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溪慈济行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95
颗粒名称: 和溪慈济行宫
分类号: K928.7
页数: 5
页码: 99-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和溪慈济行宫位于南靖县和溪镇,是仿白礁慈济祖宫建筑的具有宋代风格的建筑。据传为宋末元兵南下时,闽南籍士兵将慈济祖宫保生大帝神像移至此地。经过多次修建,成为闽西、闽南各县居民进香许愿的场所。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毁,1985年重建小庙暂时安置,1992年重新修建,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造价人民币28万元。
关键词: 和溪慈济行宫 南靖县

内容

和溪慈济行宫位于国道319线的南靖县和溪镇左侧住乐土雨林公路三公里处的林中村的鲤鱼山麓,造型仿白礁慈济祖宫正殿,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慈济行宫”。它宏伟壮丽,坐东南向西北,倚岗拱峦,带水抱村,左有大片狮山,右有白石狮山,严然两狮镇守,后有七个山包环绕,谓之“七星拱月”,前有碧云山峰,有如笔架立于案前。
  据传宋末元兵南下,闽南各地庙宇多数遭到破坏。景炎二年(1277年),宋丞相文天祥,率领勤王义军由江西赣州移师漳州至龙岩湖村练兵(见《漳州府志·拾遗》),部分闽南籍士兵将慈济祖宫保生大帝神像抬到和溪驻营地,在今林中村许塘埔建筑“慈济行宫”供奉,作为部队保护神。当时和溪尚属龙岩州辖,今距和溪十余公里倒岭公路边尚有文天祥驻兵故垒遗址,当地人惯称“国公亭”。
  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闽南农民军首领陈大举等起义抗元,分军据守梅垅(林)、长窖(教)、龟(奎)洋、和溪、高安等地,又对慈济行宫进行修建。其后,又有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漳州陈机察率领义军进攻龙岩,至正二年(1342年)后续有漳州曾飞、管德胜等率领义军攻下龙岩州城,在多次农民军经过和溪时,逐步对行宫进行扩建装修,闽西、闽南各县邻近边界居民进宫行香许愿络绎不绝。今宫中尚遗留镌有“慈济行宫”、“元至正九年(1349年)”、“匠人许德兴”等镂文的铸铁香炉一座。
  相传明代初期,慈济祖宫曾派人要回吴真人神像,经过当地居民挽留,在神前掷珓决定,真人神像愿继续留驻和溪不回本宫。明代中期,慈济行宫失火,吴真人,哪吒、伽〓诸神像和铁香炉分别由附近林、黄、郑姓居民抢出,各自立庙供奉。正德年间一次大水,又将吴真人神像由乐土社漂流至林中村崎圳溪中,被林姓居民捞起。嘉靖年间,林姓第九代“廷”字辈兄弟开始在林中村白楼仔街重建一殿一天井拜亭的庙宇,改名“万灵宫”,将吴真人和哪吒诸神像重新装饰,和铁香炉一起移供宫内,作为本姓社庵。
  清代光绪癸卯年(1903年),林姓有不少移居台湾南投县卓屯镇的后代汇款回乡,对万灵宫进行重修,并对吴真人和哪吒诸神像重新装饰和开光。此后,每年逢农历三月十五日吴真人诞辰,全社(今林中,林坂两村,清代合称麟埜社)提前五天按甲轮流选出炉主,进行绕境游香和演戏,各户蒸制寿龟,寿糕进宫祝寿,仪式颇为隆重。还规定每逢农历甲、乙、丙年份,居民集体举行一次为期五天大规模香会,到青、白礁慈济祖宫行香,搭临时庵寮、结彩坊、演戏、做佛事,进行绕境游香、迎彩棚、锣鼓、曲艺、弄狮、打拳等民俗游艺活动。附近各县边界居民前来参观膜拜的,人山人海至为热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万灵宫被毁,吴真人神像和铁香炉,由林坂村民事先藏匿家中得以保存。1985年在林坂村岩后岭上长圳边建三扇土墙小庙暂时安置,供居民年节参拜。
  1991年春,笔者在下乡调查民俗中,根据当地居民提供信息,对神像和铁香炉进行实地了解。认为吴真人神像在和溪,经过七百多年的社会变迁和自然变化依然独存,成为南靖建县前稀贵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物,对研究闽西、南民情风俗和宏扬吴真人生前的医德、医术、医学思想及其慈怀济世舍己救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将产生深远影响。即将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向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作书面汇报,得到苏炳堃主任的重视,亲自到林坂村核实。1992年初,林中、林坂村村民一致认为吴真人在和溪年代久远,素为居民所敬仰,众议重建庙宇借以保存这一地方历史文物。兼供信奉者年节参拜。但原“万灵宫”旧址已改建民房,乃重新择地于林中、林坂两村交界地鲤鱼山(俗称中林)西北向,着手组织修建委员会筹资鸠材动工兴建,并恢复古“慈济行宫”名称。当地政府亦拨给山坡地30亩,并经司法部门见证,作为行宫使用基地。同年夏,市方志办公室苏炳堃主任,介绍台湾省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会长周大围先生数次莅临实地勘察,对建宫地点深表满意,并亲自奠基和献资人民币2万元,金箔12万张(折人民币12万元)助建。台湾宗教委员会李炳南教授,还认为大帝像貌和清初郑成功带往学甲慈济宫的二大帝极相似,也同时献资人民币2千元,随后林坂村林姓移居台湾南投县草屯镇月眉厝宗亲林黄河及其妹美玉,闻讯亦汇款助建。主宫工程于1993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造价人民币28万元。
  新建的慈济行宫,正殿、屋顶层叠,金黄色的琉璃瓦熠熠闪光,中脊飞檐,边脊精巧,十二条衔球翘须,栩栩如生的腾龙分立于屋脊之上。一层屋顶与二层屋顶之间,龙、凤、麒麟……等的浮雕,活灵活现。殿堂内中央上方一匾,悬有赤金大字“惠薄群生”书法雄浑,苍劲有力,由已故原台湾保生大帝联谊会会长周大围敬立。左右墙上绘有由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提供的吴真人192幅壁画。堂柱镌有烫金对联“万姓同钦香火长联两岸,灵光普照神恩再造双天”。“大道至公博厚高明敷帝德,慈怀广济中西内外沐神恩”。梁柱镂有彩雕,雕工精致,镂空的垂莲、双狮、双龙更是巧夺天工,给人有集古今雕技于一堂的感受。正殿上方神龛,保生大帝身着烫金龙袍,头戴七星大师帽,傍边有伽南尊王、哪吒等神明。神龛前面铁香炉长年香火缭绕,芸香袭人。吴真人以他那精湛的医术、生前济生救世、化神永保群生,赢得万世怀念,塑像供奉。保生大帝神案前备有问事和问药签筒,药签分大人内、外科和小儿科、眼科四种,药量虽甚轻微而通过神灵感应,常能医愈难治怪症。膜拜的善男女,如潮似水,络绎不绝。
  目前,殿区周围已栽上栲树苗500多株,各种花草1000多株,两旁各建单层护屋,水电设施逐渐完善,道路畅通,自然环境规划力求和乐土亚热带雨林连成片。
  近二年来,不少港、澳、台胞和华侨以及国外人士到大陆旅游观光或投资办厂,纷纷进宫行香许愿,香火日益旺盛。今年三月下旬,台湾保生大帝联谊会会长赖焕樟一行40人前往“慈济行宫”进香,捐赠新台币41000元和人民币200元,支持设施建设。赖先生还就如何加强靖台两地保生大帝信仰交往问题同县领导进行探讨。南靖县有关部门正规划投资扩建前殿和公路,增建周围景点,完善各种必要设施,开辟为旅游胜地。慈济行宫将以更加宏廓秀丽的新容迎接中外游客参香和观赏。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本文收录了南靖,天然的旅游胜地、围绕中心履行职能,真抓实干促进发展、沧桑巨变话金山、在改革中崛起的靖城镇、抚今追昔赞改革、干名农民跨出家门跑运销、绚丽的人生,坚实的足印、向新的科技高峰攀登、康师傅,超常发展的品牌、为了泰华的繁荣和友谊、心与心相连,情与情交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天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和溪慈济行宫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