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知己 领导干部的典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47
颗粒名称: 人民群众的知己 领导干部的典范
其他题名: 记原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俞俊才
分类号: K295.7
页数: 12
页码: 57-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俞俊才同志对南靖县农业发展所作的伟大贡献。他本人在南靖县扎根多年,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福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种植业方面的积极推动和领导,特别是柑桔上山的创新,对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还以身体力行、艰苦朴素的作风和扎根基层的行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俞俊才同志以他的实际行动彰显了领导干部的良好榜样,成为了人民群众的知己和典范领导干部。
关键词: 俞俊才 农业发展 南靖县

内容

俞俊才同志原籍福建省长汀县人。1930年6月出生,1934年随家人到南靖龙山。1950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的第四个年头起,直到退休前止,一直在南靖的区、公社、县担任领导干部。在职期间,只要是于事业于群众有利的,他都全身心投入。可谓“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造福于人民和社会。现择写几个侧面,以飨读者。
  柑桔上山的创始人
  日前,《南靖快讯》报道:“我县连续三年获‘全省水果生产十强县’称号。近日,省统计局公布了1995年全省69个县(市)的水果产量,我县水果总产18.22万吨,居全省第三位,人均水果占有量627公斤,居全省首位。”饮誉思源。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南靖芦柑,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想起柑桔上山的创始人——俞俊才。
  五十年代初,南靖县仅有少数地方种柑桔,要是龙山一带的人,连柑桔树是什么样子也很罕见。逢年过节,想给“神位”摆上几粒柑桔以示吉利,须靠商贩从外地贩运而来,才能梦想成真。农业合作化时期,由于对果树的经营管理缺乏经验,柑树受到病虫危害严重,频临灭绝。
  1956年农历正月,俞俊才担任第三区区委书记。是出于偶然的情趣,或出于考察的目的,他邀乡干部吴荣火、吴吉南等人,一起上大湖山挖山柑头做烟斗。在这乔木丛生的深山里,偶尔点辍着数株,英姿矫健,生命力旺盛的山柑树,边走边看边挖边议论着。老俞好像对柑桔种上山有所感“悟”。他想;山上表土层深厚,雨天不会积水,晴天有林木吐水不干旱,这是山柑树有着如此旺盛生命力的根基。柑桔上山既可节约粮田,又可绿化荒山,可谓“一举两得”。
  登大湖山回来,俞俊才就深入村民中间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大造柑桔上山的舆论。这年8月,他和涌进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组织群众进军大湖山。老俞始终和群众一起参加劈山、整畦、挖穴、种植,第一期开山30亩左右,种芦柑、蕉柑400棵,第二期再种200棵。三年后柑桔长势很好,并开始投产。群众吃到自种的柑桔时,连声说:“这是俞书记为民造的福!”
  后来,俞俊才调任靖城公社社长,他根据靖城丘陵山地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动各村群众种植荔枝,形成一片“荔海”,除下刈村之外,村村有荔枝,共种有荔枝树10万株以上。春节期间,老俞回到圩埔村,发动组织6个生产队联合创办“六合柑桔场”,以大湖山做典型,学习柑桔上山的做法,开山种柑桔3000多棵,年采柑桔10多万斤。“六合柑桔场”的成功。推动整个圩埔村队队种起柑桔。县委重视这一典型,发动各公社党委组织社、队干部到圩埔“六合柑桔场”参观、学习。后来,龙山、金山、丰田、靖城、山城、南坑等公社认真推广柑桔上山的做法,形成“三山连一线”即龙山的大湖山,丰田的桃仔山,南坑的三千山贯穿319线,全县掀起种植柑桔热潮。直到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提出:户种百株果,“四个轮子”一起转(县种万亩、乡种千亩、村种百亩、户种百棵),到全面开发山地,发展山区经济,无不得益于柑桔上山的经验。
  俞俊才同志开了柑桔上山之先河,其功劳永载南靖史册。大湖山柑桔场在60年代中期,经济效益好,成为全省柑桔上山的一面红旗。当时,省委党校政治经济系主任苏石明下放到龙山公社任党委书记,察看大湖山柑桔长势如此之旺盛,品尝这里的柑桔味道如此之香甜,产量如此之高,亲手立碑刻上:“柑桔上山创始人俞俊才”。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俞俊才同志在长期的工作中,时刻用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里仅记叙三个镜头:
  镜头之一:为民修路。1970年5月,俞俊才同志再度到金山公社担任党委书记。荆都村是该公社较偏僻的一个山村,每年该村为国家完成70万斤左右的粮食征购任务。农民运粮靠肩挑,要走11至12公里崎岖山路,才能到达金山售粮点。而种粮食所需要的农药、化肥,也是靠农民的双肩挑回去的。有一次,农民买回变质的农药不能用,又要从山里挑回供销社。农民兄弟如此艰辛,俞书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发动全公社干部行动起来,支援荆都村农民,自己带头挑70斤农药,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农药放下来,又从荆都村最远的下窑自然村挑回征购粮送交粮站。各村干部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荆都农民兄弟因交通不便,付出的艰辛劳动。老俞一路走,一路宣传发动,要帮助荆都修好公路,解放那里农民的肩膀。书记下决心,说干就干,老俞和公社干部与各村支援修路的上万名民工突击队,一起披荆斩棘,劈山炸石,并实行“三自”、“三同”,即自带工具、自带粮食、自带被席;同样劳动时间、同样劳动强度、同甘共苦。后来老俞调回县委工作,他的继任黄耀辉同志,秉承前业,整条12公里长的公路工程,从1972年2月动工兴建至7月完成,仅用半年时间就竣工验收通车,荆都人行路难从此不难了。除此之外,老俞同志亲自组织和参与开劈的公路还有10多公里长的新村公路,受益的有后眷、上麻、新村三个村;10多公里长的永丰公路,解决了圩埔、宝斗、西山、南蔗、丰来、南坪等6个村群众的运蔗困难。
  镜头之二:造桥修水利。金山地处芗江上游,江水把金山劈开东西两半,两岸虽是一衣带水,然而通往十分不便,修桥铺路使天堑变通途,是金山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事业。心系群众利益的公社党委书记俞俊才同志,最了解群众的要求,他带领全社人民,自力更生,勤俭造桥。金山大桥于1971年底动工兴建,桥长360多米,宽6米,有5个石拱,造价约100多万元。这数字,在当时不说是什么天文数字,也是一笔可观而难以筹集的资金。俞书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石头方数分配给各村工匠独立完成,拱架木料由靠山大队筹集,使用劳力各村支持,只有技术员和水泥匠及辅助材料的费用是“大锅饭”。桥长300多米,宽5米,5个拱,造价60多万元的新内桥。也是采用金山大桥的办法建成的。两座大桥共为金山人民节约了近100万元,彻底改变了这方群众交通难的面貌。早在俞俊才任龙山区委副书记兼任涌进社“政治社长”时,为了解决这里的群众“三天无雨火烧铺,一阵大雨水淹路”的靠天吃饭的问题,他与群众一起参加打夯,填田等劳动,在很短的时间内,修起了一个蓄水量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多亩的蔗坑水库,改变了原来“抗旱无能力,有种无收成”的状况,每年多收20多万斤的粮食。现在库里养鱼,每年可创收2万多元。后来,他又发动上寨队群众修建上寨水库,蓄水量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00亩,每年增收粮食10多万斤。此外,俞俊才同志担任县委常委后,于1976年至1978年三年间兼任向阳渠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他与民工同甘共苦,建设10多公里长的向阳渠,化水害为水利,造福南靖人民,这项功垂万代的业绩,更受到千千万万的群众称颂,他的贡献有口皆碑。
  镜头之三:寻找遇难尸体。对于尸体,特别是已经高度腐烂的尸体,常人一般都避之不及,而俞书记对此却是另一番心境。1972年在金山安后村发生了“8·23翻船事件”。该村23个农民上午过河到对岸抢收早稻,下午6点多钟收工乘坐渡船回安后,因连续几天下大雨,溪水猛涨,船行至江中,全船翻覆,只有6人获救,有17人罹难。对此惨痛事件,俞书记是怎么给群众分忧呢?他组织公社,大队干部10名,组成3个寻尸队,用15天时间,帮助群众找回16具尸体。第16天,在龙山东爱村溪边,发现有一条狗两只脚不停地扒沙,并不断发出嘴馋声,给寻尸队捎来第17具尸体在此的信息。俞书记带领肖仰长、陈炳欣、杨金水、陈宝船等人到现场。陈炳欣、陈宝船两人负责挖沙,其余三人负责裹尸体。沙一挖开,那恶臭味道实在难于言喻。可是,俞书记和公社干部出于对人民群众的阶级感情,他们以悲痛的心情,对受难者的尸体妥善处置入殓。这是一具女尸,20出头,个子大,加上浸泡16天,简直似“巨人”,很难入棺。最后,俞书记用双手一拉一压,才使尸体勉强入棺。这16个日日夜夜里,俞书记一方面要组织全公社夏收夏种,一方面又要处理“8·23翻船事件”;白天组织寻尸,晚上入户做死者家属的慰问工作;既要把寻找出来的尸体安排埋葬,又要处理其他善后工作。群众说:“俞俊才在‘翻船事件’中‘土公’兼‘孝男’真是人民的好书记”。在向阳渠道任总指挥时,有一位丰田民工因开山被土石压死,挖出的尸体血肉模糊很难入眼。这位民工是为开通向阳渠而献身的,在入殓前,俞常委亲自给死者整容。有位书洋女民工因淌河溺死,两三天了都没人敢下河捡尸,又是俞常委与郑瑞坤等撑竹排将死尸从水中打捞起来。
  艰苦朴素的好领导
  俞俊才小时,家庭困难,在家帮助母亲磨米粉,夏天搓熟果,手常被搓破,冬天冷得手被冻裂。从小养成吃苦精神。参加工作后,这种吃苦精神和艰苦朴素作风,直至影响他一生。1951年下半年,俞俊才同志受组织委派,到涌口乡抓点,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日夜驻村。1954年担任龙山区副区长,当合作化形成高潮时,调到龙海六石,不久调回龙山、金山区当区长,仍然驻村蹲点。1956年被选为党代表,参加县第一次党代会,后来任金山区委代理书记,还在蹲点。就是后来担任金山,靖城公社社长,党委书记还是这样,很少回家。1973年开始担任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委书记,都一直跑基层,蹲农村,尤其是主管农业的那段日子,他的艰苦朴素精神和科技兴农思想,实在令人钦佩。
  俞俊才在担任公社党委书记时,一有空就参加农村劳动,犁、耙、播、割、脱(谷)、挑样样都会。有一个夏种季节,县委副书记到金山公社要找俞书记,找遍所有的办公室都不见他的身影。后来听一位社员说:“俞书记在东建那里耙田”。最后,才从田里找回卷着裤子腿、满身泥土的俞俊才。
  俞俊才同志下乡从不考虑伙食,从简从朴。一次,苏荆华等人随他从金山公社驻地出发,步行走碧溪,内庵、祠内等村,沿路边检查水稻田间情况,边议论,边研究。当时正值仲夏,骄阳似火,一路口渴肚子饿。到了祠内村,一位小队长说要煮饭菜吃,俞俊才说:“不用了,煮些地瓜根配咸菜就行了。”任向阳渠道总指挥时,下到各中队,从来没有事先打招呼,为的是一不打扰基层,二不让下面准备好吃的。难怪有一个中队的饮事员深有感触地说:“我煮过好几个食堂的饭,要么说菜不好,要么就是领导嫌没对他特殊。现在这个地方煮得最称心,因老俞从来不拣吃,从来不占小便宜。”还是在向阳渠道,工地上,俞俊才同志以旧祠堂做办公室,以旧仓库做宿舍,自己上山砍竹子作床铺,有时还睡在炸药堆上管炸药。俞俊才同志就是这样因陋就简,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干着一项开天劈地的大事业。
  俞俊才同志下乡坐车的少,迈开双脚走路的多。听他身边工作人员总结说,坐在车上只能走马观花,多走路能多接触群众真正掌握第一手情况。即使办公室给他派了车,也是人与车各行其道。有一次,为了及时掌握全县秋收冬种的情况,派来车他只坐到双明村就下车,从双明乘船过河,大路不走走小路,没路走田埂,一丘丘田地走过,边走边检查,一到公社不用听书记,社长汇报,只请他们谈问题。因一路上的情况他已一清二楚。俞俊才同志下乡经常一条线走到完,白天下田间,晚上停下来听汇报,研究工作,每个公社至少住一夜。由于少坐车,多走路,多深入,连驾驶员张万畴也学会鉴别什么是水稻稻飞虱虫。
  1979年,我县受到早秋寒的袭击,山区的晚稻大部分有孕穗不抽穗,或者会抽穗不扬花,或者只开花不入米,损失非常严重;俞俊才同志面对这一实际问题,从科学态度出发,做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深入的科学探讨。他亲自带着县农业局技术干部苏荆华和各农技站站长、科技人员,爬山越岭,走遍南靖的山区。有一次,他和随行人员首先到南坑,然后车行公路,人走山田,从村中走到十八家,坑头、笔峰、鼎庵、直到梧宅,车在那儿等待。到高联时,已是中午时分,喝完稀粥,放下碗筷,即刻下田间看水稻,后又马上步行,晚上住在船场。第二天从船场出发,经西坑、上汤、甘芳,到达书洋,顾不上歇脚,又上版寮,闯塔下。到南殴、沿曲江、途经三座大山,山上都是阴森森的,人喊一声千山回荡。走出大山,再深入田间看水稻长势,这晚住在书洋。一清早又赶到梅林,到南靖的“西伯利亚”——长塔调查。在这里惊人地发现:同样受到寒流袭击,却有几片水稻受害程度较轻。俞俊才同志立即召开座谈会,进行深入的了解,最后得出品种科学搭配的方法:“以早对早,以早对中,以中对早”。这就是俞俊才靠两条脚走遍全县山山水水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就是科学态度的结晶。又是靠着这两条脚,不断地在平原、在山区、在低海拔,在高海拔等不同类型地区,来回调查,认真比较,总结摸索,得出一条规律,海拔相距100米,温度相差0.6℃。他还主持编写出《南靖县农业耕地海拔高程资料》一书。在农业生产上他强调要做到,不同海拔要有不同品种,不同的播种期,不同的插秧期。结果,1982年和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达到3.8亿斤,创下了我县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记录。他与科技人员一起,总结出的“天上一条线,地上一丘田,手中一本书”的农业科学生产经验,农业部向全国推广。群众说:“这是俞常委和农业科技人员用双脚谱写的‘科技兴农’篇。”
  余热生辉的领头雁
  俞俊才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时,响应党的号召,提前一年交上退休申请书,让年轻人脱颖而出。1991年4月组织批准他退休后,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离岗不离心,他说“吃的是皇粮,领这么多的俸禄,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先后被聘任为县计生协会顾问,县老龄委主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县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县政法队伍执法监督员等职务,他不占虚席,全然实干,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我县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再次做出贡献,先后被县政府评为“老有所为好老人”,被省政府评为“计生工作先进个人”。仅举两例,以示其工作的投入。
  (1)参与县计生协在龙山镇龙山村抓计生“三结合”工作试点,发现该村桥仔头小组二女结扎户吴金松的二女儿吴瑞华,从3岁开始每年有几次骨折,13岁累计有50多次。吴金松为了这个女儿,负债累累,以致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吴瑞华在龙山中心小学读四年级,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学区前三名。俞俊才同志通过调查,心想:要让更多计生对象看到党和政府的计生政策好,要让吴金松等二女结扎户解除后顾之忧,要让吴瑞华保持好的学习成绩,于是,他倡议镇政府机关,村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献爱心。老俞第一个带头捐款300元。在他的影响下,个人捐献款共计5995元。县计生协也挤出600元购买一只轮椅,让同班级的学生轮流护送她上学。同时帮助吴金松向龙山镇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购买手扶拖拉机搞运输,发展家庭经济。现在,吴瑞华同学的双腿,不再发生骨折。学习成绩仍然保持在学区领先地位。
  (2)对老龄工作十分投入,成效也非常显著。1994年5月,他和赖深渊同志接受县委的重任,分别委任为县老龄委正、副主任。为了我县老龄事业,他还是象在职时那样,不分星期六,没有节假日,深入基层、农村,深入老年群众。具体抓办如下几点实事:
  第一、抓好全县老龄工作队伍建设。他把握住乡镇、村换届选举的有利机遇,通过组织程序和干部任免手续,建立健全了11个乡镇场老龄委组织机构,配好了领导成员和干事。在村级组织机构建设上,实行“老年协”、“关协”、“老体协”三套人马一块牌子,并让老村干部和离退休干部进入老年协会,成为骨干。他还向县委建议同意,会长享受村两委待遇。第二、抓好老龄工作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在全县老龄干部培训班上,他亲自讲课;在全县11个乡镇场办班培训过程中,他逐个参加,具体指导。
  第三、抓老龄宣传工作。在各种场合和有关会议上,宣传尊老、爱老、敬老、养老是全人类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工作重要性和老年人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此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对老龄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重视。在对社会的宣传上,他向县委、县府建议,并被采纳,抓好典型,在1995年老年节前夕,在县城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授匾、表彰75名的好媳妇、好女婿、好儿女,老有所为好老人,热心老龄事业好会长、好领导的典型。会后,组织千人踩街队伍,以警车开道,20辆披红挂绿的彩车鱼贯而行,大造敬老舆论,此外,他亲自主持编写《敬老颂》一书,作为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农民社会家庭美德教育的教材,培养全社会的明天意识。
  第四、抓“老有所养”。他把目光瞄准金山镇后眷村,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该村于1995年7月1日由村财支出,在全县率先实行农民退休制度,134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每人领到30元的退休金,把中国农民退休制度这一天机泄漏给农民首先是60岁以上的农民。接着,抓三卞村实行新的一种养老补充形式,该村实行村财支出1000元,老人的子女出1000元,作为养老基金,提取基金利息作为老人生活补贴,全村近500名老人每人每月享受40元的生活补贴。目前,全县象三卞村这种已经实行的或准备实行的有龙山村、阡桥村、和溪村、斗美村、永溪村、仙岭村、河墘……。对那些近期内不能享受生活补助的老年人,俞主任挂念在心。特别是对养老存在问题的家庭,特别强调要重视开展“一访四查”(访老年人的家庭,查老年人的吃、穿、住、医),对推动落实家庭养老起到较好的作用。第五、抓“老有所学”。现在,县、乡、村已形成办学网络,共办8所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在校老年学员500多人。为了完建县老年活动中心,他与赖深渊等同志不辞辛苦下工厂、上矿山、跑林场,发动捐资献物,在他的努力下,一座投入120多万元,使用面积1326平方米的南靖县老年活动中心于1994年老年节投入使用。由于南靖县老龄事业的长足发展,县和部分乡镇老龄委,一批村的老年协会,分别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
  俞俊才同志就是鲁迅先生所赞许的那种人,他虽“并非天才,也非豪杰,……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过去的年代人民群众需要象他这样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人民群众更热切地呼唤他。他——俞俊才,瘦且坚实硬朗,党、人民群众和老龄事业需要他;他,今天连络昨天,走向“满目青山夕照明”的明天。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辑》收录了一系列南靖地区革命先驱和干部的传记、事略和诗歌作品,展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人物故事,体现了南靖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俊才
相关人物
吴荣火
相关人物
吴吉南
相关人物
苏石明
相关人物
黄耀辉
相关人物
肖仰长
相关人物
陈炳欣
相关人物
杨金水
相关人物
陈宝船
相关人物
郑瑞坤
相关人物
吴金松
相关人物
吴瑞华
相关人物
赖深渊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统计局
相关机构
龙山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长汀县
相关地名
大湖山
相关地名
圩埔村
相关地名
荆都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