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雨林奇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89
颗粒名称: 乐土雨林奇观
分类号: X36
页数: 4
页码: 77-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和溪镇的乐土亚热带雨林是我国最小的森林生态保护区,保存了原始雨林风貌特征,被确认为世界上稀有的亚热带原始雨林。其植物群落呈多层次结构,具有许多雨林特征,如层间植物种类繁多、藤本植物巨大、附生植物发育良好等。该雨林已成为科研、教学、环保教育、休闲度假和森林旅游观光的宝地。
关键词: 南靖县 热带雨林 生态保护区

内容

南靖县和溪镇境内的乐土亚热带雨林,总面积307亩,是我国最小的森林生态保护区。这片举世罕见的原始雨林,省人民政府于1963年正式划为永久性保护。1980年5月成立福建省南靖县乐土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历史以来较完整地保存了亚热带雨林的原始风貌特征,被世界林业会议确认为“世界上稀有的亚热带原始雨林”。
  乐土山的亚热带雨林是闽南博平岭东南湿热带雨林小区中分布最北的一块,也是保留较完整的原始植被,是一种由热带雨林、季雨林向阔叶林过渡的亚热带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它具有热带雨林的许多特征,又地处亚热带,故称亚热带雨林。六斗山这片雨林其植物群落呈多层次结构,植物种类繁多且以亚热带、热带性科属的植物为主要森林分子。其群落结构可分为6-7层,在500平方米面积中,有乔木58种、4038株,灌木5704株,草木植物10155株,已接近于热带雨林。森林分子由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特丹科、豆科、芸香科、无黑子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桑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热带、亚热带性属植物组成。林分上层优势种主要有红鳞蒲桃、厚壳桂、观光木、红栲、小红栲、南岭栲、乌茶栲、山杜英、阿丁枫、软荚红豆、橄榄、黄杞等亚热带树种和一些热带性的山枇杷、翅子树、黄桐、红桂木、白桂木、山龙眼、梭罗树等树种,且大多数高达20米以上。其中许多乔木诸如红栲、杜英常在地面上具有辐射形的巨大板根,且树干笔直、树皮灰白而不裂。综上所述繁多的树种由于高度不一,形成了参差不齐、凹凸不平、外观颜色黄绿相撞的雨林外貌。
  在林下灌木层中,除许多耐荫乔木的红树外、乔木种类亦颇繁多,大致可分2层。即以柏拉木、罗伞树、大层紫金牛、狗骨子、九节木、鸡矢树、绿果榕、三桠苦、五月茶、杜茎山等大灌木为主要优势植物,而小灌木则有砾砂根、福氏紫金牛、草珊瑚、及已、匍地毛紫金牛等多种,形成了致密的林下层。在600平方米面积中就有灌木48种、5704株,表明亚热带雨林群落对光能的高度利用,尤其是对散射光的作用,对雨林的林下高温高湿环境起着一定的作用。
  由于林中光照不足,草木层较不发达,多以蕨类植物为主,如三叶新月蕨、扇叶铁线蕨、狗脊蕨以及其它的山姜、球米草等。
  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常具有滴水叶尖、如柏拉木、哈氏榕等,叶上有时也有苔藓、藻类附生,可见林下湿度大,进一步反映了雨林特征。
  雨林特征在群落结构上还表现在层间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其藤木植物长而巨大、宛如巨龙附柱、天桥横架地攀援在林间,如热带性大藤本密花豆藤(最大直径达52厘米,单藤长150米,总藤长3200米),攀爬在三个山坡上,被誉为“神州第一藤”。花皮胶藤(最大直径35厘米)、酸叶胶藤(直径15厘米)、扁担藤(宽18厘米)、藤黄檀(直径20厘米)及油藤、锡兰豆黄藤、瓜馥木等直径皆可达5厘米以上。据查有藤本植物184种,约占其已知植物种类的17%,而木质藤木又占藤木总数的80%,直径5厘米以上的18种之多,在100平方米以内最多有17种120株,这样大密度的藤木是亚热带的照叶林所见不到的。雨林中还有许多附生藤,如山荷、匍匐九节子、络石、寄生藤和许多附生植物,如斑兰、鹌顶兰、球兰、隔距兰、石豆兰、石仙桃及巨型的天南星科植物附生于树干上,其附生部位有的甚高,进而显示了林内湿度之大。一些榕属半附生性的绞杀植物也在雨林中发育良好且常见。此外,还有老茎开化现象。
  其它雨林特征还表现在林下有许多巨型草本植物,如海芋、芭蕉、观音座莲、金毛狗和拟桫椤、剌桫椤等,多在其沟谷出现。雨林区内还有穿山甲、山猫、眼镜蛇、蟒蛇等动物。
  1954年,厦门大学何景教授带领厦门大学生物系师生到南靖县实习调查。实习调查中,发现和溪乐土亚热带雨林的特征具有许多特殊意义。1955年,何景教授在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从福建省南靖县和溪镇“雨林”的发现谈到我国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由此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1962年,省科委拨专款买下这片雨林。1998年10月20日,省委书记陈明义一行考察了乐土雨林,他十分赞赏南靖县保护雨林的举措,并强调把乐土雨林当作资源来开发。为了落实省领导的指示和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同年11月南靖县成立了乐土雨林科普旅游开发区,将乐土雨林周边外扩30米作为雨林缓冲区,以更好保护雨林。在县委、县政府重视下,由林业局、旅游局、和溪镇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开发力度,投资800万元,在雨林前面征地30多亩,兴建“雨林科普艺苑”,建造两座典雅古朴的山门牌楼、停车场、涵碧亭、叠翠亭、科普展厅、绿色餐厅等,并在林中铺设2公里长鹅卵石人行道。1999年春工程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旅游后,游客络绎不绝,已成为科研、教学、环保教育、休闲度假和森林旅游观光的宝地。
  且看今日“雨林”更加婀娜多娇、风采迷人。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本文收录了南靖,天然的旅游胜地、围绕中心履行职能,真抓实干促进发展、沧桑巨变话金山、在改革中崛起的靖城镇、抚今追昔赞改革、干名农民跨出家门跑运销、绚丽的人生,坚实的足印、向新的科技高峰攀登、康师傅,超常发展的品牌、为了泰华的繁荣和友谊、心与心相连,情与情交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永赐
责任者
何景
相关人物
陈明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乐土亚热带雨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