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浔鼓灯——南溪何姓团结的象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069
颗粒名称: 官浔鼓灯——南溪何姓团结的象征
分类号: K892.457
页数: 2
页码: 1496-14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官浔的何姓家族是唐昭宗时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的何衍后裔。为逃兵役,明洪武九年(1376年)何姓家族分居。为加强传统文化活动,何姓族人建造灵慈宫侍奉妈祖,并每逢春节进行特殊的巡游活动以警示后人不要忘记祖先历史。何浔鼓灯是何姓后裔继承先祖遗志、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每逢春节由各房派系组织男丁数千名列队游行,擎着火把和各种节目,十分热闹。这一活动一直延续下来,并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更加丰富多彩,如今已成为南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欢庆太平盛世,并发展为万人踩街的盛大庆典。
关键词: 漳浦县 风俗习惯 习俗

内容

官浔原名何浔,清乾隆年间官府在那水运枢纽设卡管征税收,改称何浔为官浔。民俗“官浔鼓灯”准确说是南溪鼓灯,是九龙江南溪两岸的漳浦官浔及官浔毗邻的龙海市东泗乡下埔村、西山村等处何姓二万多人口集联谊、团结、欢乐、纪念祖先、祈祷后裔昌盛为一体的文娱活动。
  南溪何姓是唐昭宗时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的始祖何衍的后裔,先祖肇基龙海角尾白石,传至十五世何逖基隐居泉州清源山。何逖基长子何元镇生有七个儿子,居住泉州浔尾。何元镇仕元,负守土之责,不能抵御寇乱,只得与七个儿子从泉州海上乘船逃至同安县嘉禾东澳(今厦门何厝),被元将鞠亚里智率兵追缉,老二、老三、冒险逃回泉州祖地,老大隐居嘉禾东澳(今厦门的何厝)、四弟、五弟、六弟、七弟,求祷于顺济宫妈祖,卜〓云“漳可免祸”,兄弟四人匿名易号,乘船逃至漳浦南溪,四兄弟以姓氏命地名为“何浔”,命居住地社名为“鼠尾”兄弟团结一心,数十年间同锅共爨。至明洪武九年(1376年),兄弟为逃兵役才各自分居,六弟逃迁平和何地(今云霄县马铺乡),七弟逃迁南靖程溪何寮(今属龙海)。老四何添祖、老五何添溜仍居南溪何浔,肇基上、下、宗,繁衍的裔孙散居南溪两岸的两县市共十八社,后来成为南溪最大宗族。几经数次惊心动魄的播迁,何浔族人立誓承先祖遗志,加强宗亲的团结,多方面开展促进南溪两岸龙海、漳浦各社的友谊和睦活动。
  南溪何姓注意加强传统文化活动去促进族人的团结。他们重视继承先祖的文化伟统,把居住地号名“何浔”、“鼠尾”。以纪念祖地泉州浔江、浔尾,要后人不要“数典忘祖”。他们在南溪发展为大姓后,在原来五姓共同侍奉的明山堂王公庙里,祀进何姓保护神定光佛塑像,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又于明万历年间,在居住地建造灵慈宫,侍奉何氏之祖于逃难时携来的保护神妈祖,牢记祖先涉阻播迁的历史。何姓还重视创新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发扬传统的祭祀典礼上,别出心裁地进行祭典的创新。每逢正月初一新春大吉日子,何浔上、下、大、小宗族长都要披麻带孝,头戴麻盔、身穿麻服、脚穿草鞋,敲着丧锣丧鼓,在南溪十八社巡游,警示后人不要忘记祖先劫难迁涉的悲惨历程,学习先祖绝地抗争的坚强意志,教育后人要具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警钟长鸣。
  何姓族人注意加强族人的团结,以传统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南溪两岸宗亲的团结,最典型的是“何浔鼓灯”。
  何浔鼓灯是何姓后裔经数次惊心动魄播迁立志继承先祖遗志,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仿效祖地泉州闹花灯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春节后都要由各房派系组织男丁数千名,列队游行,扛出“黑脸王公”及妈祖塑像,敲锣打鼓,在南溪两岸绕行。夜间各人擎一支火把,火把由粗纸绞成大绳状,粗一寸口径,长一、二尺,蘸饱花生油,插入底装生油、上劈成四片的竹简,再把劈开部分扎紧、这种竹筒火炬称为“灯碗”。每人一支,入夜燃点,列成长龙阵,拥着锣鼓队,巡村游行,雄伟壮观,十分热闹,这就是“何浔鼓灯”。清乾隆年间“何浔”易名“官浔”,闹鼓灯民俗却仍一直延续下来。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何浔鼓灯”融入鼓吹、大车鼓、踩跷、“辇”、“艺”、“落地哨”、凉伞舞、舞狮、舞龙等节目,花灯的装璜更具高档次,更加美观雅致。每逢农历润年正月十二日为“鼓灯”节。
  何浔是漳州何姓宗地,“何浔鼓灯”是南溪、漳浦何姓团结的象征。据何氏族谱记载:“顾漳之有何也,以何浔鼠尾为宗;浔之有何也,发晋江清源为祖”。漳州何姓宗亲以何浔为核心,何浔鼓灯吸引了各地族人的向往。何浔鼓灯民俗传统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恢复,泉州、安溪、惠安、石狮、厦门、漳州、云霄、东山及本县各衍派相继派出代表参加闹鼓灯庆典活动,对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和民族的团结,起到一定作用。而那“正月初一做孝男”的旧俗不再举行。
  如今,何浔鼓灯成为了南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欢庆太平盛世,吸取了古文化精华,发展成为万人踩街,声势更加浩大。每逢农历润年正月十二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夜间花灯竞放、火树银花、璀灿夺目。游行的火炬改用不锈钢管制成。闪闪发光的灯笼与热烈燃烧的火炬竞映光辉,更具特色。鼓灯节使官浔镇整夜沸腾。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何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