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城区地名溯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108
颗粒名称: 漳浦城区地名溯源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7
页码: 1613-161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漳浦县新城区的一些地名沿革,包括印石亭、岳下、十字巷、应城口、射圃、君荣境、官学口街、印钱潭、铺仔口街、十九门内等。这些地名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反映了漳浦县的历史和文化。
关键词: 漳浦县 地名 地名沿革

内容

漳浦县治所在地,古地名李澳川(李澳川即南溪,以溪名为地名)。唐开元四年(714年)漳州州治及漳浦县治一并从原陈元光屯军处移设于李澳川,70年后,州治移设龙溪县,县治一直在原地,至今不变。元代至正十五年(1355年)始建县城,现在的城区就是从原来县城扩展而成的。清代,城区已划分为东隅、西隅、南隅、北隅4保,民国23年(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城区分设东隅、西隅、南隅、北隅、金南5保,总的同属于城厢联保。1940年(民国29年)城厢联保与四郊的几个联保合并为绥安镇(以古县名为镇名),城区的几个保分别改名绥东、绥西、绥南、绥北、金南5保,即现在的绥东、绥西、绥南、绥北、南门5社区。随着城区的扩展,增设城西、城北、石斋、道周等社区。
  本文介绍新城区一些地名沿革。有一部分已在《漳浦文史资料》第19辑《城区新旧地名》一文中介绍过,恕不重述。
  绥东社区
  印石亭 在东门外。小山上有一块长方形岩石,状如官府大印,称印石,因此,山称印石山。印石旁边的盘石上有亭,最初是木构的,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知县傅希龙所建,傅知县有倡凿傅公河的功劳,绅士为纪念他,称印石亭为遗爱亭,但群众都称为印石亭,以至印石崇山峻岭下一带以“印石亭”作为地名,后亭废,而地名一直沿用下来。民国23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漳浦县长朱熙倡辟印石亭为中山公园,发动印尼归侨蓝秋金就原址重建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八角亭,标名为汉寿亭(朱熙字琛甫号汉寿),但群众仍按习惯称印石亭。解放后,印石亭山辟为革命烈士陵园。
  岳下 印石山东麓有东岳庙,祀仁圣大帝,为泰山之神,泰山为东岳。东岳庙之下近有村庄,地名“岳下”,今为东岳新村。
  十字巷 岳下之东的村庄称十字巷,以有巷道交义得名。清末村废,尚存残墙败壁,废墟上长满“鸡母珠”树(即红豆树,豆科乔木,其种子即红豆,又名相思子,唐诗“红豆生南国”即此)。解放初,十字巷废墟的后段尚存大厝一座,有一户村民,该地称“巷尾”。
  巷尾以东今属道周社区。
  上述东门外地名今为市区的一部份,龙湖路东段。
  应城口 在东门内,以在应城寺前面得名。应城寺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元、明几度修建,清末被太平天国部队烧毁。其地现为绥安镇中心小学。
  射圃 在应城口之西。明清时代县学在该处设练习射箭场所,称射圃,以至“射圃”成为地名。在今浦一中校园内。
  君荣境 在花亭巷附近,是一个“社”的名称,尚存土地公庙,门额挂匾标“君荣境”。今讹音“军营顶”、“君仔顶”。
  官学口街 在君荣境之西,以在“官学”之前得名。这官学是明清时代县级的官办学校,考取入学的称庠生或生员,即秀才。县学内有文庙(孔庙)。民国期间,旧县学改为县立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后改称培文小学。后培文小学与培英小学合并为县立第一中心小学,原校舍曾为道周高中校舍。解放后道周中学停办,县公安局设在该处。
  印钱潭 在官学口街南侧,以潭名为地名。“印钱潭”官定的名称是“印池”,由于漳浦方言称“池”为“潭”,故俗称印池为印池潭,讹音为印钱潭。印池的由来:北宋大观年间,漳浦知县傅希龙倡导开凿一条小河,从县学的泮池通南溪,南溪通鹿溪,溪水受海潮顶托,能朝夕有序地进出于泮池,使池水保持澄清,梁山倒影其上。绅士们为纪念傅希龙的功绩,称该人工河为傅公河(旧县志记载,建一座澄心亭跨傅公河两岸,可该河不宽,群众俗称为港仔,故其通南溪处称“港仔口”)。至明代,傅公河及部分泮池淤为平地,故道上被盖上房子,或辟为园地。嘉靖二年(1523年)知县周仲知道这一情况,便偕同县丞、主簿等属官去实地查勘,下令拆除侵占河道的建筑物,恢复傅公河。将泮池的淤积部分凿成方塘,挖出的泥土堆在池中央,成正方形,四周砌石,形状如印,称为印台,池称印池(详情可参看嘉靖《漳浦县志》编者林梅所作《重辟傅公河记》)。
  上述地名今为龙湖路东段的一部分。
  铺仔口街 在县前街(即府前街)之东,今为县前街的一部分。“铺”是宋、元、明、清历代驿路上的分站,负责传递文书,这里设一个铺,称县前铺,“铺仔口”便是因为在县前铺的前面得名。
  十九门内 是一个居民小区,以有十九个隘门得名。每一个隘门之内为一个家族单元,有多户人家。总的开一个大门通后沟巷。另外有一个巷道通东街,一个巷道通君荣境,并通深巷。
  绥南社区
  绥南原称南隅,成立绥安镇后改称绥南。
  县前街 以在县署(清代及清以前称县署,民国时期改称县政府)前面得名,民国二十六年改称府前街,但群众仍习惯称县前。
  仙脚穿 在下尾仔以南。西街的阴沟经下尾仔,北街的阴沟经后沟至印池,都从南水门出港仔口。港仔口本是宋代所凿傅公河通南溪的出口。元代始建县城,在港仔口上方开一个水门,称南水门。人们将县城比做一个仙,将阴沟比做仙肠,将南水门比做仙的肛门,按方言称仙脚穿,成为地名。
  鹿市头 在县学街转入西街处。传说,宋代高东溪童年丧父,事母至孝,母病后想吃鹿肉,他正苦于无钱可买鹿肉,一只老虎受他孝心感动,于一天凌晨咬一只小鹿来丢在他门前。母子俩不忍心吃它,就豢养起来。小鹿很乖巧,只要将要购的物品名称写在纸条上,连同价款放在一只篮子里,将篮子挂在它项上,它便会跑到市上,店主收下价款,将物品照单放进篮内,让它回报高东溪,那小鹿常来购物的街市便得名为鹿市头。但这传说经不起思考,高东溪是杜浔“独角麒麟”山下宅兜人,一只小鹿独自跑到50华里以外的县城购物,路上要不是被山野间的猛兽攫食,也会被村夫或路人所猎取。宋代漳浦确实有很多野鹿,后来绝种,都是人类捕猎的缘故,顾名思义,“鹿市头”应是买卖野鹿的“市头”。
  万年春巷 从鹿市头通向城西南隅的巷道,王姓所居,始祖于明代来自南靖上苑,培养一株“万年春”花树,为附近一带人们所欣赏,因此,“万年春”成为地名。
  准提室巷 西街下段通向西水门的巷道,颇宽。原名西塔巷,因为元代至正六年在巷内建泗洲佛院,佛院内建一座塔,被称为西塔。后佛院废,塔残存(解放后才拆除)。清康熙十三年在这巷口通西街处建一座准提佛室,“准提室”便取代西塔巷成为地名,讹音为“水鸡室”(“水鸡”是田蛙的土名)。
  佛母巷 在准提佛室旁边,佛室有门通这巷道。由于准提佛俗称“佛母”,故该巷称佛母巷。巷一边通县署前,一边通西街,斜对仔埕。现称风巷。
  〓仔埕 在西街下段准提巷与三房巷之间。有三座坐北向南的“大厝”,门前有大片石埕,民国八年在各街道分设各类市场,指定海仔(一种薄壳蛤类)在这里交易。以后延续多年都在这里交易仔,“仔埕”遂成为地名。
  西水门 “水门”是县城除四城门以外的小城门,为排除大雨时城内积水而设,并便利居民出入城,全城开三个水门,东水门在东埔,南水门即“仙脚穿”,此为西水门,门外有桥架在南溪上,通王顶。由于南水门久废,且一向称为“仙脚穿”,故此西水门被误称为南水门。
  水阁仔 在西水门附近,有一口池塘,上面建一座水阁,为休憩胜地,始建于南宋,历代修建,解放初尚存。这座水阁很著名,故“水阁仔”成为地名。
  詹厝潭 在南门附近,旧县志称为南城池,因为附近为詹姓所居,故群众称为詹厝潭。
  绥西社区
  绥西原称西隅,自1940年(民国29年)成立绥安镇,西隅保改名绥西保,解放后为绥西村,今为绥西社区。
  后寮池 旧县志载:“后寮池,在邑西门外,多产莲花。”可知从前那里有一口莲花池,称后寮池,今讹音为后楼池,已成市区的一部分,金浦路的一段。该地在城部西北,旧县志之所以说其地点在西门外,是因为那时西北方有城墙围着,要到后寮池,必须从西门出。后楼池今为金浦路的一段。
  倒城隙 在金浦路与环城路、龙泉路交叉处,现在是非常热闹的地段,而从前这里围着城墙,无路可走。清末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一日(阳历1865年2月16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的部队从漳州来攻漳浦县城,用土炮将这里的城墙打开一个缺口,从而进占县城。以后这缺口一直没有修复,被称为倒城隙,成为地名。
  西街 旧县城的古老街道之一,北起倒城隙,南至下尾仔,纵贯旧县城。上部属绥西,下部属绥南。
  新路尾 起初,西街不是起自倒城隙,在未有倒隙以前,有一条新路街,自西门至北门横贯旧城北部。西北隅城下的居民要通过一条叫“尾巷”的小巷跨越新路街,才能进入西街。太平天国军队用土炮打开西北隅的城墙进占县城,西北隅居民区及新路街首当其冲,为炮火所毁。后来,梅林一户姓陈的来将新路街的西段废墟辟为园地;霞潭村一户姓蔡的来将新路街东段辟为园地,都在那里居住耕种,传衍子孙。光绪初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通过中国教士,以低廉代价向蔡姓购到新路尾(原新路街北段)土地37亩多,建起教堂、源梁医馆、牧师楼、医生楼、姑娘楼(住不结婚的教会女士)及男校、女校等,被称为“番仔楼”(其实和中国传统建筑物一样都是土木结构)。从此,人们大都只知道有“新路尾”,不知道曾有“新路街”。原新路街废墟接近西街顶部分,于民国24年被开辟为体育场,场前辟大路,北通倒城隙(今汽车站),南通西街。今成为热闹街市。
  兴教 以曾是兴教寺所在地得名。兴教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历代修建。民国初年只剩下一座三进的佛堂和一间大佛殿。民国21年,十九路军破除迷信,捣毁三宝佛石像及大佛殿,最后一个和尚士同师离去,从此,兴教寺已不存在,而地名“兴教”一直沿用下来,至20世纪80年代在那地方建设中共县委会和县人民政府,人们才不再称呼那地方为“兴教”。(近年来在“大亭”地方另建一个兴教寺)。
  古井头 在西街转向麦仔市街处,以有一口古井得名。按旧县志记载,该古井称驿前井,在临漳驿馆前面。古井头斜对面称石狮头,因为在面对麦仔市街的店屋前面放置一只石狮以避煞。
  许官巷 是石狮头通至西城垣的巷道。民国八年在石狮头设菜市场,农家在许官巷排尿桶收集肥料,因此,许官巷又名拉尿巷。巷口斜对北街,与火烧巷相望,有“火烧对拉尿”的俗谚。1985年至1986年,许官巷和火烧巷都建成街道,与麦仔市街相衔接。
  驿内 在西街转入麦仔市街处,历代在这里设驿馆,宋代称仙云驿,元、明、清称临漳驿。巷道向北通至兴教寺。
  金芳巷 原是蔡姓居住的小区,因有一土地庙“金芳社”而得名。90年代拆迁,建金芳楼。
  龙亭巷 西街中段通至西城垣的巷道,以曾有一座龙亭得名。
  打锡巷 在龙亭巷之南,巷尾与龙亭巷及三房巷相通。我家世居打锡巷、但不知道甚么时代这巷内有人以打锡为业。
  三房巷 在打锡巷之南,以有陈姓三房祠堂“孝友堂”得名。讹音为田斑巷(“田斑”是一种小斗鱼)。
  后楼 在西湖公园东边。民国时期是一片废墟,有多处鱼池水阁遗址,据传原是清康熙年间湖南布政使黄性震的别墅,有花园、楼台、水阁,清末被太平天国军队烧毁。现在是密集的居民区,有多条巷道通西街。
  西门 漳浦县城西门,门上建楼,也称西门楼,20世纪80年代建青年路时拆毁,其东为西门内的居住区,今为青年路的一段。
  牛墟巷 原是西城墙外的护城壕沟。全城都有护城濠,独自倒城隙至西门这一段,因为地势高,不能引来溪水环绕。民国初年,自东门兜至倒城隙这一段城垣拆平,建为公路,西护城壕成为通倒城隙公路的通途。原设在北门外的牛墟迁设于西门外,一直沿袭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牛墟仍在西门外。乡下牵牛来交易,大都经倒城隙走进西城壕到达西门外牛墟,因此,西城壕被叫做牛墟巷。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牛墟巷成为居住区,县林业局也建在那里。牛墟巷通青年路的巷口建起几家银行,牛墟巷被改称金融巷。
  龙文路 西城壕之西是一个丘陵,称龙文顶,在未有“倒城隙”时代,是霞潭、马坑一带乡村经过埔顶进出县城西门必经之处,在丘陵上开凿一条巷道,以利通行。新中国成立后,在这丘陵下建碾米厂,米厂土名米绞,所以这条路被叫做“米绞崎”,其中的一段现为粮食系统“再就业一条街”。因为曾是粮食局仓库区,没有地名,且原龙文顶已建成龙文小区,该路暂称为龙文路。
  西湖 自然村村名,在西门外,蔡姓所居,以在西湖边得名。
  青年路自西街顶段向西通西门外的新街道,始辟于1964年青年节,后因“文化大革命”停建,至1980年才开通至原324线(今金鹿路)。越过金鹿路通至西宸岭下为中华路。今中华路与青年路统名为西湖路。
  十二层崎 在西湖自然村之西。十二层崎之下,今为西市场。
  茶井巷 十二层崎之西,原有一条田垅,因为田垅边有一口泉窟,大旱不竭(旧县志称为虎泉)异常甘醇,城内居民常来吸取用于泡茶,俗称西湖井仔,又名茶井仔,那田垅叫做茶井垅。1984年青年路延伸建到西宸岭下(中华路),那田垅下段保留“茶井仔”,茶井仔之北填平为路;上段(路之上)田垅两边建屋,中间成为巷道,命名为茶井巷。
  城西社区
  在西宸岭周围。从前,这一带没有村庄,更谈不上有街道,20世纪末叶逐渐建起许多住房,形成社区。
  西宸岭 或西神岭,讹音西施岭,是县城西郊的一座小山,今为市区的一部分,山上有罐头厂(已停产),山下为居民区。
  石砫尾是一处新的居住小区。原来是乾隆朝文华殿大学士蔡新坟墓处,墓前有一对望柱,望柱俗称石烛,故称其地为“石烛尾”,基建图纸误标其地名为石砫尾,后发现有误,但认为所谓石烛实际是石砫,称其地名为石砫尾也无不可,石砫尾遂成地名,有的人按习惯称石烛尾。
  职中路 从金鹿路通到原漳浦职业中学的通道。现职业中学已改为漳浦职业中专学校(职专),再改为漳浦职业技术学校(职校),而路名照旧不改。
  绥北社区、城北社区
  北街古老的街道之一,与西街同是南北走向的直街。北街北起北门内,南至东西走向的县前街相接。
  北街 头北街与县前街相接处称“北街头”。
  东埔巷 按旧县志,原名忠孚巷,“东埔”是讹音。从北街中段向东通至东水门(东水门已废)。
  下东埔 在东埔巷以南的一条巷道,也通东水门。原名落霜巷(或洛苍巷,没有文字记载,只凭口传,不知其正确名称),隔北街与西街的田斑巷(三房巷)相对,有“田斑对落霜”的俗谚。
  死人巷 从县署通北街中段的巷道。明清时代,监狱在县署内西边,狱中若有囚犯死亡,尸体从边门抬出,经此巷通北街至此门外荒冢,此巷道便被叫做死人巷。
  火烧巷 北街通东北城边的巷道。当是以火灾得名,不知火灾发生于何时,康熙旧县志已记载有“火烧巷”地名,可见火灾的时间不迟于清初。现火烧巷是一条热闹的街道,为麦市街的一段。
  北街上段通到北城垣的巷道还有任厝巷、楼厝巷、三舟巷、北小巷等。
  环城东路自倒城隙向南延至东门兜。原是城垣的北段,民国十六年,将这一段城垣拆低加宽,建成公路,称环城马路(原计划将全部城垣都改建为公路,后没有实现,只建这一段作为东通旧镇,北通漳州,西通至象牙庄的城边公路)。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段还是公路,稍有改道,有一段是原城下溪道所填筑。而由于商贸发达,逐渐形成为街道,公路另辟。
  醴泉路民国二十三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漳浦县长朱熙及地方人士致力于修复名胜古迹,在北堑壕之西(倒城隙之西)找到被堙没的“龙井甘泉”加以疏浚的同时,在北山下(倒城隙之东)“龙泉”所在坑垅的下段、通漳州路东坡下田间找到另一处甘泉,命名为醴泉,加以修筑,并立碑。那时“龙井甘泉”已不甘,醴泉成为县城人用以泡茶的最好泉水。解放后在该地建农械厂,醴泉埋没。现该地为商贸及居住区,有一条巷道被称为醴泉路,该路实际在醴泉之东。
  千秋楼清初顺治十二年,郑成功收缩闽南兵力于海岛,令驻漳浦的部将潘庚钟拆毁漳浦县城,然后撤退。清总兵杨捷收复漳浦,即主持重建漳浦县城,在西北城垣上增建一个楼台,挂“千秋保障”匾,因此称该楼台为千秋楼,楼下(台下)城外称千秋楼角。康熙十三年,认为该楼台有伤风水,将其拆除,但“千秋楼角”地名一直沿袭下来,今称千秋楼,为居民小区地名。
  城北路民国十七年从县城北边(北门兜附近)开一条公路经大亭通罗山。20世纪末,近城的一段形成街道,现称城北路。
  北门兜在元、明、清时代,北门是县城通漳州的大门。原有城楼。清初,总兵杨捷重建县城碑记立在北门兜,后城毁,该碑堙没在护城壕中,20世纪80年代出土半截。北门外原有石坊表多座,今无存。
  大亭在北门外,明清时代在那地方设迎恩亭,凡有上级大官莅县,县官要出城到迎恩亭迎接。那亭颇大,群众称为大亭,后亭废,而“大亭”地名沿袭至今。
  朝阳路漳浦第一条40米宽的大街,建成于1997年。从北门外妈祖宫附近向东跨越宪台溪至草潭社,长1511米。
  大亭路1997年建的新街道,宽7米,从大亭通至宪台与朝阳路交叉,长1千米。现向北延伸到舟市,改称舟亭路。
  辕门社区
  辕门社区在县城北郊,即原来绥安镇辕门行政村,辖辕门、舟市、水涵、凹仔顶、考湖、埔仔6自然村。2002年11月整合于绥安工业区,行政村改为社区,6自然村成为社区内的6个小区:
  辕门以在一条小溪湾的出口处而得名为湾门,被写成辕门,遂以辕门为地名。(辕门是古代总督、巡抚衙门或领兵将帅营本部的大门,这里不可能曾有这种大门)。
  舟市从前,这里是周姓聚居地(明成化元年出举人周仁,曾任六安知州);这里曾形成集市,故称周市,讹为舟市(旧县志记载为北门外市)。后来,这里不再是周姓聚居地,也无集市,而“舟市”地名一直沿用下来。
  石斋社区、道周社区
  石斋村原是县城东郊的农业村,民国时期属石斋保,因为黄道周(号石斋)讲学处明诚堂(俗称讲堂)在该保,故以石斋为保名,新中国成立后沿袭为村名。城关中学起初利用黄道周讲学处为校舍,后改名道周中学,建起颇具规模的新校舍,增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20世纪末叶,许多非农业人口在该村建屋居住,尤其自“东线”建设基本完成后,宪台、草潭、荔枝林、河尾等自然村建成相连的新村,道周中学周边也建成新村,成为市区的一部分,该村成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居的区域,并有大部分农业人口转业务工和经商。2003年进行整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没有区别,分设石斋、道周二社区。
  宪台自然村村名,原是一个台地。该村至北城边的大片水田称“宪台洋”。现在,村连水田都楼房密集,成为市区的一部分。
  草潭在宪台之东北,原是自然村,以有一口水草丛生的浅潭得名,现与邻近的过潭、后田等小村都已成为楼房密集的新村,40米宽的街道“朝阳路”从该处通过。
  荔枝林在宪台之东,原是石斋村一个最大的自然村,现在也是市区的一部分。原名石埕社,居民蔡姓,称石埕蔡。此地并无荔枝树林,未知何时,也未何因改称为荔枝林社。
  河尾在草潭之东北,40米大街朝阳路延伸到该处,已建成新村。
  讲堂是黄道周讲学处明诚堂所在地,原为小村,现建成新村。
  南门社区
  南门社区,在县城南门外。从前是漳浦县城经盘陀岭通云霄以至广东潮州的出发点。南门溪和土桥头原是上通象牙庄和盘陀,下通旧镇的小船停靠处。现在南门溪淤塞,只靠一条渠道承接从梧桐陂引来的棕口溪之水,通至东门桥。
  原南门外通广东大路在南门社区的一段已成为街道。世纪之交开始兴建的40米宽龙湖路已从漳浦大桥处建到王顶,将通过南门社区、绥东社区通至黄仓开发区,成为横贯市区东南的新街道。
  港仔口从前,南门溪经港仔口转向东,绕过东城垣,至东门以下,汇入鹿溪。宋大观元年,开凿一条人工河,从县学的泮池通至港仔口,溪水受潮汐顶托,能进出于县学里的泮池。开凿该人工河的倡导者是知县傅希龙,绅士们称该河为傅公河,群众则称为港仔,港仔与南溪交汇处称港仔口,成为地名。后该河淤堙,而“港仔口”地名至今沿用。
  王顶曾是王姓聚居地,现有多种姓氏,而地名不改。在南水门外,南溪(即南门溪)西岸,有一条桥梁跨南溪,从南水门通王顶。20世纪末叶,开始有许多城内人迁居王顶,建设楼房。现王顶已建成新村,街巷交叉,笔直有序。湖滨西路从王顶村西边经过,40米宽的龙湖路从王顶村南边经过。
  沟仔尾在南门外,有一条乾桥(俗称沟仔尾桥),长200丈,建于明万历五年,架在一片浅潭上,从前是出南门往盘陀岭的必经之官道。
  土桥新村在沟仔尾西南一公里处,鹿溪桥闸附近。鹿溪桥闸建在原得仙桥上方30米处,得仙桥拆除。得仙桥俗称土桥(因为该处原有一个土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崇祯元年、清康熙三十七年、乾隆五年3次重修。今在该处建成一个新村,称土桥新村。
  有人误以为现在鹿溪桥闸的前身是宋代鹿溪桥。其实,宋代鹿溪桥在今鹿溪村。(鹿溪村原名鹿溪桥社,是以桥名为社名,现桥已无存,而社名简称鹿溪。)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
陈元光
相关人物
傅希龙
相关人物
朱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