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南下干部”王同生同志几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57
颗粒名称: 忆“南下干部”王同生同志几件事
分类号: K295.7
页数: 8
页码: 136-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同生是一位坚守原则、勇往直前的共产党员,他在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剿匪斗争等多个重大任务中积极奉献。他以英勇杀匪、冒险救同志的事迹赢得了人民的赞誉,注重发动群众、剿灭土匪,努力推动社会稳定与发展。他个人生活简朴,始终将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他还敢于顶歪风,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和国家财产。
关键词: 王同生 共产党员 解放战争

内容

王同生(桐生),河南省博爱县大底村人,1944年家乡解放。他参加土改,1946年他17岁报名参军,在县大队任首长的警卫员时,勤学苦练炼就一手好枪法,曾有一次跟首长出差,首长问他短枪射击练得怎么样?指一座古建筑,屋脊上一只瓦制雄鹰,问他能不能打中它的眼睛,同生举枪一发,即中鹰眼。从此,小王被传为“神枪手”。同年六月他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9年4月,王同生积极响应南下号召,编入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第二中队,直抵福建,九月廿二日抵达漳州,被分配到南靖县。初任山城区分委会组织委员,不久被提拔为区党委书记。建设“3613”机场时,县委调任老王为南靖民工大队的大队长,机场建设竣工后,老王回县改任县委农村合作部部长,此后,王同生在南靖县还任过福建省丰田农场副场长、龙山公社党委书记、县商业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以后,先后任过南靖县建筑公司和内燃机厂、收刈机厂的党支部书记。
  1980年10月调任漳州市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而至离休,笔者在50年代与80年代初,曾在老王同志的领导下工作过,对老王同志的工作经历略知一些,现仅记其三、四事以飨读者。
  英勇杀顽匪 冒险救同志
  1949年王同生任中共南靖县一区分委会组织委员。这里,国民党的残渣余孽,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不甘心他们的失败。时而造谣惑众,扰乱民心,时而公开为匪,扰乱社会治安。在山城一带的大小匪首有汤坑的黄龙,三卞的韩再用、卓题名、黄金榜。特别是溪迹乡后张村的张家成,原系南靖县三青团总干事、闽南护路队靖和支队副支队长,又是“张冯简”联宗,宗亲会会长。他利用过去在国民党政权担任要职的威望,和利用“联宗”的宗派关系,煽动一批不明真相的农民上山为匪。企图反攻复辟,东山再起。他的行动得到台湾当局的支持,被任命为“反共救国军”两龙地区指挥部、第二纵队副司令,在山城地区进行反革命活动,谋杀我乡村干部,企图颠覆人民政权。为肃清这股反革命武装,中共山城区分委派王同生深入溪边,进行摸底,他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得到群众的信赖,严密监视匪徒的活动。
  1950年4月19日王同生率赵细丁、杨定熙两名干部,由乡长周贵丁带路直抵车前坂村一位甲长家,据群众举报。甲长的儿子是张家成的情报员,他们找到甲长,讲明政策,要他叫儿子回来自新,甲长假意满口答应,留他们在家等待,他立即出去找孩子,一直等到中午,甲长回来谎称找不到儿子,王等才从甲长家出来,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剿匪政策。时近傍晚,有一个身穿白衬衣,头戴白草帽的人,见到王等即转入菅真林,拐湾溜掉,出村口又见一神色慌张的人,王同生从多年的对敌斗争中,敏感地意识到这两个是有问题的人,很可能是土匪派来监视我们行动的,决定赶回区上,组织人马,再返回与土匪较量。本欲从后张方向走回山城。见到后张村有一大群人头在钻动,故改从浮山方向回山城。刚走到浮山附近,突然路左边枪声大作,弹如雨点袭来,赵细丁左肩及左腿均中弹瘫痪坐地不能走动。幸好杨定熙仅被子弹擦肩而过,王同生的帽子仅被子弹穿过两个孔,他们两人都没有负伤,王同生顾不得个人安危,发挥他那廿发驳壳枪威力,准确地命中击毙一匪徒,余匪平时均听到王同生是“神枪手”。都仓惶逃遁,王同生侧身负起赵细丁,同时命令杨定熙迅速冲出包围圈,他以檬果树和坟堆为掩护边退边还击,走至田中央(今农械厂),匪徒见王等人单力薄,又一次冲杀过来,王将赵细丁按伏在路傍,自己又猛回头以排射火力,痛击土匪,压倒敌人,土匪依靠人多势众,又占据了浮山顶,居高临下,不断增强火力。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溪边农会主席张添寿闻讯赶来,背走赵细丁往区上报告匪情,公安队闻枪声猛烈也集中队伍赶来支援,遂将顽匪击退,胜利地完成了一场反伏击的战斗任务。土匪伏击我区干部虽未得逞,但在群众中起到很大反响,他们害怕战斗继续发生,不敢下田劳动,加上敌人的煽动,说什么“李开端与张家成打回来了,白军要反攻,红军红不久了”许多店铺关门,摊贩收摊,停止营业,坐观变化。三卞通山城的唯一交通——渡船,也停止摆渡。为了让群众认识红色政权颠覆不了,共产党是有力量剿灭土匪的,王同生又选择农历4月22日山城圩日,亲自率领武工队七人。到石晶水,伏击土匪,石晶水是船场、南坑两地群众来山城赴圩(赶集)必经的地段,这里山险路僻、匪患常发生。那天老王队伍到达时,即见土匪正在抢劫,为保护群众,王同生举枪向匪瞄准射击,他弹不虚发,只听枪声一响,一个土匪应声倒地,余匪仓惶溃逃,经过浮山反伏击,石晶水主动出击,两次战斗,土匪销声匿迹了。红色政权进一步巩固,于是人心安定,从此山城市场又繁荣起来。王同生英勇剿匪,冒险救同志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漳州报》先后发表新闻报导。中共地委于1950年4月30日以《共产党员王同生在剿匪斗争运动中的模范事迹》通报表扬。同年5月1日中共南靖县委以《王同生背老赵救小扬》为题发表在县委工作通报上,号召全县党、团员、干部认真学习王同生的模范事迹,发扬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夺取剿匪的全面胜利。
  因势利导 发动群众 剿灭土匪
  1950年12月,县土改工作会议一结束,王同生立即率领扬友谨、林华琴、林冷利、黄安慰等土改工作组,进入三卞乡开展土改工作。当时全县剿匪运动迅猛开展。而三卞乡反动基础较强,土匪较多,尚有卓题铭、黄金榜、韩再用三名匪首未抓获,他们聚众抢劫,谋杀我革命干部,无恶不作,第一区干部胡为祥到三卞乡工作,夜宿城内保,匪徒假冒要报告匪情,骗开房门,被诱捕装入麻袋,活埋于溪沙埔中,面临匪徒的罪恶活动,群众怕接近工作组,会得罪土匪,见到工作组,都远而避之。土改工作队认为要土改必先剿匪,只有先把群众发动起来,剿灭土匪,土地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于是,工作组成员,全部住到群众家里,与群众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时时关心群众的冷暖。经过一段时间的扎根串连,群众被发动起来,如妇女干部林冷利同志,住进妇女王老亲(后当妇女主任)家。她俩同住同吃,同劳动、谈家常、讲政治、说匪情,王老亲几乎将所知道的事无所不谈。男同志在扎根串连中也发现青年韩大清(后当治安主任),工作积极肯干,敢接近土改队。慢慢地群众都发动起来,把土改队作为他们的贴心人。敢于吐露真情。群众说“三卞土匪那么多,大都是被张家成、韩再用等匪首骗上山的。他们中多数原来是好人,坏的只有几个匪首”,工作队认为群众说得有理,因势利导,大力宣传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以及既往不究的剿匪政策,同时,建立五家连环保,创建检举箱,开展群众性剿匪活动。做到政策深入人心,有匪情必报。使土匪陷入群众性剿匪的汪洋大海之中,一些匪属开始觉醒,主动劝告亲人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出来自新,一天土匪张义来摸黑窜进家门,群众立即来报,王同生集合土改队及民兵,直抵张义来家,先把他家团团围住,随后喊话说:“张义来,放下武器,出来自新,给你活路”,边喊边察看地形,认为张匪如果不自新,必从后门逃出,他首当其冲地把住后门,不出所料,张匪一时没有勇气自新,竟从后门而出,手握掀开大小板机的驳壳枪,一触却发。王镇定自若地大喊一声,张义来你有本事就朝我开枪吧!张匪被这一突然喊声制服了,乖乖把驳壳枪放在地上,举手投降。接着群众又来报告匪徒韩××躲在家里,工作队马不停蹄奔赴韩××家搜索,但不见韩匪,经喊话也无任何反应,工作队遂撤离其家,但行不数步,群众拉着王同生的手轻声地说:“韩××确实在家,未见外出,王回头再进入其家,仍未发现其人,遂又退出,如此反复三次,最后一次入室,即发现壁上挂的观音纸联在抖动。当时风平浪静,纸联突然抖动,形迹可疑,王面对纸联连喊数声,韩××快出来,否则要开枪,未得回应,王举起手枪朝纸联射击,纸联内即有人哀求不要开枪了,我要出来,我大腿已中弹爬不动了,工作队闻声掀开神像纸联一看,韩××确已中弹爬不动了,为了教一警百,遂将韩匪用担架抬着游村示众,藉以教育那些顽固不化分子。在群众普遍觉醒、人人动手举报匪情的热潮中,土匪已觉无路可逃,许多胁从的土匪也认识到只有走自新,才有活路,全乡二十多匪徒先后回来自新,同时举报其匪首所藏的地点,匪首韩再用在高(关)山上被抓获,黄金榜逃至龙海混入魔术团,也被抓回归案,三卞乡土匪肃清了,顺利地开展土改运动。
  困难留给自己 方便让给别人
  王同生出身贫农家庭,七岁就与哥哥为生活奔波,参加革命后,劳动人民本色不变,仍然保存艰苦朴素作风。1957年省农垦局决定在南靖办机械化农场,县委决定以原南靖国营宝宝林农场为基础,把周围公社并入农场,定名为福建省丰田农场,派王同生为副场长,扩办农场先行官,王同生奉命带领一批开办人员抵达农场。在安排膳宿时,旧场部一些较好房子均让给跟他一起来的同志居住,自己带老婆小孩一家五、六口人,却到新楼埔(地名)找到一间,原地主张钱铜关牛的牛栏,通过清掉牛屎,洗涮墙壁,一家人栖宿在一起。更值得一提的是丰田纯系农业地区,商贾不发达,只有一集市(宝林圩),五天才过一次集市,人们日常生活吃的蔬菜,要在集市一次买足五天的量,然后分餐食用,老王一家初来乍到,不懂得购足食用之物,不是缺菜就是缺配料,当时农场办有公共食堂,工人三餐都凭票在食堂供膳,要一些菜就是不白拿、花钱买一点,食堂也会支援他的,但老王动员爱人说:“困难要自己克服,不能到食堂要东西”,老婆听老王的话,全家人以盐巴拌饭吃数天,直等到圩日,才到市上买菜买肉,恢复正常生活。
  王同生对自己遇到的困难,从不伸手要求解决,但他对同志们遇到的困难,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1980年,老王从南靖调往漳州市建筑公司任党支部书记,市委分配一套住房给他。(三房一厅,一厨房),自己孩子快结婚了。这套房也算仅够用。可是公司是新办的,外来干部相当部分,直接住到工地的工坪,有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设计技术员,在城里一时找不到房子住,老王知道后,主动让出一间房给他居住,而自己怎么办呢,只好让小儿子与父母同房住。大的儿子三人合住一房间,儿子发唠 ,他就严格教育儿子懂得礼让的社会公德。后来,这位技术员找到了对象,结婚了,在新婚燕尔之时,一个房间要睡又要煮,不方便,老王又把厨房让出来与他共同使用。后来老王的儿子分配工作,搬到工作单位住宿,老王把厅也让给那个技术员使用,老王离休后夫妻俩把一个房间,中间隔个屏,分成前为客厅(吃饭厅),后为夫妻棲身之房,客人来了,就在饭厅招待来宾,十多年来安安乐乐地住下去。凡与老王相处过的同志,对老王这种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风格,无不啧啧称赞。
  一身正气 敢顶歪风
  王同生战争年代参加工作,经过党的教育熏陶,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懂得保护人民和国家财富是每个公民应有义务,更是干部应尽的天职,入伍以来,他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也不占国家和集体的便宜,由于自己的清正廉明,对歪风邪气也敢顶敢斗。1981年下半年王同生在市建筑公司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省计委下发120米杉木指标给公司,指定在龙岩专区提货,由于杉木供不应求,直至12月20日还提不到货,后转到连城林业局提货,该县林业局长吴海水认真负责,他动尽脑筋,连夜找到管林业常委副县长。说兄弟地区应该互相支援为由,请副县长批准给货,副县长反问吴局长说:“你手中有货否”,吴局长不加思索地说“咱们新地伐木场有不少杉木,砍伐很久调不出去,可以提供一部分”,副县长说:“既有货那就好办”,第二天由副县长通过常委会研究,同意供给60米。但是距冻结时间12月25日,仅剩二天。时经办人神速电告公司,于当日以电汇全部货款,顺利办完手续,在吴局长大力支持下,立即到伐木场,交款点货,并请伐木场代保管。至82年元月中旬,才由漳州林下部队派12架军车,支援运回,杉木暂寄在漳州财贸干校操场上。个别领导得知杉木运回,前往现场观看,见到这批杉木,口径大,质量好,对老王提出留下部分,给有老父母的领导同志做棺柩。老王认为杉木是国家的财产,个人怎能占国家的便宜呢?他心生一计,叫经办人,赶在一天内将全部杉木运到市制材厂,锯成各工地所需的建筑用材,直至领导要取杉木时,已全部化为建筑用材不能制棺柩了,终于巧妙地保护住国家财富。这些木材分配到工地时,大家都称赞好料。有些人就动心,如冷冻厂工地有一位施工员,用公家的杉木料,叫木工替他做些房内东西,准备结婚用,王同生得知此事亲自到工地了解,证实后,即令该施工员在大会作检查,并全部退赔。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辑》收录了一系列南靖地区革命先驱和干部的传记、事略和诗歌作品,展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人物故事,体现了南靖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国栋
责任者
王同生
相关人物
黄龙
相关人物
韩再用
相关人物
卓题名
相关人物
黄金榜
相关人物
张家成
相关人物
赵细丁
相关人物
杨定熙
相关人物
周贵丁
相关人物
张添寿
相关人物
扬友谨
相关人物
林华琴
相关人物
林冷利
相关人物
黄安慰
相关人物
韩大清
相关人物
张义来
相关人物
吴海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博爱县
相关地名
大底村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