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爱人民 人民爱县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43
颗粒名称: 县长爱人民 人民爱县长
其他题名: 记郑本道任南靖县长二、三事
分类号: K295.7
页数: 9
页码: 23-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郑本道县长在南靖县工作期间的一些事迹。郑本道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经历了艰苦的成长过程,最终成为了南靖县县长。在担任县长期间,他始终关心群众,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他倡导务实改革和发展新的生产门路,特别是在推动柑桔上山和茶叶种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深受人民敬爱。
关键词: 郑本道 南靖县 县长

内容

郑本道,1928年在山东省商河县郑家庄一个农民家出生,8岁上小学念书,因家庭经济困难,高小没毕业就停学,在家帮父亲务农。1947年7月入伍,在区公所当文书、财粮佐理员。同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1年5月调任福建省龙溪专员公署财政科科员,1952年调到南靖县,历任县财粮科科长、县人民政府秘书,县委财委主任、县委财贸部部长。1956年8月当选为南靖县县长。1970年元月调离南靖前往他县任职。在南靖县前后任职18年,连任县长近14年期间,作风正派,工作深入,脚踏实地,实事快办多办,深得人民爱戴。
  当县长生活不能有特殊
  农民出身的郑本道,被选任为县长后,生活上不敢有任何特殊。有如下数例以资佐证。
  (1)与发妻终生相守,不存二心。1952年郑从龙溪专署调到南靖,其发妻王莲芳也从山东来南靖与郑团聚。王莲芳是个缠小脚的女人,年龄比郑多一岁,没有文化。但他和她是在山东家乡相恋而结婚,婚后一起参加革命工作的“夫妻加同志”的伴侣,不用说情感基础是比较好的。曾有一个时期,一些人把没有文化、年纪较大,不会讲究妆扮的发妻,离婚撵回家乡,再娶姑娘,美其名曰“土包子换上洋小姐”。也曾有人与老郑开玩笑说“你要不要‘土换洋’,以你的职位,还怕换不到一个洋姑娘吗”?老郑总是以一笑置之。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仍如已往一样的亲密。1960年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曾物色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准备派出国外使馆当参赞,郑本道也被选之列,后来,外交部经考察,了解老郑的爱人是个小脚女人,不符合出国条件,因而被取消了。老郑不因此而抱恨,他对发妻仍然是“无怨无悔”,不存“二心”。王莲芳对丈夫的钟情,感激涕零,伺候老郑、孝敬家翁、教育子女,更加尽心,整个家庭团结互爱,其乐融融。
  (2)不吃“中灶”,不接受馈赠。1960年,国家暂时困难期间,一度副食品供应十分紧张。县委考虑县委常委、公社党委书记工作任务繁重,为照顾他们的身体,在县政府机关食堂开设“中灶”,伙食比一般干部吃的“大灶”好一些,能吃到面食和少数肉类、海产等副食品。郑本道当然是上“中灶”的名单之列,可是干部没有看到他上“中灶”餐厅吃一顿饭。有一次,他的父亲生病,食堂总务简晋国知道后,备好一碗“中灶”面食,五斤面粉,一条鱿鱼,亲自送到老郑家中,郑妻不敢接受,简晋国撒谎说“老郑知道我送东西”,把东西搁在桌上就走了。郑本道下班回到家,见到桌上摆的东西,问从那儿来?其妻答道:“一个个子瘦瘦,脸面黑黑的干部说是“你叫他拿来的”,老郑二话没说,叫来简晋国,问他为什么送东西?简说“听说你父亲生病,北方人习惯面食,我是带来给老人家吃的”。老郑严肃地说“东西你要拿回去,今后不能再送东西,更不能借我名义给我送东西”。
  (3)不接受特殊供应,不买特殊车票。郑本道家有70多岁的父亲,北方人不习惯吃南方的大米。山城粮站主任交代门市营业员,若老郑家属来购粮,可以多搭配一点面粉给她。有一次,郑妻王莲芳去购粮,营业员多卖给她顶粮额的面粉十斤,老郑知道后,批评教育其爱人一顿,他说“现在国家暂时困难,干部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共渡难关,不能有特殊”,其妻深明大义,立即送还十斤面粉换四十斤大米。60年代,塔下爱国侨胞感激人民政府开通天岭公路,为侨乡造福,赠送南靖县政府一辆小轿车。县党政领导有公务下乡都可派坐小轿车,而老郑公务下乡都很少派公务车,自己到运输公司客车站和群众一起排队购票坐车。
  努力实施柑桔上山
  南靖种植芦柑,历史悠久。1953年省农业厅列南靖为发展柑桔的重点县之一。1954年县委、县府总结靖城区的阡桥、径里、程溪区的顶叶等乡村在丘陵地带种植柑桔的经验,1956年龙山区涌进乡在大湖山首例推行“柑桔上山”的经验,获得成功。南靖县全境“八山一水一田”,山多有发展林果的优势,郑本道从大湖山种柑的启发,已看到南靖发展柑桔上山的趋势。为适应各区乡发展柑桔所需种苗的需要,他向县委建议办个“柑桔苗圃”,以保证有足够优良的柑桔种苗供应农民。县委批准老郑的建议,1956年在山城区三卞乡征用土地32亩,配备干部工人12人,借用一所旧庙宇做为落脚点,正式办起了南靖县柑桔苗圃。至1958年苗圃发展到385亩,培育嫁接柑桔200万株,当年出圃无病害的柑桔苗195万株,时遇省委书记叶飞同志来县视察,看到成片旺盛无病的苗木,十分赞赏,建议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省委书记一席话,响动了南方九省区,于是,南方九省植保研究会随即来考察,小小的南靖柑桔苗圃被誉为闽、粤、桂三省最好的苗圃。受到荣誉的鼓舞,进一步坚定干部工人办好苗圃的信心,郑县长因势利导,亲自参与规划和劳动,亲自与区乡联系,发动机关干部参加劳动,在苗圃附近的山地,落锄整地,开成梯田,种上柑桔和杂果,使单一育苗的场圃,变成育苗与种果相结合的实验场,从中得出第一手材料,指导全县柑桔生产。南靖柑桔苗圃成为南靖发展柑桔的示范,不仅果苗畅销省内外,柑桔种上山也硕果累累,经济效益显著,1960年上缴县财政利润达27万多元。当年国家农业部部长廖鲁言莅县视察,表扬南靖柑桔苗圃办得好,随即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拍纪录片,一时间,南靖县柑桔苗圃成为县、地、省直至全国的红旗单位。
  郑本道实施柑桔上山的另一条措施,是全力支持南坑公社办好“三千山果林场”,带动全县发展柑桔上山。1958年笔者被委任为南坑公社党委书记,为发展公社自身经济,总结了在海拔200至300米的尖山脚畜牧场种柑桔可以结果收获的经验,1959至1960年,公社按各大队劳动力的比例抽调100个劳力,加上公社办的红专学校的学生以及机关干部抽出50人,合共150人,开赴尖山脚,开山造田,挖穴备地,1961年种上柑桔8000株,还有其他杂果。至1963年收获柑桔2000多斤。1963年春,贯彻人民公社分级管理,队为基础的体制。作为经济实体之一的人民公社一级,不能再向大队或生产队抽调劳力。尖山脚果林场的劳力来源,只能按自愿互利的原则,自由结合。经过充分协商,有7个大队退出果林场,只有森林资源贫乏,副业门路短缺的高星、永丰、永爱三个大队愿意“以劳入股”,计投入股劳动力100人,使得尖山脚果林场的劈草炼山,平整土地得以继续。当年3月份,已有荒山开垦成梯田600亩。山已开、地已整,可当时遇到的困难,是人民公社底子薄,粮食和资金都不足,100个劳动力的生活安排,和筹足资金购上果苗,使600亩荒山变为果园,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公社党委书记将遇到的困难向县长郑本道汇报,郑县长听汇报后,决定亲临考察,翌日,他亲抵南坑公社,由公社党委书记和原“七一”高级社社长刘天才,陪同上尖山脚,从墓林一直到牛蜱,爬越一山又一山,郑县长察看那从“菅真林”开出的黑压压土地,赞扬了公社在此办柑桔场,方向对头。但要如何才能帮助公社办好这个果场呢?郑县长没有当场“拍板”。他回到县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并于数日后带领农业局长吴朝宗、财政局长陈炳欣以及粮食局干部等,一齐到尖山脚实地考察,他们先看1961年种植的柑桔在眼前的长势,再看枫仔脚正平整的规格化梯田,大家一致认为在这里办果场种柑桔,符合全国柑桔生产会议提出的“向山进军,柑桔上山”的方向。于是郑县长又带领大家就地规划,提出山岭顶种一千亩油茶,山坡度大的种一千亩杉、竹、木,两山岭间的夹谷阴湿地段种一千亩柑桔。建议将原名“尖山脚果林场“改为”三千山果林场”,这一蓝图和定名,征得大家一致同意。接着,县、社干部一起讨论如何开发“三千山”问题。讨论结果是,南坑公社出劳力出干部,县财政局出资金,县农业局出技术,县粮食局解决回销粮5万斤,和104个定员的口粮。在体制上实行县社联营,对原有果园和开劈的梯田折价5万4千元入股。
  “三千山果林场”,由于方向正确,政府支持,群众拥护,规划均已实现。据1989年调查年产柑桔3万多担,产值250万多元,实现利润100多万元。现在,三干山果林场,改名“南靖县园艺场”,作为县柑桔上山的示范场,为南靖县人均柑桔产量居全省之冠,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三千山柑桔上山成效卓著,博得各级领导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秦基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首道为团长的视察团、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等领导同志都曾莅场视察,极大地鼓舞职工继续办好果场的信心。果场越办越好,因而使该场党支部书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果场也多次荣获省、市、县授予水果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县长心系人民 人民敬爱县长
  建国之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党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面貌有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逐步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基础差异,仍然存在着富裕与贫困、先进与落后的差别。贫穷出名的有南坑公社的村中麻竹尾、南坑山角尾、南塘塔仔尾、村雅大山尾和高港的高港尾等八个尾。这八个尾都是海拔高、资源缺、交通不便,生产发展不起来的典型后进队。群众流传一句话说:“南坑公社八尾无好粿”。有一段期间,他们吃粮靠回销,困难靠救济,确实给县、社背上沉重的包袱。作为一县之长的郑本道同志,时刻关怀着这些后进地区的贫苦农民,1963年春,郑本道乘班车到南坑公社,带着公社党委书记,徒步出发,爬五公里山坡,走到塔仔尾,再从塔仔尾走到大山尾、直至高港尾。这些所谓“尾”的生产队,共同的特点是:人住山顶尾,田种山脚下,距村2至3里,而且是“三行田、丈八坎”的山梯田,种的单季稻,年亩产只有200—300斤;有山不种树,到处是荒山秃岭,资源十分贫乏。郑县长在高港大队住下来,高港是海拔800多米的高山区,气候寒冷,连夏天睡觉还要盖棉被,除春种少量烟叶、夏种少量地瓜外,水田都种单季稻,农活不多,剩余劳力不少,可剩余劳力也无出路。因而有句顺口溜“高港人一年收一冬,空闲烘火笼”(火笼是以木炭生火的取暖御寒用具)。主要问题是生产门路少,劳力没出路,郑县长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认为要改变高港的贫困面貌,首要的应当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充分发挥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当晚,郑县长召开大小队干部和老农座谈会,共商发展高港经济,解除社员贫困的办法。不少干部、老农认为高港地处严寒山区,山上不长树,地里不长粮,要解决贫困就要政府拨粮拨款支援。但也有一些干部、老农认为摆脱贫困要靠自己,但高港曾经试种过数种水果,大多数不会收成,唯有种柑桔能开花也能结果,但果实酸度大,没有市场竞争力,只好又毁了。座谈会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就是没有谈出“解困”办法来。次早,郑县长徒步到永丰、永爱,每到一处,都找些农民交谈发展多种经济办法。永爱的王火雷在交谈中提出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他说“每年清明节,我队都有人上笔仔山采清明茶,这茶树高宽达2—3米,生命力很强,说明茶树是适合高寒地区的品种之一。”受王火雷的启发,当晚,郑县长又到高港召开座谈会,在会上郑县长泡茶请大家,与会人说“我们不会喝茶”,郑说“要学会喝茶,今后生活提高了,都要喝茶”,与会人有的说“现在三餐都填不饱,再喝上茶,肚子不更饿吗”?还有的说“现在买油盐还觉困难,再喝上茶,钱从那儿来”。郑县长就以茶为话题说“你们可以学喝茶、学种茶吗,茶能帮助消化,随着人民生活提高,茶叶需要量不断增加,我这次来这里调查,知道你们的祖先早就种过茶,每年清明节你们都上山采过茶,说明茶树不怕严寒,适合你们地区种植,是解决你们剩余劳力的重要生产门路。又说:你们山不比塔下广达茶场高,云务不比天岭茶场多,他们可以种茶,你们也应该学种茶。与会人听了郑县长的即席发言,觉得很有道理,但又提出缺资金、缺技术等难题。郑县长当众拍板说“劳力由大队组织、集体开荒、集体所有;私人开荒、私人所有,茶苗资金由政府无偿投资,技术由农业部门支持,开荒劳动强度大,政府也可多补贴一些回销粮。通过座谈、拍板,提高高港人学种茶的信心。当年秋季郑县长又带领财政、农业、粮食等部门到高港落实具体措施,由财政拨出一万元,作为茶苗的无偿投资,由粮食部门支援部分回销粮,由农业局配合其他部门抽出干部组成工作组,驻点加强技术指导。就这样,高港地区三个村茶叶生产发展起来了,笔者最近访问三个村,现有茶园3880亩,其中集体430亩,年收入茶叶产值180至200万元,人均收入500至600元。群众称茶树是“救命树”、“长命树”、“摇钱树”。农民又编了一条顺口溜说“高港种茶树,用钱免忧,吃粮免愁,照明有电灯,出门坐车免爬登”。确实,种茶给高港农民解决了劳力出路,增加收入,解除了贫困,县长爱人民,人民爱县长,至今,仍有不少高港人民在茶叶生产季节,念念不忘郑县长给他们致富的恩情。
  在这县长与民互爱话题中,还有一则小故事。那是1960年的6月9日,南靖发生历史罕见的大洪灾,船场公社上濑村,山崩地裂,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灾后,政府及时拨出款物救灾,但这些款物并没有全部发放给灾民,而被少数公社干部所吞没。根据群众举报,县政府派出工作队前往清查,郑本道县长亲临督导,专案查清后,改组了船场公社党委,个别严重犯罪者,绳之以法律。有位清末秀才张荣瑞,看在眼里,听在耳内,想在心头,暗暗地自写、自雕一木牌匾,中书“官清民乐”四个大字,上款:郑公本道惠鉴,落款:草民张荣瑞拱手拜。匾干1962年秋,抬往船场公社党委会挂在中堂上,表达了人民对“勤政为民”的县长郑本道崇敬之情。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辑》收录了一系列南靖地区革命先驱和干部的传记、事略和诗歌作品,展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人物故事,体现了南靖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奇芳
责任者
郑本道
相关人物
王莲芳
相关人物
简晋国
相关人物
叶飞
相关人物
廖鲁言
相关人物
刘天才
相关人物
吴朝宗
相关人物
陈炳欣
相关人物
陈首道
相关人物
陈慕华
相关人物
张荣瑞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
郑家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龙溪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靖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