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历史 不容篡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088
颗粒名称: 血的历史 不容篡改
其他题名: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4
页码: 1543-16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人民自元朝起就遭受倭寇的侵犯,明朝时倭患情况严重,最终被戚继光平息。清朝末年,倭寇的后裔们更加凶狠残暴,霸占了中国的台湾并勒索了巨额赔款。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先是派出浪人潜入沿海各地进行破坏活动,还收买土匪、流氓骚扰,甚至策划所谓的“自治运动”,妄图在漳浦、海澄等县组织傀儡的“闽南自治政府”。为了抵御日军侵犯,漳浦当局采取了破坏公路、桥梁和通信设施等消极防御措施。而共产党在漳浦城乡广泛建立的抗日组织仍存在,民众抗日情绪高涨,使日军一时难以登陆漳浦。于是日军采取海面封锁和空中轰炸的方式,给漳浦沿海渔民造成惨重生命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史资料 历史

内容

上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当局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上演了掩饰日本侵略罪恶史的一幕幕丑剧,并愈演愈烈。近日,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否认和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日本小泉首相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等,做出了一连串伤害中国、韩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引起亚洲各国包括日本民众的极大愤慨。对日本当局所作所为,其外交部发言人高岛肇久4月17日竟大言不惭地解释说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为了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这不能不使人想起与当年日本侵略者狂妄叫嚣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遗唾何其相似。究其原因,兴许日本当今一些当权者抑或骨子里遗传了他们先人侵略成性的基因,抑或内心深处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不散,才会冒此天下之大不韪,肆意对人们至今记忆犹深的历史事实进行否认和美化,对死有余辜的战犯亡灵进行招魂参拜。本文提出这样的定义并不过分,翻开漳浦历史,循踪觅迹,就可以找到佐证,看到他们的老祖宗从十四世纪起,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是如何持续对与日本并没有陆路交通,又远隔重洋的漳浦伸出罪恶的魔爪,杀人越货,酿造了多少人间惨剧。这血的历史,是任何人篡改不了的。
  一、从元代起,倭寇对漳浦的侵犯
  倭,系古代日本称呼。倭寇,指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时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其最初由日本南北朝时混战中逃生的武士组成,专门从事走私和抢劫。漳浦从元朝起,便蒙受倭寇祸害。尽管元朝的倭患的在《漳浦县志》中缺载,但倭患情况仍可以从其它书籍中窥见,如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里的一则悲欢离合故事中,述说元朝时陕西省西安有一个人叫杨八老,到漳浦采办从广州转口运来的番货,逢倭寇登陆,被掳去为奴多年,后在浙江剿倭中获救,才得与任绍兴县丞的儿子相会。漳浦至正六年(1346年)间黄氏所修族谱也记载,宋末崖山败亡之际,护闽冲郡王赵若和逃到浦西的内阁侍臣黄材之孙黄宽夫12岁时,倭寇登陆浦西,全家独他被掳上贼船,其余皆被杀。出海后因掠物太多超载,他被抛入海中,幸抓到一块木板,漂到大担岛外,被嵩屿人林世英所救才得以保全性命。明朝时倭患情况,可见戚继光著《戚少保文集》所言“倭贼土寇,北自福建福宁沿海,南至漳泉,千里萧条,尽为贼窟”。清康熙年间编《漳浦县志》则记载倭寇侵扰时间较具体,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六都。三十七年五月,倭寇盘陀水港,复移寇长桥。三十八年二月,倭寇县郊,驻溪南。十一月,倭寇麦园埔。三十九年四月,倭驻峰山,纵掠溪南,复移驻无象铺。四十年二月,倭驻屿头(在今白水镇附近)月余。闰五月袭陷镇海卫城。四十一年二月,倭寇入掠县郊。四十三年二月,戚继光从仙游追击大股倭寇至漳浦八都(盘陀)汤坑蔡陂岭,斩首数百级。残寇败逃广东,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合兵歼灭。蔡陂岭一役,戚家军阵亡将士80余人,共葬一坟。称“忠勇墓”。后人又建“忠勇祠”以祀英灵。现仍保存在天福茶庄内,供人们景仰。约至万历三十年(1620年),铜山把总张万纪与浯屿钦依把总沈有容在南澳彭山洋合歼从台湾来侵扰的大股倭寇后,倭患才稍得以平息。此后,倭寇虽不再登陆大陆沿海,而还窃据海岛截劫商船,正如清代曾任广州知府的漳浦人蓝鼎元在其著作中所言“倭寇与明朝相始终。”
  其实,倭寇的后裔们之凶狠残暴,比其江洋大盗的祖先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清朝末年,他们就通过发动甲午战争,霸占了与漳浦仅隔一海峡的中国领土台湾,勒索清政府支付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并得到西方列强在华已有的一切特权。1904年至1905年,日本还通过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等侵略扩张行动,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强行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后来发展到妄图吞并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是其本性所决定了的。
  二、日寇侵华期间对漳浦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久,对福建已是虎视眈眈。先是派出2万余名日本浪人潜入沿海各地进行破坏活动外,还收买土匪、流氓到处骚扰,甚至策划搞所谓的“自治运动”,妄图在漳浦、海澄等县组织傀儡的“闽南自治政府”。1937年10月26日,日军侵占了与漳浦隔海相望的金门岛。1938年5月10日,日军侵犯与漳浦近在咫尺的厦门岛,13日,厦门岛沦陷。同年8月至9月间,日军多次向与漳浦一水之隔的东山岛进犯,一度占领东山岛。1939年12月1日,日伪军侵占与漳浦陆路相距百余里的诏安县城,后被击退。漳浦也从抗战后方变成抗日前线。为了抵御日军侵犯,漳浦当局采取在旧镇港沉舟坠石,破坏沿海公路,炸毁桥梁,破坏通信设施等消极防御措施。特别是闽南红军武装虽已北上抗日,但共产党在漳浦城乡广泛建立的抗日组织仍存在,民众抗日情绪十分高涨,也竟使日军一时难以登陆漳浦,日军对漳浦的侵犯于是采取海面封锁和空中轰炸的方式,日军炮艇在漳浦海面游弋,向渔船、渔村开枪开炮,给漳浦沿海渔民造成惨重生命和财产损失。由于当时兵荒马乱,交通阻绝,加之后来档案材料丢失,使我们今天难以搜集到损失情况,中共漳浦县委办公室在1953年10月6日第20期《通报》关于“第八区白沙乡渔民解放前后生活上的变化”调查报告一文中,写到白沙乡在抗战爆发后第二年,出海捕鱼的船被日寇烧掉6只,渔民被杀20多个。漳浦海岸线长达216公里,散布着大小百余个渔村,一个乡村蒙受损失就如此惨重,照此推算,即使再打折扣,也将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日军对漳浦实施空中轰炸情况大致为:1938年5月24日上午,日机8架空袭漳浦县城,投弹10枚,连教堂、教会学校、教会医院也无法幸免于难,教会执事及医院职员各被炸死一人,有一户居民被炸死5人,仅一女孩外出玩耍逃过此劫。同年8月24日,日机3架向县前街商住区投弹多枚(其中有燃烧弹)、焚毁楼房4座、店铺4间、炸死炸伤居民13人。同年10月28日,日机2架向县城投弹4枚,炸毁打锡巷李氏楼房及祠堂3座、王氏万年春巷住宅4间、炸死1人。同年10月29日,日机2架向北街商住区投弹多枚,炸毁黄氏住宅6间。1939年5月14日,日机2架向县城东门外防空洞一带投弹多枚,并以机枪扫射。同年8月6日,日机2架空袭佛昙镇,炸毁民房3间,炸伤1人。同年9月间,日机2架向县城县政府及孔庙一带投弹多枚。同年10月11日,日机2架空袭旧镇,向渡口处商住区投弹多枚,几家商行被炸,倒屋4座,死3人。同年11月间,日机一架空袭赤湖镇前张村,并用机枪进行扫射。据统计仅在1938、1939两年中,日机共在漳浦炸死炸伤平民25人,炸毁房屋多处,酿成数十户人家家破人亡或财产荡然一空的悲剧,造成财产直接损失68.32万元,间接财产损失107.72万元(据当时县政府呈报数字)。据当年目击者介绍,由于县城实施人口疏散和挖防空洞(壕)防空,及数枚炸弹或因榕树枝干抵挡或因落入民宅院中水井,才避免造成更大人员伤亡,故而有“抗日榕”、“抗日井”等的传说。
  当日军铁蹄践踏漳浦大地时,已是处于日暮途穷之际,惶惶如丧家之犬过境。1945年春,日本帝国主义所发动的太平洋战事已转胜为败,日本本岛受到盟国海空包围,为此,决定调整兵力,缩短中国大陆战线,相对集合兵力,扼守战略要点,以作困兽犹斗,把日军陆军铃木第九师团由北方调防广东,经海路南下,途经金门、厦门,与广州方面的南支派遣军会合,其由四艘军舰运载的先头主力部队在漳浦菜屿列岛海面遭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又称“飞虎队”)的袭击轰炸,炸沉1艘、重创3艘,几乎覆没,只得龟缩金门、厦门。鉴于台湾海峡制空权、制海权已为盟军掌握,于是决定由该师团德本光信大佐率领所属联队及师团残部和部分伪军、汉奸便衣队,改从闽南沿海陆地流窜广东与南支派遣军会合。6月29日,该部在德本光信指挥下,从金门、厦门两地分5批向海澄之港尾白坑、岛美等处登陆。6月30日凌晨4时许,日军先头部队在白坑村登陆。7月1日11时许,另一路日军经小澳在岛美村登陆。两路兵马全部集结后,其先头部队于7月4日由隆教乡进犯漳浦县前亭乡属田中央村。至7日,日军一直侵扰前亭乡。在3天里,日军在前亭墟、田中央、大社、桥仔头等村大肆抢劫,并把搜捕到的妇女强行关押在学校里轮奸。8日,日军窜至佛昙镇,大部分驻扎在纯美中学内,一部窜入大坑村,依旧奸淫掳掠,抓挑夫、抢耕牛,撤走时还把大小便撤在床上被窝内、米缸里,并炸毁佛昙桥桥墩3座,以阻追兵。9日,日军分两路从大坑和松仔岭窜抵赤湖,所到之处,四处劫掠,强奸妇女,连老太婆也不能幸免。日军还沿途开炮乱轰乱炸,炸死一人,并掳去10多人强行逼迫当挑夫,同时对沿途掳来当挑夫的20多人进行搜身,并放军犬将2个佛昙挑夫活活咬死。赤湖挑夫中,先后被枪杀一个、累死一个,其他下落不明。10日,日军窜至乌石大厅、深水坑一带,先头部队抵达旧镇北岸,用山炮向南岸轰击,企图强渡遭反击,乃转向漳浦县城方向,敌后续部队在乌石、深水坑与“华安班”(设在华安的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第四营第二连发生遭遇战,“华安班”阵亡排长、士兵各一名。日军至旧镇镇途中,又枪杀2名农民。11日11时许,日军窜至城郊,在城东高地印石亭山开炮击毁城北鸡笼山碉堡,并与县自卫队发生接触战,县自卫队一中队长受伤。日军后从东门进城,沿郡营顶、官学口街、城隍庙口,出南门。取道县城时,抢了两家糕饼店,抓了10来个挑夫后,继续向西南方向流窜,正巧走的是与整整380年前被戚继光几乎全歼的那股倭寇流窜之不归路。当夜,日军露宿大南坂一带山头。12日清晨,继续向盘陀岭方向逃窜,沿途村庄尽遭抢劫,其中下阮村受害最为惨重,粮食遭抢光、禽畜被杀光,妇女被拘禁一室,幸而追兵在后,那些妇女才免受凌辱。下午5时许,日军窜至盘陀岭,曾受盟军飞机轰炸,并遭“华安班”第四营狙击。尽管比其老祖宗命运好些,侥幸越过盘陀岭,但后虽与南支派遣军会合,终究难逃覆灭的下场。此次日军流窜漳浦期间,给沿途人民群众严重摧残,“战区各地损失惨重,灾民遍野,状极可怜”(《漳浦县厦敌流窜应变报告书》1945年8月)。据当时不完全统计,日军流窜7个乡镇,占全县面积30%;民众被杀22人,伤数人;被掳掠壮丁当挑夫200人;全县难民5万人,一时失业1万人,难民平均每人衣物损失5元;被掠夺食米430担、麦子208担;耕牛被宰130头;损失民船60艘、渔船113艘,渔民损失财产达100万元以上,渔产减少50%;侨汇损失700万元以上;学校图书、仪器设备损失约5万余元等等。(军队及地方武装人员的伤亡方面,本文采用李林昌著《九十九峰起伏漳浦史》一书所采亲历亲见者回忆的说法。)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文特地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日本从元代以来对漳浦的侵扰及其犯下的滔天罪行,以血的历史事实,还历史本来真实面目,使读者在重温历史的同时能得到启示,进一步认清日本当局一些当权者在对待历史问题乃至台湾问题和包括人权在内的一些国际问题上的叵测居心,及其任其发展必将造成的危害,以史为鉴,提高警觉。更希望日本政府那些当权者能正确对待历史,尊重历史,吸取教训,深刻反省,改弦更张,因为“刽子手们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不论他们的教士们怎么祷告也不能把他们解脱”(马克思著《法兰西内战》)。“参拜”和“招魂”是不可使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杀人恶魔得到解脱,与篡改和美化历史一样枉费心机,只能使日本重蹈老祖宗覆辙。只有珍惜新中国建立以后经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和有识之士长期艰辛努力形成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以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时提出的发展中日关系5点主张为精神,坚持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继续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才是人间正道。
  参考书目:
  中共漳浦县委党史室编《漳浦人民革命史》
  李林昌著《九十九峰起伏漳浦史》
  《福建党史月刊》1995年第九期郑澄桂撰《末路兽行》
  深水坑与日军遭遇战亲历记
  林如山口述李林昌整理
  (合订编者按,本文原登载于《漳浦文史资料》第9辑,请参阅,现不予重载。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国坚
责任者
杨八老
相关人物
赵若和
相关人物
林世英
相关人物
孙黄宽
相关人物
戚继光
相关人物
俞大猷
相关人物
张万纪
相关人物
沈有容
相关人物
陈纳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