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见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19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31
颗粒名称: 留美见闻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9
页码: 184-192
摘要: 本文讲述了周晋安在留美期间的生活和对美国教育、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作者描述了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和留学生活,包括学习、采购、教育等方面的感受。并谈到了美国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如高校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中小学的问题以及性骚扰等社会问题。
关键词: 周晋安 留美 生涯

内容

在二姐的大力支持下,我于1982年7月4日从香港飞往旧金山,开始了两年半的留美生涯。飞了一天还是在7月4日到达。傍晚时分,一簇簇国庆节日烟火腾空而起,蔚为壮观。表侄和两位远亲接我到一家餐馆吃饭。饭后店主端来四个荷花苞形的烤饼。我掰开一个吃了,里面夹着一小片纸:“从今天起,你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我惊叹着:好签!新倒是新,却非事事顺心。
  头一关生活关。我从小娇生惯养,成家后全靠贤内助,没做过饭。到学校食堂一打听,吃不起,只好硬着头皮学做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有进步,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管家”上。起初只会到最近的超级市场采购,以后懂得利用报纸广告,货比三家后再买。路远不要紧,可搭同学的便车。最后我又从台湾移民那里获悉,到农贸市场摊位买菜最便宜,因货从农场、果园直接运来,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管理费用。几家台湾人配合默契。每周每家轮流开车去农贸市场采购一批,然后分发至各家门口。这种精打细算精神使我终生难忘。与此相反,在超级市场经常可以看到手持免费“食品券”的人(黑人居多)。这些穷人采购起来象个阔佬:漫不经心,随意从货架上把货往手推车一推了事,没人低头细看价格标签,更不停下来算一算单价,“潇洒”极了!这样采购,难怪一辈子受穷。莫非他们目不识丁,什么也看不懂?我不禁替他们感到痛心。在美国采购大有讲究。譬如买大米,包装越大,单价越低,因为分为小包装要多费工和包装材料。在淡季买东西可大打折扣。一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出售,价格却相差很大。我要学精打细算,不怕人笑话我“寒酸秀才”。秀才有秀才的价值。
  回国后看到我们的下一代“潇洒”的采购派头,使我联想到那些手持食品券的可怜虫。你凭什么要装阔,装“南洋客”?有一次我的一位海外亲属和我一起上街,他掏钱买烧鸡,一只30元。(要我来买,20元准够)怪也不怪,卖主抓住了他的心理:西装革履的“南洋客”怎好意思在大陆穷亲戚面前查斤问两?我暗自好笑:潇洒乎?傻乎?这种大少爷作风早该抛弃了!是留在美国工作的科技精英使我的认识提高了一步:中国人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传统不能丢!谈谈教育。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对外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严。学生在原校的英语成绩再好,不算,统统要再考一次。对于写作能力差的研究生,要求补写作课;对于大部分文科研究生则要求补一次公共英语(包括语法)课,而且不给学分,目的在于接受正规训练。我学的是语言学,只对专业有兴趣,因此对此安排颇有微词。好在任课老师怀特女教授经验丰富,我越学越有兴趣。她教学方法独特,不死抠课本。学生要先做练习册上的习题,公布答案后自报错题,她就以此为讲课突破点。她自订“规矩”,上课前5分钟小测验。更妙的是,以后的每次测验都要反复考前面考过的重点、难点,她每次改考卷都有详细记载,“数据”输入电脑,作为科研资料。由于与重点有关的难点受到“轮番轰击”,终于被个个击破。
  这与我们的作法大相径庭,我们往往教一章考一章不管前章,而且不认真搜集、积累数据,心中无“数”。她还敢于独树一帜:平时成绩B以上者不必参加期考,只交一篇学期论文。这样学生就自然特别重视平日学习。学校对于她这种标新立异听之任之,因为每次“民意测验”,她得的几乎是全优。按学校传统,每学期的最后一节课搞民意测验,让学生给老师打分:优、良、中、差。无记名调查,表填完后迳送系领导。
  我佩服她这种只为学生负责,不看领导眼色的胆量,我真希望我们也出它几个怀特,而且希望有一天我们教育界能订几条规定,允许特级和造诣特深的教师各行其是,放手让他们发挥特长和创造性,创造自己的风格,不必按常规办事。梅兰芳就自成一派!美国的高等教育相当普及,而且灵活性强,适应各种学生的不同要求。南卡州小镇克林顿,人口九千,竟有一所有名望的长老会学院。大学分两年制和四年制。两年制大学毕业可先工作,也可马上转到本科大学。由于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统考,每次考试的难度和形式都差不多,所以好多大学都事先规定好自己的入学分数线(对于外国留学生的托福和GRE考试,各校的分数线也不一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公布的分数线来挑学校。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其实大学的容量远远超过实际吸收量。好大学的校园都很大,校方提供校车让师生免费乘坐。有些大学“吃不饱”,就以优惠条件从海外招收大学生和研究生,甚至附设老年班。八十年代设老年班的不多,据说现在有增加趋势。这比另办老年大学省事得多。大部分大学春秋两季均可入学,夏季(六至八月中旬)也有书念,供急于毕业或有特殊情况者上学,做法是把正常学期四个月的课时集中在两个多月上完,一个夏天只学一两门课。但好多学生把暑假当成打工或旅游季节,不爱上这SummerSchool,尽管到处有空调,学习并不吃力。想早点拿到博士学位而又有把握的大学毕业生,可要求越过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以节省一年至一年半时间,但要冒点风险:如念不到头,连硕士学位也给丢了。念医科和法律,大学毕业才有资格考,难怪医生、律生最吃香。他们念得最辛苦,智力投资最多。四年制的工学院、商学院也得到美国学生青睐。理科研究生院几乎是亚洲人(中国、印度、南朝鲜)的一统天下。此外,转学、转系不难,只要钱够、分数够。
  美国大学有不少优点,但中小学却问题成堆。清早六、七点就有黄色校车来回奔跑:城东学生拉往城西,城西学生拉往城东。按规定,公立学校不许“清一色”,以避种族隔离之嫌。但买房子却自行挑选,白人爱住白人区。哪个地区黑人多起来,不少白人就会搬走。实际上已自然形成某种种族隔离,却偏要违反就近入学原则,做出消除种族隔离的高姿态。强扭的瓜不甜。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学生学习成绩相差很大。有的学校分快、中、慢班。如数学,成绩优优班一学期可能学一本半书而成绩差差可能一年才学一本书。不实行留级制,学多少算多少,年限一到都毕业。有些小学毕业生比文盲强不了多少。我问一个黑人孩子长大想干什么,他说:“当司机。”他自认为当司机不需要多少文化,跟玩一样。学校无可奈何,唯一的武器是向家长起诉。报纸有时报道某学校起诉某家长纵容子女逃学罪。两极分化是必然的。个别高中毕业生允许学大学课程,因他早已达到毕业程度。大学承认其学分,将来可提前毕业。(这是听说,可惜我未遇到这种学生。)这与我们科技大学的神童班是两回事。差生呢,失去学习兴趣。不上学却不行,那就胡闹吧。城市越大问题越严重。学生打老师的事件屡有所闻。高中好一点,不想上的可不上。不少高中的乐队和球队已很出色。另外,大部分州规定,年满十八即算成人,家长可管,也可不管。有个学心理学的同学义务给入狱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他的一个辅导对象凄然地说:“我快出狱了,但我已满十八,我爸不许我回家。我该怎样谋生好?”我的同学也无计可施,也许介绍他当小工吧。美国少年犯多,中小学教育不得力是个原因。近年来美国已发现原来的办法行不通。
  听说已听任家长送小孩到私立学校就学。同时公立学校试行小班上课,以便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对外语教学也开始重视。教师地位逐渐提高。有的州把商品税提高半个百分点(商品价格包括商品自身价格和百分之五左右的商品税,由各州自行规定),作为教育补充经费。这一举措大大增加了经费。可见关键在于是否认识到教育和科技兴国的重要性,是否能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
  1983年是美国发现艾滋病严重“入侵”的一年。霎时间各杂志纷纷报道,群情激愤,风声鹤唳,煞是紧张。据调查,此病乃从西非传入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波多黎各是美国领土,当地人可随意在美国进进出出,因此出了问题。这下子波多黎各人成为众矢之的,迈阿密有的商店竟拒绝接待之。宗教界乘机大作文章,称艾滋病为“天谴”症。据说吸毒者和同性恋者易得此症。牧师们说:“看!这是上帝的惩罚!有一次美国同学带我到他教堂做礼拜。牧师竟专题讲反对同性恋引用了五、六处圣经经文。此前不久,我看过旧金山同性恋者大游行的照片。男男、女女同性恋者开着几十辆摩托作为先锋浩浩荡荡开过大街好不威风。据初步统计:旧金山成年男性中同性恋者高达百分之十。物极必反,这下子他们威信扫地,有的私人企业竟拒绝雇用同性恋者。这年年底报纸报道:离婚率有所下降。好!坏事变好事。
  尽管如此,性骚扰事件仍时有所闻。其实只有名人的性骚扰才能见诸报端。一位美国中年寡妇(诗人)经常到一家中国大餐馆过周末。一次,她喝得酩酊大醉,无法开车回家。经常接待她的一位男服务员好心开车送她回家。半路上诗人酒醒,但却冲动起来,几乎脱光衣服,要求做爱。小伙子不从,她就用手抓,把皮肤撕得一道一道。小伙子还是坚持把她送回家。她一下车,儿子见她那副模样便立即报警,将小伙拘留审讯。拘留期间,一起被拘留的男人还想对小伙进行性骚扰,十分恐怖。幸好审讯及时,小伙辩解有力,才得以及时释放。女诗人恢复理智后深感内疚,就到餐馆赔理道歉,但再也找不到小伙踪影。她急了,竟雇私人侦探去找。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小伙子主动找诗人说明情况。他们终于成为真正的朋友。
  性骚扰无奇不有,不必多谈。青年男女未婚同居却是普遍现象。据说原因不少:年满十八岁青年有权支配自己的生活和婚姻,父母无权干涉;有些人美其名曰:“试婚”,合则同居,不合即散,“利索!”;离婚手续麻烦花钱多;有了私生子也没关系,政府给未婚先育母亲发子女抚养费,够糊口的了。
  性“自由”、性“解放”给美国带来一系列问题。大量未婚生育母亲的存在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美国至今找不到对付良策。有人把世界的性混乱和艾滋病都怪罪于美国,不免有失公允。一位南美哥伦比亚的同学对我说,他们的儿童一半是私生子;北欧的性混乱,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为不及(我看过北欧电影);最近我到东南亚的一个国家旅游,发现该国问题更严重:包租妓女,海滨裸泳,人妖……日本游客称该国为“色情天堂”。
  我举这些例子,并非为美国开脱罪责,而是认为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以免沦为什么什么“天堂”。举目世界,物欲横流,世风日下,足见我们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久之前北京大学学生开展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的一系列活动,得到全国大中小学的热烈响应,出现很多感人事迹,涌现一批心灵高尚新人。这种活动应该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我建议南靖的中小学也开展类似的活动,在党政机关的领导下,群策群力,把老区南靖建设成为两个文明的先锋县、模范县。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19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19辑》

本文讲述了关于南靖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的文章或者有关人物的历史回顾。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晋安
责任者
梅兰芳
相关人物
克林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城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