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59
颗粒名称: 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其他题名: 记离休干部王生祥同志二、三事
分类号: K295.7
页数: 4
页码: 151-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生祥同志是一位出身贫寒、勤勉奉献的先进个人。他在八路军中担任战士,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出勇敢和顽强的作战精神。之后,他积极参与革命工作,负责宣传工作和剿匪任务等。他在兴建家属宿舍和发展种苗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职工和农民谋福利。他在各个单位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关键词: 王生祥 勤勉奉献 八路军

内容

王生祥同志,河南省武陟县人,1927年12月出生,父母早逝,生活困难,曾给地主当长工,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生活。1994年冬,八路军129师385旅老二团到武陟县开辟新区。王迫切要求参加该部队,经获准而成为八路军的一名战士。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王跟着老二团部队在焦作市一带与日军辗转战斗,他作战勇敢,衔锋临阵,曾两次负伤。日本投降后,他参加收复博爱、沁阳、温县、修武、武陟等的县城和农村,1946年他养伤后被送到太行四专署干部子弟学校学习一年多,在学校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1947年下半年到地方工作,分配在武陟县第六区任区委会秘书。
  王生祥自参加革命工作以后,一向服从组织调动,党叫干什么他就认真去干好。1949年4月,组织上抽调他参加长江支队,随军南下,于9月下旬到达南靖县,被分配在靖城区任宣传委员。那时,刚解放的南靖县,反动阶级还在兴风作浪,土匪活动嚣张。新生的政权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王生祥到靖城区后,曾借调到漳浦县协助搞支前工作。于1950年4月又回到靖城区。那时,靖城区的古湖基点土匪活动最为猖獗,他们配合美蒋反攻大陆的叫嚣,到处围攻杀害农会干部和民兵,农历四月初一日,游坑乡匪首游屁股纠集匪徒攻打民兵队部,有两名民兵被土匪打死。为了稳定该点的局势,区委书记杨培塘派王生祥同志到古湖点配合副区长张跃发动群众开展剿匪。老王同志不顾语言不通的困难,二话没说服从组织安排去到古湖后,经与副区长张跃商量,立即把游坑、草前各一个班的民兵集中到古湖基点,作为随时调遣的武装力量。有了这支民兵武装骨干,老王他们白天深入群众,宣传革命形势,了解匪情,晚上带领民兵频频出击匪窝,打击残余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有一次,他带领3个民兵埋伏在草坂乡的路口,十多个土匪在地主陈五县的楼上吃喝之后,刚来到路口,老五指挥民兵狠狠打击,有一个土匪腿部被打伤。草坂乡的顶楼村,地处偏僻,只有七、八户人家,是土匪活动的黑窝,王生祥和张跃组织民兵和区中以80多人,前往包围清剿,虽然那晚土匪没住在那里,抓不到土匪,但他们已慑于民兵频繁出击的威力,再不敢在草坂、古湖一带公开露面,原来那股嚣张气焰被压下去了,社会治安相对安定了许多。古湖点剿匪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在县委召开的全县扩干会上,王生祥同志受到县委的表扬和奖励。
  1951年10月,王生祥参加省委党校学习一年半,结业返县后,任山城区区委副书记。1955年以后,被先后调到商业和供销部门工作,虽然调动频繁,他都没有怨言,而且调到那里,那里的工作就有起色。
  1963年夏天,县委为了加强县种苗场的领导,派王生祥同志到该场任党支部书记兼场长。当时“困难时期刚过去,各项物资条件尚不富裕,职工生活比较艰苦。全场职工70余人,单身职工住在简易搭盖的集体宿舍,10多户从广东饶平等地聘请前来培育种苗的技术工人及其家属,也没有宿舍可住,只好挤在一座破庙里暂时安身。重重困难,影响了职工情绪,影响了生产积极性。王到任后,与新建立起来的党支部一班人共商,制定兴建家属宿舍,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计划,经向县农业局请示批准争取到1000元资金,然后带领全场干部、职工,依靠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挖地基、挑土,参与建筑。通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劳动,盖起了14套有厨房、有卧室的家属宿舍,每套40平方米,全部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从而缓解了职工的住房困难,安定了情绪,调动了积极性。为了使单一的育果苗场圃变成育苗与种果相结合的试验场圃。1963年冬和1964年春,王生祥同志身先士卒,与全场干部职工心连心,拧成一股绳,组织浩浩荡荡的队伍,向荒山进军,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组织县直机关民兵师大会战,开荒扩种柑桔、龙眼、荔枝等水果500亩,实现了千亩果园、苗圃规模的种苗场,为全县的水果种上山,尤其是“柑桔上山”做出了示范,取得显著成绩。曾获得省委和中央农业部领导的表扬,中央新闻纪录片制片厂也曾来拍摄专题片。种苗场终于荣获省、市、县柑桔育苗和生产的先进单位。
  在南靖四十年工作中,王曾任县商业局纺织品公司、糖烟酒公司、县百货公司、县食品杂货公司、县果品公司等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兼经理共计16年,在经济部门任职这么多年,手头掌握了大量的商品和物资,但他从不利用职权谋私,从不多吃多占,不白拿公家一针一线,他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单位的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1977年冬,他在糖烟酒公司工作,当时国家规定调资面控制在职工总数的40%,而根据政策规定,他已评上一级工资,但他看到有的职工经济收入低,家庭负担重,生活困难,就主动把该属于他名额让给困难的职工,使全体职工深受感动,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这一年,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都超过了计划,受到上级的好评。
  1981年8月,王生祥同志调到南靖县纪委任副书记,至1988年12月办理离休。王参加工作四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为党和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如今离休,在家平静地颐养天年。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辑》收录了一系列南靖地区革命先驱和干部的传记、事略和诗歌作品,展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人物故事,体现了南靖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灿达
责任者
王生祥
相关人物
杨培塘
相关人物
张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武陟县
相关地名
博爱
相关地名
沁阳
相关地名
温县
相关地名
修武
相关地名
武陟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草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