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以来寓台漳浦人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036
颗粒名称: 抗战胜利以来寓台漳浦人士
分类号: K825
页数: 11
页码: 1378-13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达元在抗战期间加入国民党并参与国民革命军北伐。战后,他在福建省政府和农业部门工作,推广良种和农业技术。他还曾担任园艺职业学校校长,并参与军统和中美合作所的工作。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台湾警备司令部调查室主任,负责肃奸工作,并保护了大量台湾同胞。此后,他历任多个职务,并在多个国家考察。
关键词: 漳浦县 人物

内容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以后,各省市前往台湾任职,从教、经商,或随军入台者甚多,在台湾传下很多后裔,其中,漳浦人占有很大分量,这里仅择要简单记述一些。
  陈达元
  陈达元,漳浦赤湖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初年在漳浦逢源小学毕业后升入泉州培元中学。那时,福建省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就任大元帅,国共合作,誓师北伐,许卓然主持国民党在泉州方面的秘密工作,在学生中发展组织,陈达元于中学时代加入国民党,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学毕业,即加入许卓然领导的秘密革命工作,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翌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入闽,达元奉派回乡,任国民党漳浦县党部筹备委员(在筹备委员中有随北伐军而来的鹿溪桥人胡剑平、华侨杨纯美、官浔富商子弟何元良、潮汕共产党人郑林英等),对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革除邪风恶习等,做了很多工作。民国17年,达元调任龙溪县党部筹备委员,翌年党部成立,当选为执行委员,兼福建省公路局汀漳分局工作。工程结束后,分局长黄澄渊论功行赏,以1千元资助达元升学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民国23年毕业,适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漳浦成立,专员朱熙请他出任专员公署农业技士。翌年,福建省政府建设厅采纳他的建议,在省农业实验总场之下设漳浦实验场(因址在大南坂,故称大南坂农场),由省派建设厅农业技术员阙荣兴来任场长,达元兼副场长。该场垦辟耕地500亩,主要目标在实验推广良种。以肥料、资金、技术辅助,繁殖推广爪哇及台湾大茎良种蔗苗(其时,爪哇的荷兰殖民当局及台湾的日本殖民当局为国际糖业竞争,均已禁止蔗苗出口,该场的爪哇蔗种系漳浦万安丰祥农林公司于民国19年所引进;台湾蔗引种于檀香山,系大南坂农场技术员陈扬休于参加福建省建设厅组团参观台湾博览会时偷藏一节蔗种于行李中蒙混过关带回繁殖者)。该场又试验番薯良种,推广绿肥作物,引进推广来克亨鸡、逻逗乌鸡、北京鸭。引进澳洲桉树、合欢树,推广造林,陈氏亲往云霄、东山、诏安等县督导造林。
  当时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漳浦县长朱熙认为,漳浦是农业县,培养农业技术人员以推广新技术至关重要,乃改漳浦县立初级中学为园艺职业学校,请达元出任校长。但只办一年,便因经费问题,于民国25年夏停办。达元调任建设厅龙溪农业推广所主任,同时任军统局闽南站漳州组组长。后升任闽南站站长,至民国三十三年,均在抗日战争期间。达元并于民国29年兼任三民主义青年团漳州分团筹备主任,辖漳属10县区队联合办事处。后各县成立分团,达元以福建支团干事(三青团的干事会属于委员会性质)督导漳州区团务。
  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军统与美军合作,于民国32年在闽南一带海岸建立观察站及无线电台,使本来在我国东南往来无阻的日军舰艇屡受盟国空军轰炸,以至日占区台湾、厦门受盟国海空封锁,日军补给困难。中美合作所为准备配合盟军在东南沿海登陆,成立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于华安,由达元以副主任主持,招收4营人,分别施以情报、爆破、通讯、两栖作战、海上突击等训练。民国三十四年训练结束,编为“别动军第六纵队”,达元任少将指挥官。其时,日本“南支派遣军”德本光信联队(相当于团)从上海调驻广东,以4艘军舰运载,至菜屿列岛海面,被从长汀机场起飞的盟国飞机轰炸,沉没1艘,死伤甚多,馀3艘带伤逃往厦门,残部驻金、厦两岛,与原驻厦海军不和,补给无着,乃决定作困兽之斗,流窜经漳属沿海陆地,前往粤东与日军会合。其时漳州驻军调防,新调75师尚未接防。达元接获日军准备流窜之情报,即调所辖别动军,部署于海澄、漳浦2县之间。6月27日,75师赶到一团,填防海澄,达元遂将全部兵力调入漳浦部署。日军于29日深夜至30日凌晨在港尾乡白坑登陆,经3天会齐人马,开始南窜。达元分一部分兵力驻守旧镇港南岸,防堵日军渡港,分一部分兵力追击于盘陀岭,配合盟国空军予敌重创,又追击其残部经云霄、诏安,至闽粤交界之分水关。日军逃到潮汕日占区,所剩无几。
  抗战胜利后,中美合作所撤销,“别动军第六纵队”除留一营改编为交通警察调往别处以外,其馀全部遣散。达元调任台湾警备司令部调查室主任,负责肃奸工作。他认为,台湾已经被日本占据50年,不同于一般沦陷区,台湾同胞处境特殊,建议不要把附敌的台胞作战犯处理,得免株连,安定了民心。民国36年“2.28事变”时,达元已转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简任参事,在新竹督导粮食调节,闻变急返台北,运用多方关系保护外省(大陆)同胞;后军队入台镇压,他又以保护台湾同胞为己任,极力为涉犯分子洗脱,因而深受台胞之爱戴。
  民国37年春,达元当选为监察委员,由监察院选为闽台区监察委员行署委员,先后在福州成立行署和在台北成立办事处,达元常驻台湾。他又在监察院被选为侨政、经济等委员会召集人,曾赴日本、美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汶莱等国考察。达元并被选为国民党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应聘为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员。1982年2月23日因心脏病逝世于台北,享寿76岁。
  达元元配夫人杨柳珠,出佛昙望族,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一向居赤湖,不出家门。1979年7月,由女丽痕、丽芳与婿林福海、黄启伦迎往美国奉养。1981年到台湾与长男文俊、次男仲伟及诸孙团聚,往返于美、台两地受孝养,而他怀念祖地,于1981年回祖地定居,1993年病逝,享寿90岁。杨氏生2男2女:
  长子陈文俊,1926年生于赤湖。台湾大学法学士,任台湾中小企业银行总行专门委员兼政风室主任,妻蒋平权,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任职于“经济部水资源委员会”。台湾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旅游后,文俊多次回赤湖,在北桥建新宅“达园”。1994年献款42万元给赤湖镇卫生院建一座门诊大楼。
  次子陈仲伟,1936年生于赤湖。台湾大同工学院毕业,任欣欣天然气公司副工程师。妻李信妹,高商毕业,主持家务。子逸凡,淡江大学机械系毕业,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硕士,明尼苏达州州立大学博士。女逸芬,美国堪斯萨州州立大学博士。
  达元长女丽痕,1929年生于赤湖。台湾师范大学毕业,任美国纽约州州立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夫林福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历任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员、纽约州低能发育基础科学研究所病毒生物化学研究室主任。1970年发现慢性病毒中的逆流核子酸合成素,1979年发现亚急性硬化全脑的病毒成因及变成病毒的化学变化,享誉国际。
  达元次女丽芳,1933年生于赤湖。留美研究儿童心理卫生,得硕士学位,任堪萨斯州州立大学营养师。夫黄启伦,美国耶鲁大学工程博士,任堪萨斯州州立大学教授,对材料力学、太空工程、应用教学等有专门研究,曾代表美国出席国际性会议,曾于1979年应邀到大陆讲学。
  达元的德配夫人郑世琛,原籍福州,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1970年3月因心脏病逝于台湾。生1男2女:
  陈嵘,在兄弟中排行第三,1951年生。留美学习数学及会计,任美国德州摩根公司资讯室主任。妻麦佩琪,美国德州大学毕业,任职于会计师事务所。
  陈宁,在姐妹中排行第三,1947年生。台湾文化大学毕业。夫王大藩,美国德州大学硕士,供职于美国富利企业公司,主持电脑程式设计。
  陈峰,在姐妹中排行第四,1949年生。台湾大学毕业,任中学教员。夫陈永明,台湾师范大学硕士,任教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
  林列及其子女
  林列,字承泽,号凌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漳浦县城。父金声,又名如鸽,万安坂顶村人,任漳浦、云霄等处基督教传道师。母陈幼娘,白水营崎山分村武秀才陈荩之女。林列有三兄三姐妹,长兄奉命(又名绍庭),为早期著名西医,兼精中医,在漳州、厦门等地开业,后以行医定居广州。次兄遵行,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创办鼓浪屿医院,自任院长。三兄笃信,美国哈佛大学市政工程学硕士,曾任江汉海关监督、上海大夏大学教授。
  林列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农村经济学系,为研究生,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回漳浦养病,康复后受聘为丰祥农林公司业务主任。该公司设在万安,故称万安农场,系新加坡华侨(石码浒茂人)所投资兴办,委托曾任福建省财政厅长的陈芝麟(号紫汀,漳州天益寿药房老板)主持,由芝麟之弟陈启发(又名季龙)任经理。该公司引进爪哇大茎蔗种,推广种植;附设糖厂,开漳浦以机器榨蔗之先河。
  林列在“丰祥”任职5年,民国23年(1934年)北上南京,任国民政府统计局专员,调任行政院经济会议专员。1937年“7.7”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转任国家总动员会议科长,11月与浙江平阳县人殷锡珠结婚,不久即随国民政府播迁重庆。后辗转于贵州、湖南、广西3省,参加备战动员工作。民国32年经广东、江西返福建战时省会永安,任省政府专员、参议。翌年任省田赋粮食管理处督导员,兼土地等则勘查团团长。其时,漳浦地籍混乱,举办“补正地粮”,因控制不严生弊,县长黄明日被弹劾撤职,“补正成果”减赋额4万多元被推翻,省派地政局秘书、漳浦人陈阳山回漳浦,成立土地发照室,在核发土地执照工作中重新接受申请,核正地籍错误2万多起,减赋2万多元(保留赋额22万多元),其间,林列奉派回漳浦督导这项工作。
  民国35年至36年,林列任龙岩县长两年,推行“扶植自耕农”工作。1948年应邀赴浙江任省政府专员,兼农民师资训练班导师,及土地改革大队长。1949年到台湾,任“农村复兴委员会”技正,推行减租和“耕者有其田”工作。后调任“侨务委员会”第三处处长,办理华侨投资贸易工作。子女都留学美国,留在美国工作。林列夫妇于1971年退休,也就寓居美国,著书并教习太极拳、太极剑。林列有一子二女:长子少达(民国33年生于永安),芝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娶李民泳,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博士。长女少谕(民国29年生于重庆),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凯大学硕士,嫁汤于山,芝加哥大学电机博士。次女林少奇(民国36年生于龙岩),美国北卡罗来纳威克兰特大学生物学硕士,嫁林永泰,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工程师。
  陈则蔡及其子女
  陈则蔡,字半涯,漳浦县城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64年)。生父蔡钟秀,同彰布店老板,民国9年至10年任漳浦商会会长。母陈随娘,为前任(民国6年至8年)县商会会长陈瑞安之女。则蔡为蔡家长子,以“外甥继母舅”,3岁即过继陈家长子泗河为子,为陈家长孙,初名蔡则陈,后改为陈则蔡。
  民国7年,则蔡在漳浦县立第一小学毕业(当时学制,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共7年),往漳州升入福建省第八中学,民国12年中学(学制4年,不分高初中)毕业,年20,即担任漳浦县培文小学教师(时第一、第二两小学改为培文、培英小学),后任白石小学校长,教书多年,然后考入北京民国大学预科。按当时学制,他先修预科1年,考试及格,然后考入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系,4年毕业。毕业后,于民国19年至22年,先后担任漳浦县教育局视学、集美师范教员、漳浦县立初级中学、集美幼稚师范、集美乡村师范教务主任兼教员。民国23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漳浦成立,专员朱熙兼漳浦县长,厉意整顿教育事业,敦请则蔡回漳浦任县政府教育科长。漳浦教育事业大为刷新,在各区区署所在地的县城、杜浔、佛昙、官浔、石榴坂设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心小学,以为示范,推动全县小学教学的刷新。并创设民众教育馆,推行社会教育,附设体育场,提倡体育运动。民国24年,则蔡又应聘赴福州,任三民中学训育主任兼教员。则蔡外出任教期间,家中由夫人林秀云主持。林氏出自乌石乡荷芽社书香之家,祖父、父亲都是秀才,她自幼得父亲教导,知书识礼,相夫教子有方。
  民国26年“7.7”抗日战争爆发后,则蔡以在家乡素孚众望,被推以漳浦县商会理事长担任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他毅然辞退教职,回漳浦领导抗战工作。抗敌后援会设几个工作团,以商会为主展开募捐工作,以妇女会为主展开慰劳工作,以义勇警察消防队为主负责消防工作,又组织教员、机关工作人员、社会青年等成立宣传工作团,业余以演讲、演剧、歌咏、漫画、标语进行抗日宣传,并集合失学、失业青年组成巡回宣传队,由他父亲、同彰布店老板蔡钟秀献布制成帐幕式的活动戏台,下乡巡回演出抗战话剧,教唱抗战歌曲,到处宣传抗战。对文字宣传尤有独到之处,抗敌后援会一成立,便出版《抗敌周报》,后发展成《漳浦日报》,成立报社,自任社长,是漳浦有报纸的开始。后报份发展到邻县,为扩大影响,改名《漳报》。
  原漳浦县立初级中学因经费问题停办多年,莘莘学子有向隅之叹。则蔡积极筹备,于民国28年报经省政府批准,复办漳浦初中,被委任为校长,筚路蓝缕,修复、扩建校舍,广招学生,造就很多人才。
  抗战胜利后,漳浦正式成立县参议会,则蔡膺选为副议长,乃辞校长职务,推荐教育界耆宿黄沂浣继任。而则蔡又进一步筹创道周高级中学,任董事长。利用文庙,扩建为校舍,于民国35年招生上课,便利了学子升学。则蔡于民国37年膺选为县参议会议长。
  则蔡于1949年9月,除长子毅民毕业于江西兽医专科学校,留在江西任高级兽医师外,全家迁居台湾,应邀出任台北阳明山管理局督学。台湾因过去受日本殖民教育影响甚深,当时各级学校仍保留有日本教育风气,则蔡深感必须革除,便尽量介绍祖国教育制度、教导方法、训导规程,拟定改革方案,从建立阳明国民学校为模范小学着手,改革教学和训导方法,调整行政组织,取销包班制,实行分科教学,禁止体罚,倡导学校卫生,推行民族精神教育和劳动生产教育,种种新措施卓有成效,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区,省内起而仿效,则蔡获省政府嘉奖。
  1958年则蔡调任北投中学校长,辟划经营,锐意革新,订有长程、短程计划,次第实施,扩建了教室,增建教职员宿舍,增加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训导方法,施行辅导制度,提倡科学教育,推行劳动生产教育,成绩斐然,闻名全省,各县市教育界相率组团到该校参观,则蔡也常应邀到各地演讲座谈。任职14年间,则蔡获台湾省及台北市政府记功3次,嘉奖5次。
  1972年8月,则蔡以69岁退休,与夫人仍住北投故居。子女均已各自分家立业:长子毅民仍住江西,已当祖父,曾到台湾探亲,受同乡热烈欢迎。2000年病逝。次子健民,台湾师范大学毕业,惜英年早逝,遗男孙1人,艺专音乐系毕业。三子中民,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博士,曾任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人类系主任,兼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到香港任美国俄亥俄州驻东亚及东南亚办事处主任,曾到福州、厦门、漳州考察访问,回漳浦探亲,受热烈欢迎。四子佑民,政治大学财税系毕业,曾任美国花旗银行台湾分行经理、英国建利银行台湾分行总经理、中华开发信托公司副总裁等职。长女文菁,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曾任中学英文教员,结婚后随夫林英选博士(漳浦涂楼人)赴美,任德州休士顿市电子公司督导员,有子女3人,长子已修得博士学位,次子、三子均大学毕业。则蔡次女锦梅,台湾中兴大学社会系毕业,任法国百利银行台湾分行电讯室主任。则蔡儿媳4人,长媳曾仁火召,北京协和大学护士科毕业,在江西。次媳杨曼娜,台北师范音乐科毕业,守寡。三媳吴丽珠,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硕士。四媳齐明君,台湾中学大学社会系毕业。
  则蔡退休后,以读书、练书法、吟诗、种花草为乐。多次偕夫人游历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各地,4次远游美国,探视儿女诸孙,并了解西方社会,游山玩水,访胜寻幽。
  则蔡颐养天年于北投风景区,子孙立业海内外,而他对故乡十分关怀,闻漳浦建海外联谊大厦,不顾年迈,积极筹款赞助,自身率先献款20万元新台币以为倡导,发动在台湾的漳浦同乡热烈捐献,共底于成。他时时思念回乡,子女虑其年迈,愿代回乡尽访亲会友之责,并于1996年夏由在美国的第三子陈中民博士,在台湾银行界的第三子陈佑民副总裁,在漳浦一中设置奖学金,每年奖额5万元人民币,陈氏关怀故乡的心情稍安,但回乡之行仍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于2002年11月5日病逝,享寿99岁,临终犹献台币4万元助建漳浦蔡新纪念馆,以未能回乡一行为憾。
  陈志谟及其子孙
  陈志谟,漳浦赤湖人镇南峰村人,出生于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24年福建省县政人员训练所毕业,历任漳浦县第四区(官浔区)、第二区(杜浔区)区员,抗日战争初期任龙溪县第二区(南乡区,即今龙海市九湖、颜厝一带,区署设古县)区长。那时期,龙溪县著名匪首吴仔赐被杀后,其部下仍在南乡一带活动,派“乌单”,掳“肉票”,勒索财物,志谟剿抚兼施肃清匪患。民国31年龙溪县6个区合并为3个区,原第三区合并于第二区,区署迁设石码,仍由志谟任区长。民国32年漳浦县成立临时参议会,省政府应漳浦各界之请求,调志谟回漳浦任议长。当时陈达元主持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设在华安,故称华安班),训练准备配合盟军登陆东南沿海的“别动军”,邀志谟往共事,志谟任议长不久,即辞职改任华安班漳州办事处上校主任。民国34年7月,驻金门日军德本光信联队因受盟国海空封锁补给困难,从漳属沿海陆路流窜粤东日占区,志谟随达元到漳浦指挥“别动军”(原华安班)追击日军于盘陀岭,联络盟国空军给予重创。
  抗战胜利后,志谟被省政府任为漳平县长。后被漳浦群众选为“国大代表”,辞漳平县长,漳平县城群众以其“爱民如子”,家家在门首设“香案”欢送。
  自1949年起,志谟在台湾经营实业,奔走于美国、泰国、印尼联系经营,终于事业有成,先后在台湾创办美丰化工厂、中福纸厂、三本及三佳鞋业公司、中冠工业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成为台湾工业大户。又在泰国、印尼与华侨合作,办化工、造纸厂4家,在香港、深圳、汕头等地也投资办实业。他拥有十多家工厂和公司,其制鞋业曾执台湾鞋业界牛耳。
  志谟实业获成,年事渐高,乃将全部工厂、公司交付学机械的次子陈瑞和经营,自己致力于助学兴教等社会公益事业。自1978年起,在台湾设“漳浦同乡子弟奖学金”,奖助品学兼优的寓台漳浦人士的子弟,及祖籍漳浦的台胞子弟升入大学,每年每人5千元(台币)至毕业,造就许多人才,其中有硕士、博士18人。陈氏并捐献福建同乡会文教事业基金10万元,奖助学金20万元(台币)。
  1990年,志谟嘱子瑞和、孙建中回漳浦赤湖镇筹建“达志中学”,首次投入人民币180万元,完成基建面积7千平方米(校园总面积90多亩),在原来赤湖初中的基础上增办高中,于1991年开始招生上课。陈氏所捐建的校舍有科教楼1座,2100平方米,内设3个组学设验室、物理、生化各2个实验室;一座有200个座位的梯形教室,为全县所首创;办公楼1座,1150平方米;学生宿舍一座,1000平方米;教师宿舍1座,750平方米。加上原来群众集资所建的1座2200平方米教学楼,再经扩建,配备运动场,加建校园围墙、校门,形成优美的学习环境。
  陈志谟父子又为故乡南峰村修建祖祠,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
  志谟于1993年9月30日在台北病逝,享寿84岁。子瑞和、孙建中继其事业。1984年,瑞和、建中再回祖地,决定每年献3万元人民币为达志中学奖学金;献款为南峰小学建“志鑫教学楼”。后又献款30万元台币赞助建设漳浦联谊大厦。
  陈瑞和与子建中在漳州投资经营“好发”及“三胜”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建峰”企业,在漳浦马口创办“三本”肥料厂,他表示要以营利全部用于地方公益事业,实则上述企业的盈利只占他所献款项中的小部分。1990年起,他在漳州一中设奖学金,本来按年付款,自1993年起,献40万元为奖学基金,每年两次以利息发奖。1994年,又为在兴建中的漳州九龙公园献款100多万元,创建园林胜景“水仙阁”。
  黄秉心及其子女
  黄秉心,漳浦长桥人,民国元年(1912年)生。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硕士,1937年“7.7”抗战爆发后回国,初任漳浦县财务委员会委员长,后任华安县长等职。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先后创办台湾产物保险、台湾人寿保险、华侨商业银行、友联产物保险等保险公司与银行,任总经理、董事长之职,全心擘划经营,积极扩展业务。同时培养保险人才,扶持后进,不遗馀力,有“保险界摇篮”的美誉。
  1981年黄氏七秩寿庆,他的友好和门生们发起设立“财团法人黄秉心保险奖学金基金会”,将寿礼移作基金,以利息奖助大专院校保险科系成绩优良之学生及保险学术的优良著作和对保险事业有特殊贡献者。每年发奖金新台币40多万元,得奖者二三十人。
  秉心为人敦厚笃诚,热心公益,热爱家乡,几度回漳浦探亲。献款建长桥幼儿园,于1994年落成,交付使用。漳浦筹建联谊大厦,他首献10万元新台币以为倡导,发动寓台的长桥乡亲献款,共集资20万元新台币,支助联谊大厦建设。
  秉心育2男5女,皆成人杰,对社会诸多贡献。
  长子黄其光,赴美进修于密西根大学保险学院,得硕士学位。1974年回台湾,任“华侨产物保险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1976年升任副总经理。又应“新光集团”主持人吴东进礼聘,任新光关系企业“新光保全公司”董事长。除发展保险、保全业务外,并致力于公益事业和社团活动。于1986年任“扶轮社”台港澳地区总监,并任台湾工商财经界精英组成的“工商建设研究会”创会秘书长。“扶轮社”是国际性慈善社团。1986年8月23日强台风袭击台湾,云林、澎湖灾情最严重,黄其光请国际扶轮社柯百庆社长拨美金2万元救灾,并发动台湾扶轮社社员每人献新台币100元。9月11日在秘书会议中收集捐款,适逢“世界小姐”冠洛蒂访问台北,特邀她以贵宾身份参加义卖,募得新台币81万馀元,分配重灾区救济灾民。黄其光又率先献款倡导,在扶轮社社员中募款43万多美元以备救济之用,先拨10万美元充消除小儿麻痹症之资。他任扶轮社台港澳地区总监至1987年6月底期满,任内已为台湾扶轮社奠定基础,并因他的杰出表现,为台湾扶轮社争取到1994年国际扶轮社年会在台北市举行的光荣。
  秉心次子黄其辉,1954年生,美国加州大学硕士。回台湾任“秉诚保险代理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接承父志,继续为保险事业而努力。
  秉心5位女儿均在美国,长女黄浚琳,1942年生,纽约长岛大学电脑硕士,任密西根大学附设医院电脑主管。次女黄浚容,1943年生,费城大学考古硕士,任保险代理人。三女黄浚非,1946年生,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任职于纽约保险公司。四女黄浚凡,1949年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教育图书硕士,任大学讲师。五女黄媲媲,1950年生,美国加州大学保险系毕业,任保险代理人。
  陈建仁
  陈建仁,漳浦佛昙大坑轧内村人,1917年生,厦门双十中学毕业,30年代任思明日报记者,1938年5月日军攻占厦门时离厦返乡,从事抗日工作。后经重庆“中央干部学校”毕业(合并政治大学学籍),回漳浦任三民主义青年团漳浦分团书记,兼绥声报社长。1947年,由漳浦赤湖人陈达元、祖籍漳浦大坑的台湾宜兰人陈岚峰二位监察委员推介,到台湾担任“监察院闽台行署”调查专员,转任“监察院”科长。同时兼任福建同乡会理事、海外联络委员会委员,又兼任闽南同乡会常务理事、调解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受聘为全国各省同乡联谊会顾问。1981年筹组漳浦同乡会,被推选为理事长。1984年从“监察院”退休为顾问,专心社团工作,同时热心于故乡的公益事业,主要有:1.倡导祖籍漳浦的台湾陈姓同胞为漳浦鉴湖、水磨、西垄等村修建祖祠,并购置娱乐设备,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2.献款1万元港币以为倡导,联合侨胞,为佛昙代卿(大坑)小学设立以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为主的学园,于1994年建成,以后不断增加设备。3.热心赞助筹建漳浦联谊大厦,率先献款5万元台币为倡导,多方发动,得到寓台漳浦同乡的热烈响应,共底于成。4.献款为湖西乡后洞村设立图书室。5.卢涌泉发动漳浦南区寓台人士集资筹建漳浦四中图书馆,建仁虽不是南区人,也献款1.5万元新台币支助。6、献新台币1万元助建漳浦蔡新纪念馆。陈建仁没有经营工商业,为故乡公益事业的献款都是从有限的退休金中挤出来,款虽不多,而精神难能可贵。
  陈建仁的元配夫人黄金舜,是湖西名望人士黄玉仙之女,鼓浪屿慈勤中学毕业,曾任小学教员,已故。生前育2女一男,长女丽眼,留在故乡,嫁杨维茂,生3子2女,其中杨虎标,在漳浦县基建质监站工作;建仁留在故乡的次女丽圆,嫁戴荣法,生2男3女。建仁留在故乡的长子志邦,与妻月惠及2男1女移居香港。
  建仁在台湾续娶的夫人游淑女,台中高商毕业,育1男天将,3女玉君、玉心、小玉,均侨居美国。
  翁化清
  翁化清,漳浦绥安镇大埔村人,1931年生,陆军官校毕业,曾任漳浦县军事科长、警察局长、县长,1950年到台湾,任台南友联保险公司经理,退休后,寓居台北县。元配夫人叶淑德及子海勇居故乡,创办果品加工厂。在台续娶夫人黄素怀之子海智,台湾高工毕业,任世界汽车修理厂技团师。化清被推选为台湾漳浦同乡会常务监事,他经常往返两岸之间,为沟通两岸文化和经贸往来作出诸多贡献。
  卢涌泉
  卢涌泉,杜浔人,民国10年(1921年)生,中学毕业。曾在三民主义青年团漳浦分团部及漳浦县参议会工作,后去台湾,任粮食局股长。退休后多次回乡探亲会友,90年代初得悉漳浦筹建海外联谊会,即与寓台同乡分头募款支持,他以在漳浦南区寓台同胞募款为己任,同时为漳浦第四中学募款建设图书馆“万卷楼”,两项款合并募集,得到南区寓台人士热烈响应,献款者96人,共集资200万元新台币,其中拨50万元捐助漳浦联谊大厦建设,馀馀150万元用于四中图书馆建设和设备费。他并发动漳浦寓台人士陈则蔡、卢三让、张秀弼等捐献许多知识性图书。卢涌泉喜吟咏,工书法,图书馆大楼正面“万卷楼”3大字是他所书,苍劲有力。
  卢涌泉于2001年被漳浦寓台乡亲推选为同乡会第四届理事长。他积极为浦台文化交流及轻贸合作、探亲往来服务。募款支助漳浦蔡新纪念馆建设。
  薛小生
  薛小生,石榴镇东山村人,生于民国8年(1919年)。1946年毕业于内迁于长汀的厦门大学机电系,适逢抗战胜利,台湾光复,亟需人才,遂被延请到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工作。直至1982年退休,在“台电”工作长达36年。他专长配电工程,曾负责培训电工,学生遍布于“台电”分设在全省的各分支机构,每逢教师节,都从全省各地汇集台北,向他致敬。他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编著专书6种:《屋内配线》、《屋外配线设计与装置手册》、《照明用电节约手册》、《工业配电》、《电工原理》、《电工规则》。其中《电工原理》和《电工规则》广为高级职业学校及大专相关科系采为教材,历年来发行数万册,每年再版,他都增入最新资料。其他4种专著,也都是他积毕生功力所完成的力作,理论结合实际,造福无数学子和专业人员,深获好评。
  薛小生夫人叶宝珍,出身漳浦名门望族。生2男1女,并领养一女。长女立敏,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长男立宇,台湾大学机械系硕士,任裕隆汽车公司工程中心系统工程师,曾参与飞翔汽车的设计开发工作。次男立宏,台湾“东南工专”电机系毕业,服务于水电工程界。
  小生双腿在大学时代曾患关节炎,退休后病情加重,服药虽能控制病情,但不适于远行。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他亟望返乡与亲友团聚,于1990年初作装置人工关节手术,不料因此而致心肺衰竭,抢救无效,于9月25日逝世。夫人叶宝珍晚年身体健康,多次回乡探亲,在泰怡园购房一套,以备不时回乡住宿。她热心公益事业,献款资助建设漳浦联谊大厦。
  1994年“远东与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前几天的8月16日,薛小生的长子立宇,率台湾“奉通杯海峡两岸汽车工业助残宣传暨汽车摩托车拉力展示车队”从香港经汕头来到漳浦,停留一夜,然后上北京。车队来到漳浦市区,已是晚6时,即得到省、市、县体委及残疾人协会、县领导人、中小学生1千多人夹道欢迎。当夜,县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林县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贵宾。薛立宇代表车队致词答谢,说他来到漳浦,心情特别激动,因为他原籍漳浦。希望海峡两岸汽车工业加强合作,共同促进民族汽车工业振兴。
  小生的长女立敏,于1995年7月3日到漳州参加两岸农业合作研讨会,特抽空回漳浦探亲。
  陈益茂
  陈益茂,旧镇人,生于1922年。1946年在内迁于长汀的厦门大学商学院毕业时,适抗战胜利,台湾光复,遂赴台湾。初供职于台湾省专卖局,后应同乡前辈黄秉心之邀,到台湾产物保险公司(简称台产)从事财务工作。以工作勤奋,刻苦学习,为美国“美亚”保险公司董事长朱孔嘉所器重。朱于1958年向“台产”董事长黄秉心建议,请派陈益茂到“美亚”接受保险业训练。益茂到美国,除接受“美亚”训练实习之外,又于夜间到纽约保险学院进修。回台湾后,先后任“台产”财务部、管理部经理。1961年台湾当局开放民间设立保险公司之许可,民间所设的保险公司竞向“台产”约聘保险人才,益茂应“中华保险集团”主持人杨应琳之聘,协助筹设“华侨产物保险公司”,任副总经理。杨应琳是菲律宾华侨,在侨居地有许多事业,不能分身常驻台湾,乃委托益茂负责经营台湾“华侨产物保险公司”之实际责任,晋升为总经理、副董事长,1986年由董事会推选为董事长,任职至逝世。
  益茂为培养保险人才,除在保险公司内部加强从业人员之训练外,并在大专院校兼任教职,先后任铭传商专、东吴大学、淡江大学保险学教授。台中逢甲大学增设保险研究所后,又应聘兼任该所研究生之指导教授,利用周末假日前往台中授课。为推动保险知识的传播,自1979年起在华侨产物保险公司内部发行《华侨保险双月刊》,至1989年满10年,改为营业性的《现代保险》月刊,成为台湾社会大众订阅的第一种保险学术刊物。每期刊首都有他亲自撰写的专论。因影响之大,他被尊为保险学术权威。
  益茂除致力于本位学术研究外,并努力推动公益事业和社团活动,先后担任国际侨资协进会理事、台北产物保险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于1982年倡议成立台北市产物保险核保人协会,担任该会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长。
  1985年,益茂已被确珍患大肠癌,幸手术成功。1987年检查,发现癌细胞转移左肺,第二次手术也效果良好。1988年,他为准备“东亚保险会议”在台湾召开而奔波于各国,并乘间回漳浦旧镇探亲会友。不意在1990年4月访问汉城回台湾后,左肺又发现癌症,经施行第三次手术,仍一面服药一面坚持照常工作,至6月24日因药物反应加剧,才又住院治疗,于26日不治逝世,寿68岁。
  益茂的夫人章振宏,龙岩人,是长汀中学时的同班同学,1942年高中毕业后结婚,两年后,振宏升学于上海大夏大学教育学院,至1948年毕业,才到台湾团聚,先后在台北师范大学、台北医院、台北图书馆任职。子女3人:长子敬华,台湾东海大学理学士,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及地球物理学硕士,回台湾任石油公司质监。长媳王平,美国乔治亚洲立大学企管学硕士,任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副理。次子健华,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士,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在美国任土壤力学工程师。次媳童兴马平,美国ROYOLA大学毕业,在美任职于电话公司。女友雪,台湾大学理学士,美国康乃尔大学生化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生化博士,专攻遗传基因工程,任教授。婿江家骅,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任职于贝尔电话公司。又:益茂于1947年回故乡接母林氏到台湾供养时,携从侄树楠同来,培养至台湾大学毕业后,又资送加拿大修习土木工程,得硕士学位,任加拿大公路局桥梁工程师。
  陈茂春
  陈茂春,旧镇人,民国10年(1921年)生,政治大学法律系毕业,于1947年到台湾工作,经高等考试及格,担任律师。妻吴珍芳,漳浦县城人(父亲原是龙岭人),福州华南女子大学毕业,曾任漳浦中学教员,嫁后到台湾,任教于北投中学。生3男3女:长子斯宇,美国柏克莱大学电机硕士,任电脑工程师。次子思平,从事旅游事业。三子思伦,美国密西根大学土地资源博士,任大学系主任。长女斯兰,台湾铭传商专毕业,嫁黄兴富硕士,侨居美国。次女思苓,美国柏克莱大学会计硕士,侨美,嫁孙大程博士。以上为茂春原配夫人吴珍芳所生,珍芳病逝台北。后茂春续娶林春霞,生第三女思荔。
  茂春性平和,为人实事求是。1988年10月曾返乡探视亲友,拜候地方父老,修葺祠墓,献款修建旧镇名胜古迹“海屋”及其他公益事业。90年代初得悉漳浦筹建联谊大厦,以负责在寓台的旧镇乡亲中募款支助为己任,首献10万元(台币,下同),以为倡导,并先发动自己的子女献款,他的子女无不应命响应,斯兰、斯宇、斯平、思苓、思伦、思荔各献款2万元,寓台的旧镇乡亲也都热烈响应,共集资35.6万元支助漳浦联谊大厦建设。2002年献台币一万元支助漳浦蔡新纪念馆建设。
  蔡奇男
  蔡奇男,漳浦县城人,民国11年(1922年)生。抗战时期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由排长升连长,抗战胜利后开拔台湾,退伍寓台,任高雄市环境保护局清洁队队长,被推选为高雄市漳浦同乡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第三届名誉理事长,为同乡排忧解难不遗馀力,有一事例:平和人林霞,年青时到漳浦当刨烟丝工人,与漳浦女子黄阿根结婚,生两个女儿,抗战期间应征入伍,一去50年全无音讯,家人以为他已不在人间。1989年夏他出人意料地回到漳浦,原来他身经百战,幸而未死,最后随军开拔台湾,退伍后寓居高雄山区,开荒种果,以勤劳节俭粒积一些现款。因感到与故乡亲人团聚无望,乃过继一个干儿子,俾死后送葬有人。至台湾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后,他挂念在漳浦还有妻子及两个女儿,乃整装回乡。经过查寻,老妻虽早已别嫁,而两个女儿已各成家传子,团聚之下,不知流过多少悲欢离合泪。别后回台湾,又牵挂两地相思心。也许由于感情激动,林霞一病不起,翌年逝世。当病危时,高雄平和同乡会为他办理住院,临终录下他的口音遗嘱。遗嘱的主要内容是“遗产的60%给漳浦的两个亲生女儿平分,40%给高雄的干儿子。”高雄市平和同乡会与漳浦同乡会素有联系,便由高雄市漳浦同乡会理事长蔡奇男将这事通知死者在漳浦的两个女儿,并代办好出入境接受遗产的手续,然后将死者两个女儿接到台湾高雄市,会同高雄市平和同乡会,协助其接受遗产。遗产的现金部分90多万元台币,两女共得60%,即50多万元。还有死者所遗果园,可值台币100多万元,两县同乡会愿受委托代办出售分款,两女以情义为重,认为父亲的干儿子就是自己的弟弟,自愿放弃取得果园值款60%的权利,将果园全部由干弟继承。同乡会也就按照其意愿行事。
  蔡奇男热心故乡公益事业,献5万元新台币资助漳浦联谊大厦建设。
  奇男原配夫人曾秀华留在故乡,子蔡易法,膺选为漳浦县政协常委。奇男在台湾续娶廖宝玉,生3男1女:蔡易达、蔡易明、蔡易德,均在台工作。
  张缉熙
  张缉熙,石榴镇长兴崎头人,民国9年(1920年)生。龙溪师范毕业,任逢源小学教员,抗战胜利后偕妻王宝碧到台湾,后定居高雄县凤山市,任友联保险公司业务经理,退休后创办乃光保险代理公司,任董事长,并创办高雄市优品汽车公司,任董事长。以热心公益事业,被推选任高雄县福建同乡会理事长30年。任内筹建会所及乡亲休闲、阅读处。
  在台湾未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旅游之前,缉熙已多次绕道国外回漳浦探亲,台湾开放大陆探亲旅游后,他回乡更频繁。1994年起在漳浦办企业,一年回乡数次。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献款为田寮小学建围墙长600多米,为家乡修建石路长1里多,修建水渠石陂,引水灌田。1994年起在长兴、田寮二小学设奖学金,每年奖额4千元人民币。2002年中秋节献2万元人民币给漳浦五中为奖学奖教金,他在颁奖仪式上讲话,表示奖学金每年一次,希望能举办十年以上。他并献新台币一万元,并在寓台漳浦乡亲中募集大批款项,支助漳浦蔡新纪念馆建设。
  张氏夫人王宝碧,绥安镇查岭村桥内人,进德女中毕业,生6女:斯珊、斯莎、斯颖、斯平、斯薇、斯芎,均生于台湾,在台湾工作。
  柯和坤
  柯和坤,漳浦县城人,民国15年(1926年)生,曾任漳浦《漳报》编辑,《青年报》总编辑,1948年往台湾,在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任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退休转任保险事业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他热心为同乡服务,任第一届至第三届(1981年至1998年)漳浦同乡会总干事,第四届(2001年起)被推为名誉会长,继续为寓台同乡排忧解难,帮助在故乡的寓台人员家属赴台探亲,兼为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以及为故乡各种公益事业做出诸多贡献。2002年回乡,闻知蔡新纪念馆在建设中,即献新台币一万元支助建设。
  他在台湾与漳浦同乡结婚,生4女1男:长女柯倩冬,淡江大学日文系毕业,任职于民航局。次女柯倩华,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国伊利诸州大学修得博士学位。三女柯倩群,逢甲大学毕业,任职于电脑公司。四女柯倩怡,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任职于公关公司。男柯宗群,政治大学财税系毕业。
  蔡国达
  蔡国达,漳浦县城人,民国15年(1926年)生,抗日战争时16岁投笔从戎,经学兵队受训后任班长,在长沙战役中立功,调军官队受训,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抗战胜利后调驻台湾宜兰,1954年退伍转业,先后在台北市税捐处及国税局工作20多年后退休。他退伍转业时结婚,生2男2女。起初经济并不充裕,经长期奋斗,才筹得资金,设饼干厂,再经长子蔡明琦苦心经营,发展为“信泰食品公司”,规模逐渐扩大。
  国达热心公益,任同乡会理事,献15万元台币助同乡会筹建会所。曾帮助几位漳浦同乡前往台湾接受遗产,并曾受委托在台湾帮助漳浦同乡处理遗产,于回乡时将款项送到遗产接受人手中,被公认为热心为同乡服务的公正人士。故乡的多处老人协会都曾得到他捐赠电视机等设备。他献10万元台币助建漳浦联谊大厦,又献1.5万元台币支助漳浦蔡新纪念馆建设。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
陈达元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许卓然
相关人物
朱熙
相关人物
陈扬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