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南靖烟草生产与吸烟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56
颗粒名称: 漫话南靖烟草生产与吸烟方式
分类号: S572
页数: 14
页码: 52-65
摘要: 本文讲述了南靖县种植烟草的历史和烟丝业的发展历程。文章提到了晒烟业的兴衰、烟丝生产兴盛时期、手工卷烟的起源和衰落、解放初期的烟丝批发商和零售店等。文章中涉及到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庄应龙、庄锦文、林再青、金兰等,以及一些烟行的兴衰和烟丝的品质特点等。
关键词: 烟草经济 吸烟方式 南靖县

内容

南靖县种植烟草,历史悠久。晒烟种植始于明神宗48年,即公元1620年,烤烟即是建国后才发展起来的。现分述于后:
  晒烟业的兴衰
  据清乾隆版《南靖县志》载:“烟草,种出东洋,万历季年始有之”万历季年就是明神宗48年,即公元1620年。距今已有373年。那时种植烟草,一为治螟,二为改良土壤,三烟地套种地瓜、芋头、豆类,收获倍增,比种水稻效益更好,因此人们都喜欢种植烟草。迨至清初,人们竞相吸烟以避障气。此后吸烟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于是经过实践,人们认识到种植在山地的烟草,长出的烟叶,不仅颜色金黄,而且气味芬香。南靖毗邻平和、永定、龙岩的乡村,较早种烟草,如永丰里的和溪、长窖、高港,居仁里的上洋,下硿(今下峰)、吴宅(今梧宅),归德里的山城、汤坑等地。当时上洋的后塘洋、后山墘、南方蛇、松子头坪、高楼等地片,约有七、八百亩都种上晒烟。为了适应人们吸烟的需求,制作烟丝的烟行也应运而生。上洋的庄应龙于公元1680年在后垅一座十六间的四角楼办烟行(遗址尚在),船场镇星光村的庄姓十四世祖,也在村里办烟行,其办烟行的地址,至今仍称“芬行社”。奎洋镇下峰村的庄锦文于清乾隆年间创办“芳仁”烟行,其工场旧址至今还遗留有六、七个烟槽。上述烟行生产的烟丝,远销甘肃兰州、四川、湖北汉口、台湾等地。为防止假冒,烟包内还放有“山道年乾”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做为真货的标志。为了提供烟行切烟的锋利刀具,出现了岭头坑“信记”、坪坑龙潭头、岭头村蕉坑黄花仔等三处较为出名的“烟刀寮”,因这三处有瀑布,用这里的泉水淬火的烟刀,特别锋利。
  至清嘉庆、道光年间,山城有高联盛、协春等三间烟栈,和溪麟野社(今林中大宗祠附近)长芳烟行(为龙岩适中人所建,后卖给林金枕祖母);清光绪、宣统年间的和溪麟野社新后厝烟厂,拥有刨烟切烟的烟刀多达18支;还有长窖坎下简亚送独资经营的烟行;山城三卡韩拼、韩碰兄弟合股的广成烟行等。
  烟丝生产兴盛时期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烟行、烟厂多达22家,据民国一年福建省农村经济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全县有刨烟切烟工人92人。上述烟行、烟厂既收购烟叶,又加工刨烟丝销售于县内外。它们是:和溪林坂龙德楼的“金兰”(林赐推、林开成)、“丰兰”(林赐椿、林长川),和“庆丰”、“福记”(林福钧)“荣记”(林荣墘)林中村的“益美”、“赛金刚”(林金枕等合股)和“一美烟庄”(林宗烈等合股)等7家。仅一美烟庄工人即达四、五十人,年产烟丝16吨,销往龙岩、漳平、华安等县及本县金山、龙山等地;山城烟行有“金丝香”(黄闽浙)、“胜美”(黄赐聪)、“瑞和”(黄杂)、“奇兰”(黄尚)、“南平”(代理人汤九)、“旧合春”、“金顺香”(周春畴)、“金风”(周剑、周太极合股)、“裕民”(周剑、周太极、岩浅、高赐等合股)、“利民”(岩浅、高赐合股)和汤坑黄明求等10家,规模较大的为南平、裕民,有著匪、国民党福建省参议员张河山、“三青团”南靖县分团总干事张家成等豪绅、官僚的参股。“南平”烟行资金多达5000元银洋,固定工人10人,年产烟丝18吨,烟丝销往漳州、船南、竹园等地。还兼营半机械卷烟。后张河山被枪决,烟行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靖城烟行有5家,即“联远”、“福隆”(谢钦光)、“芳远”(周金才)、“和泰”(黄廷赞)、新联芳(庄炎)。上述烟行销售的烟丝有水烟丝(即条丝烟),颜色金黄,柔软如丝绸,好似猪肉松,味道醇厚,芳香绵长;还有旱烟丝(即熟烟),色黑,丝粗,味浓。城乡销售的烟包有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一斤、二斤等(均为市制),也有零卖的,烟丝放在竹篾制成的敢仔,任顾客挑选购买。早期推销还让顾客品尝抽吸,并且为顾客点烟(即点纸捻火)。
  手工卷烟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那时,海运不通,“洋烟”中断,地产手工卷烟应运而生。规模较大的有山城南平、农昌(谢亚喜)、天台卷烟公司,和溪林再青、金兰(林开成)、达记(林长川)靖城新联芳卷烟半机械化,工人18人。上述7家卷烟厂,采用本地和外来的烟丝,生产“三角”、“五福”、“风行”、“灯塔”、“空谷兰”等牌号卷烟。此外,市场上廉价销售的白牌手卷烟,为家庭加工的“土卷烟”,一般是用木匣子手卷的,有20支装一包,也有50支装一束。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洋烟”再度充斥市场,手工卷烟便萧条冷淡了。
  解放初期,全县经营烟丝批发商尚有11家、烟丝零售店37家,烟摊226个。山城利民烟行代县供销社加工切烟。1955年对私商改造后,和溪福记烟厂实行公私合营,工人14人,每圩生产条烟丝3000斤。山城利民、金顺香烟行加工烟丝工人过渡到县供销社农副产品经理部为职工,参与收购烟叶、加工烟丝业务。1956年5月,县成立专卖管理公司,主要经营烟酒专卖,货源批发给食杂公司、基层供销社。卷烟、烟丝批零网点星罗棋布:国营批发点5个、国家零售烟店12个,公私合营烟店2个、合作商店54个、代销店13家、经销店3家、合作小组46个、烟摊157个。
  晒烟的产量,清朝、民国初年均难以觅得有文献根据的数字。民国时期,晒烟成为县内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花生,而比甘蔗、黄麻还多的产业。民国38年全县种晒烟3601亩,总产2933市担,亩产81市斤。1951年县建设科总结全县晒烟产量6429市担,均属个体经营。农业合作化后,1958年集体种植晒烟4585亩,总产6006市担,国家采购1624市担,为历史最高水平。晋江船上水手特别喜爱高港烟,漳平永福、华安高安农民爱吸和溪烟。名噪遐迩的和溪烟、高港烟,味醇芳香,清代以来,远销龙岩州、漳州、泉州、潮州,甚至川、鄂、甘、台等省。据高港烟农收晒烟叶调查:1931年收晒烟9捆,每捆45斤,换糙米4.8石,(这样,每斤烟叶换糙米16斤),最高价时,每捆烟叶卖到25元银洋,(这样,每斤烟叶值银洋0.55元)。收9捆晒烟可卖银洋225元或换糙米648市斤。因此,个体经营时,大户种二亩,千株收四、五百斤烟叶;小户种五、六分地,收一、二百斤烟叶换油盐和日用品。高港村户户有烟笪(烟禀),户户有烟敲(即刨烟丝工具)。种烟成为山村农家主要财源之一。晒烟鼎盛时期主产区为和溪区林坂、林中、和溪、乐土、坂场、月星等村;长教区科岭、坎下、官洋、璞山、书洋、曲江、版寮、双峰等村;船场区高港、葛竹、村雅等村;山城区汤坑、六安、碧侯、溪边、象溪、小山城等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晒烟质次,收购价低,晒烟收获期如逢霉雨季节,或阴晴不定的日子,夹在晒烟笪内的晒烟,一天之中,一会儿搬出,一会儿搬进,够一家子折腾的,花工多,收益不合算。由于卷烟工业原料的烤烟取代传统的晒烟而崛起,晒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由六十年代的千亩左右,下降到七十年代的数百亩,八十年代的一、二百亩,直至1991年只有180亩,产量280市担。农民只好自产自销自用自吸。用于水稻、柑桔的杀虫剂,效果还是不低的。
  烤烟业的崛起
  烤烟是用人工烘烤而成的烟叶,颜色金黄,香味上乘。它是卷烟工业原料,工艺较复杂,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也是梅林、书洋、奎洋等山区农民致富的财源。
  1959年,梅林公社科岭、〓头大队农民从毗邻的永定县古竹乡引种烤烟良种。1962年,璞山大队上寨村王文标、王文典兄弟从永定县引种“寸金莲”、“400”号良种烤烟试种4亩,共收一千多斤,亩产250斤。1963年在长教三个大队扩种收一万多斤。1964年由县农产品经理部收购二万多斤,并送样品赴河南许昌烤烟研究所鉴定为优质烤烟。1965年县供销社从河南省聘请烤烟技术员8人,分别指导烤烟厂安装,以及梅林、书洋公社烤烟生产。梅林公社供销社主任简麒麟把烤烟切成丝,送给县委书记武珍等领导品尝鉴评。当年下半年,县委县人委发出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文件,并从永定县引进良种“401”号试种,聘请烤烟技术员,从育苗到建烤烟房,由他们负责培训传艺。1966年种植面积猛增至3662亩,总产2282市担,国家采购量2067市担,每担收购价73元。(标准品,金黄五级)。1969年后,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烤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1978年统计,全县仅种909亩,总产不过千担左右,采购量仅有数百市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调动了烟农扩种烤烟积极性,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实行“一稻一烟”轮作制,1981年烤烟种植面积回升到4716亩,总产量7157市担,国家采购量2517担,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1966年。由于书洋公社供销社主任简麒麟把当地优质烤烟样品送到省供销社鉴评,县党政领导积极争取到梅林、书洋两个公社列为省烤烟基地,使烟农获得优惠。如当年烤烟收购价提高到每市担80元,还提高奖售标准,金黄四级每担奖售化肥170斤、原粮400斤。1982年种植面积迅速增至9130亩,总产达到13546市担,采购量增至7911市担。据当年坎下大队调查:“实行“一烟一稻”的耕地,每亩纯利为603元,比种植连作稻的耕地,每亩增收307元,提高经济效益近一倍。1985年种植面积超万亩,达到10970亩,总产17405市担,采购量14982担,再超历史。据1985年10月12日厦门卷烟厂化验,梅林乡烤烟质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该乡从1984年后多年获得省市授予烤烟先进乡的荣誉称号。1988年全县种植17723亩,总产量27482市担,采购量13744市担,为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1991年种植10675亩,总产量16540市担,采购量14058市担。
  烤烟生产兴起主要原因,除了党政领导重视建立生产基地,价格优惠,政策兑现,烟农得到实惠以外,科技兴烟是个关键措施。梅林、书洋、奎洋等乡山高水冷,中晚稻经常遭受寒流袭击,造成粮食减产、经济贫困的面貌。八十年代初,在单季稻或晚稻山垅田地区推广春烤烟、夏种杂优水稻,实行一烟一稻轮作,充分利用二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温光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增加烤烟经济效益。为解除困扰,打开局面,首先是推广良种,提高单产:梅林乡早期从“烤烟之乡”永定县先后引种“寸金莲”、“400”号、“401”号等良种,在长教地区由点到面试种,亩产分别从200斤、250斤,提高到300斤,经过当地三十年不断培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成为适应本地的“长教种”。但由于种植时间长,“400”号与“401”号自然杂交,种性变异,叶片由壮变薄,颜色变淡,烟的主根木质部份增多,烟骨变硬。1987年至1988年,漳州市和本县烟草专卖局派技术干部蹲点试种美国种G28、G80,从60亩发展到1700亩,收成单产不理想。1990年在璞山村试种K326良种64.4亩,亩产220斤,烟叶颜色深黄,叶片厚,落黄一致,容易烘烤。1991年大面积推广2300亩,亩产达250斤。1992年外引品种600亩,其中连片种植K326良种1005亩,亩产达250斤。其次是增加投入,技术培训,普及知识。1965——1966年,县建复烤房、烟仓库、靖城复烤厂。1965年省供销社在漳州举办全省烤烟技术员培训班40天,本县从各社队选派20多人参加培训,此后成为技术骨干,辅导烟农。从1984年县烟草专卖局成立起至1990年,七年间派出技术员(含聘请)294人次,多的年份如1990年派出技术员辅导达53人。投资扶持搞良种科学试验,分类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如烤烟栽培、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烤房改造、烘烤技术等方面,七年中,组织培训烟农7800人次,印发烤烟生产技术资料9800份,烟农种烤烟技术知识普及,单产便由1983年135市斤,提高到1986年的175斤,增长28%%。县烟草专卖局七年来共投放扶持生产资金179887元,其中用于扶持改建初烤房370多间、资金达88005元;扶持化肥指标566吨,从而使南靖县烤烟在面积、总产、单产、品质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1991年与1966年对比,25年中,面积增长1.9倍,总产增长6.24倍,单产增长1.5倍。上中等烟比例提高。烟农实惠增加,烟粮双丰收,烤烟生产成为梅林、书洋两乡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吸烟几种方式
  本县人吸烟始于明末清初(即十七世纪初)。据《漳州府志》载;烟丝“置小筒中,燃火以口吸之,令人醉片时”。明崇祯年间与清乾隆年间有过两次禁令。人们吸烟至今,儿经褒贬浮沉。吸烟方式大致有以下八种:
  1、吸水烟:即条丝烟。铜制水烟筒(俗称“水烟吹”)由水筒、烟锅、吸管、烟丝盒、镊子等部件构成。吸烟前,捏一小撮金黄柔软的条丝烟,填入烟锅,然后撮口一吹,“噗”地把纸捻火吹燃,火就着烟丝,口就着弯长的吸管,“卜卜卜卜”有节奏地吸上一阵,一缕芬芳的烟气,便经过水的淘滤,变得更加清纯,从吸管直沁心肺,让人浑身舒畅。如此反复吸上几阵,缕缕青烟从口鼻徐徐喷出,清除疲劳、烦燥,增添茶余饭后的雅兴。二、三百年前,上洋产烟丝,吸水烟者七、八十人。在封建社会,官吏、士绅、富商多数吸水烟。
  2、吸旱烟:即熟烟。平民大都用竹、木自制旱烟具,抽吸烟丝色黑,味浓。旱烟具也因年龄、身份而不同:老年人用长竹筒;劳动的中年人用短烟筒;族长处理村民纠纷时,常用山柑烟筒教训人。使用较普遍的是用石竹仔和柑木(山柑、本柑及刺柑)自制的旱烟筒。特别要选那内被虫蛀蚀中空,而外经白蚂蚁啮成龙纹的“柑仔烟吹”为高级烟具。还有“乌墨柴”烟杆、铜烟锅、玉烟嘴的,叫“乌木烟吹(筒)铜头玉尾。”老年人用的古老烟筒,可以取出烟膏以敷治无名疔疮。
  3、用烟斗(或烟嘴)吸烟:这种烟具用木雕或海柳刻的玲珑小巧,捏上水烟丝或旱烟丝,或者用卷烟置于烟锅中燃火,另一头用口吸烟,烟气缓缓喷出,怡然自乐。医生、公务员、知识界人士多用之。
  4、吸卷烟:卷烟于清光绪廿七年(公元1901年)输入南靖县,为上海英美烟草有限公司的20支装的烟包,有“刀牌”、“哈德门”、“红锡包”、“白锡包”和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出品的50支装的铁罐烟,有“黄金龙”、“白金龙”等。山城出现“洋烟”是在民国初年,漳码水客(即“洋烟”代理商)来山城圩推销时,分工专人贴广告画、手执旗子宣传、捧红桶盘盛“洋烟”,见赴圩的人就分烟支,并且点火,另有二人挑着整箱“洋烟”。“洋烟”除上述牌号外,还有“使馆牌”、“地球牌”、“炮台牌”等,随后,山城合成号老板张根、烟贩黄笑努力推销“洋烟”。烟包或铁罐烟中装有小两寸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传奇人物或影星美女的彩色图片。由于卷烟比水旱烟吸用简便,气味芬芳。官吏、绅商、公务人员吸卷烟越来越多。抗日战争期间,沿海被封锁,“洋烟”进不来,内地国产手工卷烟堀起。抗战胜利后,“洋烟”再度倾销县内市场,价格虽贵,仍为高级消费者所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产卷烟取代“洋烟”,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吸烟档次也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吸自产的旱烟丝,或手卷土烟,城镇居民吸国产香烟如“闽光牌”、“采茶灯”、“红霞”、“水仙”、“乘风”等牌。节日、会议、特需凭票供应的“飞马”、“银球”、“玉兰”、“大前门”等牌风行一时,算是高档烟。七十年代后期吸过滤咀香烟开始时髦。八十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丰衣足食,社会上交际应酬,接人待客、民间节日,没有咀烟拿不出手。”咀阿诗玛”“咀红梅”、“咀福建”、“咀沉香”等为热销货,“烟支”成为当今吸烟主要方式。据1992年统计,卷烟销售量220万条,对比1953年卷烟销售2.2万条,增加197万条,增长110倍,按吸食者人数测算人均年吸烟20条。足见吸卷烟的人多,数量也多。
  5、吸“手卷烟”(俗称“喇叭牌”):民国期间至今,烟农或平民多用自产或廉价购进的烟丝、烟纸,用手卷成喇叭形的纸烟,在劳动休息或饭后点上一支已成习惯的土卷烟,既经济,又别有一番风味。俗话说:“饭后一支烟,快乐如神仙”。
  6、吸雪茄烟:一种较粗较长,用烟叶卷成的卷烟,称雪茄烟。这种烟,烟味特浓。民国期间以来,海外侨胞或华裔来靖地探亲,某些烟瘾较重的富商爱含此高价烟,以解“烟瘾”。
  7、嚼烟:民国期间,在山城做工的一些广东潮州人有嚼烟习惯,即把熟烟丝放在口中咀嚼成丸,避免干脏活手不于净,卷烟又费时,满足一时“烟瘾”。还有的把生烟叶捣碎为丸,需用时,把烟丸置口中咀嚼。
  8、食烟丝:上洋、和溪、金山等地的老百姓在民国以前,曾用杨梅、芒果片沾烟丝而食,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辑主要介绍了南靖县的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水利建设、修堤碑记、烟草生产、交通运输、信用合作社、民歌民谣、革命志士、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农
责任者
庄锦文
相关人物
林开成
相关人物
林福钧
相关人物
林荣墘
相关人物
林金枕
相关人物
林宗烈
相关人物
黄闽浙
相关人物
黄赐聪
相关人物
周春畴
相关人物
周剑
相关人物
黄明
相关人物
张河山
相关人物
张家成
相关人物
谢钦光
相关人物
周金才
相关人物
黄廷赞
相关人物
谢亚喜
相关人物
王文标
相关人物
王文典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长芳烟行
相关机构
广成烟行
相关机构
山城烟行
相关机构
靖城烟行
相关机构
天台卷烟公司
相关机构
书洋公社
相关机构
梅林公社供销社
相关机构
书洋公社供销社
相关机构
厦门卷烟厂
相关机构
县烟草专卖局
相关机构
靖城复烤厂
相关机构
有限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船场镇
相关地名
星光村
相关地名
奎洋镇
相关地名
下峰村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兰州市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龙潭区
相关地名
岭头村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漳平市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金山区
相关地名
龙山区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裕民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高安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双峰县
相关地名
六安市
相关地名
永定县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麒麟区
相关地名
梅林乡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吸水烟
相关专题
吸旱烟
相关专题
吸卷烟
相关专题
吸“手卷烟”
相关专题
吸雪茄烟
相关专题
嚼烟
相关专题
食烟丝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