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抗日时期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089
颗粒名称: 回忆抗日时期二三事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1642-15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在海乌中心小学发生的几件事,包括师生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演出抗日潮剧、献金支援抗日等。文章还提到了“功侔卜式”匾的授予和日军流窜漳浦时,作者家乡乌石的情况。文章最后描述了作者对战争的印象和感悟。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史资料 抗日时期

内容

1937年7月7日发生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经历8周年,胜利结束。其时,我刚8周岁,在海乌中心小学(即后来的浯江小学)读三年级。抗战时期海乌中心小学师生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唱抗日歌曲,演抗日潮剧、话剧,献金支援抗日等等。特别是临近抗日胜利的前个月,日军流窜漳浦,道经我的家乡乌石,且在深水坑的倒亭隙遇到“华安班”的阻击,印象尤深。适逢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特地回家乡进行采访,结合自己的回忆,将抗日时期在乌石、在海乌中心小学发生的几件事记述如下。
  海乌中心小学师生抗日活动
  海乌中心小学自1941年上半年有了首届毕业班,已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完全小学,教师配备较完整,学生数也较多,周围十多里的学生都到此读书。其时,抗日活动如火如荼,全体师生除学习功课外,还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如写抗日标语,画抗日宣传画,唱抗日歌曲,演抗日短剧、抗日潮剧等等。其中,印深较深的是演抗日潮剧,且社会影响也较大。
  抗日潮剧共演两幕,一幕是《潮汕沦陷》,另一幕是《血泪湔仇》。内容都是叙述广东潮州、汕头一带沦陷区人民受日寇的残杀、掳掠,起来反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控诉日寇的罪行。剧本由潮剧艺人林汉光编写,导演是原“三正芳”潮剧戏班的演员孙文听,演员都是海乌中心小学学生。
  《潮汕沦陷》于1944年初排练,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七周年演出,演员绝大部分是第四届(1944年7月毕业)学生。剧中人物有:沈时达、沈妻张氏、儿子沈杰、女儿沈秀英、沈秀花、渡伯江福、日本皇军、会长、日本兵等,参加演出的学生有:林汝江、林满池、林祥兴、林素贞、赵锦霞、林俊侠、林庚全、黄凤金、林达才等。
  《血泪湔仇》于1945年初排练,于8月15日后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文娱晚会上演出。剧中人物有:李国华、李妻蔡氏、女儿李云英(A、B角同时上台)、儿子李怀烈(A、B角同时上台)、日本小队长、日本兵等,参加演出学生有:林汝江、林古金、林素月、林风台、林祥瑞、林何如、赵贻谋、郑文英等。演出的学生分属第五届至第八届。此次为庆祝抗日胜利,两幕潮剧一齐演出,已毕业的学生也部分回来参加。同时还演出抗日短剧、三簧和一些破除迷信的短剧。
  这两幕抗日潮剧的演出,收到很好的效果,观众对日本兵残杀潮汕百姓万分债怒,同仇敌忾。一些从潮汕逃至乌石的难民也积极参与这两幕潮剧的司鼓、司锣的工作。
  关于“功侔卜式”匾
  约于1943年,福建省政府发动地方献金支援抗日,乌石乡亲和海乌中心小学师生热烈响应,踊跃献金,获得省政府授匾表彰。大木匾红底黑字,题“功侔卜式”四大字,悬挂于乌石祖祠一一乌石大厅(即海乌中心小学校舍)的左大门内横梁上。挂匾之日,海乌中心小学师生列队举行挂匾仪式,鸣放鞭炮,气氛十分热烈。卜式是西汉人,家有许多羊群,他屡次以家财捐助朝廷,反对外侮。这里用“卜式”来表彰乌石乡亲和海乌中心小学师生献金抗日的行动。
  学校在动员学生献金时说,献金是要购买飞机打日本,不久就可看到我们买的飞机从天上飞过,学生们个个兴高采烈。然而,当时只有看到日本飞机从头顶上飞过,后来是美国飞机飞过,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从没有见过一架中国飞机的影子。
  “日寇流窜”见闻
  1945年7月10日(农历六月初二日)上午,日军德本光信联队的残部从赤湖、示埔沿公路自东向西流窜。至示埔与寨内间的小境溪,发现寨内村外有一片树林,疑有伏兵,即在溪坎下发射三发迫击炮轰炸树林,进行火力侦察,见没有动静,即经寨内过浯江(亦称大溪),进入乌石。
  日军原是要走公路,经乌石至旧镇,过旧镇港后再沿公路到云霄、诏安,进入潮汕地区。后来,因尖兵到旧镇后,发现旧镇港中无船只可供过渡,报知指挥官,原已走到倒榕的日军接命令改道走小路,由芹山村后小山北侧经邱厝、山兜、大厢、深水坑等村而至倒亭隙,然后经漳浦县城,越过盘陀岭而至云霄。
  日军刚到深水坑村,即受到驻守在倒亭隙的“华安班”的阻击。大约从中午一直打到初夜。据说日军兵分三路,左翼登上南面山,右翼沿海云山脚,中路在深水坑村西的糖铺安下机关枪。等两翼包抄已定,然后开枪射击;“华安班”也兵分三路,但火力较弱,只有短射程的卡宾枪,一开始即处于被动。日本兵中有不少是金门人或闽南人,会讲闽南话,当时称为伪军,这些伪军作为先头部队,为日本人开路。
  当时,我们后埔边村的民众都跑到深水坑村避难,因深水坑村靠近海云山(乌石岩山),山间有很多石洞可藏身。我们躲藏的大石洞就住了13户人家,男人都跑到山上去,洞中只有妇女和儿童。这个洞洞中有洞,又有泉水流经洞里,是一有适宜于暂时避难的石洞。但有一点很糟糕,当时无人预和日军会从倒亭隙流窜,而这个洞正好在倒亭隙的北边山脚下,下面就是战场,我们全洞人都处在虎口上,处境万分危险。
  战斗一打响,全洞人都吓得不敢出声,有一个婴儿哭了几声,大家都轻喊:“快喂奶”!有人警戒说:“孩子一啼哭,引来日本兵,全洞人就都没命了”。枪声一直响到入夜,各种枪都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能辨明什么响声是什么枪,如“笛笛笛”是华安军(班)的卡宾枪,“达达达”是机关机,“咔咣、咔咣”是坎狗枪(日本三八大盖),“砰、砰”是迫击炮,大家心情都十分紧张,静听着阵阵的枪炮声。
  据说日军当夜在倒亭边上的紫仔埔野营,到倒亭隙东边的深水坑村,西边的北叶村、南叶村抢粮食和猪、鸡作晚餐。7月11日(农历六月初三日)早晨,日军向西往漳浦县城方向流窜。下午,在确定日军全部撤走后,我们才从山洞中回到深水坑村。当时,我父亲是海乌乡农会主席,在打扫战场时,发现有两具华安军尸体,从其佩带符号得知,一个是排长陈日晖,一个是列兵蔡水湖,及时上报,并出资备棺就近荔枝园收埋。后来,陈日晖的亲属镌刻一道墓碑放置于其墓前,两墓址今尚存。当时并没有发现日本兵尸体或伤兵,其伤亡情况不得而知。
  日军进入乌石,乌石民众都跑到山上避难,日军见近处有人就抓去当挑夫,远处有人露出目标,即当活靶打。桥头墟村70岁老人林悠远躲在村外园地间,被日军发现,开枪打死。芹山村林枝站在马头山观望,身穿白衣,目标明显,也被从山下经过的日本兵开枪打死。新厝村林知和站在紫薇山间观望,被日本兵开枪打中头上笠顶,笠子飞掉,人幸无事,急躲起来。据说旧镇西示村陈权送信件到倒榕处遇日军,也被打死。
  日军到处抓民夫、抢牛。山郑村林广东被抓去带路,后埔边村林仁道躲在深水坑村外也被抓去当挑夫。到盘陀墟吃午餐时,日本兵戒备较松懈,林仁道乘机溜进路旁棺材店,躲在空棺中而脱险;在盘陀岭上,林广东乘美国飞机轰炸日军时逃脱。山兜村林合茂家被抢去黄牛一只,深水坑村林打铁家也被抢去一只黄牛。抢去的牛先是负载辎重,后被宰杀。
  日寇流窜漳浦距无条件投降仅一个多月,已处穷途末路。然而,困兽犹斗,在乌石倒亭隙遭遇“华安班”阻击,作垂死的挣扎。倒亭隙之战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漳浦县境内唯有的一次战斗,乌石父老至今尚能叙述“走日本”的情形和痛诉日寇的罪行。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祥瑞
责任者
林汉光
相关人物
孙文听
相关人物
沈时达
相关人物
沈杰
相关人物
沈秀英
相关人物
沈秀花
相关人物
林汝江
相关人物
林满池
相关人物
林祥兴
相关人物
林素贞
相关人物
赵锦霞
相关人物
林俊侠
相关人物
林庚全
相关人物
黄凤金
相关人物
林达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海乌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福建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