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荣德同志的生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62
颗粒名称: 赖荣德同志的生平
分类号: K827
页数: 11
页码: 101-11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赖荣德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经历和为树海革命根据地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赖荣德 生平事略 南靖县

内容

赖荣德(1922一一1991)原名赖石狮,福建省南靖县人。1945年参加革命,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曾任闽南游击队看守所班长、第一连排长、中共树海支部委员、中共永(定)(平)和(南)靖边区县工委组织委员、南靖树海工团负责人,是解放战争时期开辟、巩固树海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骨干之一。
  赖荣德于1922年3月出生在南靖县南坑乡大岭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8岁时母亲去世,12岁时,父亲在一次匪乱中死于非命,相依为命的哑吧姐姐也饿死在要饭的路上。在童少年时期他尝尽了人世间的凄苦。后只身前往象溪保,靠给地主当长工熬日子。八年后,他谢绝东家认他当“干儿子”的“美意”,断然回归故里,独立生活。次年被当为壮丁抓去当兵,他憎恨这个逼得他无法生活的黑暗世道,于是想方设法逃跑了出来,以示强烈的反抗。
  中共闽南特委卢炎、黎炳光等同志在南靖山区秘密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穷人起来斗争,建立基点村,发展接头户的活动,使赖荣德从黑暗中见到一缕曙光,他曾萌发过投奔共产党游击队的意念。1945年10月底的一天,他在象山村穷朋友赖方家听到了许多有关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传闻,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动,遂与赖方商约,若谁先找到共产党游击队,就互通信息,一起参加革命。
  1945年12月,王涛支队第一大队奉命武装开辟树海根据地,进驻象山村休整,物色可靠人选参加革命队伍,赖方即向第一大队卢炎、陈清定等人举荐赖荣德,并找其本人面谈,他当即报名参加王涛支队第一大队。当大队负责人郑金旺(又名亚容)批准他加入王涛支队时,他激动不已,热泪直流,这日思夜想的一天终于盼到了。他即跟随第一大队转战树海各地,先后参加了袭击天岭、霜坑仔、虎伯寮等地反动民团自卫队的战斗;引带队伍相继打开象溪、赤竹脚、高港、刈竹、金竹等村土豪的粮仓,解决部队给养和赈济当地的贫民。还参加了1946年春袭击广东高陂银行的战斗。有力地配合第一大队胜利地完成了武装开辟树海新区的任务。
  赖荣德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增长了不少才识。1946年5月18日,当王涛支队第一大队返回闽西时,闽南特委决定留下赖荣德开展地方工作。于是,他被组织上派往乌山根据地学习,这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1月,中共闽南地委(1946年11月特委改地委)在平和黄土岭会议上作出了扩大新区、巩固和发展树海革命根据地的决定,指派他和陈清定先期到达象溪新区开展革命工作,打好群众基础,为地委机关搬迁树海创造条件。他欣然从命,到象溪找穷朋友,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拉家常,忆往事,倒苦水,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很快就发展了赖芋、沈秀玲等接头户和几个地下交通员,打开了象溪的工作局面,使得地委机关顺利地迁往象溪陈公雅山上。同月,在象溪陈公雅山上成立中共树海支部时,他担任了支部委员。
  从此,在闽南地委的直接领导下,为把树海根据地建成闽南革命的大本营,成为解放战争期间闽南地委指导闽南革命运动的指挥中心,推动南靖的早日解放,他和树海党支部担负起发展树海武装工团,开辟新区、统筹军需、保障供给的繁重任务。为此,赖荣德同志呕心沥血,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首先是为发展树海工团组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的教育培养,使赖荣德能够根据革命斗争发展的需要,把握机遇、灵活运用党的统战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多渠道、多方面地发展树海工团组织成员。除了接纳由地委介绍的同志参加工团组织外,他不失时机地吸收有一定阶级觉悟和暴露身份的接头户,以及被国民党反动派逼上梁山的群众和弃暗投明的地方民团参加工团。老接头户赖两有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经得起艰苦斗争环境的考验,就被及时吸收为工团成员,成了树海工团的重要骨干;象溪接头户沈山水在村里政治色彩较浓,留在村里工作有危险,被他果断地吸收到工团里来,其母亲和妹妹也一起被保护起来;村雅自卫队长刘文知投诚后,曾一度被县联防自卫队副总指挥曾捷元拘捕,赖考虑到刘的处境,立即征得上级领导的同意,也让刘参加工团。1949年1月,他担任了中共永和靖边区县工委组织委员,更加忘我地为发展工团组织而奔波忙碌。在闽南地委和边区县工委的领导下,通过赖荣德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树海工团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工团组织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盛况空前的规模。至南靖解放前夕,相继建立了平和、象溪、南坑、船场、下山、竹圆、奎洋、书教、梅江、漳码等10个工团,人员达160多人,成为开辟、巩固树海革命根据地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次是多方筹划枪支弹药,解决工团人员的武器装备。
  随着武装斗争的深入开展,树海工团的武器装备问题却成了当务之急。赖荣德除了动员有武器的接头户捐献外,大量的是经他想方设法从敌人手中夺取。1948年8月,当他获知刈竹乡保代表王择控制的壮丁队有许多枪弹,立即派出接头户王理通前往打探虚实,待弄清情况后,亲率20多名工团人员,抓了乡保代表王择的妻子,以及与王择相勾结的土豪王郎爷孙作为人质,逼其交出步枪21支,子弹千余发。保长赖新历、工商业者赖其历威慑于工团的压力,也自动交出曲卜枪各一支、子弹数发。同月,赖荣德又率工团到虎伯寮村打土豪、缴驳壳枪一支、子弹30发。到1948年底的50多名工团成员中,就拥有短枪10多支,步枪30多支、子弹2000多发,基本上配齐了武器装备。同年底,村雅自卫队长刘文知率队投奔树海工团后,也将其拥有的长短枪60多支、子弹千余发,如数上缴,大大增加了工团的武器弹药。
  其三是紧紧依靠群众,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赖荣德土生土长,又善做群众工作,与树海地区的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树海工团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北坑村和小南坑仔村是我党较早建立的革命基点村,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是树海武装工团的可靠落脚点。小南坑村的沈豆粒出身贫苦,平时深受赖荣德的教育与影响,支持革命坚决,是一名坚强勇敢的女接头户。1948年夏的一天,国民党省保安团冒充闽西游击队前来搜剿赖荣德及其工团时,她在敌人刺刀面前,不顾个人安危,机警地与敌周旋,终于保护住赖荣德等同志们的生命安全,而自己却被敌人活活打死;同村的其他接头户在敌人的威胁面前,也个个守口如瓶,坚贞不屈,始终没有供出赖荣德的隐蔽地点,残暴的敌人又枪杀了接头户赖以庚和赖振生,并在村里驻扎下来。赖荣德把被迫逃出这个村的群众转移他处,进行妥善安置,帮助解决食宿,直至敌人撤走,才送他们重返家园。临别时,接头户赖三井还把一支曲九枪和16发子弹送交赖荣德。这种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至今在树海地区的人民群众中仍广为传颂。
  次年3月间,省保安团又一次疯狂反扑革命基点村——北坑,接头户赖香仁在审讯中矢口否认与工团有联系,并乘机逃脱虎口,其父母和妻子却惨遭敌手;另一接头户赖壬癸家也同遭劫难,房被烧,妻子、儿子、儿媳妇都被杀掉。树海工团之所以在斗争异常艰苦的岁月里能够生存下来,坚持下去,直到斗争取得胜利,是与根据地的群众大力支持,并为之而英勇献身的牺牲精神分不开的。
  其四是积极配合闽南支队铲除反动势力。
  1948年3月在闽南地委的领导下,闽南支队在南靖树海以武装工团成员为主,组建第三连,闽南武装力量进一步加强。同年7月,闽南支队重战树海,攻打小山城赖林放自卫队,首战告捷。赖荣德积极带领树海武装工团与部队协同作战,先后镇压了虎柏寮、腊石脚、南坑仔、大〓、汪厝旗等村的反动保甲长,还没收了大旗尾土豪的财产,分给当地群众,大大鼓舞了树海地区群众的革命斗志。
  同年11月,树海党支部和工团主任在北坑召开会议,确定了重点打击,争取一般,分化瓦解敌人,扩大树海解放区的决定,赖荣德派出工团成员沈山水、曾明星、沈生仁带领部队突袭新罗自卫队,解除了这股反动武装。12月底,他与陈清定顺利地争取了村雅自卫队刘文知举旗易帜,宣市了村雅的和平解放。
  次年3至5月,赖带领工团分别前往石井村和漆坑村,枪决了为县自卫队副曾捷元和船南乡乡长张文藻收集情报的反动分子,基本扫除了树海根据地周围的反动势力,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进一步扩大了树海解放区的范围。
  在此期间,赖和陈清定大力配合闽南支队三次袭击船南乡反动乡长张文藻,击毙其护兵一名,击溃县保安队一个班,伤俘敌12名,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直至捣毁张文藻的老巢,没收他的财产,彻底摧毁国民党在树海地区的统治势力,使树海地区全部获得解放。
  其五是努力搞好供给,巩固后方。
  自王涛支队进入树海,及后来地委机关和闽南支队长期活动于树海的广大地区这三年多游击战争期间,赖荣德领导树海工团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解决地委机关和部队、县委机关的给养。为了坚决完成这一任务,他积极依靠群众,筹粮筹款,保证供给。1947年1月,闽南地委机关驻扎象溪陈公雅山上时,赖通过象溪接头户沈乌九、沈涛送信给阿贝坑富户张春风,协谈筹粮事宜,顺利地解决了地委机关的给养;1948年下半年,他又发动山头尾和象溪的接头户沈佛、周棉、沈一峰等,向富户赖两参、赖贝、沈凤弦以及保长沈潭、赖石咆等人,筹到粮食300石,猪肉数千斤,使部队在树海地区的活动不愁给养。
  在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清剿树海革命根据地的恶劣环境中,许多工团人员、游击队员的房被烧、田被毁,家属无家可归,国民党甚至还要抓部份革命同志的家属当人质,致使有的同志的家属有家归不得,等等,赖以高度的负责精神,派工团成员赖井、沈春专门负责保护这些干部家属的安全,有时还领着他们辗转于革命队伍之中。
  为了对付树海那些专门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的土豪、恶棍,在他的周密安排下,办起了后方看守所,派出赖清江同志配合闽南支队的六、七名战士,把抓走的反动家伙或家属集中看管,开展教育争取工作,相应地缓和了树海地区的敌对形势。
  此外他还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配合闽南地委和永和靖边区县工委在树海密林深处办起了伤病员护理所、武器修配所,指定工团成员具体负责这两个所的日常工作,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两项艰巨的后勤工作,直至南靖全境的解放。
  赖荣德从未离开过生他养他的南靖故土。全国解放后,他不居功图名,不贪图享受,先后出任县财粮科副科长、和溪区区长、县公安局一股股长、第一区区长、县农会主席、副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中共南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64年后任县劳动科科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文革”期间任山城船社革委会主任和县林场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1974年起任林业工会主席、1982年离休。尽管工作岗位和职务变动频繁,他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官能民,能上能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保持和发扬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努力克服文化水平较低的困难,脚踏实地,勤奋工作,艰苦朴素,关心群众,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不移地把本职工作与党的奋斗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在山城船社任职期间,他为了解决船民生活出路,大胆拓宽就业门路,组织船民制作瓷器,发展了我县的陶瓷业,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艰苦创业精神。
  他一生严于律己,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从不向组织上提出任何困难和要求,常常教育家属子女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不给组织上增添麻烦,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更值得一提的是,离职休养后,他仍主动地为我县落实地下党遗留问题奉献余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为蒙冤受屈的同志提供佐证,如在确认接头户王理通等烈士的问题上,有他倾注的心血。特别在确认“五老”问题上,他更是认真负责、核准核实,为有关部门出具史实依据,帮助澄清真假是非,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患病住院期间,只要还能走动,就坚持到所在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按时交纳党费,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组织观念。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辑主要介绍了南靖县的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水利建设、修堤碑记、烟草生产、交通运输、信用合作社、民歌民谣、革命志士、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剑川
责任者
赖荣德
相关人物
黎炳光
相关人物
陈清
相关人物
郑金旺
相关人物
陈清定
相关人物
沈秀玲
相关人物
王择相
相关人物
赖振生
相关人物
赖三井
相关人物
赖香仁
相关人物
赖壬癸
相关人物
赖林放
相关人物
张文藻
相关人物
于树海
相关人物
陈公雅
相关人物
沈乌九
相关人物
张春风
相关人物
沈佛
相关人物
周棉
相关人物
沈一峰
相关人物
沈凤弦
相关人物
赖石咆
相关人物
沈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南坑乡
相关地名
大岭村
相关地名
象溪镇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象山村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平和县
相关地名
黄土岭镇
相关地名
船场镇
相关地名
梅江区
相关地名
义竹乡
相关地名
淡竹乡
相关地名
濂竹乡
相关地名
虎伯寮村
相关地名
北坑村
相关地名
南坑仔村
相关地名
南坑村
相关地名
石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