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84
颗粒名称: 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人
其他题名: 记县第四、五届政协常委、高级农艺师、农业推广站站长苏荆华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13
页码: 52-6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苏荆华同志在南靖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杰出贡献和成就。他毕业于龙溪农校果蔬专业,并在农技推广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苏荆华同志通过自学、深入调查和创新实践,积极推动南靖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为农民提供科学种田的指导,解决了农作物遭受秋寒袭击的问题,推动了杂交水稻的发展,促进了地方农业的增产增收。在领导农技推广工作时,他严格要求自己,并致力于培养和建设农技人员队伍,取得了显著成绩。整篇文章展现了苏荆华同志在农业科技领域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南靖县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南靖县 苏荆华 农业推广站

内容

苏荆华同志于1955年春毕业于龙溪农校果蔬专业,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他虽然没有跨入高校大门,但能刻苦自学,认真钻研,精益求精,他严于律己,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且能深入调查,联系实践,总结提高,不断创新,为南靖农业发展作出了无私奉献,成为科技界知名人士。他所取得的卓然成绩,也给自己创造出光辉前程。1982年被评为农艺师,1987年晋升为高级农艺师,1993年被中共南靖县委、南靖县政府评定为县管拔尖科技人员,1994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能够奋斗不息,其内在动力在于有一颗对事业无限忠贞的心,正如县教育局领导所夸奖的,庄振生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
  年被全国农技推广总站和中国农技推广协会联合选入《全国农技推广名人录》,同时还兼职人民政协南靖县第三届委员、农业组组长,第四届和第五届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政协漳州市第八届委员,省、市粮油作物学会理事会理事,县农学会副会长,县粮油作物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等职。他所走出的道路,给那些只有中专文凭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成长是个学习榜样,借鉴素材。
  在龙溪农校读书时,他就把苏联农学家米丘林提出的“我们的任务不是等待自然的恩赐,而是向自然索取”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参加工作后,一直向自然索取,不断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1979年秋,他上任县农技站副站长,主持县农技推广工作,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全县有19万亩晚稻,受到秋寒袭击,预计损失2040多万斤粮食,领导焦急、群众悲观。面临这样惨重损失,必须及时总结教训;于是他和当时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俞俊才同志,一起翻山越岭,历时半月,走遍全县山山水水,进行实地调查,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在生产措施上不遵循客观规律,存在许多缺乏科学性、带有盲目性的人为因素,所以才受到自然惩罚。要改变山区“低而不稳”的生产面貌,必须从基础研究抓起,征得领导同意后,他立即组织一支技术队伍,对全县176个农业大队,1716个生产小队,25.35万亩水田,进行海拔高度测定,然后汇编成《南靖县农业耕地海拔高程资料》一册。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环境提出“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合理布局”的总策略。对全县25万多亩水田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即双季稻适宜区、双季稻次适宜区、单双混作区、单季稻区。并针对各区的温、光资源制定了品种布局和播插期安排对口表,以确保晚稻安全抽穗。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现已被农民所掌握。从80年以来,山区秋寒灾害问题也就基本得到克服。
  杂交水稻的兴起,给粮食生产带来新的生机,七十年代末期,杂交水稻发展达到高峰,79年全县种植杂优有17.3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2.9%,但由于组合单纯,抗性衰退、氮肥偏多、管理不善,遭到穗颈瘟的严重为害,挫损了农民种杂优的积极性,八十年代初,杂优种植面积似乎等于零。杂交水稻的大起大落,这是他上任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为了重上杂交稻,他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抓信息,搞引进,组织杂优高产综合技术示范活动,提出“重新认识,重新试验,重新示范、重新推广”的要求。1982年他亲自带领农技人员分别在平原的山城镇岩前村,山区的和溪镇坂场村,搞二片杂优示范片。以更换组合、配套栽培的方法获得了显著增产,坂场村中稻杂优七十亩,总产7万多斤,比81年翻一番,岩前村晚稻杂优103亩,平均亩产950斤,比81年增产12.5%,比同片土地的常规品种“广包”亩产882斤,增长7.7%。典型示范使群众重新认识到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又开始重新起步,从83年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83—93年全县累计推广杂交稻92万亩,尤其是山区,杂交稻已成为中晚稻当家品种。群众讲:“要丰收种杂优”。为了防止杂优水稻的抗性衰退,他积极参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更新换代工作,从广西引进博优64,三明引进汕优77,都获得成功。1991年,我县被农业部列入全国杂优新组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县,同年由农业部顾问、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罗永潘带领的南方十省杂交水稻专家考察团,莅临我县考察,对我县种植的杂优稻,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象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着对象多,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任务重的新情况,这是他上任后遇到的第三难题。以前农技推广是面对大小队干部,现在要面对千家万户,这是一个大转弯。为了适应新形势,他带领县、乡农技站人员一起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与基层干部、农民兄弟座谈、交流,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探索农技推广新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天上一条线,地下一丘田;村里挂勾户、圩里询问处;手中一本书、墙上一张报;组织研究会,召开现场会;建立“三情”哨,分类搞指导;举办培训班,田头传帮带;健全科技队伍、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途径的适应生产体制改变后农技推广的新形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积极推广科技成果,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粮食连年增产,受到群众赞扬,农民称“科技广播是厅头先生”,“建立示范田是它的展览馆”,“农技咨询处是农友之家”,“手中一本书是一年早知道”,“技术服务是仙师送宝”。由于农技推广别具特色,1983年受到了省农业厅的嘉奖,1984年得到国家科委、经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授予的农林科技推广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我县地处山区,境内多山,地形复杂,大部分稻田分布在山沟、山坡、山垅中,土地浅瘦,阳光不足,常受冷、渍、酸、毒为害,影响水稻产量,70年代的生产水平,年亩产要跨“纲要”还有困难。1971年初,苏荆华同志下放到高山区的新村大队(海拔700多米)蹲点,与当地农民一起搞水稻高产试验田,创造了早季亩产1028斤的高产水平,这讲明只要注意生态条件,采用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山区也能出状元。因此,他上任后第四件事就是下决心修理“地球”。1983年由他主持抽调16名农技人员对全县的耕作、土地、病虫、气象等进行全面普查,普查结果,年亩产在1200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有12万亩,占当时水田面积的52%,其中属于黄泥田有76800亩,冷烂田有36360亩,沙泥田有4440亩。摸清底细后,1984年开始分期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第一期先在村中、上汤、仙岭、新村四个点搞2000亩以工程改造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示范田。他带领农技人员进驻示范点,进行实地规划、现场指导,抓住重点,解决要害。如仙岭点主要是“烂”的问题,采取开深沟,排除地下水;村中点主要是“锈”的问题,就埋地下沟排锈水;新村点主要是“冷”的问题,就劈阴增光、开沟排冷提高“三温”。通过分类指导,对症治理,取得了当年改造,当年收益,二千亩“中改”示范田平均年亩产1031斤,比上年亩产增加170.4斤,85年年亩产达1291.6斤,又增产250.5斤。第一期“中改”取得成功后,第二期他又组织更大规模的“中改”战役,除山城镇外,全县九个乡镇89个村参加“中改”协作攻关,面积80000亩,其中双季稻77000亩,中稻3000亩,这个战役自1986年开始至1988年结束,改造的办法主要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做到五个配套,即配套杂优、配套垄畦栽、配套化学除草、配套配方施肥、配套病虫综防。按照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组装,使8万亩中低产田的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亩产由原来967.4斤,增加到1244.7斤。每亩年增近300斤,超额完成省农业厅下达三年亩累增150斤的任务。由于“中改”成绩显著,第一期获得全省“十面红旗”之一,第二期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苏荆华同志的带领下,全县农技推广生机勃勃,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效,到80年代末,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尤其是山区变缺粮为余粮,是历史上的一大转折。进入90年代,人们从“温饱型”开始奔向“小康型”,对经济收入要求更高,不但有粮,还要有钱。于是他又继续探索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问题。1989年他在领导支持下与金山镇农技站的同志,一起设计了一亩地产粮2000斤,创值
  2000元的“一、二二”工程,并在安后村河洋组建立105亩示范片,早季种汕优77,晚季种博优64,冬季种反季节黄瓜,采用一系列工程配套措施取得了显著效益。早季平均单产1013斤,晚季单产1071.5斤,冬季黄瓜平均单产4250斤,全年合计亩产粮食2084.5斤,产值3002.48元,扣除成本支出411.31元,亩纯收2615.17元。这样做到早晚二季保粮食、冬季种瓜创收入,使生产面貌发生了三大变化;即变二熟为三熟、变冬闲为冬忙、变单一耕作为水旱轮作,这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得到充分发挥。“一、二二”工程的成功对开发我县冬季生产无疑是很好的例子。90年以来,全县大面积推广,每年冬季种瓜菜面积3万亩以上(不包括常规菜),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粮菜双丰收生产基地。产品产量的增加,也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人栽树、万人得利”的良性循环,这个项目1992年获得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苏荆华同志在农技推广事业上,能取得这么多成绩,除了领导支持、同事协力外,主要是自己有一个严格的工作作风,他对己严,也对人严,“严”字成为他成功的法宝。
  他上任农技站长,面临三大压力;一是领导经常向他提问题,要他献计献策,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灵活应变能力就难以当好参谋。二是他是读果蔬专业,当任农技站长要统管作物栽培、土肥、病虫等专业,没有多学科的知识,怎么能去带领同事开展工作。三是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农民兄弟不时会向他请教生产上碰到的难题,要他帮助解决,没有渊博知识、实践经验,有时就无法解答。他自知学历浅,知识薄,不加倍补充“新鲜血液”,就难以挑起重担,于是他自1980年起就充分利用“八小时”外时间,刻苦自学,购买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学院、福建农学院编著出版的有关书籍或函授教材进行阅读,对“作栽”、土肥、病虫、遗传、气象等学科特别用功,从中吸取营养,增加自己知识面,对“中国农技推广”“杂交水稻”等杂志和福建、广东、湖南、江苏等省编辑出版的农业科技期刊都作为必读刊物,对国内外科技动态也颇感兴趣,经常阅读。他除了上班、下乡以外,一回到家里就捧起书本,有的是为了打基础,有的是为了把实际遇到的问题从书上去找答案,白天如此,夜间也如此,经常熬到深夜,爱人把所有的家务事都挑起来了。有时她感到心疼,劝他休息,他却置于耳外。他除了认真向书本学,从实践学,也很重视利用外出、参观、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机会去扩大眼界,增进知识,为自己晋升高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晋升高师要掌握一门外语,五十年代的中专生,哪有外语基础。他就购买了日语自学教材和录音带,进行刻苦攻读,的确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功,有老师的教育,有领导的支持,有同仁的协助,有自己的苦攻,也有一个好妻子的鼎力相助,全力承担家务,让他安心事业。所以每当他得到成功,得到奖励时,就对爱人讲:“这里面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农技推广要靠农技队伍,这个队伍能否取胜于民,关键在于人员素质。因此,他对农技人员既呕心沥血,耐心培养,又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对在职的技术干部实行定人员、定专业(项目)、定任务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们在工作的实践中锻炼成长。有位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第一次跟苏荆华下乡,苏吩咐下田剥查水稻幼穗发育进度,这位同志有点着难了。经询问才知道在校没有学过。苏荆华听后,心绪万千,就手把手地指导操作技术和边做边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中专毕业的、现任书洋乡农村站站长魏立言同志在岩前村搞“四个重新”的杂优高产示范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就是总结写不起来,为了让年青人锻炼锻炼,苏荆华不亲自动手,出点子、让他写。经过一遍又一遍的自己修改,一次又一次的认真补充,总共返工11次。材料写成了,他也进步了,今年晋升为农艺师。魏立言深有感慨地对人说:“当时我是有点想不通,但终于想通了,真是严师出高徒,没有他当时的严,就没有我的今天。跟老苏,就一定要经得住严格的要求和刻苦的磨炼。”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县乡农技站一大批科技人员茁壮成长,走上领导岗位。现任农业局局长吴唯一同志,至今仍称苏高师是他涉足农业科技的“启蒙老师”。
  农民技术员也是农村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来自农民,又面对农民,也是接受新技术推广新成果的骨干。苏荆华从上任农技站长开始,就致力于农民技术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对农民技术员同样也是严格要求,每年都要进行技术培训。经过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并要求每一个农民技术员都必须做到“五有”:即有一个挂勾村,有一个项目,有一片示范田,有一块高产田,有十户挂勾户。这些农民技术员,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炼,大部分人已成为群众的“知音”,遇到生产上的难题,都要找他们咨询。在苏高师的直接培养下,一批农民技术员脱颖而出,如王吉炳、吴维宗、王元木、卢丽玉、王丽琴等是他亲手从农民知青中培养成农技员,而后又经省农业厅统一考试被择优录取成为国家农技干部。现在有的已提拔到乡镇党政领导岗位上,有的晋升为农艺师,有的成为专业骨干。这也是他对南靖农技事业的一大奉献。
  知识来自书本,也来自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他在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向群众学习,向先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而且对群众创造出的先进经验,善于进行总结,并把它提高到新的理论水平。80年以来,他通过调查研究,联系生产实践,撰写了关于南靖县《米袋子工程的系列建议》、《试论南靖县耕作制度合理化的主要途径》、《提高南靖县水稻生产水平的我见》、《谈谈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中的壮秧问题》、《振兴南靖农业的思索》、《试论“双高一优”农业的技术环境优化问题》和与同行合写《福建省山区中低产田水稻增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等论著,既为指导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际技术,又丰富了我县农业科技宝库,属前所未有、唯他首著的不可多得的珍品。他专心致志于农业科技事业,年复一年地立足本职,放眼全局,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发展农业生产的决策建议。每年一次的政协委员全会,他都登台演讲,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县党政领导惜才爱才,精心采纳。1992年,他还在政协漳州市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农村村级两委主干应分期进行科技培训,以实施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的提案,被市政协评定为一九九二年度全市十大优秀提案之一,荣获奖励。从八十年代以来的20年,是他的事业最富活力的年代,也是贡献最大的年代,先后得到市、厅级以上的奖励(含个人奖和由他主持的集体奖)有十九个;其中省、部级的有九个。这就是上级党和政府对他的奋发进取的最美好的评价,也是他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向党、向人民所作的最崇高的汇报!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苏荆华同志为农技推广事业奉献了美好的年华,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他那事业的火炬,正由他带领过、培养过的年青一代接过去,高高举起,奋勇向前!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八辑,发表了南靖县政协18位委员的事迹。这18位委员在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进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成为各自所在单位、所从事职业范围的行家里手,为南靖经济的腾飞,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展示了政协委员的风采。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锦瑜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南靖农业推广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