好人。组员中的赖金炎,虽不善言辞,但却有个鼎鼎大名的绰名,叫“赖头条”,据说他过去所写稿件常常上报纸的头条。另一位组员卢鸿祥,农技干部出身,是我的莆田老乡。他为人心直口快,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我全都听他的,至于每篇文章怎么写,他则全听我的。我俩配合默契,简直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报道组中的第二方军,自然是我们这些被临时借调的下放干部了,尽管只能算是游击队,但都闯荡过江湖,见过世面,战斗力一点也不差。其中有位“刘大记”,即原新华社记者刘国柱,毕竟来自权威新闻机构,其敬业精神无比伦比。业内人都知道,写一篇新闻通讯,大凡掌握三个过硬的例子即可下笔,而他,偏要不厌其烦地采访到30个例子才加以仔细挑选,可谓“打破砂锅问到底,还问锅渣在哪里?”有天,我到他宿舍拜访,敲门时有人应声,推门后却不见人影,只见办公桌上蒙着一床毛毯,他好不容易才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原来,报道组没有暗房,他就这样因陋就简,用土办法冲洗胶卷呢!我戏称他是世界新闻摄影史上一大奇迹的创造者。还有一位同事,是原省电台记者吴志伟,虽然共事时间不长,但他那一口标准的北京音普通话,却让我十分羡慕。看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要能与电台的播音员们共事,耳濡目染,年长日久,连他这位原来满口地瓜腔的同安人,也都能吐出高贵的京腔京调来。
两个方面军尽管有很多差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倒也相处得颇为融洽。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留下的,全都是美好的记忆。可惜赖、卢二君,皆英年早逝,成为故人,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当年,三天两头都有采访任务,全组每年见报的稿件多达一百篇左右,贴起剪样来,总是厚厚的一大本。每篇稿件,都集体署名为“南靖县报道组”,有时,也偶尔用用“南靖县鲍岛”之类的笔名。不过,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大都是应景之作,乏善可陈。毕竟,谁也逃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时值文革后期,稿件中难免充满那个特定年代的空话、套话、废话,乃至于一些连自己也未相信的假话。
然而,敝帚自珍的我,总觉得仍有少数几篇稿件,尚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因为它们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当年基层干部群众的生存状态,不妨在此稍带一笔。比如,描述五斗山妇女耕山队艰苦创业,改造烂泥田的长篇通讯《来自五斗山的报告》,曾在福建日报以头版整版的篇幅全文刊登,在当时也曾产生过较大的反响。其队长王秀花,久经考验之后,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现为漳州市政协副主席。比如,表现山城公社汤坑大队农业学大寨的长篇通讯《九龙江畔新农村》及《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先后在人民日报专版和《福建日报·农村版》头版发表,在当年,也算是“促生产”的一大典型。又比如,写金山公社春耕生产的通讯《金山春色》,是在跟随公社书记俞俊才爬山涉水一个星期之后才写成的,在当年的省报上,算是罕见的一篇多少带点散文笔调的通讯了。此外,人物通讯《志在山乡测风云》,写的是和溪公社一位女知识青年向当地农民学习气象测报的故事,因取材特殊,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还被翻译成英文,推介到国外去。
上述文章,不论好坏,每一篇都是大家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采写出来的,千辛万苦,来之不易。不像如今的一些“无冕之王”,靠电话采访,靠会议“跑场”,靠主人提供的通稿,或光凭鼠标点击,“百度”下载,一天就能发出好几条新闻,外加收取好几个红包,又轻松又实惠。当年,我们这些类似于“赤脚医生”的“赤脚记者”,下乡采访,说走就走,或步行,或骑车,或坐班车,全都不计较。只有在陪同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时,具里才派专车,但也只是吉普车而已,然而,这也就是当年县里的最高待遇了,须知,连县委书记下乡也不过如此。为此,一位司机曾对我开玩笑说:“我是抬轿子的,你是吹喇叭的”。乍听此言,我心里头一格登,觉得有伤自尊,颇感委屈。但事后细想,也对,作为“御用文人”的我们,其实质与吹鼓手并无两样。
至于下乡驻点,更是家常便饭。那时没有宾馆,没有饭店,能在大队部栖身,就算不错了。记得有一次,我曾在一个大队部的木长凳上睡了一宿,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身上被山蚊咬的红斑点居然有56点之多!行文至此,我皮肤上的痒痛之感似乎尚未消退呢!其实,在当年,就是正规记者下乡,生活上也都很随便,那怕福建日报老总林振夏率队来南靖,开夜车写稿,其点心也只是每人一碗面条而已。记得食堂老师傅把面条端到招待所楼上时,发现筷子少了一双。跟随林总的女记者林爱枝说:“不要紧,就把我这双筷子折断成两双吧!”于是,她和我每人半双筷子,照样把面条哗里哗啦吃个精光。后来,林爱枝当上福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继而又当上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见面时,还常常笑忆当年那一双筷子的故事呢!
至于地区通联站的战友们,则更是亲如一家,彼此之间常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人物绰号相称,如“三爷”庄敬忠,“许大马棒”许崇安等。最受欢迎的是陈明杰,因为他擅长讲故事,笔耕之余,充满恐怖悬念的《梅花党的故事》啊,《一双绣花鞋》啊,常让年轻的听者吓得晚上不敢睡觉。他退休后定居澳大利亚珀斯,前不久返国时,还特地来福州看我。阔别久叙中,我俩还共同忆起当年有关记者生涯的一首打油诗。诗云:
记者苦,记者难,十天半月老下乡;有朝一日回家转,带回两袋臭衣衫。”
后来,有人觉得这样说自己未免太晦气了,便反其意作了改动:
“记者乐,记者欢,游山玩水最风光;有朝一日回家转,带回墨鱼和笋干。”所谓墨鱼和笋干,泛指土特产,当年虽不兴送礼,但记者借下乡之便,就地买一些便宜货带回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倒也是令人羡慕的一件事。但不知今天新闻队伍中的一些不正之风,是否也滥觞于此?
为了培养新秀,壮大通讯员队伍,县报道组还自编讲义,办起了好几期通讯员培训班,并在下乡采访中集体实习。学员中的佼佼者,后来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如黄荣业、黄德豪,如今分别为厦门市和漳州市的处级领导,女学员中的王少卿,当年还是个天真浪漫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为县里的“活字典”,当上了方志委的主任。我们的办班成果,甚至还惊动了厦门大学,该校新闻系创办伊始,就把学生带来南靖实习,并聘请我讲课。这也是我在下放期间,惟一一次重操旧业,为大学生们上写作课。
编外秘书
其实,报道组的任务,不光是写写新闻报道方面的稿件。为县里领导起草文件、报告、讲话稿,这才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年,县里的建制不像现在这样,五套班子齐全,每套班子都有办公室,每个领导都有专职秘书,笔杆子比比皆是。当年,县里只有一个办公室,几把笔杆子,全县所有上报下传的文字材料,全都在这里制作、打印、发送,好比—个小小的针孔,要让千百条线都从中穿过去。其文字工作数量之多,要求之高,时间之紧迫,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每逢中心运动、大型会议,办公室人手不够,自然要抽调报道组人员参战。如我,每年被抽调的时间大都在半年以上。尽管当时,我还只是个党外人士,又是个被临时借调的“下放干部”,但为了更好地领会领导精神,居然还不时被邀请列席县委常委会呢!不过,由此所带来的开夜车,熬通宵等苦差事,自然也就成为我的日常功课了。
说起来,这些公文——在文章分类学上当属于高级应用文吧?其种种写作方法,过去我在大学讲台上也都涉猎过,但如今实践起来,却往往与理论相距甚远,出现了许多在讲义中,在课堂上从未遇见的问题。
比如,理论上要求所有的材料必须抓住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但县里的材料,尤其是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却只有面面俱到,才能过关。每个领导分管的工作,每条战线的工作,每个部门的工作,你都不能有所疏漏,有所闪失。有关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上报材料,更不敢掉以轻心,每个领导都必须安排与其相关的正面典型事例,县必须按其职务高低,安排适当的位置,提供恰当的篇幅。哪怕是叨陪末座的领导,你都不敢有所省略,说不定两年之后,他就是班子的第一把手,要是你现在冷落了他,日后他要给你小鞋穿穿,还不是易如反掌的小事一桩!
又比如,理论上说,公文写作,必须采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力求科学、准确,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过于个性化的带感情色彩的语句,这在当年,动辄因出言不慎而招祸的政治背景下,尤为重要。但实践起来,却只能因人而异而千变万化。特别是给领导写讲话稿,务必要摸准他的脾气,了解他的好恶,熟悉他包括口头禅在内的一切语言习惯。有的领导理论水平较高,于是,引经据典、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综合归纳、至关重要。其大小论点,每一句还都必须有所来历,有所根据,以防日后形势发生变化,追究起来,什么事都没有。有的领导来自基层,讲究实际,其本人文化水平又不高,他的讲稿则务必口语化,务必要有生动的事例,最好还能有数字化的归纳和概括,即一、二、三、四等序列数字,加上搞、闹、抓、干等当年最流行也最省事的万能动词。如此这般,言者朗朗上口,听者好记,也好传达,简明扼要,皆大欢喜。还有个别领导特别喜欢群众口语,于是,每个典型事例之后,都要补上一段顺口溜,名曰“群众深有体会地说”。其实,这些顺口溜大都是秀才们闭门造车胡凑出来的,其所押的韵脚,往往也都是北方话中的“子”“儿”“头”之类,如:“干部要带头,群众尝甜头,农村有奔头”等等,放置四海而皆准,并非闽南特有的方言,但因领导者本身是北方人,只要念起来顺口,这讲稿也就一路绿灯顺利过关了。
说到材料送审,这里头又大有学问。刚开始时,我自视甚高,以快取胜,一写完就立马送审。这下子可吓坏了身边那些老秀才,他们纷纷出来拉后腿,好心好意告诉我稍安勿燥。后来,我终于明白,秀才们的潜规则,是“三不送”:
一,材料刚写完不送。因为你材料写得再好,只要还有时间,领导总要你反复修改,还不如趁此机会赶紧补睡个大觉。到时,材料马上要用,不论好坏,全都过关了。二,上半夜不送。因为领导大都在临睡前看材料,深更半夜,一个电话下来,指令你如何补充,如何修改,你就非得熬通宵不可了。三,领导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能送。否则,你和你所写的材料,只能代人受过,惹火烧身,让他当出气筒,让他横挑鼻子竖挑眼,骂得你狗血喷头,晕头转向,戴着眼镜到处找眼镜去!
感谢当年那些同甘共苦的战友们,包括办公室主任陈印昌,包括老秀才关为国、吴阿木、吴荣寿、以及后起之秀陈其川、尤宗祥、魏江水等,他们不但教我如何写公文,还教我如何做人。只是今天回想起来,总觉得彼此都十分可怜、可笑而又可悲,尽管伟大领袖《反对党八股》反了多少年,但“文山会海”却愈演愈烈,发展到“文革八股”,则更是登峰造极地“流毒全党”,“祸国殃民”了。当年,我们这些在基层耍笔杆子的秀才,既是“文革八股”的批量克隆者,也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个个“为伊消得人憔悴”,脸黄肌瘦,形销骨立,眼眶上都有一圈因长期睡眠不足而留下的暗影。有一次,县里召开学习领袖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连着熬了五六个通宵,最后,上腹部剧痛如刀绞,连大便都变黑了,医生说是胃出血,我这才打针吃药,卧床休息。好在那时年轻,过了三天,又重新披挂上阵。
当然,对付这种八股文,久而久之,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偷懒的办法。比如,一份大材料的写作任务布置下来后,我们不再每人分工写一部分,而后再集体拼凑成文,待初稿出来后,又经过三番五次的增删修改,这才誊清、抄正为送审稿。那样,费时甚多,功效甚少,既吃力又不讨好。我们大胆发明“一次性流水作业”的集体泡制法,即先讨论出一个大纲后,由思维敏捷的秀才甲躺在床上打腹稿,对文件中的务虚部分,一句句进行口述。擅长硬笔书法的秀才乙,则正襟危坐,边听,边推敲,再工工整整地把它抄录到稿纸之上。至于文稿中写实的部分,如所需有关数字,则留下空行;所需典型事例,则留下空页,由秀才丙、秀才丁另室专门打电话、查资料,写成专行、专段后,再送到秀才乙处加以填充。此时,若还有秀才戊加盟,则负责校对、打印、装订及端茶、递烟等后勤杂务,最好还能插科打荤,不时说些民间笑话之类以活跃气氛,减轻疲劳。如此分工合作,一稿而成,比每人分头闭门造车,面壁苦思,孤零零单干好多了,可谓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在今天的秘书们看起来,这只不过是有点可笑的雕虫小技罢了,但在当年,一切书写全凭手工,一句话写错,重抄一遍就是一张三百字的稿纸,哪像今天,坐在电脑前面,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剪切、复制、粘贴、下载、打印、发送,都只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呢!
当然,有时也不得不孤军奋战。比如,我曾奉命为县领导起草一篇特殊的讲话稿,一篇在任何写作讲义上都没有出现过的文体——“假检讨”。时值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非常时期,县里的“造反派”“勒令”县委书记明天要在大会上作“触及灵魂”的“深刻检查”。半夜,他亲自扣门来访,一脸无奈的恳求:“无论如何,天亮之前,你得给我弄出个讲稿来。注意:一要长,能讲满三个钟头,以免剩下时间让人围攻;二,帽子尽管扣,但千万不能联系具体事例,更不能牵涉到任何人。”于是,我不得不诚惶诚恐,挑灯夜战,广征博引,叠床架屋,抄录了无数条领袖语录,摘引了无数段中央“两报一刊”社论,为主讲人开列了一条条有名无实的罪状,戴起了一顶顶看起来吓人,实则一戳就破的纸糊高帽,直到东方既白,雄鸡报晓,我瘫倒在案前,再也直不起腰来。
呜呼,“假检讨”!只有在荒唐的岁月里,才能有如此荒唐的文件!
而我的青春岁月,大好年华,也就在这“编外秘书”大量辛苦、无效乃至荒唐的劳作中,在过眼云烟的文字垃圾堆里,白白地流逝了。
生儿育女
当年,在青年知识分子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成名,便成家。”即大学不办了,科研机构撤消了,文艺团体解散了,“臭老九”们“读书无用”,前程未卜,与其虚度年华,不如趁早结婚,生儿育女去吧!
文学梦早已破灭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小家庭在山城安顿之后,发现屋后有片荒芜的斜土坡,妻子信手种下一株香蕉。没想到,到了夏天,它就结出一大串沉甸甸的果实来,摘下一称,足足有30多斤重!我俩由此大受启发:何不响应领袖号召,学习南泥湾精神,也来个“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于是,利用早晚时间,抡起内山带来的大山锄,破土平整土地,垒石砌就护岸,终于在荒土坡上开垦出两畦窄长的菜地,栽下瓜秧,撒下菜籽,并在四周围起了一圈竹篱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花菜、芥菜、包菜等诸多菜苗纷纷破土而出,绿油油的叫人眼睛一亮。随着竹篱上爬满了青藤,一串串八角丝瓜也长长短短地垂了下来。到了春节,全家一举实现蔬菜自给自足。初战告捷,我们又继续革命,趁胜追击,与左邻右舍一起,在房前空地上搭一排鸡寮,发展起家庭畜牧业来。当时,我家养了一只大火鸡(学名吐绶鸡),头戴红冠,脖悬锦囊,身高体壮,气宇轩昂,踱起步来,俨俨然有王者之风范。它为我们日生一蛋,其蛋,比拳头还大呢!此后,妻子两度怀孕、坐月子,二女儿和小男孩相继问世,两代人的优质营养,全靠它大力提供,可谓功不可没。
当年,大女儿在内山难产,由赤脚医生接生,历经艰辛。如今,二女儿,小男孩在县城出生,有县医院,有助产士,条件自然好多了。只是二女儿陈枫刚出生时,老感冒,爱哭,经常要大人轮流抱她到天亮。好在我的三妹和四妹,都是回乡知青,先后前来帮忙一段时间,总算没有耽误我的工作和妻子的教学。小男孩陈骏在出生之前,也有一番波折。那是1975年秋,妻子怀孕期间。考虑到我们已有两位千金,实在没有精力再养育第三个孩子,便决定打胎流产。到了县医院,妻子义无反顾地走进手术室,我则在门外安坐静候。只听里头刀叉响了一阵,就无声无息了。不久,却见妻子满脸茫然地走了出来。我悄声问:“怎么这么快?”妻子摇了摇头说:“上了手术床,我突然感到心里很不安,老觉得肚子里是个小男孩,我不应该把他打掉。”这时,准备下班的医生和护士也围了上来说,如今,天下大乱,连政府都半瘫痪了,计划生育也没人抓了,你们还不如把他生下来,说不定就是个男孩呢!
说得也是。于是,我的小男孩就作为一名幸存者,于1976年5月1日,正式来到人间。他刚出生,我就给老家发电报报喜:“五一生男”。没想到,邮电局在译电时偏偏错译了一个字,变成了“五一生产”。家里人以为不提生男生女,必定是生女无疑,怕我们难过,写信时还特意引用“最高指示”加以开导和慰问:“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当时,为了迎接他的出生,我们提前把大女儿和二女儿分别送到莆田和浦城,让双方老家的长辈们代为抚养。小男孩出生后,我又独自一人,从莆田经福州至南平,把两千金经漳州接回南靖,没想到,这却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旅行。时值盛夏溽暑,我由莆田途经福州时,住进铁路招待所,大约是中了暑,半夜里上吐下泻,只好把熟睡中的大女儿委托服务员代为看管,自己找到铁路医院挂瓶急诊。第二天清早回到招待所,再带大女儿上火车,到南平接上二女儿后,又登上南下往漳州的列车。车厢里人满为患,又热又臭,连厕所里都站人,哪里还有座位呢!我只能勉强站着,一手拉扯大的,一手抱着小的,咬紧牙关,眯起双眼在摇摇晃晃中一路坚持到天亮,终于抵达终点站漳州。出站时,眼前一黑,我一屁股就坐到了台阶上。
还好,三个孩子总算全到南靖山城团聚了。感谢她们当小教的外婆和奶奶,她们退休后也先后来此帮忙,我们这才松了口气。而大女儿陈珊,也渐渐有了大姐的样子,她居然能端着饭盆,到食堂为全家人打饭去了。有一天,她尾随大孩子们到溪边小学玩。上课了,她坐在一年级教室的最后一排旁听,居然听得津津有味,久久不肯离开。老师喜欢上她,便破例让她提前入学,那年,她才六岁。
调动风波
1976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个大悲大喜的特殊年份。先是大地震、大水灾,大陨石等天灾轮番而至,继是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伟人相继辞世,然后,又是金秋十月,万众欢腾,举国同庆“第二次解放”。
随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下放干部的命运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然而,眼看一批又一批“五七战友”纷纷调回省直机关,而硕果仅存的我,有关调动的消息,却姗姗来迟,且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大约是1977年春夏之交吧?我先是意外收到厦门大学两位老师来函,一位要我帮他定做个五斗柜,另一位则要我代他买张大圆桌。南蜻虽是林区,木料相对便宜,但我如何把他们的家具捎去呢?令人纳闷。一打听,原来是厦大早已下达商调函给南靖县,让我到中文系教写作,下学期的课都排上了,而我,还一直蒙在鼓里。不得己,只好向县委组织部部长打听。当年,县里的主要领导——从书记到部长,全是军代表。军人们说话都很干脆,他说:“你的商调函是来了,但安政委不同意放你——要不,你自己找他再当面谈一谈?”他所说的安政委,正是县里的第一把手——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会主任。
可惜当年的我,胆小如鼠,担心“敬酒不吃吃罚酒”,居然连找他的勇气都没有。看来,我与厦大无缘,那两位老师的五斗柜和大圆桌也受我连累,一起泡汤了。
但不久,另一种机遇又如一线曙光,在云缝中向我遥遥招手。正是金秋时节,刚复刊不久的《福建文艺》副主编、作家张贤华来南靖五斗山体验生活。他一见面,就私下征求我意见:“想不想到编辑部去?”其实,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已经是老问题了,早在1964年我大学毕业时,编辑部就有意要我,只是当年他们没拿到毕业分配指标,这才作罢。如今,13年过去,我与编辑部情缘未了,自然求之不得。其时,军代表安政委已调走,继任者牛玉明,就是要我帮他写“假检讨”的书记。没想到,他更舍不得放我走,一口回绝,毫无商量的余地。我无计可施,只能听天由命,不得不做好“此生长作南靖人”的思想准备。
不料,事情又出现了转机。不久,牛书记又光荣晋升为漳州地委副书记。临别南靖之夜,科以上干部在县招待所设宴欢送。我当时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刚做完绝育手术,也正在县招待所调养。夜深入静时,我出门散步,看见满面春风的牛书记,正独自坐在走廊的藤椅上。我灵机一动:何不趁此时再提出放行要求?于是,我趋前道:“牛书记,你看,连你自己都走了,也让我一家子走吧!”
果然,酒醉微醺的他,心情特别好,一口答应:“好啊,好啊,老陈,我看,你也该走了,这样吧,你上楼去,把小蔡叫来吧!”所谓小蔡,就是他的继任者,刚任命的新县委书记蔡树东。好在蔡书记平时跟我就十分投契,如今,老书记临行前开口交待,他自然也就顺水推舟,满口应承了。于是,我连夜给福州打电话,说事情有了转机,请务必再发个商调函来。
柳青在《创业史》中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我以为,这一次调动,对我一生来说,也是至关紧要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让我从此以后,真正走上了文学之路,把人生的兴趣、爱好、追求和梦想,与自己的职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直到退休——不,即使在退休之后,也不可能有须臾的分离。假若当年,我被调到厦门大学去从教,或留在南靖继续当一名秀才,那自然又是另一种命运、另一种结局了。其实,一个人的身上,往往具有多方面的,连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潜能,只不过由于命运的安排,有些方面的潜能得以开掘和利用,有些方面的潜能被埋没,被扼杀罢了。当命运的垂青与你个人的选择统一时,那你就是一个幸运儿了,因为你再不可能因碌碌无为而虚度此生了。
上任后第一次出差,我就往漳州跑,并特地到时任地委副书记的牛玉明家登门致谢。没想到,他居然忘记我调动的事,以为我还在南靖呢!听说我走了,还瞪大眼睛问:“是谁让你走的?你在南靖不是好好的吗?”
我说:“是你喝酒醉把我卖掉了!”
言毕,两人对视,哈哈大笑。
此后不久,我在福州早市上排队买豆腐时,又意外碰见他。原来,他又调到省计委当副主任来了,与我殊途同归,都来福州了。人生际遇,偶然乎?必然乎?偶然中寓必然乎?必然却又受制于偶然之变数乎?谁也说不清,谁也道不明,谁也无法预测,只能在事后聊发一番感慨罢了。
尽管离开南靖的那一天早晨,喜鹊在我家门前叫个不停——这是我在山城生活头尾七年中,惟一听到的喜鹊声,它喻示着我这一次搬家,对于我本人和我全家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喜事。但当我真要离开山城时,一种依依不舍之情,又如同山间湿漉漉粘稠稠的朝雾一般,无论如何也挥不去。因为,我毕竟在这里度过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在这里生下了我的三个儿女。尽管生活清贫,工作辛劳,但我要深深地叩谢这里的山山水水,因为它让我在走出校门之后,对中国的农民、农村、农业多少有所了解,对中国的国土、国情和国计民生多少有所感知。尤其是,在七年中,我结识了许许多多虽然普通但却善良,虽然纯朴但又充满生存智慧的基层干部,他们都是我的良师,我的益友,今生今世,不论是为人还是为文,全都让我受用无穷。
再见,长教的客家土楼!
再见,梅林的九龙坡中学!
再见,五斗山的松林,汤坑的稻田,和溪的乐土雨林!
再见,山城的荆溪水!漳州的九龙江水!你的潺潺流水声,不仅流贯我动荡的青年时代,也将永远回旋在我生命之航的全程。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本书南靖文史资料 第三十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往事回眸、人物春秋、文物寻踪、域外掠影、政协纪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武
责任者
夏忆
责任者
章武
相关人物
王古镜
相关人物
赖金炎
相关人物
卢鸿祥
相关人物
刘国柱
相关人物
吴志伟
相关人物
卢二君
相关人物
王秀花
相关人物
俞俊才
相关人物
林爱枝
相关人物
陈明杰
相关人物
许崇安
相关人物
黄荣业
相关人物
黄德豪
相关人物
王少卿
相关人物
陈印昌
相关人物
吴阿木
相关人物
吴荣寿
相关人物
陈其川
相关人物
尤宗祥
相关人物
魏江水
相关人物
陈骏
相关人物
陈珊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蔡树东
相关人物
牛玉明
相关人物
姜茂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