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食用菌大王”的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86
颗粒名称: 一个“食用菌大王”的路
其他题名: 记县第五届政协常委、“农民科技示范户”杨加金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7
页码: 75-8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杨加金先生的成长经历和在食用菌生产领域的创新和贡献。文章详细描述了杨加金先生从艰难的童年时期到在农村种植蘑菇和毛木耳的实践过程,以及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成功地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的多次突破和进步。他不仅在生产技术上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还积极为其他农民传授新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为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最后强调了杨加金先生无私奉献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对农业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执着追求。
关键词: 南靖县 食用菌大王 杨加金

内容

政协南靖县第五届常委杨加金,1956年农历2月14日生于靖城镇郑店村山头自然村。5岁时,其父病逝,母亲林旦粿克勤克俭,拉扯6个孩子,生活十分贫困,只好将老二杨顺天送入抱养。老大杨队金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帮助母亲维持生计。杨加金从小聪颖勤劳,深得全家人的喜爱,母亲和长兄表示再困难,也要让加金读书识字。就在这样的困境中,9岁的杨加金才踏进渴望已久的郑店小学的校门。他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格外认真,成绩优异。老师称赞他,同学羡慕他,使他更加勤奋学习,虚心向上,谁曾想到,1966年,他仅读到初小,那场席卷全国的长达10年之久的大动乱就开始了。杨加金因此辍学,回生产队参加“农业学大寨”,直到1970年“复课闹革命”,才重返郑店小学读五年级。
  此时的杨家,因生产队的“工分值”一年比一年低,每个壮劳力,累死累活地干一天也挣不到二角钱,日子越过越艰难。小学毕业后,杨加金就回生产队“修理地球了”,为生活所逼,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偷偷地养了几只母鸡和母鸭,可这些无辜的母鸡和母鸭却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而在深更半夜横遭扼杀、没收,他也差点儿被捉去游街批斗。
  1976年10月,平地一声雷,恶贯满盈的“四人帮”垮台了。杨加金和全国人民一样,欣喜之余切盼着党的富民政策。但“春风不度玉门关”,整个社会还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徘徊,农村还不允许个人勤劳致富。1977年,漳州市罐头厂派员到郑店大队收购蘑菇。在这种情况下,山头生产队才敢以集体的名义种植蘑菇。从小就有“发明欲”的杨加金,趁机在家偷偷鼓捣起蘑菇来。没想到,他的脚刚刚踏到“食用菌王国”的边缘,就有人告发他“发展资本主义”。结果,他利用下半夜神不知鬼不觉悄悄挑回家的蘑菇堆料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强行没收。苍天不语,欲哭无泪,他只能望菇长叹息!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吹到了郑店大队,杨加金的“食用菌梦”又复活了。他开始试探性地种植蘑菇,第一次就获得大丰收,收入2000余元。2000余元在当时,对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讲,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穷惯了的杨加金,第一次手棒着这2000余元的血汗钱,心潮澎湃,激动得热泪盈眶。
  第一次成功的尝试,激励着他趁热打铁,大种其菇,第二年又获大丰收。
  1982年,杨加金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蘑菇生产。此时的郑店大队,已经家家户户有蘑菇了,但菇农急需的“草枝菌种”(塑料袋装)很难买到,即使能买到,质量也不稳定,产量很低,甚至没收成。杨加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自己闯出一条生产食用菌菌种的路,为广大菇农服务。于是,他订了《福建科技报》、《富民报》、《广东科技报》、《食用菌》、《中国食用菌》、《国外食用菌》、《现代蘑菇栽培学》等有关报刊,认真地阅读,刻苦地钻研,从中吸取一些经验。他虽然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凭,但由于天资聪颖,硬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啃书嚼报,遇到不懂的字就查阅《新华字典》,碰见不懂的名词术语就查阅《食用菌辞典》。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此,他或到漳州、龙海等地虚心求教,或把技术员请到家中来现场指导,传经送宝。就这样,他边学习边实践,将蘑菇养料从原来的“一次发酵”改为“二次发酵”,使之优质化,从而提高了产量,平均每平方米蘑菇增收4—7公斤。村里的菇农们闻讯后纷纷请他上门指导,他毫无保留地将新技术传授给大家,并为他们提供新菌种,仅收一点点成本费。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常在。杨加金深知“一人致富不算富,人人皆富才是富”。于是,他把苦心试验发明成功的“二次发酵”的实用新科技,通过广播宣传,从全村推广到全镇、全县乃至全地区。
  原先,做蘑菇的复土材料要用“颗粒土”。“颗粒土”须采用池塘泥,晒干后再用小铁锤或柴刀背轻敲成碎块,尔后再将碎土块用筛子筛匀,使之成为规格化的“颗粒土”。这既费时费力,又不能大幅度提高单产。杨加金琢磨再三,反复试验,把普通菜园里的松散泥土当复土材料,终于又获成功,立即产生“轰动效应”。全县菇农自发到他家参观学习,取经者络绎不绝,0峰期每天达300余人。当时的地委常委樊生林得悉后,亲临他家参观蘑菇房,赞扬他为全地区的菇农们打开了致富门,鼓励他继续努力,把蘑菇生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985年,杨加金看到大家一哄而上地生产蘑菇,致富门路较窄,就又琢磨开了,认为食用菌生产不能太单调,食用菌王国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必须去垦拓耕耘。于是,他又一次慷慨从容地出征了。在种蘑菇的基础上,他根据有关资料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研究试种毛木耳。毛木耳的培养料,通常都用木屑,致使木屑紧张难买到。他就试以蔗渣为培养料,结果旗开得胜。他马上将这一新科技迅速推广到全县。此后,蔗渣亦紧张了,他又试验用漳州糖厂发醇蔗渣生产木糖后废弃的残渣(木糖渣),作毛木耳的培养料,又获成功。原先,这种木糖渣废料糖厂每天都要雇人清理,如今供不应求。化废为宝,对糖厂对农民都有益。糖厂感谢他,农民感激他,都把他视为“天才的发明家”。为了农民兄弟,他又一次毫无保留地将这个新科技献给了全社会。1990年,《福建日报》社和《闽南日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他,他就把这些绝招秘诀竹筒倒黄豆般地全部讲出来,要记者将他的发明成果公布于世,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打开“阿里巴巴”大门的金钥匙。
  毛木耳的培养料有了,而营养辅助料却仍然采用麦皮、米糠,如能改用其它价格低廉的东西代替,那又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进步呀!杨加金的脑子又车轱辘地转开了。功夫不负苦心人。1991年,他又研究发明出利用糖厂的下脚料——滤泥伴和牛粪而代替麦皮米糠做毛木耳的营养辅助材料。
  1991年,杨加金开始引进台湾种植毛木耳的模式,利用责任田,在野外搭塑料大棚,以“墙式栽培法”代替过去“吊袋栽培法”,彻底摈弃了那种“占面积、光线弱、通风差”的“太空包”模式。
  1992年,杨加金被中共漳州市委农村社教办、农村工作部和漳州市农业委员会评为“市十佳农民科技示范户”。
  1993年,为扩大生产规模,杨加金与漳州市供销总公司联合兴办毛木耳场。他向村委会租了25亩土地,搭盖了一座10240平方米的塑料棚栽培房,种植了100万袋的毛木耳,年产干品40吨,产值100万元。
  1994年,为了便于管理,责任到人,杨加金毅然将这座凝聚着他无数心血的“聚宝盆”让给“合作伙伴”——漳州市供销总公司,自己则又一头扎到食用菌的实验发明中去,开始试培草菇、凤尾菇、金针菇、平菇等高优菌种,建立了一个规范化的高优菌种培植中心,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不受气候、季节的影响而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名优菌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杨加金走过的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食用菌大王”的路,更是一条发明、奉献、造福人类的路。任重道远,前程璀灿。开拓进取的杨加金永不歇步!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八辑,发表了南靖县政协18位委员的事迹。这18位委员在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进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成为各自所在单位、所从事职业范围的行家里手,为南靖经济的腾飞,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展示了政协委员的风采。

阅读

相关人物

唐耘
责任者
杨加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