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王国话蜜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454
颗粒名称: 蜜蜂王国话蜜蜂
分类号: F307.3
页数: 7
页码: 91-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以丰富的蜜蜂资源而被称为“蜜蜂王国”。该县拥有200多种提供蜜蜂采蜜和繁殖的植物。自2003年起,全县蜂群数量达到3.38万群,年产蜂蜜800吨。其中,南靖正冬蜜是蜂蜜系列产品中的特色之一,而荔枝、龙眼蜜和百花蜜也是南靖的主要产品。南靖的养蜂业对于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各种蜂产品在市场上受到热销。此外,南靖的养蜂业还发展了蜂学文化,提升了养蜂技术水平。南靖县政府也意识到养蜂业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扶持和壮大该县的养蜂产业。
关键词: 南靖县 蜜蜂资源 养蜂业

内容

南靖县素有“蜜蜂王国”之称。县内山多水秀,满山遍野林果花草,是得天独厚的蜜粉资源宝地。据中国蜜蜂研究所专家考证,南靖境内提供蜜蜂采蜜和繁殖的植物有200多种。南靖已成为全国中蜂主产区之一,享有福建养蜂生产“状元地”称号。
  2003年全县共存有蜂群3.38万群,蜂群数占全省16%,占全市50%。全年生产蜂蜜800吨(其中荔枝、龙眼蜜400吨、正冬蜜——八叶五加蜜320吨、其它百花蜜80吨),蜂王浆2.0吨,蜂花粉2.0吨,蜂蜡20吨,开展蜜蜂医疗1200人次。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新开发的“嘉贸”牌系列蜂产品畅销漳州、厦门、广东及港澳台地区。
  南靖养蜂历史悠久。唐垂拱年间,漳州郡别驾丁儒著的《归闲二十韵》云:“锦苑来丹荔,清波出素鳞。龙眼玉生津,芭蕉舍剖润。蜜取花间液,柑藏树上珍……。”可见,在公元1200年之前,闽南一带就有蜂事活动的记载。另据明正德《南靖县志》记载,在明代,南靖山区农民就有用熏烟的办法把蜜蜂驱走,然后把巢脾割取回来,这种毁巢取回的蜂蜜数量有限。明正统年间,南靖县每年需向朝廷进贡蜂蜜39斤,黄蜡85斤。至清代,农民开始将野生蜂收回在屋檐下饲养,能把分蜂团收回,割蜜时也能留下部分巢脾,让蜜蜂继续生息。20世纪初期,西方蜜蜂及其饲养技术开始传入中国,1929年,漳州地区开始引进意大利蜂试养,1940年开始中蜂过箱改良饲养。
  南靖养蜂专业不断发展壮大,饲养技术逐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蜂蜜一直是南靖县外贸出口的大宗商品。1956年,南靖蜂农开始采取过箱活框养蜂新方法。南坑镇张王英、张庚万在县农业部门指导下,创办“南坑蜂场”。1957年,全国第一次养蜂工作座谈会肯定“中华蜜蜂”的地位,大力倡导中蜂活框饲养,促进南靖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1967年,蜂农普遍掌握了育王、繁殖、分群、喂养、转地及一些防治敌害技术,使蜜蜂饲养数量增加很快,当年中蜂养殖发展到7732群,产蜜258吨。1973年,南靖县大面积暴发中蜂囊状幼虫,损失严重,死亡达80%,至当年底,全县中蜂只剩1534群。经过积极防治,1976年又发展到4182群。1975年,福建农学院到南坑镇南坑村鱼滩自然村创建中蜂教学实验基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蜂农在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的影响下,积极性空前提高,全县养蜂达2万多群,产蜜350多吨。1978年12月下旬,全国中蜂主产区第三次协作会议在南靖召开,此后,省、市十多次在南靖县召开中蜂饲养现场会和养蜂技术培训班,把南靖成功的中蜂技术在八闽大地推开,1980年获省农业厅养蜂技术推广二等奖;1982年9月,南靖县在全省畜牧业工作会上作《南靖树海花飘香,蜂盛之家致富快》的典型发言,并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养蜂生产先进县”的称号,该文章还编入农业部《全国畜牧业文件材料汇编》一书,养蜂仅此一篇,名气和荣誉很高。1982年2月成立了南靖县养蜂学会。蜂学会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上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科研和实践,总结出一套中蜂技术,如四季饲养管理、防治病敌害、控制乱蜂团、造用脾、育王、双群箱、选择蜂场、蜂箱排列、采蜜生产等等。符合蜜蜂消长规律和物候相适应的闽南中蜂技术,发展了蜂学文化。《中蜂乱蜂团的成因及其处理》,是我县首次定名研究的,在全国蜂学界有一定影响,获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中蜂生产花粉亦是我县首次实验成功,科研论文被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中蜂夏季死蜂成因及防治的研究成功,解决生产上的一大难题;总结出防治中囊病的“缩脾、喂药、断仔”三步曲经验,便于蜂农掌握;中蜂生产高浓度蜂具和技术,亦独具南靖风格。县蜂学会会长王志忠先生通过编辑《南靖县养蜂生产资料汇编》、《养蜂情报》、《闽南养蜂》、《漳州养蜂动态》、《福建蜂业》等养蜂技术材料书籍和刊物,强化推广力度。提高蜂农科学养蜂水平,我县的蜂农可以户养2—3百群、千框以上蜜蜂,创全国纪录,有力地推动蜜蜂生产。1983年全县养蜂34390群,产蜜551.8吨。1978年每群产蜜20.28公斤,上升到2003年每群23.67公斤。并新开发出蜂王浆、蜂花粉等系列蜂产品。1986年南靖县优质冬蜜“八叶五加蜜”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唯一的省优蜂产品。
  1991年10月20日至25日,斯里兰卡农业部官员,全德拉瓦西小姐,德兰拉兰简尼小姐、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杨冠煌研究员的陪同下,专程到我县进行蜂业考察。对我县的蜂业发展深表赞赏,写下“蜜蜂飞翔百花间,中斯情谊世代传”的留言。我县还先后接待湖北、四川等地中蜂考察团,并为建阳农校培训养蜂师资和为福建省第一监狱龙岩青草盂农场教官培训养蜂技术。
  南靖县蜂蜜生产有三次大流蜜期,即冬蜜、春蜜和夏蜜。南靖蜂蜜的“拳头”产品——南靖正冬蜜是中蜂每年冬至前后采集“八叶五加树”(俗称鸭脚木、鹅掌柴、公母花)蜜酿制的冬蜜。八叶五加树与洋参、高丽参同属五加科。八叶五加蜜蜜质特佳,结晶如乳状,呈乳白色,气味芳香,浓度高,水分少,耐贮藏,不易变质,素有“王牌药蜜”之称,是蜂蜜中的精品,其营养、健身、治病的作用尤其明显。正冬蜜的主产期在12月至翌年的1月,主产区在南坑、船场、龙山、金山、和溪、奎洋等镇。
  南靖还产春蜜——有荔枝、龙眼蜜、夏蜜——百花蜜。荔枝、龙眼蜜生产期在四、五月份,主产区在靖城、山城。百花蜜生产期在六、七月份,主产区在山城、龙山、金山、和溪、南坑。
  吃蜜具有防病保健作用。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占75%,还有维生素、矿物质、活性酶等180多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其中维生素B2最为丰富,高于葡萄、苹果的10多倍。蜂蜜的热能比牛奶高3~4倍。是一种“特殊的兴奋剂”、“高级营养品”、“延年益寿品”。我国第一本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蜂蜜主治心腹邪气,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指出蜂蜜的五大功效:“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热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伤之痛;和以治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从国内外临床实践证明,蜂蜜对消化性溃疡、肝炎、慢性便秘、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急慢性咽喉炎、神经衰弱、感冒、失眠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还具有杀菌除腐润湿作用,对治疗烫伤、冻疮、皮肤溃疡,调配消炎药等作用明显。
  蜂花粉是蜜蜂采集有花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它不仅携带着生命的遗传信息,而且包含着孕育新生命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被誉为“全能的营养库”、“内服的化妆品”、“浓缩的天然药库”、“浓缩的氨基酸”等,是人类天然食品中的瑰宝。
  利用蜜蜂治病——蜂疗,愈来愈被人们认知和采用。蜜蜂治病是利用蜂蜇器官为针具,根据人体节律,循经络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针刺,以达防治疾病之目的。蜂针疗法,一是给人体经络穴位以机械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二是能自动注入皮肤内适量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锋针液——蜂毒。产生抗菌消炎,止痛消肿作用;三是能继发局部潮红充血兼具温针炙效应。发挥温经通络,扶正驱邪的作用。形成集针、药、炙三位一体复合型一刺炙法。具有简便、灵验、多快好省的诸多优点。它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而成一种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特别是对运动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病症、慢性病、疑难病症等方面有独到的病症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病症的治疗。南靖县民间医生陈是尧先生1997年开始利用蜜蜂给人们义务治病,2001年成立了“闽南山城蜂疗保健研究所”。现年接待就诊治疗达1000人次以上。
  另外,王浆、蜂毒、蜂胶、蜂蜡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保键和药用功效。
  吃蜜健康,养蜂致富。养蜂已成为南靖农民致奔小康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崇尚天然、生态、安全、保健食品逐渐成为时尚。蜂蜜系列产品正是迎合了这一时代潮流的需要。几年来蜂产品货畅价扬,市场看好。逐步成为南靖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统计,目前全县养蜂的农户有3100户,户均多增收3000元;户养10~40群的农户有800户,户均增收4500元;户养40~100群的农户200户,户均增收15000元;户养百群以上的有50户,户均增收上5万元。
  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南靖养蜂业有基础、有优势、有前景。养蜂业对农作物增产、增效有贡献,且具有不可替代性,采取了“制定政策,落实税费优惠;强化措施,保护蜜粉资源;开展科技攻关,提高饲养效益;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改进包装,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牌宣传,扩大市场影响”等措施来不断扶持和壮大南靖县的养蜂产业。
  南靖养蜂业的龙头企业——南靖县嘉贸蜜蜂园创建于1992年8月,集产供销,贸工农一条龙服务。是我县养蜂业的科技示范园,担负着指导全县养蜂业生产和技术推广任务。先后向周围闽西地区提供优良蜂种上千群,各种改良蜂具上万件。企业已获得“嘉贸”牌注册商标和条形码。其产品在2000年元月参加福建省供销社、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1.8”商品展销会荣获金奖,2003年11月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博会商品展会荣获银奖。蜜蜂园经理曾清泉先生2004年当选福建省养蜂学会副会长。
  养蜂也是一种高雅、向上的事业,能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养蜂人都深知蜜蜂家族具有群集性、严密的组织且分工极其明确。具有如下美德:讲团结有集体观念;讲纪律,“核心”意识(蜂王)强;敬业勤劳,一丝不苟;讲究卫生,洁身自爱;成人之美(帮助雌雄授粉),实现双赢;留下甜蜜,不求名利;奉献一生,死而后己。蜜蜂身上所具有的这些优良“品德”,周恩来总理生前极为推崇和称赞,赞它有组织、有纪律、很勇敢,称工蜂采花酿蜜一生,直到死亡,临死前还飞了出去,不妨碍到别人的生活,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还专门建议《人民日报》记者,要把蜜蜂的生活写篇散文,将对人们很有启发意义。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出版者:福建省南靖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南靖县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了重大工程、烽火岁月、史海钩沉、旅游天地、古村落探秘、人物春秋、名优特产、政协纪事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景山
责任者
曾清泉
责任者
丁儒
相关人物
张王英
相关人物
张庚
相关人物
王志忠
相关人物
杨冠煌
相关人物
李时珍
相关人物
陈是尧
相关人物
曾清泉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国蜜蜂研究所
相关机构
福建农学院
相关机构
省农业厅
相关机构
福建省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中蜂协作委员会
相关机构
建阳农校
相关机构
福建省供销社
相关机构
漳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漳州郡
相关地名
南坑镇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船场镇
相关地名
龙山区
相关地名
金山区
相关地名
山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