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兰花历史悠久飘香海内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407
颗粒名称: 南靖县兰花历史悠久飘香海内外
分类号: S682.31
页数: 11
页码: 1-1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靖县兰花的历史和兰花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文中描述了兰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特点以及植物分类学上的归属。接着介绍了南靖县的历史背景,并且提到南靖县在古代就以盛产兰花而闻名。随后详细描述了南靖县兰花产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兰花种植技术的引进、野生兰花资源的丰富、兰花精品的品种等。
关键词: 南靖县 兰花 历史

内容

上篇
  兰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是十分久远的,至少可追溯到唐朝末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于认识兰花,有“兰”这一名称可能还要更早些。
  兰花是高雅、美丽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植物。我国古代常以君子、雅士、幽人等来称颂兰花。兰花是我国和世界著名的花卉,是十分受人们喜爱的花卉。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的一个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计有800个属、3万~3.5万个原生种。
  我们常看到的中国兰和洋兰,只是兰科植物中一小部分有观赏价值的栽培种类。尚有大量的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有待我们去发掘、保护、引种栽培和杂交育种。目前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学家和园艺学家对兰科植物进行着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更多的人在对兰花进行栽培、繁殖、生产和经营,以满足广大兰花爱好者的需要。
  南靖,古称兰水县,据传因荆江两岸盛产佳兰,花落时节,花瓣飘于水上,满江芬芳而得名。南者即地处福建之南,靖者取其安靖之义、立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早在公元十一世纪(南宋)赵时庚就编了一部《金漳兰谱》,是我国最早的兰花谱,所记述的就是福建兰花,俗称“建兰”,如茶曰“建茶”,莲曰:“建莲”,瓷曰“建窑”一样,自古至今,南靖的建兰享有名花之誉。
  清,邑人王茂宋曾作《素心兰赋》刊于《南靖县志》,特录于下:“惟素兰之郁郁兮,常寂寞于长林,纵不佩其何伤兮,曾见谱夫桐音。沃若兮莳沙,秀满三湘之泽;紫茎兮绿叶,丛生九畹之岑。盖久矣!擅君子之号,标王者之名,而为凡卉之所钦者也!若乃素干亭亭,冰心皎皎,雪比肌兮,艳多,璧俪色兮,瑕少。舒芬馥于温风,浥清露于月晓、或诧空崖,或临曲沼;踊跃双鱼,回翔两鸟;膏初含而酒醒,汤欲罢而香绕。谢安庭前,未尝睹此殊尤,罗含堦下,岂足方兹窃窕;贮辋川之磁斗别有回芳,入燕始之华胥应惊异兆。歌曰素质冰心自有真,独将秋水结为神,南邨若得同晨夕,爱杀篱边种菊人”。可见,南靖的兰花,早为古代名士所称颂。
  据民国《南靖县志》记载:明代有兰花、蔷薇、山茶、紫荆、鸡冠、瑞香、素馨、芙蓉、桂花、菊花、桃花等11种。清代有桂(月桂、丹桂、山桂)、兰(有玉干、金枝、焦尾、拜岁、蟹爪、鹤顶数种)、月吉、梅、蜡梅、玉兰、山茶、蜀茶、洋茶、海棠、秋海棠、瑞香、茉莉、菊、木芙蓉、荷花、绣球、蔷薇、合欢、水仙、杜鹃、鸡冠、萱(又名忘忧草)、洛阳锦(剪绒)、金凤(凤仙)、国丹、金丝蝴蝶、七里香、木槿、密柳、酴、木香、长春、树兰、美人蕉等42种。民国时期,除上述品种外,增加夜来香、垂阶草。
  南靖从靖城的双溪口分别直上山城溪的山城、南坑、船场、奎洋、梅林、书洋的沿溪两侧和龙山溪的龙山、金山、和溪,直到月水与永福交界的山巅水涯,到处可觅采各色各样的野生兰花。花朵秀丽小巧,花香幽馥清远,“生在深山幽谷之间,不为无人而不芳;长在悬崖峭壁之上,不因轻寒而乍萎”。清风过处,其香霭然,故有“花中君子”之称,“国香”之誉。建兰以素心兰、漳兰、鱼鱿兰等最为名贵,还有春兰、蕙兰、报岁兰、寒兰、兔耳兰、珠兰等亦称名花。清代李鸿瑞的兰花诗有“枫亭荔子幔茶亭,闽产还宜让此花,建谷奇芳胜岭茶,素心人惜素心花”的佳句。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到兰花生福建省,叶如菅茅而秋花。指出建兰的花,能调气解郁、宽中和血,叶入药有开胃清肺,利水清痰的作用。
  明清至民国时期,南靖县就盛产兰花。兰花多数生长在灌木林、阔叶林下,或湿润阴凉的溪涧两侧,或悬崖峭壁上。花农从深山老林里将野生兰花移植庭院盆栽。野生兰花经过人工培育,逐渐成为人们庭院中不可缺少的观赏物。和溪是建兰的原产地之一,报岁兰的重要产地、素被誉为“兰花之乡”。民国时期,和溪麟埜社白石岩、麟坂社肖家山(今称林家山)、乐土社碧云岩等地均有成片野生兰花。如麟埜社林梓星长年累月肩挑花卉到漳州、厦门等地出售。迎富村在漳州经商的游石头,也贩卖起兰花土,1斗兰花土售价1块银元。
  1954年、1967年、1980年,厦门大学、北京植物研究所、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等著名专家、学者、园艺师、教授,先后多次来和溪考察兰花资源,发现热带兰、乞生莺舞木兰、蟹爪兰、白芨兰、银边兰等多种名贵兰花资源。
  1958年至1965年,靖城公社大房等大队利用农地成片种植兰花(米兰花)等花卉,出售漳州香料厂。
  1964年,南靖县开展首次花卉资源普查,共有花卉品种54种:桃花、兰花(素心兰、蕙兰)、梅花、水仙、绣球、瑞香、木香、桂花、月桂、蔷薇、杜鹃、凤仙、荷花、玉兰、树兰、木槿(水锦)、木芙蓉、山茶、秋海棠、茉莉、菊花、鸡冠、夜合花、夜来香、芍药、紫萼、溪荪、玫瑰、丽春花(虞美人)、羊踯躅(黄杜鹃)、一丈红(蜀蔡)、玉蝉花、燕子花、玉簪花、蝴蝶花、鸢尾花、郁金香、剪秋萝、石榴花、百合花、扶桑、碧桃、辛夷、向日葵、指甲花、鹰爪花、含笑花、夹竹桃、虎耳草、万年青、仙人掌、卷柏、观音竹等。
  1983年,南靖县开展第二次花卉资源普查,共查明并命名的花卉130余种。在普查中着重对兰花品种进行收集分类。查明兰科兰属有建兰(四季兰)、墨兰(报岁兰)、寒兰、春兰、多花兰、兔耳兰为主6种,其中珍稀品种有矮种墨兰、山采达摩、叶艺墨兰、山城绿、四季素心建兰、奇花建兰、素心中华寒兰、春兰出土香等等。
  1980年后,兰花成为抢手货。和溪公社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生兰花,用拖拉机或汽车载往漳平永福、漳州、厦门、福州、汕头等城市销售,再由兰花商贩销往海内外。
  1982年,和溪公社为支持和鼓励花农发展花卉生产,成立花果公司,并建立花圃,确定1位管委会副主任具体负责,引导花农自办花圃,大力发展花卉生产。花果公司先后派出干部到南方各省市开展推销活动,边推销边传艺,既卖花又卖花土,大大增加花农收入。省花木公司一次就买去4000多元的兰花,同时配给兰花土1000公斤,每50公斤花土卖价13元。为了扩大销售范围,1983年,和溪兰花首次打进上海市场,参加1983年沪闽花卉展销会,送展样品很受欢迎,当天销售一空。接着,和溪又运2万株兰花到上海中山公园展销,上海市民争先选购,3天时间又销售4000多元。同时,和溪花卉还销往浙江、广东、广西、四川等7个省市,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86年后,南坑乡的村雅、南高、新罗、村中、大岭、南坑等村农民上山采集野生兰花卖给漳平永福、龙海花贩及广州等地花商。有些农户购买兰花书刊,从中了解兰花知识、学会识别兰花品种,人工培育奇花异兰,自办兰花圃。1988年,村雅村大山尾、岭头尾、往厝岐、科头盂等社及南高村梅坪社,共有120多户花农,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及自留地自办兰花圃,用毛竹尾围篱笆,添置遮阳网等设施,精心培育建兰、墨兰、寒兰、春兰等类珍贵品种,引来海内外兰花客商上门购花,络绎不绝。村雅村有位花农倾注心血培育的1株佳兰,芳香扑鼻,幽香诱人,成交价值8000元人民币。这样1990年,南坑乡共有7个村200多户花农,建兰花圃面积40亩,存圃兰花100多个品种,200多万株。
  1990年,张森苗等100多人南坑乡农民走出家门到全国最大兰花市场的广州,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了解国际市场对兰花需求信息,并自办兰花圃,培育名贵兰花。随后全县花商、花贩60多人,分别到广州、南京、北京等10多个城市营销兰花,大多数兰花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和台湾地区。
  下篇
  南靖,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地理优越,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物华天宝。发展兰花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有一个适宜兰花生长的地理气候条件。南靖县位于东经117°30′,北纬24°26′,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2.2%,无霜期长。境内平均日照时数2027小时,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10187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21.1℃,年≥10℃活动积温7500℃,年降雨量为1691毫米,年无霜期357天,年平均相对温度79℃,适宜各种兰花的生长繁衍。二是兰花野生资源丰富。南靖县兰花资源丰富,有六大类1000多个品种,尤其以建兰、墨兰、寒兰、春兰品系最多,是东南亚地区最具特色的墨兰主产区。现已发现并采集下山的报岁兰、四季兰、秋兰、寒兰、春兰等已被选择培育的达3500多万株,珍稀品种如矮兰出艺、矮兰出皮、矮兰奇叶、奇花、多瓣奇花、色花(红素、绿素、白素、黄金素、复色素)等,堪称兰中极品,价值每苍都值成千上万元,为国内外兰界研究者所推崇。艺兰类如白底中透、中缟艺、斑艺、边艺、金边艺、嘴艺(银嘴、金嘴)、瓜艺上品等时有被发现,价值都上千元。传统建兰素心类已发现的有观音素、凤素、玉鱿素、永福素、龙岩素、南靖素、传统素心变异等,野生秋兰纯色花,如黄花素等,价值很高。三是兰花精品多。南靖兰花以叶宽质厚色绿形美花奇香浓著称于世。1994年南靖县组团参加福建省首届迎春花卉展览,获得一个集体奖和一个组织奖。1995年南靖县代表福建兰花系列首次参加马来西亚国际花展,饮誉海内外。在1995年福建省迎春花卉展览会上,南靖兰花荣获集体一等奖。在1996年3月,南靖兰花在汕头市举办的“全国第六届兰花博览会”上再展英姿,荣获二银三铜奖牌。1997年2月南靖县兰花协会同台北市国兰协会联办了“97南靖·台北兰花展览会”,有5省22个县市兰友参加了这次盛会,南靖80多盆下山兰分别获得金、银、铜奖。1998年3月南靖兰花又在广东中山市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兰花博览会”上获得一个金牌和三个铜牌。1999年1月由福建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主办的“99福建森林与花卉第一届兰花展,南靖县兰花协会刘振龙、刘亚林两人参展的作品墨兰闽南大梅荣获金奖(本届兰展金奖只设两个)。1999年1月由福建省政府主办、漳州市政府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组织花卉专家,对参展作品进行评奖,我县兰花协会刘亚林、刘振龙的下山粉叶红花墨兰荣获兰花类一等奖。1999年9月在昆明世界花卉博览会举办的兰花专题展览会上,我县参展兰花获得一银二铜奖牌,其中张森苗的《观音素出艺》获银奖,刘亚林的《四季矮兰》和《墨兰矮种》获铜奖。2000年3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第十届兰花博览会上,我县兰花获得六个奖项,其中一盆《闽南大梅》墨兰获得金奖,五盆线艺墨花和素心墨兰分别获得一个银奖、二个铜奖和二个优秀奖。2000年9月在山东济南举办的《中国(济南)第十届兰花博览会上》,我县兰花种植专业户张森苗的四季素心绿素兰、素心线艺(花艺双全)黄金小神童(带花)分别获金奖、银奖、铜奖。四是有一个兰艺技术学习的窗口。南靖县已有五位台湾兰友前来投资兴建兰圃,他们带来了台湾先进的兰艺技术、装备,普及兰花种植技术,提高兰株的繁殖率和成品率,为我们学习台湾先进兰艺技术提供了方便。五是成功举办南靖首届兰花节和第二届兰花节,为今后发展兰花产业打下良好基础。南靖首届兰花节是我县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兰花节以花为媒,以兰会友,以兰招商,举行兰花精品拍卖会,以一株下山水晶墨兰38万元的价格创下近年来全国兰花拍卖会最高记录。大大提高了南靖知名度;弘扬兰花文化,推进兰花支柱产业形成;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推动南靖外经贸发展。首届兰花节期间,现场签约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额6000多万美元,奠基、剪彩项目30多个,总投资近四亿元,大大地加快南靖县城镇建设步伐,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通过举办兰花节,充分调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几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保护与开发兰花资源,把发展兰花产业列为高优农业项目,于1994年县成立了兰花协会,加强兰花行业的组织领导,群众种兰养兰热情高涨。至4月底,全县已有1200多人创办家庭兰圃,植兰面积1800多亩,存圃兰花500多个品种,8000多万株,年产值超亿元,年出口达2000多万株,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兰花集散地之一。
  兰花的交流,扩大了南靖县在海内外的影响。随着兰花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不断扩大兰花交流日益频繁、而南靖的兰花也逐步走出县门、省门、国门。南靖这个县份逐渐被外界所熟悉、所了解。许多兰界朋友慕名而来,纷纷组团到南靖参观考察。中国花卉协会会长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南靖时挥毫题词赞颂“南靖山水秀,幽谷佳兰香”。台湾“世界兰蕙交流学会”会长黄秀球先生也为南靖县题写“兰花之乡”。
  南靖古称兰水县,县城即名“兰陵”,意取南靖盛产兰花。兰花是我国十大名花,具有株型典雅优美,叶态脱俗,幽香四溢的特点,故有“花中君子”、“空谷佳人”、“王者香”之美称。1997年兰花被南靖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南靖县县花。全县现拥有国兰500多个品种,年生产6000多万株苗,产值上亿元,1998年10月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授予南靖县“中国兰花之乡”的称号。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本书记述了南靖县兰花历史悠久飘香海内外、南靖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兰花为“县花”的决定、关于兰花为南靖县县花的提议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天福
责任者
王茂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