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村的历史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154
颗粒名称: 梅林村的历史变化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13
页码: 18-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梅林村历史悠久,村名来源于古时候梅树成片的景象。在历史演变中,经历了保甲制、公社制等不同行政管理制度。人口曾因天灾等原因减少,后逐渐恢复,住房也从土木结构的土楼逐渐演变为砖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房。道路交通以往多为崎岖小道,且有土匪出没,现今情况已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 南靖县 梅林村 历史演变

内容

我是梅林村人,最了解梅林村的历史变化,为使后人能知道解放前后的梅林,特将所见所闻,简介如下:
  村名
  根据一九八一年八月,南靖县地名办公室编写的《南靖县地名录》记载:“梅林村地处南靖县西部,位于东经117度03分,北纬24度41分。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年平均温度摄氏27度,最高30度,最低零下3度。古时候,梅林溪两岸及村庄周围,都种满梅树,梅树成片成林,故以‘梅林’为名(亦称梅垅)。”
  梅林,在元、明、清时属居仁里梅垅总所管辖。民国初期属三团区,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废区改联保为乡镇时,梅林属长梅乡,后又为梅江乡(即长教和梅林共一乡。梅林与曲江合一乡。)梅林村划分为梅东保(指中心坝这边)和梅西保(即塔下楼那边)。保以下设甲,是所谓保甲制。一九四九年九月梅林解放,属第五区公所管辖。一九五八年十月,由梅林、长教两乡合并成立梅林人民公社,办公地点设在梅林旧圩。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梅林大队共设16个生产队。一九八四年改为梅林乡人民政府梅林村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46户,人口1885人。
  人口繁衍
  梅林的开基祖魏四一(习惯称呼四一郎),生三子,长子魏进兴留住梅林,到一九九〇年已传到24代(世)。梅林村魏氏最兴旺时有五千多人口。后来由于天灾等原因,到解放前仅有上千人口。一九二〇年七月鼠疫从永定传入梅林,流行两个月,死亡二百多人,棺木无处买,死人无人埋,许多尸体合堆在九龙坡的一个大坑内。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鼠疫再次传入,有“上午埋死人,下午被人埋”的惨景。一九三五年间,又出现瘟疫,中心坝村20户中,两年间有九名寡妇。到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人民,不断采取措施防疫,才使村民健康长寿。
  住房
  历史上,梅林村民住的房子多数是土木结构的四层或三层的四方形或圆形的土楼。解放前夕,全村有辑宁楼、怀忍楼、崇德楼、向阳楼、德基楼、德宁楼、南庆楼、永兴楼、中立楼、和胜楼、保和楼、芋宁楼、永贞楼、杨梅楼、崇和楼、中央楼、夙吉楼等。解放后建的有万德楼。比如中心坝的辑宁楼是清朝建的土楼。土楼是采用传统的大墙夯筑方法建成的楼房。用生土,掺入细砂、石灰、糯饭、红糖、并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经反复揉、春、压,一层一层地夯筑起厚达一米多的土墙。然后在墙内侧筑隔墙,在各层铺上木板,屋顶用火烧瓦盖上。成四层的土楼,一、二层没有外窗户,三、四层才有小窗户。上楼只开一个大门。门板、门柱加钉铁板。以防火灾。楼内挖有一口水井。楼的顶层四向有伸出楼墙外的木走廊,贮存有沙包、石头、装满水的水缸和守门犬的狗窝。夜间一旦发现土匪来抢劫,守门犬会吠叫,村民起来站在外木走廊,用石头抛打围攻的坏人。坏人若放火烧楼门,就从楼上往下撒沙、泼水。这种设施,辑宁楼到一九八七年还保存得很好。一九八八年住户全部搬进新建的新房后,这个老土楼才作为牛棚和存放农具的仓库。
  解放后,村民生活提高,人口增加,都各自新建房子。新建的房子多数是一户建一座,高二至三层,有砖木结构,也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光好,人畜分开,各自有小围墙。村民建房用地有的是拆旧房改建新房,有的是占用可耕地或山坡地建新房。一九八二年以来建成的小新村,有中心坝的圳头岭,坪顶石的坪顶石洋,塔下楼的坪城和背垅等新村。坪顶石洋原有水田面积20亩,历史上都是种水稻。灌溉用水是在中心坝的坝头与坪城洋之间的曲梅溪上建一座拦河坝,把水堵入水圳,沿溪旁从中心坝、怀忍楼、圩头引入坪顶石洋。一九八一年九月廿二日的特大洪水(与一九〇八年一样大的洪水),冲塌在坪顶石洋附近的小学和部分民房,灾后,这片水田除部份用于建梅林中心学校校舍和操场外,其余都是建民房。田地填平了,水渠失去效用,中心坝利用依然存在的拦河坝,引水入水渠改建水力加工厂。
  道路
  梅林往毗邻村的道路,以往多数是卵石铺砌的崎岖弯曲小道。主要道路有梅林至长教、曲江、上洋、科岭、砾头、永定古竹等6条。梅林至长教全程10华里,从中心坝起点,要经圳头岭、大坑岭、七十二坎岭和鹧鸪岭。途中有于公元一八九〇年建的一座凉亭,村民称为伯公凹凉亭(有人说是寅宾亭),面积约20m2,砖木结构,设有石条椅,供行人歇凉,避雨时坐。建这个凉亭有一个传说,在一百多年前,有一村妇路过此地,累死暴尸路旁。一卖杂货郎见了,采折树枝叶盖之;一读书人见了,脱下长衫遮之;一官员见了,命左右埋之,並自己带头献款和向村民捐款,建此凉亭。
  旧社会,山路常有土匪出没,抢劫行人钱物。尤其是到永定古竹,行人往返都要成群结队预防被抢。有钱人外出要有武装护送。妇女不敢轻易单身走山路。梅林至古竹这条小路曾多次发生土匪抢劫和强奸、轮奸案件。
  梅林村民要到县城办事,要走100华里山路。路线有二条:一是经长教官洋的牛背岭爬上枫林、冷水坑,然后下陡峭的店后岭,经船场圩、南坑圩至山城;二是经长教的打石洋、书洋水尾,爬上天岭,然后顺陡坡直下上汤、亭仔角转南坑至山城。从早晨5点出门,徒步不停,至晚上6时左右才能到达。
  这些山路,每年8月间,一户出一个劳力,义务维修。
  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二年间,人民政府发动群众修通山城至梅林,梅林至长塔,梅林至际头,梅林至上洋等公路。还修了许多条的手推车道通往山田,便于运肥料下田,运粮食回家。现在人们要往县城,只需乘坐汽车,行走两小时就可抵达。
  村内各自然村之间原来的道路都是卵石砌的弯弯狭窄小路,个别的还有泥土路。一九八四年以来,通过村委会发动群众集资,村支援等办法陆续对原有旧路进行拓宽,改弯取直,挖高填低,铺建水泥路,到一九八九年止各个自然村间计已建有2—4米宽的平坦的可以通手推车或手扶拖拉机和小汽车的水泥路七千多米。
  桥梁
  长梅溪和曲梅溪,把梅林村分割为中心坝、塔下楼和下坂三大自然村。为了村与村往来的方便,溪床建有拦水坝,即圳头岭与坪城洋之间的坪城拦水坝,有中心坝与塔下楼之间的上坝和下坝,有旧圩与蕉坑之间的榕树下坝,还有摺排的目坝。两条溪上还建有10座的木桥。其中有中心坝通塔下楼的贴水桥,怀忍楼通洋角的矮桥,圩头通洋角的高桥,圩尾通蕉坑的米行桥,新园寨通下坂的七渡桥,鸡茏角通下坂的十一渡桥,下坂通背垅的庵前桥和虎跳桥,还有深渡桥和溪柄桥等。
  矮桥,长约30米,宽90公分,高一米。桥板面用三块杉木板拼成。桥墩用四根杉木拼成“工”字形,放入溪底,用大石板重压,在墩上架桥。桥板用铁环连锁,一头锁在桥头的大树上、一头连在桥板,洪水来了,水涨桥板上浮,浮在桥的二头,洪水过后,再铺上。传说:有一段日子,夜间在矮桥板上有“水鬼”拦路,吓得一些人晚上不敢过桥。有人自动侦察,证实是水獭,才解开了迷。
  高桥,结构美观,是山村独具一格的木桥。桥墩上架设大木梁,梁上面铺木板,桥面两旁有一米左右高的木栏杆。夏天,常有村民喜欢在桥上乘凉;安定年景,闷热的夜晚,有的男人还在桥上度“凉宵”。它也是一些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鹊桥”。尤其是万里无云、明月当空的良宵,更为热闹。
  一九六三年,政府开通山城至梅林公路,建了溪东通溪西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一九八〇年群众集资,在原来高桥桥址上建一坐石拱桥,接着又建了下坂石拱桥。一九八七年建中心坝通塔下楼的钢筋混凝土低桥。从此结束了木板桥的历史。
  水力的利用
  梅林的“风推砻,水踏碓”闻名遐迩,许多姑娘为免受碾谷舂米之拖累,喜欢嫁到梅林来。但实际上“风推砻”是没有的,而“水踏碓”是真的。在很早以前,中心坝村民利用曲梅溪的水力加工大米就有十处。就是在溪边先砌一片石埕,在石埕靠溪一侧,用石块砌一条阔1.5米,深1米的引水沟。另砌一拦水坝,把溪水堵入引水沟。又在引水沟边埋一个可装一斗米的石臼,架设木制车轮和一支“7”字形的舂米棍,水冲车轮,轮压动舂木棍,棍舂石臼中的糙米,把糙米加工成白米或把稻谷加工成糠糩。一般一天可舂米2—3斗。
  土砻(碾米磨子)其原理,形状与石磨大体相同。不同的,石磨是用石块雕的,而土砻是用竹篾、木片和黄泥等编造的。一座土砻加工稻谷二千斤左右,就得再编造新的。解放后,大米加工,饲料加工,都用碾米机、粉碎机,所以旧的加工工具都被现代的机器代替了。
  梅林村夜间照明,最早是用松木,后用花生油、菜籽油,其后用煤油。直到一九七〇年,建设水力发电站,才用电灯照明。
  教育与医疗
  早年,梅林有许多私塾学堂,如中心坝学堂、怀忍楼学堂、圩头祖师公学堂、塔下楼学堂、背头学堂等。到了一九二一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梅林村就以武庙为校舍,办起现代民办小学。一九二七年因经费和师资困乏,小学倒闭,各村落又办起私塾。一九三六年在魏樵香、魏金安等人的努力下,恢复民办小学。一九三八年由华侨集资在坪顶石洋择地新建梅林小学校舍,被国民党南靖县政府承认为公办小学,并于一九四七年扩建校舍。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二日被特大洪水冲垮校舍,一九八二年十月再由华侨集资重建梅林小学教学楼。
  石旗杆,是梅林村景观之一。本村人若考上进士以上者,便可树立石旗杆。到了清朝,对考上秀才、举人的,也可立石旗杆。文官者,石旗杆杆尾是笔尖状,武官是石狮状。旗杆的造型亦有区别,秀才、举人、进士的旗杆底座分别凿成四角、六角、八角形状。石旗杆是用条石凿成长五六米的方形或园形状的石柱,旗杆上刻琢其姓名、功绩和生平,并雕上龙、凤、禽兽等,立在祠堂门前或家门前,既是纪念又是显耀,人们一看就明白:这里地灵人杰,人才辈出。石旗杆树在钜鹿堂祠堂门前的有22支。中心坝、塔下楼、洋角、下坂、蕉坑、背垅等都有石旗杆。有人计算,全村共有36支。曾有一报社记者描述:“石制旗杆,造型别致,高高矗立,古色古香,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客家山村的又一景观。”石旗杆,体现梅林村历代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激励人们成才立业的精神风貌。这些石旗杆直到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时才被一些人拆除。
  背垅村还有一台拉线木偶剧团,名曰:晋升堂,唱腔是汉剧。有拉线木偶上百尊和一批道具。演唱人员十多名。农忙种田,农闲演戏。每逢年节,村民献款,请剧团演戏,十分热闹,可惜在解放前夕散了伙。
  梅林村过去有三间中药铺,诊病兼配药。其中有圩头“世德堂”药铺,洋角巷“五之堂”药铺,和一位永定人在旧圩开的一间药铺。解放后,政府办起了规模较大的卫生院,为村民诊病配药。
  商业与服务
  梅林圩场,在洋角、蕉坑对面溪的坪顶石村靠梅江溪大桥一侧,长方形的一条街两旁建有两排商店,中间有三座马寮式的圩寮,农历逢五、七日,是梅林圩期。平时个人开的商店有棉布、食杂、日杂、海产等十爿。商贩从山城进货,肩挑回梅林出售。屠宰工有三伙,每天都在圩场卖猪肉。中心坝有一村民办一个米粉加工坊,加工米粉供应村民。加工米粉的操作过程是:先把白米磨成米浆,滤榨成米粿。放入压榨的米棵桶(所谓米粉压榨机,就是用木料搭成一个长方形木架,架中心安装一个用木头凿成的米粿桶,桶底放一块凿有星星点点能挤出米粉条的小孔铁板,桶上面有一根与米粿桶一样大的园木柱,园木柱顶上有一根大木棍。米粉桶的下面有一个锅灶)套上园木柱,拉动园木柱上的大木棍,用人力猛压,大木棍压园木柱,园木柱压米粉粿、米粉粿从米粉桶的铁板底挤出米粉来,掉进锅里的开水中,经煮熟,捞起晒干,即成米粉。中心坝这位村民还有加工麦芽糖和炼麦芽糖的手艺,他所加工的麦芽膏糖又甜又软,很受欢迎,十分畅销。坪顶石村有一商贩还兼做饼出售,尤其是中秋节,肉饼、菜饼满足供应。梅林村历来以种粮为主,粮食自给有余,有“吃米配米”的讲法。就是把剩余的稻谷加工成糙米,挑到永定古竹圩和长教圩出售,换来货币,购买锄头、犁耙、棉布、油盐等生产生活资料。在梅林村的缝纫、理发各有二伙,都是外县人。春节前,村民请师傅随带缝纫机到家里为全家缝新衣。村民娶媳妇嫁女儿也请缝纫师傅到家里缝衣,称为“开剪”。
  解放后,政府办起了洪销合作社,小村落办起代销店,负责供应生产和生活资料。私人的商店都关了门。一九八〇年以来,由于有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恢复私人经商,现在又有个人开的百货,食杂店和饮食店。
  华侨与港澳台同胞
  一九二一年,塔下楼有个满清监生魏攸庆壮年旅居印尼,后返归故里、施财创办梅林小学。
  一九三六年魏德修托去台湾探亲的旺基带回大笔银元,为其后裔大学毕业,在祖地光裕堂请客几十桌,以庆贺家族又添人才。
  旅居仰光的魏菊照和高低埠的魏鉴香、带头捐资和向华侨劝募,于一九三八年建成梅林小学新校舍,引起国民党南靖县政府的重视,批准成立长梅乡梅林中心小学。并特制一面“功勋匾”赠送校董魏菊照,以表彰其爱国兴学的行动。
  梅林旅居台湾省的魏氏,自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〇年三次回乡拜祖。一九九〇年十月十四日第三次拜祖团一行十六人,在魏氏世界宗亲会秘书长魏炳煌带领下,到梅林村拜祖访亲,受到县、乡政府和宗亲的欢迎。拜祖团在梅林停留期间,还访问了当地中、小学,参观了天后宫等古迹名胜,并为中小学教育基金会捐献、向学校赠送书籍和文具。
  结束语
  解放后,梅林这个偏僻小山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战天斗地,旧貌换新颜。现在的梅林村,山是林·果山,田是两熟高产田,交通便利,车辆如梭。村民的居住条件改善,老土楼改为新院落,环境优美,结构新颖。文化生活也日益提高,白天男耕女种搞生产,晚上看电影、电视,全家同享天伦乐。村民之间,讲文明、讲礼貌,和睦相处。一九八六年被县、市、省评为文明村。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十四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十四辑》

本书收录了南靖县经济建设、港台讯息、史海勾沉的内容,包含了一条地下交通线、南靖县土地改革运动纪实、为黄碧轩落实华侨政策、张振礼同志传略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新荣
责任者
魏四一
相关人物
魏进兴
相关人物
魏菊照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梅林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梅林中心学校
相关机构
梅林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