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风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93
颗粒名称: 杏林风范
其他题名: 记县第四、五届政协常委、医师黄镇远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6
页码: 130-13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靖县杏林风范代表人物黄镇远医生的生平事迹和医学成就。黄镇远医生自幼勤学好学,立志成为医生,并在名老中医曾清杨的指点下得到良好的医学基础和传统医学知识。他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尤其在治疗肝病和其他疑难疾病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明了治疗甲肝和乙肝的特效药物,同时对慢性肾炎、卵巢囊肿、产后风瘫、坐骨神经痛等疑难顽疾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创出一系列良方秘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使患者受益匪浅。
关键词: 南靖县 医师 黄镇远

内容

黄镇远,政协南靖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常务委员,现任南靖县山城镇卫生院中医主治医师。《中国当代名医辞典》、《求医问药实用辞典》、《中国高级医师咨询辞典》等大型医学工具书,收录了他的辞条,《福建政协通讯》杂志以“政协委员的风采”介绍过他用草药治肝炎的经验。
  黄镇远1937年9月生于平和县霞寨镇黄庄村。他自幼勤读好学,成绩优异,每每名列班级第一。在平和县第一中学高中部读书时,他被聘为校外数理化辅导“老师”。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个医家子弟,借阅了不少医学书籍,遂对医学发生浓厚兴趣,初则向往,继而酷爱,引起杏坛关注。平和县医院名老中医曾清杨,被他独到的医学见解所震动,为他的“医治世人”的雄心和毅力而感动,破格收他为徒。1956年高中毕业后,他放弃报考大学的机会(凭他各科全优的成绩,要考取大学犹如囊中探珠),专职跟师实习,深得曾医师的爱怜和信赖。曾医师为他指点四大医学经典要略,赐教珍书宝训,传授奇方妙法,使他的医学知识日渐渊博,医学技术日臻纯熟。1957年,他写了一首“藏头诗”:“镇心从医术,远志绍歧黄。要学卢与扁,为医不为利。病者苦吾苦,人健我乐时,效高沉疴起,劳心痼瘀除”,表示“镇远要为病人效劳”。他牢记中国古训:“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决心把毕生精力,献给“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1957年冬,他在南乌公路工程指挥部医疗所工作时,天天巡回在工地上,往返20多公里,从不叫苦叫累。1958年冬,他调到坎仔头铁厂保健站。这里的急诊任务十分繁重,他天天都得超负荷工作,有时一个下半夜就要诊治10余个急诊患者也毫无怨言。为此,他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并赢得工人们的称赞。
  医海茫茫,谁敢云帆高挂,谁就能乘风破浪,到达辉煌的彼岸。黄镇远从医不久,发现我国是肝炎高发区,对于肝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药。因此,他立志要在这个领域里开辟出一条新路。
  几度春秋,几度寒暑。他对治疗肝病的草药进行反复筛选和试验,于1986年发明了治疗甲肝特效药——“消絮合剂”,经千人以上病例实践,急性甲肝患者治疗一个月,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者达98%以上,尤其是消除肝功能检查中的麝香草酚絮状更有特效。在“消絮合剂”加减的基础上,他又进行反复验证,创立了治疗乙型肝炎良药——“灭澳合剂”。患者服用此药3—6个月,有效率达90%,表面抗原转阴率达6%%上。碧候村村民黄志龙,患重症乙型肝炎,损及肝功,麝香草酚絮状4+,经黄医师用“灭澳合剂”治疗,半个月后临床症状好转,两个月后麝絮消失,半年后表面抗原转阴,完全康复。
  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黄镇远医生除了发明治疗甲肝特效药和治疗乙肝良药外,还善于除痼疚,敢于起沉疴,向慢性肾炎、卵巢囊肿、产后风瘫、坐骨神经等疑难顽症发起进攻。
  许多肾病患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得法,往往转化为痼疾而痛苦一辈子,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尿中蛋白很难消除。为攻克“蛋白尿”,黄镇远医生查阅了很多古医藉,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配成了“消蛋白合剂”,专治慢性肾炎,取得了良好效果。龙海市郭坑镇张碧连,患肾炎已两年多,住过几处医院,花钱万余元,求黄医师诊治时已有尿毒症状,经服“消蛋白合剂”3个月后康复。
  卵巢囊肿是常见难治的妇科病顽症之一,妇女患之,小腹肿块逐年增大,如怀子状,痛苦异常。山城镇张渠村村民张杏,患此病15载,腹大如斗,动则喘促,经医院检查确诊,建议往上级医院手术切除。病人拒绝手术,请黄医师为其诊治。黄医师通过辩证论治,采用“攻补兼施”之理,运用补气血、祛瘀滞之法,为其治疗半个月,使她肿块渐消,食欲增加,再治两个月,肿块全消。20年过去了,张杏健康情况一直良好。
  产后中风引起的瘫痪和坐骨神经痛等比较顽固的“医学碉堡”,也在黄医师的手中被一一攻克。山城镇山里蔡村村民沈阿娘,产后风瘫半个月,仰卧则不能转侧,生活不能自理,经黄医师出诊治疗8次,20多天后完全康复。
  此外,黄医师还认真钻研治疗常见病的良方秘药:创成胃出血的克星——“止血合剂”,使患者服药四剂后血止,服药20至30剂后根治;利用他人验方进行加减化载,在药物重量比率上优选配方,治疗阑尾炎一天可止痛,退热,连服4剂痊愈,可免手术之痛苦;腮腺炎只要服草药3至4剂即可治好;创成“消肿合剂”,专治淋巴结炎、淋巴结肿、甲状腺肿;根据辩证论治,处以气血双补的十全大补汤加味,连服30余剂,使已3周岁四肢痿软的残疾幼儿能正路……
  成功的病例举不胜举,丰硕的成果累累盈枝。有谁知,成功之前的辛苦?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为了采掘挖取草木药材,黄镇远医生爬高山,攀悬崖,穿森林,涉溪谷,常见毒蛇眼不眨,时闻怪声心不惊,采集草药数百味,在其贤内助陈秀琴的帮助下,进行洗、切、晒和鉴别比较,筛选应用,免费试治好病人不计其数。十几年来,他每年出勤都在360天以上,每年诊治病人均达1.55万人。黄医师治病特点是省钱、快好、疗效高。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镇远医生有口皆碑的良好医德和高尚的医风。从医以来,他把病人当亲人看待,不管白天黑夜,无论上班下班,只要有人求诊,他都乐意而为之,特别是节假日,有来家中求诊者,他都无偿服务。数不清的“红包”被他婉言谢绝,数不清的赞语令他激动不已。他不但自己廉洁行医,还教导全家人以良好医德为重,从不收受患者的“红包”礼金。因此,他家直至今天,还住在山城镇新华路一间简陋的旧楼房。许多人劝他说:现在是改革开放年代,你何不用你的技术和威望开个私人诊所,你妻子会当药剂员,女儿又是医生又会做护理工作,一定会赚大钱。可黄医师依然不改从医初衷,不为钱财所惑,仅收患者一点点成本费。碰到困难户,他不但不收成本费,还掏钱给病人买配药食品。
  医界宿将,杏坛风范。黄镇远医生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必将在南靖医学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八辑,发表了南靖县政协18位委员的事迹。这18位委员在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进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成为各自所在单位、所从事职业范围的行家里手,为南靖经济的腾飞,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展示了政协委员的风采。

阅读

相关人物

唐耘
责任者
黄镇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