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第二糖厂在改革中崛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31
颗粒名称: 南靖第二糖厂在改革中崛起
分类号: TS248
页数: 11
页码: 122-13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靖第二糖厂的发展历程,包括从建厂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厂区建设、技术改革、市场发展、福利事业和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
关键词: 糖厂建设 改革发展 技术改革

内容

南靖第二糖厂座落在龙山镇涌口村(原涌进村),厂道往西南走一公里与国道319线衔接,再走0.5公里可达龙山镇政府。全厂占地面积723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3520平方米。厂房井然,烟囱高耸。厂区绿树掩映,花木竞秀,空气清新。厂门右侧写着“南靖第二糖厂”六个熠熠生辉的大字,向人们展示着改革的活力。
  新型工厂 拔地而起
  龙山、金山二镇,过去搞单一经营,“吃米配米”,素称“南靖粮仓”。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群众认为种蔗比种粮效益好,甘蔗生产逐年发展,成为我县三个主蔗区之一,县委根据群众生产发展的要求,于1978年10月向省革委会写报告,要求批建500吨/日的南靖第二糖厂,获省计委〔1978〕基字287号文件批复,同意筹建,省建委1979年2月2日正式批复建设南靖第二糖厂。县于1980年初组成筹建指挥部,由县委常委叶文簇任总指挥,革委副主任庄金砖和该厂第一任书记兼厂长张思德等为副总指挥。
  1980年4月2日主厂房正式破土动工,由县一、二建筑公司承建,投入建筑的人员约800人,工程进展顺利,至7月份主厂房建设基本完成,县委于7月16日在该厂工地召开安装工作会议,成立安装领导小组。8月8日以南靖第一糖厂为主,从十二个单位调来的260人安装队伍,浩浩荡荡开赴该厂,进行设备的安装。经过105天的苦干,完成安装任务的87%。在安装中,该厂把54名新学徒分配到车间工段参加安装工作,为他们熟悉设备性能、工艺流程,掌握生产技术打下了基础。
  1980年12月30日锅炉点火烘炉;1981年元月1日,进行单机试车和综合试车,2月1日建成投入试产,为南靖第二糖厂拉开了榨季生产的序幕。第一个榨季(81—82榨季)生产落蔗由县委书记王开元剪彩开榨,地区经委主任张希良,县工业局长孟广宗等人参加开彩仪式。由于安装质量过硬,职工积极性高涨,第一个榨季压榨甘蔗40901吨,产糖4601.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57.99万元,实现税金141.36万元,利润40.88万元,开创了全省制糖行业“当年基建、当年生产、当年见效”的新纪录。
  南靖第二糖厂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建厂后,该厂认真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职工“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不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到1985年,就全部还清贷款975.34万元(其中基建贷款852万元,中短期贷款20万元,贷款利息103.34万元),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工业生产增长“二位数,三同步”的先进单位。
  大胆改革 提高效益
  1985年,南靖第二糖厂已拥有固定资产787万元,能日榨750吨甘蔗,是漳州市30个重点企业之一。
  1986年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甘蔗生产连年滑坡,这对以甘蔗为原料的糖厂来说,带来了重重困难,然而,该厂坚持改革,开拓前进,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厂长陈炎山带领企业领导一班人,大胆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以厂长为中心,以民主管理为主线,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步调一致的高效率的管理系统。(一)把责、权、利落实到每个岗位。根据生产特点,以“合并、撤销”的形式,对原来的车间、工段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形成了职能直线式管理体系;(二)建立强有力管理制度。对原有一些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制度进行“切割手术”,逐步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合理的生产经营制度以及职工教育、劳动纪律,生活福利制度;同时,引进应用管理微机、计量微机技术,及时准确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三)大胆启用一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特长的管理骨干。以“精干,高效”为原则,不论有无文凭,不论资历深浅,不论干部工人,坚持唯才是举,择优聘用,为企业管理增添活力;(四)强化劳动纪律。实行“厂部——车间——工段”三级考核制度,职工上下班采用自动考勤机,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自觉性;(五)强化质量意识。在产品质量管理上,严格按新国标执行,制定包括中间制品、燃辅助材料、工艺条件在内的质量标准;全厂设有5个QC小组,其成果发布4次获市、县先进奖;(六)改进企业民主管理。在制定七大民主制度的同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1991年,县经委民主制度建设现场会在该厂召开,对该厂的民主管理起了促进作用。
  通过对企业进行一系列改革,使企业充满生机活力,生产蒸蒸日上。产品质量稳定,主产品白砂糖以色泽洁白、砂粒均匀而远销上海等地,赢得了用户的称赞,经济效益递增速度迅猛。1989年实现利润82.6万元,比增33%;1990年实现利润131.5万元,比增59.4%;1991年成绩更加喜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32.4万元,完成县经委下达2049万元的104.07%;实现税金294万元,利润250.3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02.76%和90.34%,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跨入南靖县工业企业创税利500万元行列,被县政府授予“一九九一年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为南靖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发挥激励机制 推进文明建设
  南靖第二糖厂在甘蔗供榨量不饱和,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威力。该厂采取自我激励、竞赛激励,典型激励,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职工“当主人、创一流、争先进、做贡献”的积极性。1990年,该厂又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用“团结奉献,务实创新,励精图治,‘永进’腾飞”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开展创建文明车间和糖业“四无”班组〈无事故、无违章违纪、无泄漏、无不合格产品〉,做“最佳主人翁”等系列活动,推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建厂以来,职工被县级以上表彰的有60多人次,1991年职工庄秋城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党总支书记王溪成被省轻工业厅授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1992年厂长陈炎山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厂工会分别被省、市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和“先进基层工会”;企业也连续三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依靠科技 发展生产
  南靖第二糖厂技术力量雄厚,职工文化素质较高,全厂现有职工369人,其中助师以上22人,中级以上技术工人278人,有5位助理工程师参加省制糖学会,21位技术人员参加县工程技术学会,该厂还是省食品学会团体会员。
  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该厂把职工教育纳入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生产业务需要,采取自培和委培方式进行全员培训。每年平均送出专业培训30人次,组织生产骨干到省内外先进厂家参观学习100人次,在本厂全员岗位培训2100人次,有效地提高全员的思想、业务技术素质。
  科技是振兴企业的金钥匙。该厂在重视职工技术培训的同时,重视技术改革,通过不断更新制糖设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980年,该厂第一次扩大再生产,将亚硫酸法制糖工艺流程500吨/日扩建为700吨/日;1983年11月,完成SHS10—25/500型锅炉改造,荣获82—84年地区科学技术进步(推广)四等奖;1985年2月,完成GQ40—37—3型连续沉淀器重新改装,获南靖县科学技术进步(推广)四等奖;从1985年开始,该厂围绕着“创优质、增收回、保安全、节能降耗,提高效益”这一目标,连续对压榨、澄清、蒸发,分蜜、煮糖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造,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1989年—1991年的三年间,该厂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达339万元,完成29项设备填平补齐和节能降耗的改造工作,平均日榨量由原来的750吨提高到950吨,压榨抽出率达95%以上,总收回率达85.2%,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跻身全省中型糖厂先进行列,1990年荣获“南靖县技术进步先进单位”称号。
  市场日新月异,变化无穷。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该厂认真抓好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先后建成年产750吨工业酒精生产车间,年产120吨饲料酵母车间,年产700吨的食用菌培养基车间;还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场等配套及三废治理、新产品开发项目。目前主要产品有白砂糖、赤砂糖、工业酒精、饲料酵母、食用菌和食用菌培养基等,从而使企业走上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道路。食用菌培养基生产线达产后,每年还可为企业创效益30万元。
  福利事业 蓬勃发展
  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厂历任领导都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事业。
  企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职工收入的提高。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从1980年的728.4元提高到1991年的2229元;年平均福利额从1980年22.43元提高到1991年的455元;随着职工收入的增加,一系列高档商品进入普通工人之家。目前全厂职工拥有电视机190台,收录机150台,洗衣机80台,电冰箱60台,摩托车15辆,职工生活逐步向小康迈进。
  生活福利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全厂现有职工宿舍七幢,面积5320平方米,住厂内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14平方米,实现双职工户户有大、中套房,单职工户户有小套房。1989年该厂投资4.2万元,挖了一口80米深,日可供250吨岩泉水的机井,解决了职工长年饮用河水的问题;1991年该厂与交通部门合作,投资15万元,把厂区到龙山(与319线交接)的道路铺上水泥;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从1991年开始,该厂用三年时间在全厂推广家庭液化汽燃料灶,大大方便职工生活。
  文化娱乐设施初具网络。现有一座850平方米的礼堂,一座12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一座36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和幼儿园,还有灯光篮球、排球、羽毛球场。1991年又投资15万元,建成一座具有现代气息,设有卡拉OK舞厅、电教室、老年人活动室、共青团活动室、棋艺室的工人俱乐部;此外,还投资2万元,增设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使厂内电视有七个频道供职工选择收看。现在,职工在八小时以外,读书看报,唱歌跳舞,赛球对奕,倍感舒心惬意!
  迎接挑战,再展宏图
  1992年,糖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家糖业政策的变动,使糖价下跌、产品滞销,日益冲击着糖厂。面对新的挑战,厂长陈炎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和厂党政工领导在寻找使企业摆脱困境的出路。
  凭着技术实力,南靖第二糖厂积极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决定进行白砂糖的深加工,开发一条可成为白砂糖替代产品的中高档饼干生产线。同时,该厂大胆探索,拿出非凡的胆略,成立了南靖县首家股份公司,即“正大饼干实业股份公司”,该公司发行企业资产股25万元,向职工吸股50万元,全厂有95%%以上的职工入股,使企业形成了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格局。
  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形势下,南靖第二糖厂于91—92年榨季结束后,不失时机地推行优化劳动组合和工资制度改革,在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工资分六个档次十二个级别,体现向生产第一线的脏、苦、累岗位倾斜,对于优化后的富余人员采取转岗培训,自我消化,以减少社会和企业的压力。现在,全厂职工增强了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焕发了劳动热情。
  南靖第二糖厂建厂十二年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衷心地祝愿南靖第二糖厂改革成功,各项事业象绿蔗节节高升,像雄鹰展翅腾飞……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南靖县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红军进漳60周年纪念、山地开发、工商经济、史料汇集、人物春秋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华章
责任者
林聪民
责任者
叶文
相关人物
庄金砖
相关人物
张思德
相关人物
王开元
相关人物
张希良
相关人物
孟广宗
相关人物
陈炎
相关人物
王溪成
相关人物
陈炎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宝龙山镇
相关地名
青龙山镇
相关地名
阿龙山镇
相关地名
涌口村
相关地名
龙山区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