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特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467
颗粒名称: 名优特产
分类号: F762.7
页数: 6
页码: 149-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金山镇的金山香饼是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面制酥饼,使用纯麦面粉、花生油、红糖、茴香等原料制作,口感香酥甜美,受到当地百姓喜爱。郑店菜脯汁则是南靖县靖城镇郑店村的特色美食,采用特殊的制作工艺,富含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具有消食开胃的功效。除此之外,糯米娘酒和南靖桂圆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关键词: 金山香饼 郑店菜脯汁 糯米娘酒

内容

金山香饼
  陈春梅 王少卿
  金山香饼是南靖县金山镇独有的已流传数百年的面制酥饼,在闽西南一带亨有盛誉,深受喜爱。
  金山镇在明清民国时期,就以糕饼师傅手艺不凡,糕饼精美好吃而远近闻名。金山香饼就是金山糕饼师傅发明创造的一种制作特殊,风味独特的面制香酥饼。
  金山香饼采用纯麦面粉、花生油、红糖、八角大茴香(研未)为原料。制作方法是:先将面粉加入盆中,每斤粉须加入花生油2~3两和2~3克茴香粉未,再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揉搓至粘均匀,然后切成乒乓球大小的团块,搓圆压扁、包馅,馅是红糖适量面粉和水揉成小丸团,包馅后再搓圆加压成扁形。盖上圆形红水印。烘饼采用壁不上釉的小陶缸,先用劈开的木柴把缸烧热到适度,然后把饼坯一个个贴在缸内壁,加盖三十分钟左右,即可出炉,这时缸内中香饼糖馅溶化成糖膏,饼皮从中隆起,金山人称之为“膨饼”,又称“红香饼”。刚出炉的香饼,呈浅金黄色,香气四溢,几十米外可闻。入口香酥甜美、大入小孩皆爱。金山镇百姓人家凡逢办喜事,总要到饼坊订做香饼作为敬客或馈赠的礼品,既好看又好吃,特别是妇女坐月子,必定请饼家给做上几斤香饼放家里,泡米汤或热鸡汤作为点心,是一种滋补身体的方便食品。金山香饼出炉后若贮藏在密封的罐中、桶中或塑料袋中可数月不潮湿不变质。干吃香饼,香甜酥脆,若加以开水或热汤泡吃,软甜香爽,亦可温胃健脾。
  郑店菜脯汁
  陈春梅 王少卿
  郑店菜脯汁产自南靖县靖城镇郑店村。郑店村位于九龙江下游江畔。由于土壤含沙量大,不宜种植水稻,农民因地制宜,种植萝卜,并加工腌制成菜脯汁。郑店菜脯汁加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郑店菜脯汁所采用的原料萝卜是早熟品种。每年十月份左右采收,成熟的萝卜长约20厘米,直径约3—4厘米。此种萝卜最适宜沙质地成长。采收后的萝卜保留菜叶,每6棵扎成一小捆,吊挂在竹杆上晒太阳,待水份蒸发到萝卜变软,以盐撒在萝卜表面轻揉细搓,而后再挂上竹杆让其日晒风干,如此反复数次,最后装入陶瓮。入瓮时一层萝卜一层食盐,边装边压紧,装完后在最上层撒一层厚厚的食盐。一段时间后,瓮中萝卜会收缩,这时再往瓮里加添晒好的萝卜,然后,用草团将瓮口盖好封住,装瓮倒扣在沙地中过一段时间,瓮中渗出似酱油般的萝卜浓汁,当地农民称菜脯汁,味香、甘甜、有萝卜的特殊风味。郑店菜脯汁富含多种氨基酸,具有消食开胃除胀理气的功效,是上乘的调味佐料。清末民国初,靖城郑店村有一家号“福兴”的菜脯汁店,大批量加工制作菜脯汁,并发售到潮汕、港澳、南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以粮食为纲,菜脯汁不再作为商品经营,只作为农民自种自制家食用,1985年后,郑店农民恢复大量种植并制作销售菜脯汁。
  糯米娘酒
  王少卿 陈春梅
  糯米娘酒产自南靖县书洋、梅林这两个客家人集中的土楼之乡。当地群众自制糯米娘酒有悠久的历史,也有人称此造酒法为’孵酒”,其做法是将选用的优质糯米淘洗干净之后,用竹笼蒸熟,摊开冷却,而后拌入酒曲,置入大缸中盖上麻袋或布巾发酵。发酵至三、五天以后(视天气冷暖及发酵程度而定),加入适量温开水,然后再盖好。一般须以发酵十天以上,至酒液已渗出酒糟之上,即可用滤具过滤酒糟,汲取琼浆。此糯米娘酒,最是醇甜浓香。如要久放,掺入适量米酒加热至100℃,便可久藏不变质,其色如琥,且愈久愈醇香美味。书洋、梅林的土楼乡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糯米娘酒的习惯,婚丧喜庆,过年过节,宴请宾客,产妇做月子,都有饮糯米娘酒的习惯。清至民国时有专做糯米娘酒出卖的农户,以大酒瓮运到城镇出售,标记“客家糯米娘酒”,深受欢迎。1980年以后,随着土楼旅游的开发,糯米娘酒以其醇厚甜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南靖桂圆
  王少卿 陈春梅
  南请桂圆(当地谷称“龙眼”),种植始于明代以前。明正德年间《南请县志》记载:“正德年间,每年向朝廷进贡桂圆140斤。”明万历《南靖县志》载:“嘉靖年间,每年向朝廷进贡桂圆167斤。”清乾隆《南靖县志》载:“有‘皇帝龙眼’实大如荔枝,味如饴,种尤贵。”民国时曾统计全县有480亩,13500市担。南靖县本地传统的桂圆品种既有名又优质的有当地群众谷称的“赤核”(核如小红枣)、“皱核”、“魁龙”、“青蛙”(壳绿如青蛙色)、“皇帝龙眼”、“钮扣”(粒较小如古时铜钮扣)等品种,都具有果肉厚实,壳薄肉质坚脆、清甜的品质,群众形容“冰糖甜,木耳肉”。南靖桂圆耐贮运,果串形状好。晒制成桂圆干、桂圆肉色泽鲜艳,含糖适中,风味清香,保存得当,可经数年不变颜色。桂圆干、桂圆肉益智温骨补心肾,强筋骨,尤其是体弱者和产妇滋补食品。自清及民国以来,南靖桂圆干和糖水龙眼罐头一直畅销于国外。1950年以后,南靖桂圆干、桂圆罐头是国内及外贸的大宗商品。1959年,“皇帝龙眼”曾选送省及全国农展会展览。1961全县种植桂圆2748亩。1985年出口糖水龙眼90吨。1988年在全国工业出口优质产品展评会上,县罐头厂生产的约567克糖水龙眼罐头获得银奖。1989年县罐头厂生产的567克糖水龙眼罐头在全省同行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主要销往美国、西德、日本、加拿大和中东一些国家。1990年,县组织开展桂圆资源调查和优良单株选评工作,在全县主产区5个乡镇共选出34个优良桂圆单株。以后县农业技术部门在发展龙眼生产中注意引进一些新的品种如“福眼”(主要适用于罐头生产)、乌龙岭、水南1号、水南2号等。至2002年,全县种植桂圆36204亩,年产量9372吨。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出版者:福建省南靖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南靖县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了重大工程、烽火岁月、史海钩沉、旅游天地、古村落探秘、人物春秋、名优特产、政协纪事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