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526
颗粒名称: 报告文学
分类号: I25
页数: 18
页码: 1-18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麒麟山森林公园的开发过程和打“虎”上山的行动,及时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运用文学手法进行描写和评论。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南靖县

内容

麒麟山森林公园开发记
  (报告文学)
  唐崧
  麒麟山从万年的沉睡中醒来了!这只神秘的瑞兽睁开双眼,便看到了坞坞岭岭的无限春光,看到了山区县城的欣欣向荣。它多想焕发青春,重抖神威,在春风里播撒仁爱吉祥,为兰陵大地欢歌起舞啊!可有谁甘当“相马伯乐”?有谁能理解麒麟之心?
  告诉你吧,麒麟!有一个人,已经关注你很久很久了。别着急,你看,他来了……
  (一)
  2004年初,他从南靖县委副书记、县政法委书记的任上来到南靖县政协,被选为政协主席。他就是陈常姓同志。都说政协是个清闲的地方,陈主席却不愿意当什么清闲的官。这个在部队“革命大熔炉”里百炼成钢的魁梧的龙山汉子,虽说时已55岁,还是那么血性刚毅,那么优国为民。这一年,他写的政协委员提案《关于在江滨公园与月眉公园之间架设一座步行桥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工程,他被委任为工程总指挥。历经半年多的奋战,这座凝聚着他的辛勤心血和汗水,被命名为“兰陵桥”的步行桥终于在县城四万余人的欢呼声中“横江出世”了。
  啊,谁说政协主席是个“无路使”的官?只要你想为县委、县政府分忧,想为老百姓办好事干实事,县政协照样是个广阔的天地,照样可以大显身手!于是,2005年初秋,他再次把为民的目光,投向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
  这座面积不到800亩的小山,自古以来名字繁杂且不固定。什么“猪母坞”啦、“旗尾尖”啦、“奇林”啦、“寨仔山”啦、“山里蔡山”啦……五花八门,让人不知该称它什么好。它是县城的后花园,山上林木茂盛,藤蔓缠绕,百鸟争鸣,山花烂漫,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雨林风光。
  望着这座小山,滔滔林海的滚滚绿浪便扑进陈常姓的眼帘,在心海中翻卷起万千思绪……前几天,县长陈忠厚的嘱托又响在耳边:“常姓同志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有许多来源于你们政协的委员提案,我得好好感谢你!这次,看来你又得披挂上阵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城区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随着江滨公园三期工程、紫云寺景区配套工程、兰陵步行桥等一些基础项目的相继完成,城区配套日臻完善。由于先天不足,我县群众性的休闲体育场所偏少。‘非典’过后,人们倍加重视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运动热潮高涨,爬山、冬泳、球类、散步等体育形式为人们所喜欢,到紫荆山第一森林公园爬山锻炼的人日渐增多,每到节假日,早晚等时间段,紫云寺路上人满为患。在人们对登山运动日愈热爱的情况下,开辟第二登山场所已是大势所趋。陈主席啊,你能否带领政协委员调研一下,看县城附近有什么山头可以建设第二森林公园?……”记得自己当时幽默道:“县长大人吩咐,岂敢袖手旁观!”次日便带领一拨人马到县城四周的几个山头勘踏去了。真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呀!蓦然回首,县委、县政府后侧的小山头就在自己心中“风景这边独好”了。
  一天晚上,陈常姓找来了县政协委员、县建设局副局长陈金海,共同撰写了一份政协提案《建设县城第二森林公园,完善城区优美人居环境》:“建议在山里蔡寨仔山(又称‘猪母坞山’等十来个别名)建设第二森林公园,并把它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尽快付诸实施。建设理由有三:其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寨仔山地处县城西侧,距南靖一中仅500多米,距县政府机关1000多米,主峰高400多米(和紫云寺高程相近),在这里修登山路径,建亭台楼阁,可形成独具南国风情的森林公园。其二是寨仔山植被保护完好,400多亩林地内遍布红栲、枫树、藤蔓等亚热带雨林树种,景观美丽。其三是路网配套协调。寨仔山紧靠县城,目前,在建中的馨兰山庄就在寨仔山脚下,西环路、兰陵路等路网相继建成,出入方便。森林公园建成后,能够进一步保护寨仔山生态,优美县城景观。”
  (二)
  这份编号为“31”的200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南靖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委员提案,很快通过立案并摆到了县长陈忠厚的面前。这个爱民如子的“七品芝麻官”被陈常姓主席这个“第一提案人”的提案感动了,第二天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邀陈主席上山。
  刚到山脚下,陈县长便良久伫立,仰望着这座山凝神思索,自言自语道:“啊,太像了,太像了!”
  陈常姓问道:“县长,像什么呢?”
  陈忠厚道:“像麒麟呀,你看,那绿色的鳞甲还在抖动呢!”
  一行人越看越像,越想越逼真,禁不住鼓起掌来。陈县长接着说:“前几天,有个老乡讲了个《麒麟送子的故事》给我听,我还不以为然呢。没想到今日初见,整个山形果然像麒麟。”
  陈常姓道:“既然山形像麒麟,麒麟又是吉祥如意的神兽,能否取名叫麒麟山?省得杂名如毛,无从称呼。”
  旁边一位向导说:“麒麟山这个名字自古以来就有人叫了,只是大家嫌‘麒麟’二字太难写,就称为‘奇林’了。”
  陈忠厚道:“很好,那我们现在就把它正名为麒麟山吧。”
  从此,“麒麟山”一名不胫而走,很快便家喻户晓了。
  下山后,陈县长立即向县委书记吴景辉报告,吴书记听了十分高兴,说:“陈常姓主席的这件政协委员提案很好,应该把开发麒麟山列入2006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首肯,陈县长即委派李战华副县长分管此项目,并组织有关部门协商,由县建设局负责规划。
  县建设局收到这份提案,即以[05]36号文函答复办理情况:“建设县城第二森林公园及休闲新区,是进一步完善城区优美人居环境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我局将按提案要求,组织调研,在可行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邀请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另外,我们还将就此提案向群众进行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开发和建设。”
  (三)
  初秋傍晚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玻璃,照在县长办公室桌面那份县建设局派人送来的[05]30号文件上。刚从“山梅公路”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回来的陈县长一坐到办公桌前,就戴上老花眼镜,阅读起这份文件,尔后又仔细审阅附在文件后的《南靖县麒麟山公园规划建设说明》:“麒麟山初步规划建设四座亭台及‘三纵三横’路网和麒麟公园广场、麒麟公园停车场。
  四座亭台分别是:一号亭位于黄海高程158.6米处;二号亭位于黄海高程302.1米的奇尾山峰;三号亭位于黄海高程237.7米处;四号亭位于黄海高程161.9米处(观赏县城全景最佳位置)。
  三条纵向进山路网:一条位于西麓,从麒麟山公园广场至奇尾山亭台,长1600米(兰陵路延伸500米接麒麟山公园广场);一条位于中麓,从麒麟山公园停车场至标高237.8米亭台,长950米(建设西路延伸600米接麒麟山公园停车场);另一条位于东麓,沿奇尾山峰和三号亭台、四号亭台至县武警中队(靶场),长2100米。三条纵向进山路总长4650米。进山路规划路宽1.2米—1.8米,路面采用水泥路面结合石板台阶;公园广场与兰陵路、公园停车场与建设路连接段规划路宽12米,铺设水泥路面。
  三条横向绕山路网:外环景观休闲道由高程170米连接奇尾山峰和三号亭台、四号亭台,长1500米;中环景观休闲道由高程170米连接四号亭台,长1550米;底环景观休闲道位于高程105米处,长1700米。“三横路网”总长4750米,规划路宽0.8米—1.2米,路面采用鹅卵石或青板石铺设。
  麒麟公园广场:位于麒麟公园西端(现状养猪场边),规划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兼做为停车场及服务设施。
  麒麟公园停车场:位于麒麟公园东端(现状水塘边),规划面积约6600平方米,兼做为公园服务设施。
  规划一步到位,分三期实施。”
  端详着这份凝聚建设部门智慧的说明书,陈县长时而对照南靖县城市规划设计室绘制的《麒麟山森林公园初步规划方案平面图》,时而凝神思索,仿佛一位军事指挥员在军用地图上推敲决战前的战局。忽然,他放下手中的这张平面图,若有所思地挂通了陈常姓主席的手机……
  (四)
  2005年10月14日、10月17日、10月23日,陈常姓主席分别组织有关人员,在该景区境内的溪边村党支部书记黄秋水等村“两委”成员的陪同下,到麒麟山进行具体的勘察和景点采访。
  麒麟山丘陵起伏,内有清代窑址数处,为早期先民主要聚居地,遗存颇丰,内涵丰富。据初步勘查,沿左右岭至山顶发现二十多处景点可供开发利用。右岭由下至上的景点有雷公庙、九鳅下沓、覆鼎金、赤岭、石倒梯、石水观音(含金锁、金银箱)、清代古窑址、崩山、虎跳墙、粪箕坞、鸡笼峰、十八罗汉过东海、狮子漏油、厝仔坞、牛母仑山神庙;左岭由下至上的景点有红楼石门、文庙石笔、佛光寺、麒麟送子、叶下仙桃、丝线吊铜钟、犁壁金、皇鹅孵蛋、龙须坞、石鼓寨、石旗尖、野猪坞、出米窿、仙脚迹、古兵寨。
  面对如此众多的景观,陈主席决定趁热打铁,进行麒麟山动、植物资源普查。于是,他与县林业局、农业局领导协商,抽调技术人员上山开展普查工作。经过普查发现,麒麟山中共有野猪、穿山甲、松鼠、虎纹蛙、白鹭、鹧鸪、红蜻、竹蝉等兽禽昆虫两百多种,有蕨类、裸子、被子等主要植物种类100科477种,是个天然的动植物王国。
  为了扩大建设麒麟山森林公园的力度,陈主席不遗余力地在《闽南日报》、漳州市电视台、《南靖乡讯》、南靖县电视台、《政协之窗》等媒体大力宣传,还于2006年3月召开全县文史工作会议,决定把县政协第29辑《南靖文史资料》开辟为《麒麟山森林公园专辑》。为丰富这本专辑,陈主席热情地邀请本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到麒麟山采风,搜集整理了《麒麟山的来历》、《皇鹅孵蛋》、《山狗拦佛》等民间传说二十余篇。紧接着,他又真诚地邀请本县文学协会会员到麒麟山旅游,创作了《新林,后起之秀》、《麒麟山游记》等散文和散文诗、新诗、楹联等二十多篇(首、则)。此后,他又于2006年8月18日邀请漳州市诗词学会的理事们到麒麟山观光(县政协副主席张荣仁专程陪同)。这些诗人们回芗城后很快就寄来了二十多首歌颂麒麟山的诗词作品(拟选出较好的诗词刻成诗碑,竖在文庙前左边的长廊中)。他又发挥本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谢新鎏是中华灯谜学会会员的优势,在《中华灯谜》、《中华谜报》、《全国灯谜信息》报上免费作广告,向海内外灯谜家征集以麒麟山景点为谜底的灯谜,很快就收到百余位谜家的千余则灯谜。此举在国内外谜坛引起很大的反响,许多谜家来信赞扬。陈主席很高兴,瞩咐文史委的同志,除了在文史资料上选发优秀谜作外,再从中精选一些,将来刻成谜碑,竖在文庙前右边的长廊中,供游人猜射鉴赏。
  根据调研普查的实际情况,陈常姓主席还以“麒麟山课题调研组”的名义,写了一份考察报告,送呈县政府。这份考察报告建议编印出版《麒麟山森林公园专辑》,依托县政协的年刊《南靖文史资料》第29辑于2006年底出版发行。并建议在开发中注意保护生态野趣:景区中的山径铺设应用鹅卵石,不宜采用石板条为材料;开辟新山径不得伐树砍藤,该绕道的要绕道;景区中严禁张网捕鸟和猎狩穿山甲等珍稀动物,违者应给予严惩;景区中古兵寨后山的古木新近被严重盗伐,建议县林业局火速组织护林队,日夜巡山,对盗伐者应给予严惩。
  规划和建议受到县委书记吴景辉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很快就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变成了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而启动了。果然不出所料,县委、县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决定任命陈常姓主席为“南靖县麒麟山第二森林公园开发工程”牵头负责人。于是,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麒麟山森林公园的开发,有条不紊地按照科学的规划在实施。
  欢歌起舞的“麒麟”啊,你给南靖人民带来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更带来了太平盛世的福祉祥瑞!
  打虎上山(报告文学)
  ——记南靖县麒麟山谜会
  周紫山
  2006年元旦,南靖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在麒麟山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谜会。谜会的缘起是中共南靖县委、县人民政府采纳了县政协委员陈常姓、陈金海关于建设麒麟山森林公园的提案后,决定开辟麒麟山,为群众增添一处休闲、游乐、锻炼身体的场所。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政协委员谢新鎏从“鹅仙洞——中华第一谜山”带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启发,建议举办“麒麟山谜会”,得到山城镇溪边村党支部书记黄秋水的赞同。黄秋水说:“麒麟山几十年封山育林,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景点传说美丽动人,但仅停留在民间口头流传,“文”字还沾不上边。若有你们这些“文化人”上山,一来造造气氛,二来冲冲喜,也好提高此山的名气,何乐而不为?”他当即拍板敲定:邀请本县谜家到麒麟山举办谜会!
  说干就干。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立即召开理事会研究布置:一是宣传要到位,扩大影响;二是场面要大,气氛要热烈。除本会会员全部参加外,还邀请文联其他协会助阵;三是内容要丰富。谜材求新求趣并贴近群众。以麒麟山景点、动、植物名为主,兼顾其他知识;四是为满足不同时段登山群众的需要,这次谜会分上午、下午二场举行。每名理事各创作灯谜50则,届时轮流主持;五是全部以彩色谜笺抄写,要求谜与书法俱佳;六是向县文联领导汇报,争取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谜会于2006年1月1日如期举行。是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虽然时值二九寒冬,但南国的麒麟山依然满目苍翠,生机盎然。上午的谜会就设在登山路口那棵有三百多年树龄的大枫树绿荫下。大红横幅“麒麟山谜会”悬挂在路中央。上午8时未到,主办方的人员已陆续到达:有叶志兴、黄昌民、谢新鎏、温欣、张惠民、林枝发、陈毅强、周紫山等及其他会员。原谜协老会长许浦也兴冲冲地赶来参与主持。东道主——溪边村“两委”成员们也到了,正忙着为大家分发矿泉水。接着,摄影协会一帮人同县电视台记者一起来了。不一会儿,谜场布置就绪:沿登山路旁拉起二十几米长绳,县挂着数十则五彩缤纷的谜笺在微风中摆动,把“绿色通道”点缀得多彩多姿,很快就聚集起一群登山的群众,在谜笺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九时,谜会开猜。这次谜会内容丰富多样,有字谜、成语谜、词语谜;也有本县人名和地名谜。谜作难易结合,贴近生活。根据麒麟山景点创作的即景谜,结合闽南语特征,猜射起来生动有趣。如谢新鎏的“山君跃壁来”猜“虎跳墙”;许浦的闽南语谜:“门禁”射“有耳听,有嘴莫作声”;“双眼圆睁,刚当母亲,是火是土分不清”,谜底是“大目新娘看不见灶”,令人捧腹,引起猜众极大兴趣。
  国运昌,谜事兴。南靖的谜事活动历史悠久。灯谜协会诞生至今已历二十多个春秋。在“谜协”的旗帜下,汇聚着一批“谜痴”。他们每隔两星期举行一次内部活动。悬谜互猜,切磋技艺,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从而造就了一群艺精技熟,功底深厚,思维敏捷的射虎能手。这不!只见他们箭无虚发。须臾,几十则灯谜就被猜中大半,让主持人谢新鎏和张惠民应接不暇。老将许浦雄风不减当年,难度再大的谜也不在话下;后起之秀陈毅强、林枝发等谜友,虽然从谜时间不长,但聪慧好学,也炼就了一身“伏虎”功夫。专伏“猛虎”。如黄昌民作的“‘九·二共识’,寻找中华统一之声越宝岛”,猜麒麟山景点之一“十八罗汉过东海”,硬是被他们攻下。经作解释,不少群众恍然大悟,连称:“好谜,好射功!”
  登山的人慢慢的多起来了。据黄秋水介绍,平时登山者就有几十,上百人,节假日多达数百人。果然,谜笺下,人越聚越多。有夫妻结伴,有老少同行。年轻人则成群结队,前呼后应,甚是热闹。一位白发苍苍的退休干部,自称对灯谜是门外汉,却凭着渊博的知识和文学功底,猜中一则会意谜:“樵夫过后径留痕”打麒麟山景点“仙脚迹”。问他如何猜中,他说:“樵夫俗称山人,即是仙,痕也称迹。我每天都要登上“仙脚迹”才返回,熟便生巧么!”接着还幽默地说:“老夫平日爱唱京剧杨子荣的唱段,往日登山只炼脚力,今天才是真正的‘打虎上山’。”有一对在城关职业中学任教的夫妻,带着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登山来了。见大家在猜谜,小女孩拉着父母围了上来。专找成语、词语、学校用语谜猜。笔者询问原因,才知原来小姑娘的父母都是语文教师,在上辈人影响下,她从小语文成绩就很好,平时喜欢和小伙伴们做“成语接龙”游戏,前不久还在校作文比赛中获奖。他们一家子围在一起,齐心协力,对着谜笺时而苦思冥想,愁眉紧锁;时而恍然大悟,欢喜雀跃。不一会儿,首战告捷,攻下了一则成语谜:“欢声笑语满神州——乐在其中”。小姑娘对一则谜面是“我要读书”猜学校用语谜特别感兴趣。她说,这谜让她想起了高玉宝,想起学校里张贴的宣传画中贫困地区小女孩渴望上学的眼神。她自信地说:“我会猜中这则灯谜的”。经主持人引导,让她从渴望的同义词上去想。小女孩灵机一动,报出谜底“上学期”。拿到奖品,小女孩满脸笑容如同绽放的鲜花,边跳边叫:“我猜中啦!我猜中啦!”还同父母“拉钩”,约定今天不猜中10则灯谜不上山巅。一家三口沉浸在猜谜的欢悦之中。
  村党支部书记黄秋水看到这热烈的猜射场面,十分欣慰,感到前段的宣传工作没有白做,一时触景生情,手痒难耐,问主持人,他可不可以猜。得到允许后,他高兴地说:“麒麟山景点谁也不如我熟悉,这下可撞到枪口上啦!”果然,他稍作思索,“洞中之粜”的景点谜“出米窿”很快被射中。主持人想考考他,要他解释。他说:“把米卖出去俗称粜,窿的本话是山洞的意思。”紧接着,他又报出另一则“空庙”的谜底为“佛光寺”,再拿下第三则“红土高坡”猜“赤岭”,引来大家赞许的掌声。
  有位大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猜中一则字谜“用火一定要小心”打“灯”字。笔者甚感兴趣,迎上去一问,得知小男孩名叫宋舒聪,是本村溪边小学四年一班学生。问他如何猜中,他说,上语文课时,老师曾说过,灯字由“火”“一”“〓”三部分组成。“小”的心是“〓”。还有谜条上的这句话,村干部常说,学校老师、家长也老讲:“进入森林公园,用火一定要小心。”笔者望着眼前满目苍松翠柏的麒麟山,明白了为什么这山的自然生态保护得这样完好,这是与村干部长期不懈的宣传教育和村民们自觉维护分不开的呀。
  欢乐的时光容易过,不知不觉已过了中午11点。谜笺也被猜射得七零八落,所剩无几。主持人宣布上午谜会结束。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肚子确实有点饿了。
  谜友张惠民在山脚下的家中为大家准备了午饭。虽然只是再简单不过的咸饭加酸菜汤,谜友们却个个狼吞虎咽,连称:“好吃!好吃!”
  稍事休息,大家二度上山。下午谜会设在麒麟山最高处古兵寨的下方,人称“仙脚迹”的一块平坦地上举行。这里是北、中、南三条上山道路的交汇处。站在这里极目远眺,县城全景尽收眼底。经过近几年的改造,老城区已是高楼林立,街道井然有序;三座横跨兰水河的桥与旧城区和三卞开发区连成一片;河的两边草地碧绿,岸柳成行,树丛中掩映着红墙碧瓦,古色古香;江滨公园顺着河水向东延伸,东边的人工湖如同一面镜子,波光粼粼。近处,麒麟山满目青松翠竹,巨木参天。阳光一照,水气蒸腾,透过树丛向山下望去,眼前似乎涌来阵阵绿色波澜,欢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近二米宽的花岗岩登山石道弯弯曲曲,隐隐约约,从山下向顶峰盘升,如一条畅游在绿色湖水中的银蛇。仰望蓝天,晴空万里,阳光透过树林,斑斑驳驳地撒在人身上,个个像战士一样“穿”上了迷彩服。空气中,淡淡的松柏味道夹杂着野花的清香沁人肺腑。这时,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便会有一种远离城镇的喧嚣而超凡脱俗,如临仙境的感觉。
  主持人拉起大红横幅。五彩谜笺给原始森林披上彩带,与满地盛开的野花同艳。寂静、空旷的密林中立即传开争先恐后的报猜声、主持人的应答声和一阵阵笑声,与杂着鸟儿此呼彼应的鸣叫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组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章。在这种环境中猜谜,别有一番情趣。谜会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冬日苦短,夕阳西下,主持人挂出压阵谜“明年春暖花开日,麒麟山上再相逢。”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准备下山,齐声相邀:“后会有期”。
  在“仙脚迹”举办谜会,这已是第二次。首次是在2004年11月7日的农历立冬日,也是在这块据说是仙人曾经歇脚的地方举行。那一天,会员们各白带干粮和水,由理事张惠民领路,手持劈刀,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古道,一路披荆斩棘,艰难跋涉二个多小时才到达。当时这个地方人迹罕到,没有外人参加。谜友们悬谜互猜,场面较为冷清,活动时间也不长。但大家兴趣高,印象深刻。由于笔者一时疏忽,主动承领照相任务却忘了往照相机里装电池,没有记录下这难得的场面,成了不可弥补的憾事!
  开发麒麟山公园,是造福南靖人民的好举措。溪边村群众自觉地几十年封山育林,悉心保护,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优美。许多今已罕见的动、植物依然保存下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点传说动人,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写到这里,笔者不由地想起苏州寒山寺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闻天下。当年做为游客的我,不敢相信一座门前容不下几部汽车的小庙,每天游客竟如过江之鲫。众多日本人越洋进香,除夕夜的钟声拍卖出不可思议的天价。这是庙因诗而名的范例。还有洛阳的香山寺、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因诗人而声名远播。就近而言,我县旅游胜景鹅仙洞因有“中华第一谜山”特有的摩崖石刻景点谜,才引来许多灯谜爱好者登山寻幽,旅游人数逐年递增,不逊于闻名中外的南靖土楼。笔者想,灯谜在开发麒麟山公园这一善举上,能不能再做点什么?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次谜会能办得这样成功,县文联领导的重视支持不可不书上一笔。在筹备汇报会上,县文联副主席张金生当即作出决定:一是通知文联下属各协会参加,摄影协会组织一次采风;二是在县报《南靖乡讯》上报道;三是请县电视台记者全程跟踪摄像,上了《漳州新闻》和《福建新闻》。果然,这次谜会不仅在本县家喻户晓,全国许多地方的观众也知道了。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置报告文学、动植物简介、散文、散文诗、新诗、旧体诗词、楹联、景区传说、遗址传说、景点传说、风水传说、动物传说、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灯谜十五个栏目,介绍了麒麟山森林公园。

阅读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