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 永不褪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63
颗粒名称: 一颗红心 永不褪色
其他题名: 记老干部曾明生忠诚为革命经过
分类号: K295.7
页数: 7
页码: 175-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曾明生在革命时期参加地下党工作,历经坎坷,不计个人得失,回家乡搞好农村工作。1984年落实干部政策,曾明生办理离休,却选择回家乡继续为家乡的发展与兴旺奉献余生,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农业生产、参与抗击自然灾害等活动,取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和表彰。
关键词: 曾明生 地下党 农村工作

内容

曾明生建国前参加中共闽南地下党工作,是个忠于党、忠于革命的好同志。解放后,历尽坎坷,由脱产干部转为不脱产干部,但曾明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回家乡与乡亲们一道搞好农村各项工作。1984年落实干部政策,给曾明生办理离休。本来可以享清福的他,却闲不住,毅然回家乡干革命,要把有限的余生奉献给家乡的发展与兴旺。
  举家投向党 忠诚干革命
  曾明生小时随父在家务农,备尝人间苦难。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1947年国民党为反共发动内战,到处抓壮丁当“炮灰”。曾明生与他父亲刚倾家荡产筹集资金,为大哥曾坤元顾一名兵丁,抵挡名额,岂料,保长又要抓他本人去当兵。时逢已参加中共闽南地下党的姐夫赖两有,带领地下党领导人黎炳光、陈天才等同志来新罗大磜村开展工作。经过姐夫的介绍,陈天才发展曾明生、沈根为地下党接头户。曾明生自与地下党接触,受到教育和启发,初步懂得要翻身就要靠共产党,因而产生了对地下党人员特有的感情。当时地下党在象溪与大岭地区,受到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剿,转移到大磜,住在大平山的大墘树林里,此时曾明生和沈根积极为地下党送情报,采购物资。有一次,沈根一早往山上给地下党送食物,回来裤卷被晨露沾湿了一大截,甲长曾百亩发现沈根行迹可疑,即去向驻剿的福建省保安中队中队长陈式辉报告,沈根遭逮捕,曾明生见沈根出事,迅往山上向地下党报信。回家后,也被县联防自卫队副总指挥曾捷元抓到县警察局审问,逼着他交代姐夫赖两有来大磜活动经过。曾明生不承认他与姐夫的地下活动有牵连,警察局抓不到证据,只得把他释放。不久,曾捷元又威胁说“曾明生参加红军,全家都要打死”。国民党的压迫,终于把曾明生逼上“梁山”。1948年7月间,曾明生偕同大哥曾坤元、三弟曾海棠、四弟曾木枝以及已过“天命”之年的父亲,举家上山投奔共产党。国民党在新罗的代理人曾捷元知道后,怒不可抑,将其家里一切能用能搬的家具、农具,一抢而光。国民党对其家庭的摧残,使曾明生破了家,也使曾明生解除了后顾之忧,更加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正如他自己说的“我的家已破,但家还在,家就在深山密林里,就在革命队伍里。”从那时起,曾明生举家参加了革命。
  曾明生参加革命后,立场坚定,爱憎分明。1949年元月初,在国民党军队对树海游击区又一次进行围剿时,他父亲在虎柏寮山上被抓,关押在县城的“监牢”。这时,国民党以曾的父亲为人质,扬言:“只要曾明生出来自新,其父亲就可以释放”。党组织问曾明生“是否出去自新,换取父亲的释放。”曾明生坚定地说“不自新,死一人(指父亲),若自新,死两人(指父亲与自己),父亲若被害,血债要用血来还,我坚决不自新”。党组织表扬了他坚定的立场,并积极组织营救,终于把其父亲营救出狱。由于曾明生立场坚定,得到党组织的信任,不久,便被任命为下山工作团主任,其辖区有下山、高港、大霜坑(即今双峰)等地。1948年农历11月26日,永和靖县工委带领游击队攻克国民党新罗联防自卫队,在返回大岭根据地路上,遭国民党伏击,县工委成员沈山水“带花”。党组织派曾明生做护理伤员工作。他出于对革命同志的阶级感情,除设法派人往山城求医问药外,还亲自上山采草药,亲自给沈山水煎药、敷药、换药,精心护理。还辛勤为沈山水端水送饭,沈山水因伤重,大便不会擦屁股,还要帮助擦拭。在曾明生的细心护理下,沈山水的伤很快医好康复,重上工作岗位。曾明生对自己的同志如此关怀备至,而对凶恶的敌人,却毫不留情地以其人之道,还给其人之身。有一位国民党派遣的暗探,混在游击区,知道那家与游击队有来往,就去向曾捷元报告,那家立即遭受打、砸、抢,吓得基本群众都不敢靠近游击队。为了惩治坏人,闽南地下工委组织部长陈天才同志亲自部署,下令下山工团,抓获坏人,就地枪决。曾明生同志接到手令,经过五天侦察,顺利完成了地工委交给的任务,严励地打击敌人的嚣张气馅。
  个人得失无所谓 坚定信心跟党走
  1949年9月,南靖全境解放,成立南靖县人民政府,党组织任命曾明生担任县人民政府警卫排排长。1949年11月,南靖县司法科、看守所组建成立,曾明生调任为看守所负责人。那时逃往台湾的蒋匪帮,不甘心灭亡,叫嚣反攻大陆,一些潜伏内地的匪特,乘机搔乱。他们乘我机构新建,人员不足,防患经验缺乏的弱点,组织案犯越狱暴动,虽经曾明生组织法警还击,阻止暴动,但已逃跑出部份案犯。事后,曾明生被调离看守所,派往厦门带领民工,修飞机场。一年后回南靖,即被宣布暂时回家,听候安排。
  回家之后,曾明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对领导对他的处理,感到痛心,但他也知道时间总会给他做出“结论”。后来,逃跑的案犯又都归案,证明曾明生被处理回家是无辜的。曾明生胸怀坦荡,他以清白之身,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向上级申诉冤情,安心在农村劳动,跟群众一道修水利、搞副业,发展农业生产,渐渐地又取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在农村进行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明生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带头参加了农业初级社、高级社、信用社,因而被选任为农业社的副社长、信用社主任。人民公社化时期,出任副大队长、大队长等职。
  曾明生来自农村,又回到农村,与农民兄弟有深厚的感情。他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一旦群众有了危难,他就以干部的身份,出现在群众面前,为群众排忧解难。1957年曾明生任高级社副社长兼副业股股长,在一次带领社员上石门山烧碱时,社员曾知母在山林中被毒蛇咬伤,仅走三步就走不动了。在危急关头,曾明生一方面派社员通知伤者家属,自己背上曾知母,不顾岭陡荆棘多,直往牛角崎岭上爬,约背了二里多路,才交给他家人接力背回家治疗,由于救治及时而脱险。1958年3月间,正当春耕播种季节,石井生产队派社员曾银益拉板车往大墓埔载运稻谷种子,板车拉到大磜外弯地方,因下坡刹车失灵,连人带车滚落公路下,曾银益脸部被一棵大树头刮破,掀起一大块脸皮,伤势较重。曾明生得知事故后,迅即与树海伐木场联系车辆支援,(时树海伐木场场部就在大磜)得到场领导的支持,派一部汽车运载受伤社员,曾明生亲自跟车把伤员送到漳州专区医院,掏自己腰包的钱给伤员办理入院手续。曾银益得到及时治疗,很快康复出院,其母亲感谢曾明生救治她孩子的恩德,特地杀一头小母鸡去慰问答谢,曾明生说:“帮助社员解除急难是干部份内事,不用酬谢”;“若要言谢,应该感谢共产党。”曾明生脚踏实地,坚持与群众一起劳动,及时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解决苦难,干群关系密切,生产热气腾腾,农业、林业生产蒸蒸日上,特别是大磜村的毛竹,成片发展,有如汪洋大海,群众称这里是“竹海”。1962年新罗大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发展毛竹”的先进单位。曾明生本人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光荣地出席了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先进代表会议。
  十年浩劫期间,一些“杀属”混进造反派队伍,他们利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形成的派别,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把曾明生打成“反革命”,撤销革委会主任职务。1969年农历1月18日,在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批斗会前夜,曾明生被造反派监管在村革委会。杀属子女准备了菜刀、棍子,扬言要割下曾明生的耳朵,要打他个残废。群众得知这一消息,将情况转告曾明生,那天晚上,曾明生乘监管人松懈之机,逃出牢笼,一口气跑到福州省城,向原闽粤赣边区党委、时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的刘永生首长汇报。刘永生说“这是国民党找共产党算的帐”,给曾明生开介绍信,回县找革委会,县革委会派军代表王兴茂为队长的工作队,到新罗大队实地作调查,调查的事实证明,曾明生是一位忠于党、坚持革命的好同志。随即恢复曾明生为新罗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使曾明生避免了一场不该发生的灾难。
  1980年至1982年,曾明生被南坑公社党委调任社办朝阳山柑桔场副场长,他虚心向老技术员学习,与场员一道栽种柑桔一万八千多株,现在该场的柑桔硕果累累,成为南坑乡镇企业收入的一大支柱。
  夕阳无限好 余生再奉献
  1984年,组织上给曾明生落实政策,收回法院机关,办理离休。本来可以在县城享清福的他,却闲不住。他看到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给家乡带来发展的前景,他离不开新罗大磜家乡的土地和人民。他要继续革命,把有限的余生奉献给家乡的发展与富裕。大磜村有150多个人口,水田110亩,林地2900多亩,林业生产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大磜的竹山占山地面积的90%以上,由于管理不善,原来号称“竹海”,却显示不出经济效益。原因是“吃大锅饭”,群众没有营林育竹的积极性。早在离休前两年,曾明生就回乡与队里的领导一起,带领群众,下放林权,包好责任山,落实山林政策,激发群众营林育竹的积极性。成片竹林经过抚育,很快取得经济效益,年产毛竹二万多支,最多时达5万多支,收入15万多元,年人均1000元。1987年前后,竹蝗成灾,大片竹林濒临毁灭。曾明生带领全家与全体村民一起,开展灭蝗保竹行动,如今蝗虫虽已控制,部份竹林已恢复生机,但也毁掉近半的竹林。在荒芜的竹山上,曾明生带领儿媳们挖竹头,整平台、栽柑种杉,一共栽柑一千多株,种杉四千多株。老干部带头行动,村民紧跟而上,全村已种上柑桔60多亩,种杉近千亩。种柑初期,缺乏技术,曾明生出钱聘请技术员指导,自己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积极为村民种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如今大磜山区,竹苍林茂,柑果飘香,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户户建新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有了电视机、洗衣机也在普及,经济发展出现很好的势头。曾明生离休之后,回到家乡带领家乡人民走上致富之路,寻找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党和政府对曾明生“老有所为,奉献余热”,十分赞赏。1991年被漳州市评为“老有所为”先进分子,给他摄像上电视。1992年7月间,省老干部“两业”生产现场会13辆小汽车运栽着全省离休老干部,特地到新罗大磜村参观曾明生以汗水浇灌的果园和杉木林。1995年曾明生又被县委组织部、老人委、老干局被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和鼓励。党和政府的支持使曾明生感激不已。他表示“要把党的关怀,化作强劲动力,在家乡的土地上,在两业生产上,继续发挥余热,再作奉献”。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辑》收录了一系列南靖地区革命先驱和干部的传记、事略和诗歌作品,展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人物故事,体现了南靖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先诚
责任者
曾明生
相关人物
黎炳光
相关人物
陈天才
相关人物
沈根
相关人物
陈式辉
相关人物
曾捷元
相关人物
曾坤元
相关人物
曾海棠
相关人物
曾木枝
相关人物
刘永生
相关人物
王兴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