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乡侨胞张庆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38
颗粒名称: 爱国爱乡侨胞张庆重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8
页码: 165-17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张庆重(1910-1992)是福建南靖华侨,曾在印尼创办工商企业,支持抗日救国,后迁居香港和新加坡继续投资并支持公益事业,慈善广泛,为桑梓贡献良多。
关键词: 南靖华侨 工商企业 抗日救国

内容

张庆重(1910—1992),字希川,出生于福建南靖县书洋乡塔下村的一个富裕华侨家庭。
  一
  张庆重九岁失怙,同年,进入大坝培英高小国民学校读书。因天资聪颖,读完一年级后,被破格跳班到三年级就读。在学校里,他不仅学好规定文化课,还通读《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以及鲁迅的现代名著等,广收并蓄,努力接受新思想,教师对他甚为器重,把自己订阅的《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和学校出版的季报、月刊介绍给他看。因此,他年少的心田里就播下了“新的种子”。
  二十年代,庆重负笈省立漳州第三高中,各科学习成绩优异。有一次,全校举行六百多名学生参加的国文观摩会(即作文比赛),庆重摘取了第一名桂冠,全校师生愈加敬重。
  新文化运动在漳州的兴起,使庆重有机会进一步接触进步人士,阅读进步书刊,眼界大开、思想日新,并参加学校的进步组织,任共产主义青年团南靖县委委员、校学生会主席、龙溪县学联会主席等职。主编《龙溪县学联会月刊》。他为揭露时弊,唤醒民众而编写的《恶社会的片面》话剧本在漳州上演,社会影响很大,加上他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刺痛了当局。一九二七年六月廿三日,年仅十八的张庆重被驻漳张贞部逮捕入狱。张贞问庆重:“把你送去福建省函政养息所,将来为县效力,你有什么意见?”庆重当面拒绝。
  庆重的入狱,引起华侨社会的关注,泗水中华总商会、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协同陈嘉庚先生致电漳州军政界,敦促释放张希川(参加进步组织用名)。由于南洋各地侨团侨领及时营救,当局被迫释放了他。
  二
  一九二九年五月十日,庆重告别了家乡出国谋生,决心在异国他邦努力奋斗,另图报效祖国。到达荷属印尼定居后,他意识到,在国外唯有从商才有发展机会。他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历尽艰辛。十余年后,他将原有的“新锦兴”商店,扩大为“福利公司”,内设有出口公司和较大规模的饼干厂、糖果厂、玻璃厂、咖啡粉厂、制罐厂,并代理轮船航务等九个工商机构,职工一千四百余人,为当时印尼泗水这个第二大城市中首屈一指的工商企业。
  一九四二年二月,日本侵占印尼后,庆重的工厂被占,公司货仓存货被洗劫一空,配出货物非在码头烧毁,即在轮船中被炸沉没,银行存款被冻结。接着张庆重遭日军逮捕,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他,经历着人生旅途中第二次最大的波折。
  一九四五年八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印尼独立,百废待兴。此时正是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张庆重把握这一契机,费尽心机重振收回的公司和工厂。数年后,“福利公司”的经营、工厂的生产迅速发展,蒸蒸日上,较战前更为发达。这为印尼战后的建设与经济的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五十年代后期,印尼各地工厂工人罢工、排华事件亦时有发生,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张庆重审时度势,于1960年移居香港,在那里集股开设“中华国货公司”,自任总经理,推销中国大陆的轻工业产品。他另一意图是让国货逐步走俏香港这个国际市场。
  为了事业的发展,张庆重于一九六七年又由香港迁居新加坡、昆仲合营“源源船务有限公司”。该公司鼎盛时拥有包括万吨级位货、客轮三十四艘,为当年新加坡数一数二的航运业。七十年代,庆重又独资在新如坡开办“新侨船务有限公司”、并兼营“中国租船公司”、“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代理业务。最盛时期除代理国轮业务外,又自置万吨级位货、客轮船十七艘,航行世界各地,业务兴隆。
  张庆重到哪里,那里就有他的事业、信誉和声望。对此,新加坡总理曾接见他,并合影留念。七八十年代中国与新加坡尚未建交,庆重为启开两国贸易大门,在两国民间及半官方来往穿梭。他三十余次赴北京洽谈、办理技术业务。一九七一年他成功地开辟了新加坡至厦门的海运航线。十九年来张庆重不懈努力,为一九九〇年两国邦交的正常化搭桥牵线,作出鲜为人知的奉献,受到中国租船公司等有关单位的赞扬。
  三
  抗日战争前期,庆重团结侨胞,积极投入民族救亡运动,并通过香港廖承志关系,多次捐资赞助延安军民,支持抗日。一九三八年十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前后,庆重担任“泗水海产公会”主席,他以公会名义,积极发动献金救国运动,自己带头捐献,并征得会员同意,将水产公会积金存款献出救国。规定新加坡、“万和源”轮船载运泗水鱼干,每担加收一元作为救国金。所筹款项及金鸡纳霜等药物,源源运回祖国,援助军民抗日赈灾。
  日本侵略者占领印尼,大肆搜捕侨领,庆重积极配合侨胞,通过另一渠道保护从新加坡逃到印尼避难的爱国著名侨领陈嘉庚。庆重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前途,惦念着民族的兴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热爱新中国。五十年代,他经营的远洋万吨货轮,冲破重重阻力,首航祖国大陆,为沟通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航运事业开创先例。随后,他在福建、广东“华侨投资公司”投资支援祖国建设。又以数十万元存入广州中国银行,准备为家乡举办公益福利事业用款。之后,曾多次应邀回国,参观访问,考察商务。一九六四年九月,应国务院中侨委邀请,同夫人蔡翠英女士公费回北京参加十五周年国庆大典,受到中央领导的热情接待。何香凝老一辈革命家特地为他挥毫作画留念。
  张庆重不但热爱祖国,而且十分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一九六一年,他捐资创办曲江医院,改变了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医院刚建成开业,即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庆重想尽办法会同张荣汀于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七日,购回食物和药品约值坡币万余元,赈济受灾群众。此外,还积极联络侨胞投资进口化肥千余吨,帮助南靖灾后恢复农业生产。
  继创办曲江医院之后,庆重得悉南靖县城亟待建一座戏院,他即投资十一万元,兴建一座建筑面积为一千七百平方米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南侨戏院”,内有1373座位。一九八五年,庆重再次捐资十五余万元人民币,在南靖华侨大厦内兴建一座建筑面积为737平方米的配套建筑“百岁楼”。
  一九八七年八月间,庆重又慷解义囊,赞助港币三十四万元、人民币五万元,作为建筑“南靖县图书馆”的首批建筑费。
  一九九〇年十月,张庆重携眷回乡探亲,看到家乡的巨变,感慨万千。他倡议设置“南靖县华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带头捐献一百万港元作为该会基础基金。此外,庆重还为曲江华侨中学赠送一部电影放映机、送给曲江华侨医院一辆救护车、捐建塔下村水泥公路一座石拱桥,另钢筋水泥桥二座、出资架设村内水电高压线路、建凉亭一座。为家乡古稀以上老人设“度岁金”等等。他拳拳心意造福桑梓,赢得社会好评和政府赞扬。一九八四年,龙溪地区行政公署为张庆重颁发“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一等奖”,表彰这位爱国爱乡华侨老人的功德。
  张庆重好善乐施。当谈及人生的价值时,他说:“人生不过数十春秋,在有生之年应做些公益事业为后人纪念,否则是与草木同休。”他数十载身居繁华大都市,面对灯红酒绿的挑衅,毫不动情。他廿六岁和蔡翠英女士结婚,恩爱永恒,白头偕老。终生与嫖、赌、饮三害绝了缘,情操十分高洁。张老与爱妻传下三男四女,均受高等教育,老大承强留学德国,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庆重在华侨社会中威望甚高。历任泗水海产公会主席、泗水漳州同乡会主席;香港福建同乡会副理事长,香港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新加坡张氏总会名誉主席等。在一九六七年荣任新加坡漳属总会第廿五届主席期间他建树颇多,捐献巨款创办老人度岁金以及奖助学金。又为新加坡中华医院捐赠巨额慈善金等华侨福利事业。对维护华侨权益诸方面工作,庆重更是不遗余力。
  四
  一九九二年二月四日(农历正月初一),张庆重因患肺癌治疗无效在新加坡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三岁。噩耗传开,国内外有关单位和个人,纷纷送传真、发唁电、寄信函致其家属,深表哀悼。新加坡各界人士纷至沓来前往敬哀,死备哀荣。其家属按照张庆重遗愿,遗体火化后将骨灰择吉奉归故里安葬,叶落归根。
  本文系根据专访张庆重以及其本人所提供文字资料组写。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南靖县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红军进漳60周年纪念、山地开发、工商经济、史料汇集、人物春秋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尧耕
责任者
张维盼
责任者
张庆重
相关人物
鲁迅
相关人物
陈嘉庚
相关人物
张希川
相关人物
廖承志
相关人物
蔡翠英
相关人物
何香凝
相关人物
张荣汀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龙溪县学联会
相关机构
中国租船公司
相关机构
泗水海产公会
相关机构
中国银行
相关机构
曲江医院
相关机构
南侨戏院
相关机构
曲江华侨中学
相关机构
曲江华侨医院
相关机构
香港中华总商会
相关机构
新加坡张氏总会
相关机构
新加坡中华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书洋乡
相关地名
塔下村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龙溪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南洋镇
相关地名
泗水县
相关地名
码头镇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新加坡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延安市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