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档案馆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34
颗粒名称: 南靖县档案馆概况
分类号: G279.275.7
页数: 6
页码: 137-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档案馆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包括各阶段的组织调整、档案管理内容和馆藏档案特点。内容丰富,档案资源得到积极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档案馆建立 档案资料 开放利用

内容

南靖县于一九五三年五月在县人民政府设立档案室,管理各科室的文书档案(粮食局、法院例外);一九五六年下半年,县委设立档案室,管理县委及各部委的文书档案工作。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把县委和县人委两个机关档案室合并,正式建立南靖县档案馆,工作人员三人,在党、政办公室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馆址设在县人委会办公楼,面积约48平方米,馆藏档案11个全宗计1971卷。一九六二年五月,由于战备需要,把馆藏70余箱档案转移到书洋公社书洋大队存放半年之久。一九六四年八月,委任简灿云为南靖县档案馆首任副馆长,工作人员共四人。
  一九六六年十月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南靖县档案馆工作中断,干部被调走,机构自然消失。馆藏档案由县革委会办事组的秘书组接管,档案资料没有集中统一管理,东放西存,非常混乱。
  一九八〇年五月二十九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经县委决定:成立南靖县档案馆,并即日启用印章。任命高清容为副馆长,配备专职干事一人。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县委任命高清容为南靖县档案局副局长,李燕为档案馆馆长。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九日,县委组织部任命叶南登、王敬贤为档案馆正、副馆长,加强档案馆的领导力量,开始对馆内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一九八六年八月,档案馆搬迁到原县武装部办公楼,总面积为577平方米,比原来增加365平方米。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南靖县档案管理局正式成立,与档案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档案馆是县委、县政府直属的事业机构,归档案局管理。局、馆人员共五人,一九九〇年八月三日,经福建省档案管理局组织验收,从人员配备,房屋面积、设备、馆藏案卷等都符合省一级档案馆条件,南靖县档案馆遂被批准为省一级档案馆。
  目前,馆藏档案已发展到53个全宗,16211卷,其中民国档案1339卷、建国后文书档案13391卷、专门档案1046卷、科技档案131袋、录音录像档案73盘、照片档案2983张,馆藏资料6821册。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国档案资料主要内容:有国民党南靖县党部、执监委和三青团南靖分团、社会服务处及本县农、工、商、华侨、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的机构设置、分布、组织建设、章程、人事任免、编制、选举、代表会、政治纲领、活动情况;有南靖县政府、警察局、司法处、乡镇公所的工作计划、报告、统计材料、提案、民事纠纷、案件处理、灾情、救济、薪金、物资、粮食、税收、经济、社会治安、通缉、禁烟、收集县志材料;有国民党的政策、法规、法令、通讯、上下级来往文电及抓壮丁、防奸剿匪、民团、保安、文教、卫生、宣传、外事的代电、命令、训令;有干训、从军、从政、迁调、考绩、奖惩材料和各种花名册;有各种会议记录、纪念活动情况、财产管理、移交清册、抗战损失调查表及杨知、庄达衡的信件;有南靖新报、南声旬刊、南靖新青年杂志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及资料主要是:县委、人大、县政府、政协及其直属机构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其主要内容:有历次代表会、全委扩大会、生活会常委会等文件材料、记录本;有贯彻执行上级党、政组织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组织、纪检、监察、宣传、文化、教育、卫生、政法、武装、民兵、民政、计生、计划、工交、财贸、金融、土地、农林水、统战、对台、侨务、对外、思想政治等工作的指示、规定、决定、通知、意见;有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互助合作、镇反、肃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整风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教育(四清)、文化大革命、揭批“四人帮”等历次政治运动的指示、意见、规定、总结、通报;有机构设置、印信、编制、干部训练、任免、处分、调配、离退休、毕业生分配、转正定级、落实政策及花名册;有对民主人士、工商业者、知识分子、四类分子、宗教、华侨、侨眷、“三种人”等工作情况的材料;有各年度的工作计划、规划、总结、报告、统计表;有各种表彰大会和农村工作、体制改革、经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的意见、通知、决定;有支前、移民、政权建设、行政区划、选举、救灾、救济、优抚、精简安置、劳保福利、职称改革、科技成果报奖材料;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物资、物价、市场、医药、档案管理,财政预决算、财经税务制度、进出口贸易、交通道路建设、三废治理、征用土地、农技推广、多种经营、造林、农田水利工程与水电站的规划兴建;有全县中小学招生、教学、学校分布、扫盲、妇幼保健、体育运动及归侨接待安置、改变成份、侨房处理、接受捐赠等情况;有党、工、青、妇的组织建设、思想教育;有1951年土地房产所有证、林业三定清册、干部建房住房材料;有南靖芦柑生产成果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参展情况和各级党、政、群团等领导人视察南靖及县委全委、人大、政协、妇代会、农村工作、抗洪、表彰的照片;有南靖在前进、电气化、绿化山地、老区新貌、两反一扫、台风洪水灾情现场录像片;有基建设计、施工图及五更寮等矿区勘探地形地质图,船场溪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等。与档案有关的各种资料,主要有大清律例、福建通志、南靖县志、秋水堂遗集、南靖党史资料、文史资料、南靖人民革命斗争史、南靖地名录、大事记、部门志和庄、李、林、简、张氏族谱;有南靖县国民经济、人口普查等各种统计资料和上山下乡名册;有人民日报、福建日报、闽南日报、南靖报合订本及省、地、县各种代表会会刊;有中共中央文件、政策法规汇编及国务院公报等。
  34年来,南靖县档案馆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机关工作、编史修志、整党工作、落实各项政策和解决山林、土地房产所有权纠纷及干部、职工的工龄入伍时间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档案凭证材料,共提供档案资料201138卷(册)次、接待利用者达24757人次,使档案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如:1959年为县林业局提供“船南整修河道炸滩工程计划、图纸、总结”一卷,使他们在调查工作上节约很多人力物力。又如:1983年沙县组织部为刘溪水参加青干班及入伍时间问题,花了很多时间,后来到我县档案馆查出档案凭证才解决问题。再如:1992年5月为我县和溪镇乐土村村主任和林业员提供1951年金山区麟中乡乐土村土地房产所有证5卷,解决了该村与漳平县永福镇古溪村的山林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之规定,目前我县档案馆保存的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档案,除部份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不宜公开应予控制利用外,其余通过解密、批准后均可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一九九〇年七月十四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首批向社会开放大清律例和民国档案计965卷(册)。凡是我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说明利用目的,经接待人员同意,办理阅档登记手续,均可利用开放范围的档案;利用未开放的档案,须经馆长同意。利用者可以摘抄有关内容,如需复制,可向接待人员提出申请,由我馆提供复制件,并收取适当的费用;查档者查阅使用我馆档案,可以引用,但无权公布出版档案全文,否则,本馆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南靖县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红军进漳60周年纪念、山地开发、工商经济、史料汇集、人物春秋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茂盛
责任者
吴清河
责任者
简灿云
相关人物
高清容
相关人物
李燕
相关人物
叶南
相关人物
王敬贤
相关人物
庄达衡
相关人物
刘溪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靖县档案馆
相关机构
南靖县档案局
相关机构
南靖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和溪镇
相关地名
乐土村
相关地名
金山区
相关地名
麟中乡
相关地名
漳平县
相关地名
永福镇
相关地名
古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