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同胞回乡谒祖探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00
颗粒名称: 旅台同胞回乡谒祖探亲
其他题名: 据简言、吕赞春、王张清来稿摘录
分类号: C913.7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88年以来,台湾同胞不断组团回长教祭祖、龙潭楼探亲祭祖,以及张郭田先生热爱乡土、心系故里的故事。这些台胞和宗亲们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来到祖地,表达饮水思源之意,并捐赠资金和物资支持家乡的发展。
关键词: 公益事业 台湾同胞 南靖县

内容

一九八八年以来,我县旅居台湾同胞,不断组团回乡谒祖探亲。现据简言等同志来稿,摘登于下:
  ——台湾简氏宗亲首次组团回乡祭祖
  简言
  1990年8月19日,台湾嘉义县大林镇简氏宗亲,由宗亲会会长简瑞祥暨理监事等率领宗亲32人,组团回长教祭祖。他们一行在县委统战部、对台办领导及简姓在县城工作的部分干部陪同下,乘三辆中巴汽车抵达朴山村南华岩坑口,这里水清如镜,台胞一一下车,各饮一口故乡水,以表达饮水思源之意。祖地长教的简氏宗亲,对近半个世纪彼此被人为隔绝,今天能够相聚,感到无比荣幸,早已聚集男女老幼二千多人夹道欢迎。中午十二时,回乡台胞到大宗祠致祭肇基长教始祖简德润公及上溯洪源三代高祖暨义公张进兴与始祖传下八大房祖考妣。致祭完毕摄影留念。随即两岸宗亲分两处公宴五十五桌。两地宗亲团聚,互敬互爱,亲如骨肉。台胞献出人民币32500元,作为办宴席及大宗祠修缮、慰问老人和资助学童之用。
  下午二时半,台胞与祖地宗亲依依借别,驱车抵达厦门。
  ——桃园吕氏宗亲再次组团回书洋吕厝龙潭楼探亲祭祖
  吕赞春
  台湾的著名律师吕传胜和百欧电子工业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锡松先生,曾于1989年4月11日分任正副团长,率领桃园吕氏宗亲二十五人,回祖籍地龙潭楼祭祖,捐赠新台币壹拾万元作为公益之需。1991年8月10日,两位先生再次率领桃园宗亲61人回龙潭楼祭祖探亲。成员中年纪小的仅十三岁,大的已逾八十高龄。他们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来到祖地,受到市、县、乡、村各级领导人和吕氏宗亲的热烈欢迎。祭祖团为扶持祖地亲人迅速发展经济,捐赠人民币84000元、水稻两个品系良种10公斤和其他一批贵重物资,同时邀请祖地亲人到台湾探亲。这种深情厚意,使祖地亲人感激不已。两岸宗亲都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骨肉团圆。
  ——不忘故土的台胞张郭田先生
  王张清
  张郭田先生于1947年离开家乡石桥。携妻带子(还留下两子)前往台湾基隆市谋生,后在基隆镇被选为镇长。张先生热爱乡土,情连石桥,身居台湾,心系故里。1988年7月,张先生年已满八十五岁,身体健壮,精神矍烁,幸逢两岸通往松动良机,率带儿子洋进回石桥探亲,一住半个月。他在家放映两场电影,办宴席十五桌,招待乡亲父老,表示游子还乡向亲人问好。回家路上,他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欣喜之余,解囊拿出人民币5000元,帮助石桥村修建“长源楼”、建高压电线,回去台湾后又寄来人民币六千元,帮助石桥村建潭头石拱桥等公益事业。因此,人们称赞他是“不忘故土”的台胞。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文介绍了南靖县推行速成识字法、南靖二中发展史、南靖四中完善管理机制、古湖中学前进、竹园中学创办与发展、龙山中心小学发展史、竹员中心小学创办与发展、航民小学办学经过、南靖电影放映事业梗概、南靖的图书馆、山城的民间社火、龙山涌口崇本堂彩楼盛会、永远结束“戴大笠披棕蓑”看戏的历史、南靖县有线广播发展概况、南靖县医院发展史、南靖县卫生防疫事业概略、南靖山长公路的兴建、般场交通运输话今昔、徐鹏县长统一南靖的度量衡制度、忆教育界老前辈——郑鹏程老师二三事、名中医谢持的事迹、关于庄达衡和庄西言、南靖华侨概况、印尼侨胞张定传建设家乡的事迹、旅台同胞回乡谒祖探亲、不忘故土的台胞张郭田先生、台湾丰原魏氏“光裕堂”宗亲回乡探亲谒祖、台湾桃园吕氏祖籍地龙潭楼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