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吊铜钟(风水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581
颗粒名称: 丝线吊铜钟(风水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130-132
摘要: 本文讲述了麒麟山上的风水宝地“丝线吊铜钟”的传说,以及王财主试图占据该宝地但最终失败的故事。文章中涉及到了风水、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等元素,同时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命运的转折。
关键词: 传说 风水 南靖县

内容

麒麟山自古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丝线吊铜钟》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故事之一。
  传说中的丝线吊铜钟是麒麟山上一个风生水起、隐龙藏凤、聚结瑞气的风水宝地,其外围龙脉连绵起伏,千形万态,变幻无穷。此吉穴是山林深处一个高高鼓起的小山包,其形状似一个大铜钟,小山包顶部有一巨藤,此巨藤另一端缠绕在旁边的一棵古树上,远远看去,就好像古树上的一条丝线吊着一个大铜钟。若想得到这块宝地,必须选择良辰吉日,把祖先的遗骨安放于此穴中,便会福荫子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命理说:“福地福人居”,由于种种原因,“丝线吊铜钟”这块宝地至今仍未被占有,但历史上曾两度险遭被败坏的命运。
  相传,明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着迷于风水宝地,为防止异姓他人日后参与争夺帝位,便大开杀戒,火烧庆功楼,杀了一批开国功臣。除此之外,他还降旨把全国各地与他生辰八字相同的人抓起来。这些被抓来的人按八字排测都与朱元璋一样能称王。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的是养蜂大王,有的是养鱼大王,也有的是养蚕大王,其实都是职业大王,并非人中之王。朱元璋这才松了口气,把他们全部释放了。
  朱元璋很快又把目光转到了风水宝地上,于是,他召来全国有名的一批风水大师,命他们到各地去破坏能出天子的风水宝地。
  其中一位姓刘的风水大师一路勘踏,来到了福建南靖,远远就看到了麒麟山上的祥云端气,于是跟踪而至。刘大师用他风水师独有的慧眼发现了麒麟山势的怪异,因此他料定此山必有宝地吉穴,而且很可能是天子之穴。当他准备进山勘察,寻找吉穴,实施功法破坏之时,忽然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使他未能成行。第二次进山时,又忽然天昏地暗,整座麒麟山被一片浓雾笼罩着,看不见东西南北,分不清上下高低,迷迷糊糊的,吓得他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第三次上山时,刘大师忽然莫名其妙地摔伤了腿。连续三次对此山吉穴实施作法败坏都未能成功,这使刘大师顿悟:麒麟山神秘莫测,万万破坏不得。因此“丝线吊铜钟”终于幸免于难。
  话说麒麟山下有个姓王的财主,心地贪婪,为富不仁,乡里人都对他恨之入骨。那王财主虽然有钱,儿子却是个浪荡公子,整天无所事事,尽日穿梭于花街柳巷,吃喝嫖赌,堪称五毒俱全,科举考试无望。于是,王财主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家的风水上。他请遍了各处的风水先生为其寻觅一块佳城吉穴,由于种种原因,均未如愿。
  不久,一位姓宋的风水大师找上门来,自称在麒麟山发现了一个风水宝地,得此宝地不但能旺财,还能使子孙位及人臣,权倾朝野。王财主喜出望外,对宋大师相敬如宾,天天酒肉相待。宋大师呆了一段时间,用来考察王财主的人品。很快,他发现王财主并非良善之辈,于是,他改变主意,决定离开。王财主哪里肯罢手,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定要宋大师替他完成心愿。宋大师被缠不过,心想也罢,有道是,福地福人居,积善为本乃吉地之本,天地之间,芸芸众生,如此绝佳风水吉穴是上天为善良者设立的,对于居心不良的奸诈小人,即使吉穴宝地在眼前,也无法成功获得。今天我索性把那吉穴指点与他,看能否如愿。
  经过一番占卜,宋大师把辰时吉日和一些事项安排妥当。王财主便按宋大师的指点,在辰日未时初抱着“金斗”(装祖先骨骸的陶罐)来到麒麟山的丝线吊铜钟处。等了一会儿,未时尾已到,王财主刚要把手中的“金斗”安在首先确定的位置时,“轰隆”一声巨响,铜钟小山忽然裂开一条深达数丈的地缝,顿时天昏地暗,飞砂走石。王财主听到身后山林里有个炸雷般的声音吼道:“此地不发,是无地理,此时若发,是无天理。”王财主大吃一惊,吓得面如土色,回首再看裂开的土缝,转眼间已经闭合起来了,与原来一模一样。这时,距安放“金斗”的时间已经错过了一个时辰,王财主心想可能触犯了土地神灵,慌忙抱紧“金斗”,跌跌撞撞逃下山来,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便呜呼哀哉了。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置报告文学、动植物简介、散文、散文诗、新诗、旧体诗词、楹联、景区传说、遗址传说、景点传说、风水传说、动物传说、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灯谜十五个栏目,介绍了麒麟山森林公园。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惠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