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故乡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漳浦侨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033
颗粒名称: 为故乡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漳浦侨胞
分类号: K825
页数: 11
页码: 1367-13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纯美是漳浦县园东村人,出生于贫寒之家,后到爪哇岛谋生并逐渐成为巨富。他支持孙中山革命,捐款支持革命军费,并被授予金质华侨爱国一等奖章及奖状。他热心公益事业,在爪哇和故乡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抗战胜利后,他与长子玉树回乡,为纯美中学增建校舍“玉树楼”一座,并增办高中。杨纯美于1968年7月14日病逝万隆。纯美裔孙杨震欧和纯美外孙陈迪鹏先后捐款助建漳浦二中(原纯美中学)的科学楼、纪念馆等设施,并被聘为名誉校长。
关键词: 漳浦县 人物 侨胞

内容

杨纯美及子玉树、孙震欧、外孙迪鹏
  杨纯美,清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佛昙镇街路尾(今属园东村)的贫寒之家,读过两年私塾,便于14岁时由“客头”借给船费,到爪哇岛万隆谋生。起初当学徒,除了做店内各种杂务,还挑水给“头家”冲凉,天天赤脚,到晚上才洗脚穿木屐,睡在木箱改装的床上。由头家供给伙食,每月工资两盾半。经3年的学徒生活,学会说当地土话,懂得经商要诀,才由叔父杨文川资助,肩负布料,下乡挨户兜售。勤俭粒积,至小有资本,叔父见他可以造就,才增助资本,让他开设布店。经过两年经营,少有积蓄,于光绪二十一年19岁结婚,婚后得岳父出资相助,开设平安堂中药铺,不几年成小康,乃在万隆新巴刹街开设新义成公司,专售布疋棉纱。后又在马南梦承盘一家薯粉厂。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是世界经济中心的欧洲成为战场,生产停滞,物资紧张,杨纯美经营的棉纱和薯粉外销获利奇丰,遂成巨富。乃在万隆市中心大兴土木,建成一条街,被称为纯美街,并添建纺织厂。
  杨氏为事业发展的需要,努力自修文化,不耻下问于公司职员,文化程度日高,对历史和时事多能谙悟。清末政治腐败,祖国受列强压迫,华侨在殖民统治下受欺侮歧视,杨氏有切肤之痛,在孙中山革命思想启导下,加入同盟会,出钱出力赞助革命。民国初建,派特使金一清到南洋宣慰侨胞,杨氏热情接待,并献款支持革命。民国政权为袁世凯篡夺,孙中山流亡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杨氏自动汇日银400两济助。民国六年,孙中山回广州就任大元帅,杨氏汇银1000两,不久再汇1000两,民国八年再寄700两,几次资助军费,皆得孙中山复函嘉勉。这些墨宝,于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响应征求,寄交国史馆珍藏。国民政府稽勋委员会授予金质华侨爱国一等奖章及奖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荷兰政府为弥补战争损失,在殖民地向富商摊派巨额“巴却税”(战税)。杨氏对殖民当局的任意宰割侨民大为反感,乃将万隆商务交长子玉树掌管,自己回国另谋发展。在厦门购置楼屋数幢,开设和平绸布庄、万镒当店,并投资鼓浪屿中华电灯公司,漳州漳嵩汽车公司。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杨氏在祖国发展工商业的筹谋未能实现,仍回万隆重操旧业。
  民国15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北伐,民国17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全国兴起公路建设,杨氏响应号召,在爪哇同乡华侨中集资,返故乡组成“漳浦县官督民办汽车路公司”,任董事长。民国18年建成旧镇至佛昙及漳浦县城至象牙庄二条公路,改汽车路公司为“华侨商办汽车公司”,购车通行,与龙诏(漳州至诏安分水关)公路衔接,商旅称便(抗战时公路破坏)。同时开辟白竹湖农场,发展果林畜牧业。
  民国23年,杨氏再度回佛县故乡,筹划创办纯美初级中学,并围垦两大海埭。杨氏按规定存10万银元于厦门中国银行为学校基金,向福建省教育厅申请立案。校舍于民国25年夏建成,杨氏亲往厦门礼聘厦中教导主任李克柔来任校长,聘请教师,购置教学仪器、图书,设备齐全,秋季开始招生。纯美初中的创办非常及时,因为当时全漳州地区除漳州城以外只有漳浦县城有一所初中,是年因经费问题停办;就整个闽南地区而言,中学集中在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区,纯美初中的创办缓解了闽南各县小学毕业生升学的困难,第一届招生,即有来自漳浦、海澄、石码、云霄、诏安、东山、长泰、同安、惠安等地的学生。至学校开学,一切就绪,杨氏才回万隆。
  杨氏在侨居地热心公益事业,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为广大侨胞所爱戴,先后被选为万隆中华总会主席、中华商会会长、中华会馆名誉主席、华侨慈善会主席等职。杨氏尤致力于筹款资助祖国抗日,因此,日军侵占爪哇后,杨氏及其长子玉树均被日军逮捕,至日本战败投降,才获释放。
  抗占胜利后,杨氏与长子玉树回乡,为纯美中学增建校舍“玉树楼”一座,增办高中,然后回万隆。
  杨纯美于1968年7月14日病逝万隆。享寿93岁。弥留之际,对其手创的纯美中学犹耿耿于怀,遗嘱设立教育基金。
  1999年,纯美裔孙杨震欧回乡,捐款50万元人民币,助建漳浦第二中学(原纯美中学)“玉树科学楼”。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乐育英才”金质奖状。
  2001年至2002年,纯美外孙陈迪鹏捐资200多万元人民币,重建漳浦二中(原纯美中学)“纯美纪念馆”和创建“龙美图书馆”。2002年11月11日,陈迪鹏被漳浦县人民政府聘为漳浦二中(原纯美中学)名誉校长。陈迪鹏还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学金质奖章和“乐育英才”匾及荣誉奖状。
  陈照馨及子陈锡铨
  陈照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马坪镇后康村。父亲陈彦受,曾因生活所迫漂泊南洋,终于不能摆脱贫困,失意而归。照馨幼时读过一年私塾,便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帮父亲农耕,稍长,以杀猪卖肉为生。宣统年间(1887~1888年)闽南大旱,溪河断流,赤地千里,人民在饥饿中挣扎,很多人远渡南洋谋生,陈照馨不顾父亲曾在南洋受苦的“教训”,独自前往爪哇岛。当时,故乡很多侨眷依赖侨汇维生,陈照馨便充当“水客”,往来故乡与爪哇之间,为华侨携带款项、物品回乡,送到侨眷手中,收取一定的酬劳费。当时,海上有海盗出没,内地有土匪截劫,“水客”行当不是一般人所敢为,而照馨冒险为之。他重信誉,讲义气,能将华侨托送的款物妥善送交侨眷亲收,取信回报寄主,得到华侨和侨眷的信任。后来有一些“新客”要求随他出洋谋生,因此,他成为“客头”,即是为“新客”垫付船费,并带其到侨居地,介绍工作,藉以赚取回报。到了少有积蓄,开始经营商业。
  照馨靠刻苦学习,随时随地请教人,掌握处世和经商所必要的写、算和文化知识。他深感故乡文盲甚多,必须创办学校。民国六年(1917年),他倾注全部积蓄,并向同乡华侨募款,利用庵仔社祖祠,加以扩建,创办“育才小学”,是漳浦县有史以来第一所侨办学校,是马坪中心小学的前身。
  照馨在侨居地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回乡期间,经常到各村演讲,宣传民主与科学及卫生知识。当时,鼠疫、霍乱交替蔓延,他特地从厦门请来医生为乡人治病,并组织乡人在村里村外进行消毒,抑制了瘟疫。他家里常备各种药品,只要有人登门求药,他都乐于免费赠送。
  北伐以后,闽南掀起修筑公路高潮,华侨踊跃投资。漳浦华侨不落人后,于民国17年(1928年)由杨纯美带头,投资创办“漳浦官督民办汽车路公司”,陈照馨为董事之一。该公司开通自漳浦县城及自旧镇通佛昙的两条公路,与国道“龙诏路”(龙溪县即漳州市区至诏安的公路)衔接。翌年又修筑自佛昙通湖西、佛昙下坑通马坪两条乡村公路,分别由蓝秋金、陈照馨主持。按规定,桥涵由公司负责,路基由政府派民工修建,而乡民生活困难,对筑路义务工有不胜负担之叹,照馨体贴民工之苦,由公司拨款给予补贴。马坪乡村公路在一年间筑成,由公司购车通行,每日往返两班,至抗战爆发的第二年(1938年)厦门被日军攻占,福建军政当局为恐日军内侵,下令破坏闽南所有公路,这条乡村公路也不能幸免。
  陈照馨抗战前在厦门经营“平民商店”,1938年5月日军攻占厦门,照馨携眷再赴雅加达,他的商业一落千丈,而他还是积极募款支援抗战。1942年3月日军攻占雅加达,他隐匿民间避难,抑郁致病,于1943年去世,寿56岁。
  陈照馨第三子锡铨,出生于民国11年(1922年),少年时代就读于厦门双十中学。民国20年“9.18事变”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以后,又步步侵入,民国26年又挑起“7.7事变”,全面侵华,在那国难深重时期,锡铨都与同学们经常上街宣传抗日。民国27年5月1日,厦门被日军攻占,大群难民逃到鼓浪屿“公共租界”避难,他在鼓浪屿帮助维持秩序。后他到内地考入军官学校17期,毕业后任下级军官,曾在缅甸与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去台湾,转往印尼,后赴美国留学,获硕士学位,定居芝加哥,自办华庆面粉厂,又发动69位有经济实力的华人入股,组成芝加哥华埠发展公司,他任董事长。“华埠”旧称“唐人街”,为华人住宅和商业区,该公司加以改造扩建,其中有华埠广场,面积60英亩,两边墙壁雕刻一系列中国名山大川风景图画,并立石碑坊24座;四周竖立十二生肖动物铜像,底座用英文标明所代表年份;北部有亭阁式戏台,每日中午在台上表演各民族独特的舞蹈或杂耍,各民族节目按周轮流上演。广场周围为华人住宅区、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有住宅楼180座,历史博物院及老人院各一座;店铺110间,有中国货出售。
  陈锡铨和各位股东建设“华埠”的目的在于宏扬中华文化,扩大华人影响,为华人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为维护华人合法权益,提高华人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争取参政而奋斗,博孚众望,被推选为“美华协会”全美副会长,“美华选民联盟”主席,“亚裔民权联盟”副总裁,成为美国政界和实业界有影响的社团领袖。
  1987年7月,陈锡铨与长子文良回马坪后康村探亲会友,一路受到市、县、镇村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士和村人热烈欢迎。父子俩即献款11万元为马坪中心小学建一座教学楼,为纪念他父亲——马坪中心小学前身育才小学创始人,命名为“照馨楼”。又为正在筹建中的漳浦联谊大厦献建设费500美元。
  陈荣金及其弟荣泰、子合顺
  陈荣金,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生于佛昙大坑后许村,家境贫寒,于民国5年(1916年)18岁时随当地老华侨南渡,在万隆当店员,几年后小有本钱,开始为肩挑小贩,走村串户卖杂货,发展到排摊、开店。将在家乡的胞弟荣泰接到万隆为帮手,经数十年渗淡经营,终于致富。
  民国37年(1948年)他第一次回到故乡。那时正值八年抗战之后,内战未息,物资缺乏,物价飞涨,他为故乡造桥修路的打算难以实现,只于回到侨居地后购买一些药品,寄回分送乡亲,以防疫治病。
  新中国成立后,荣金、荣泰于1957年回乡省亲,目睹代卿小学(大坑雅称代卿)利用为校舍的旧祠堂已破漏,即献款维修。同时,并献款建成吟兜溪石板桥。这是大坑(后许、轧内一带)乡人往返佛昙镇区必经之处,未建桥之前,乡人有涉水之苦。荣金、荣泰回侨居地后,又汇款帮助后许村进行道路和农田基本建设。
  1971年,荣金、荣泰献款为代卿小学建新校舍,1972年春落成。校园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他并献款为该校添置设备、图书。
  荣泰于1963年携眷回国定居北京。他有4男3女:男达民、达生、达主、达义,女喜良、达欣、欢良,均受高等教育,分别任省政协常委、教授、医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等职。
  荣金于1971年在万隆逝世,享寿74岁。他有3子:长子合顺,在万隆办针织厂;次子达主,曾任万隆力宝银行经理,为万隆陈氏宗亲会主席;第三子福兴,在故乡代卿小学任教,已退休。荣金之孙数十人,分住于中国、印尼、美国、加拿大。
  合顺常回故乡,在佛县建有住宅。他继承父志,多次为故乡公益事业捐资,诸如后许老人协会会所,马坪通白水镇公路,佛昙育才路、中心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等修建项目,他都献款资助;他又帮助原籍后许的寓台人士陈建仁在代卿小学创设“建仁学园”,添置图书。
  蓝水乞及其子女
  蓝水乞,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湖西小示,民国13年(1924年)38岁时南渡爪哇,在万隆与族人蓝水顺、蓝茂盛合伙做废品收购生意。至小有资本,独自经营五金钢材,逐渐致富。
  新中国成立后,蓝水乞开始为故乡公益事业捐资,50年代先后与同乡侨友共同为华侨中学校舍、苏溪小学教室、大示桥等建设项目及为湖西、赤岭2公社各捐赠大型货车献款。可惜他于1984年病逝,享寿78岁。
  水乞有5男3女:长子蓝博华,医学博士,在瑞士开设医院。次子蓝荣华,主营石油开采机械出租业务,兼营钢材。第三子蓝龙华,主营制鞋业,兼营房地产及钢材。第四子蓝竞华,专营房地产。第五子蓝良华,专营石油出口业务。长女蓝爱华和三女蓝美华均助夫经商。次女蓝莲华,为其兄弟合营的钢材公司管理财务。
  自1984年以来,博华、荣华、龙华、竞华、良华、爱华等,为漳浦华侨中学图书馆、教学楼,设奖学奖教基金,湖西电视差转台、高压电设施,苏溪小学教室,小示环社路,漳浦县侨联大厦等建设项目共献款26.5万元人民币。1999年,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银质奖章。
  杨江泽及其子
  杨江泽,清末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0月生于佛昙街路尾(今属园东村),因家境贫寒,童年即随人往爪哇万隆谋生,由学徒至自营商业,勤俭致富。
  新中国初立之初,杨江泽回到佛昙,建一座楼房,以备不时回乡居住。当时,漳浦县侨联会在佛昙成立,江泽让出自己新建的楼房,先供县侨联暂作办公处,然后与同乡侨友共同集资,筹建侨联大厦。1960年,江泽并捐赠旅行车2辆,1辆给县侨联,1辆给佛昙华侨医院。又为华侨医院捐赠一批医疗设备。
  江泽多次回乡,感到镇区内现有小学不能满足学童上学需要,乃于1965年捐献5万元人民币,在距中心小学较远的园东村增建一所小学,有人认为应以捐资者名字命名为江泽小学,江泽认为,学校靠大家来办,主张以佛昙江别称鸿儒江命名为鸿儒小学。江泽除负担建设校舍经费,建成校舍1060平方米以外,并为学校购置教学设备。1980年,他又投入2万元,为学校增添体育器材和图书。
  江泽在侨居地热心公益事业,曾与杨嘉文等发起组织“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为同乡华侨服务,维护华侨合法权益。
  江泽于1982年8月病逝于万隆。他的儿子达华、港生继续关心鸿儒小学,于1994年献6万元人民币修建校舍。2002年5月,江泽之子达华、达裕、达丰、达盛、达俊、达义、港生等继承父志,捐资50万元人民币,兴建教学楼(“江泽楼”共三层,建筑面积709平方米)一座及教室内的配套、校园墙的建设。
  杨维廉
  杨维廉,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于佛昙岱嵩村,民国17年(1928年)20岁时南渡爪哇谋生,历经几年店员生活,才自己经营食杂店,后改营布店,最后经营织布厂,勤俭致富。民国20年“9.18事变”日军攻占中国东北以后,继续侵华,杨维廉参加抵制日货运动,积极联络侨胞拒售日货。民国26年“7.7事变”以后,日本全面侵华,维廉于民国27年参加三宝垄“中华国语会”爱国社团活动,募款支持祖国抗战。日本投降后,他在三宝垄发起组织“新友社”,筹款创办“新友社义务小学”,后扩展为中小学,培养华侨子弟。民国45年在万隆参加“漳泉公会”,担任文书、交际工作,同时参加“中华总会”,被推选为委员。不久,又参加“万隆杨氏联谊会”,任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带头献款并发动侨胞资助故乡公益事业。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他参与保护中国代表团工作。1959年应国务院邀请,组织回国观光团,到北京参加建国10周年庆典,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1965年,维廉携眷回国,定居于漳州芗城区,热心侨务工作。1979年被推选为漳州市侨联常委,漳浦县侨联主席。1980年当选为漳浦县政协第五届副主席。后又被选为漳州市政协常委、福建省侨联委员、芗城区侨联副主席、漳浦县侨联名誉主席。他自己捐献很多财物于公益事业,并发动亲友及其他华侨同捐款。他妥善安排捐建项目,并对施工进行监督,使尽量发挥效益;并且由于他首先慷慨解囊,所以华侨们以他为学习的楷模,乐意听从他的号召,为故乡公益事业多做贡献。献款者都说“维廉先生是一位圣人,诚实可靠,办事认真,我们乐意同他一道为故乡公益事业多做贡献”。
  维廉确实以自己率先献款来倡导侨胞发挥热心故乡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他所献建的项目主要有:1954年数次汇款建设岱嵩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022平方米。1976年增办初中班,维廉又捐赠设备。1991年又动员弟侄献15万元为该校添建教学楼一座。1962年,献款为马坪中心小学建一座教室,以该校前身育才小学创立者(维廉的岳父)之名,称“照馨室”。1982年献港币3.3万元,为岱嵩村建保健站一所。1983年发动集资建漳浦县侨联大厦,他与弟侄带头献5万港元。1988年,将子孙为庆祝他母亲百岁大寿的款项节省下来,加以补充,共献6万元人民币给佛昙华侨医院添建妇产科大楼一座,以母亲的名字命名为“网娘楼”,建筑面积370平方米,有10间病房。同年又捐建1.4万元人民币为马坪中心小学增建一间教务办公室。1991年,献5000元港币赞助芗城区建华侨幼儿园。至此,维廉共为故乡公益事业献款40多万元。
  由于为侨务工作中的成绩卓越,并积极献款于故乡公益事业,维廉于1986年被评为“全国侨联工作积极分子”,1989年被评为“福建省侨联工作积极分子”,1990年被漳州市评为“为侨乡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分子”。
  维廉晚年寓居香港,荣任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和漳浦同乡会顾问,继续为寓港同乡,为祖国故乡做出许多贡献。1997年回乡探亲,虽已90岁高龄,仍亲到佛昙、马坪一带巡视侨胞捐建的项目。他看到马坪溪上由他内弟捐建的文良桥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桥,即请县交通局派员测量设计,重新修建,由他负责全部建筑费。
  维廉1999年1月17日病逝于香港联合医院,享年92岁。临终仍关心故乡,将尚存积蓄30万元港币献给岱嵩小学作奖学奖教基金。1月31日,香港漳浦同乡会主持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漳浦县委派县侨联主席蓝哲亮代表漳浦县各界前往参加。漳浦县各界也由县政协主持召开追悼会。199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杨维廉捐资办学“乐育英才”金质奖章、奖匾及荣誉奖状。
  陈允金
  陈允金,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赤湖前湖村。读过3年私塾,12岁便辍学帮父亲耕作,民国17年19岁时随华侨“旧客”南渡爪哇,由学徒至自营钢材生意,勤俭致富。
  允金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献款为漳浦故乡建校舍的侨胞。1957年回乡,投资为前湖小学建校舍700多平方米,并负担3位教师工资11年。1966年,他购赠1辆汽车给漳州市侨联会,并购赠自行车各1架给赤湖公社和赤湖卫生院。又购赠大米、面粉,帮助村民解决“暂时性困难”。以后,他连续多年,每年捐赠5万多元给厦门华侨中学作为教育基金。
  允金于1967年8月至1979年6月,被推选连任漳浦县侨联第二、三届副主席。后回印尼经营旧业。
  1982年,允金于印尼雅加达病故。
  杨朝春
  杨朝春,民国3年(1914年)生于佛昙积美,14岁时随乡人南渡爪哇万隆,由任店员至自营布店,后开设织布厂,成为富商。
  朝春刻苦自学,华文、印尼文都纯熟流利。他任侠重义,被推为万隆华人社团“新义顺会馆”主席、杨氏联谊会主席、漳泉公会主席、中华总会副主席、代主席,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不遗馀力,并创办义华学校、新隆华学楼,任董事长。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至万隆参加亚非会议,杨朝春率万隆中华会馆同仁,严密布置保卫工作,配合印尼政府严防反动势力对中国代表团的谋害。会后,国务院多次邀请杨朝春等爱国侨胞回国观光。1952年和1962年,朝春两度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多次回漳浦故乡,都受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热烈欢迎。他每次回国探亲和观光返回侨居地,即将在祖国,故乡的见闻向侨胞报告,增强了侨胞对新中国的了解和向心。
  60年代初,朝春带头献款,发动同乡侨友共同捐资,在佛昙兴建华侨医院。
  不久,印尼发生排华风潮,不准华侨在县以下乡村居住,而乡下华侨多数在城市无可立足,他们被迫涌入城市,等待祖国派船来接。杨朝春率侨社同仁,为难侨妥善安排食宿于寺庙,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自己废寝忘食,日夜奔忙。
  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杨朝春身为侨领,受到迫害,逮捕,幸得好友解救,才获释放。从此,印尼不允许华侨社团及侨校存在,杨朝春个人处境也很困难。1974年又一度回乡探亲。1982年起患高血压偏瘫症,重病8年,至1989年6月26日溘然长逝。噩耗传来,故乡各界无不悲叹。侨界举行追悼会,并向其家属致唁。
  陈辉大
  陈辉大,民国6年(1917年)3月生于佛昙轧内村,13岁时父亲逝世,他便操锄扶犁,努力耕种,幸而有舅父济助,才勉强供养母亲和一弟二妹。民国27年(1938年)辉大21岁,随舅父南渡爪哇,在万隆做工维生,尽量节俭,寄款回乡供养母亲弟妹。他工馀刻苦学习华文和印尼话及算术,至能灵活运用,在稍有积累之后,便开始与人合伙做布料零售生意。1943年开设肥皂厂,兼营运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辉大专营布料批发。1967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办“通行针织印染厂”,规模不断扩大,至90年代,已拥有3个工厂,有6千多名工人,分由3个儿子负责经营。
  1969年辉大回乡省亲,为轧内生产大队建一座医疗所。1972年,他又为轧内大队添置海上桁网(定置的捕鱼设备)。1980年,他献款为佛昙华侨医院添置医疗设备。
  1985年,辉大病逝于万隆,寿69岁。他生前教育子女热爱祖国,在印尼当局不准华文学校存在时,他特地送子女回乡读书,以免后代忘却祖国文化。1997年,他的女儿裕兰回乡省亲,到母校漳浦二中参观,乐捐1万元港币支持母校办学;又女裕芳,乐捐1万元港币给代卿小学;子汉明,于1996年乐捐1万元港币给漳浦县海外联谊会。
  柯汉扬
  柯汉扬,民国7年(1918年)生于漳浦县城南门内,祖父由当鱼贩起家,父亲经营瑞记布店致富。汉扬毕业于漳浦县立初中后,一度在父亲布店中当学徒,1936年升学于漳州龙溪中学高中部,翌年7.7抗战爆发,被分派到绥安镇溪南村办“战时民校”,那时,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陈则蔡创办“漳报”,汉扬甚感兴趣,便征得县政府民教指导员同意,将战时民校教务交好友詹祚伯代理,自己到漳报社任外勤记者。“民教”任务一年期满,汉扬回龙溪中学续学,高中毕业后升入福建师范专科学校,读两年,便回漳浦,在国民党漳浦县党部工作,任秘书,当选为执行委员,协助书记长许元瑜创办“漳浦民报”。1945年许元瑜病重,省党部指定柯汉扬代理书记长,翌年许病逝,省党部指定汉扬为漳浦县党部书记长(国民党党章规定,由省党部就县党部执行委员中指定一人为书记长)。1945年,漳浦民报改名南潮报,一度由漳浦县参议会议长杨拔萃兼任发行人,后由柯汉扬兼任发行人,改名“漳报”(沿用抗战时期陈则蔡创办的报名)。柯汉扬又当选为福建省参议员(一县一人),不久,当选为驻会委员,到福州驻会。那时,值八年抗战之后,内战不息,汉扬目睹人民饱受征兵征粮之苦,赞同省参议会议长丁超五的反内战主张,协助丁议长在省参议会中发动“反征兵征粮运动”。他为避免故乡人民遭受炮火之灾,于1949年初回漳浦,与中共靖和浦县工委接洽起义投诚事宜,于9月促成漳浦和平解放。1950年春前往香港,为香港各报撰稿,并先后担任新加坡“新力报”特约记者,印尼“自由报”特约通讯员。1950年冬,由杨纯美牵引到印尼,起初,在万隆替杨纯美担任文书工作,而杨纯美有意帮他经商致富,便叫他参入一些股份,与纯美的两个儿子到雅加达合营一家批发布店。汉扬在万隆时已与佛县人杨桃之女淑慧热恋,这时想结婚而没有住处,雅加达中华教师联合会主席王秀南有意成全其好事,介绍他俩往勿里洞岛中小学任校长、教员。汉扬经常写作至半夜,稿件寄新加坡和香港报刊发表,稿费径寄漳浦老家补助生活费用。自1953年至1956年,夫妇在勿里洞一住3年,淑蕙已怀下第三个孩子,又经王秀南介绍,夫妇往雅加达福建会馆办的中小学任教务主任和教员,期间,为福建会馆编一巨册《福建会馆史略》。会馆主席庄成立在雅加达经营一家“又光明”电器店,又在茂物办一家火炉厂,为了专心经营火炉厂,并有心帮助汉扬脱贫致富,愿以低廉价格将电器店转让汉扬,并允许逐步还款。那时汉扬刚患过一场胆结石病,动手术割除了胆囊,他的岳父母叫他带妻儿到天气较凉爽的休养地万隆居住。他到万隆后,感到儿女成群,不能老是住在岳父母家里,乃决定承盘经营电器店,卖掉多年积蓄购置的一辆小客车,得款3万盾,又向佛昙侨友杨石珏借3万盾,月利2分,并集十几个朋友参加“银会”,且得到杨纯美支持,庄成立会长优待,将“又光明”电器店存货全部交付他承盘,并将新产火炉样品寄给他。他便在万隆达民巷租屋开设“永光”电器店,兼售火炉,淑蕙兼制成衣出售。未制成衣服的布料也挂在店中卖,慢慢地改为专营布料和成衣,发展到布料批发。由于信用卓著,进口商常把大量的布料赊销给他。60年代印尼政局动荡,物价飞涨,汉扬因为有大量存货致富。70年代开始创办织布厂,1980年建一座3千平方米的厂房。1988年购地7万平方米建第二厂,引进英、德、意等国纺织新设备。1989年引进日本新机器,制造日式拖鞋,大量销日本。不久,又建第三纺织厂,用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至1990年,各厂职工1500人,分三班或二班工作,年生产各种室内装璜布、窗帘布、工艺布、坐垫布1800万米,出口销澳洲、亚洲、中东、东南亚,派妻弟杨登丰到香港设营业处。
  汉扬热心侨居地华裔教育事业及故乡教育事业。自1965年“9.30事件”后,印尼不准华人社团、华文报纸、华文学校存在,但允许宗教团体存在,至1970年,始准许宗教团体创办一种民族学校,汉扬夫妇便献出巨款,由基督教会牧师出面,设立一所“三一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专收华裔入学,请准每天授一节华文课。汉扬任常务董事兼秘书,为学校发展不遗馀力。祖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汉扬开始为故乡公益事业献款。1983年起在母校漳浦一中设立“春晖奖学金”,每年颁奖2万元人民币。1984年,在一中捐建一座“春晖亭”。1989年,又在春晖亭周围建“柳园”,作为师生课馀休憩处所。1988年,又在漳浦二中设立“纯美奖学金”,并联合杨纯美的外孙陈迪鹏,修建“纯美纪念馆”。
  1993年,汉扬病逝于万隆,享寿76岁。夫人杨淑蕙及子南亭、南鸣、南星等续办两校奖学金。199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乐育英才”匾额及金质奖章。
  蓝赞绪
  蓝赞绪,和坑(今为白竹湖农场的作业区)人,父蓝长江,民国15年曾任漳浦县长。他生于民国11年(192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渡印尼,初在万隆一家汽车修理场当学徒,几年后掌握技术,自己开设汽车修理店,进而经营汽车配件,后在雅加达开设钢材行。他热心于华侨公益事业,负担“漳泉公会”财务工作。1960年,印尼排华,乡下华侨被驱逐,流落都市,等待祖国派船来接,赞绪与公会同仁在雅加达积极为难侨安排食宿,帮助他们登船回国。
  赞绪热爱祖国故乡,对他祖父于清末创办,父亲于民国时期扩办的和坑小学尤其关注,50年代开始汇款回来帮助改善办学条件;60年代多次回乡,与乡亲共商扩大办学事宜,献款增建教室,1980年建成校舍,1987年2月,他再捐献40万元,增建校舍,建筑面积2083平方米。又存7万港元于银行,以利息作为奖教奖学金。后又献人民币2万元建水塔。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授予“乐育英才”匾额及金质奖章。
  赞绪对其他公益事业,如县侨联大厦、海外联谊大厦的兴建等,也都乐捐资助。
  赞绪病逝于1989年11月13日,寿67岁。
  林仙桃
  林仙桃,民国11年(1922年)生于佛昙港头村,13岁丧父,自强自立,25岁娶妻。1948年11月南渡印尼,帮岳父杀猪卖肉,后自己挑布料下乡贩卖,发展到开布店。他只是小康的商家,但热心公益事业,不落人后。1979年回乡,即乐捐5千港元帮助港头村架设输电线路,促成全村各户于1982年皆用上电灯。1993年回乡,再献11万港元给港头村修建道路,使原来狭窄的土质村道变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宽敞大道。1994年再回乡,又献3.2万港元,为港头小学设奖学金。
  陈壬水
  陈壬水,民国16年(1927年)出生于马坪后康村顶社,父母在雅加达经商,而留他在家乡读书,意在预防后裔忘却祖国文化。他于民国36年毕业于龙溪师范后,在绥安中心小学和马坪中心小学各任教一学期,便于民国37年10月随父母出居印尼,任教员,结婚后转营商业。经数十年刻苦经营而致富。他热心于侨社活动,任雅加达“漳浦公会”秘书,为侨友排忧解难。自1965年“9.30事件”后,印尼不准华人社团存在,但宗教团体可以存在,居印尼的漳州一带侨胞只得以“陈圣王会”代替原来的华人社团,原籍泉州一带的侨胞也纷纷加入。陈壬水被推选担任“陈圣王会雅加达基金会”主席,积极为侨胞服务。
  1985年,陈壬水回乡探亲,接纳乡亲“建设新马坪”建议,请准恢复马坪乡建制,发动侨胞帮助政府建设马坪至白水镇公路,使与马坪通佛昙的公路衔接,在与通赤湖公路交叉处的马坪墟建十字街及综合市场,争取侨胞回乡建房“续根”,并投资办企业和发展农副业,建卫生院,完善输电、电讯设施。他带头创办“马华机砖厂”,帮助台胞开办“凯发节日灯加工厂”,帮助村民创办“龙山美养猪场”。1982年春,他献款建横跨马坪溪的“思亲桥”。1985年,他与陈宝鼎,陈福荣等捐资10万港元(自己捐资5万港元)设“马坪育才奖教奖学基金”。马坪中学设置后,他与侨胞捐资兴建“爱国楼”,“爱乡楼”,“群贤楼”等。1989年,他献款20万港元,建“马坪卫生院”,翌年竣工交付使用。1994年,他献10万港元为倡导,募款建“康美大道”,又自献5万多元建顶厝村道,都是水泥路面。后再献6万多港元建机耕路。他还资助后康村架设电网,安装路灯,建电视差转台、候车室,幼儿园,并与同乡侨友陈建发、建娘等共同捐资建马坪侨联大楼及马坪中心小学校舍。马坪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及陈壬水等侨胞赞助下把家乡建设得日趋繁荣,1992年改“乡”为“镇”。陈壬水前后共献款100多万元用于建设“新马坪”,199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金质奖章、匾额和荣誉证书。
  黄良寿
  黄良寿,民国14年(1925年)生于佛昙花林村,幼年随父母南渡爪哇,定居雅加达。父母曾送他回乡,就读于佛昙莲山小学,后再往雅加达,帮父亲做生意,父母逝世后,继承其事业。所经营是五金用具小店,后渐发展,经营钢材及其他建筑材料。
  黄良寿热心于华侨社团工作,积极为侨友服务,被推选为雅加达漳浦公会副主席。在侨居地,经常给当地老人会、孤儿院,残疾人提供赞助,为侨胞困难户赠款送物,深受信赖与敬重。他但任印尼雅加达水仙花福利基金会副主席,热衷于海内外联谊工作,牵线搭桥,热情服务。1961年回花林村探亲,见村里已有一所小学,不似他幼年时那样要到佛昙镇才有书读,甚感欣慰。但村里的小学还未建校舍,是利用破旧的祠堂为教室,他便萌发为小学建校舍的决心。回侨居地后,即将平时积蓄寄回村里,先建一座有5间教室的平房,交付小学使用。之后,他又努力筹措,并发动女儿、女婿帮助,于1964年共献款数十万元,建成花林小学新校舍,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并添置教学设备,使成为完备的农村小学。他还每年寄款回花林村,为师生发奖教奖学金。
  良寿还慷慨捐资,热心支持漳浦二中、华侨中学、佛昙图书馆、佛昙中心小学、幼儿园、石门小学、马坪中小学、湖西小学、漳浦县侨联、联谊大厦、华侨医院等单位及马坪候车室、花林村道路、自来水工程的建设。199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银质奖章、奖匾和荣誉证书。
  蓝通源
  蓝通源,民国17年(1928年)6月生于湖西小示社,于民国37年20岁时为避兵役而南渡印尼雅加达投靠亲人,帮做生意,后自营废铁收购生意,成家立业。自50年代起,他积极参与故乡公益事业,凡漳浦华侨中学校舍、漳浦县侨联大厦、湖西电视差转台、老年人活动中心、苏溪小学校舍、小示环社路等的兴建,及捐赠湖西公社大型货车、赤岭卫生院和佛昙华侨医院救护车各一辆,设华侨中学奖学金等项目,都有他的一份献款。
  蓝通源的胞兄蓝定觉被推为湖西侨联会名誉主席,漳浦华侨中学校董会主任。
  陈福荣
  陈福荣,马坪后康下厝华侨陈捷报之子,民国19年(1930年)4月生于雅加达,童年在中华会馆所办小学读书,毕业后,父亲送他回乡,就读于佛昙纯美初级中学。毕业后,升学于厦门中华中学高中部,1949年夏毕业,时19岁,即回雅加达帮父亲经营养猪业。他勤奋认真,又肯钻研,掌握养猪和防治猪病知识,经验丰富,因而事业不断发展,每年出栏数万头。
  福荣总是关心祖国、故乡、亲友,事业有成后,每逢佳节倍思亲,都要备好大量财物分送故乡亲友。1987年首次回乡探亲,便捐资建后康下厝村道、儿童乐园,及老人活动场所“福寿亭”。以后,多次献款支持马坪中、小学建校舍,添置设备,并与陈壬水、陈宝鼎等侨友合资10万港元创设“育才奖学金”,受聘为“马坪校董会”董事。捐资14万元人民币修建马坪“捷报桥”。1992年,他捐资37万元人民币,在马坪大街建商住合一的楼房2座;“捷报农贸市场”1座,内设42个摊位,出租所得全部用为老年人福利基金。此外,他还为马坪侨联大厦、马坪通白水镇公路、骏马碑、后康村电网、县侨联大厦、联谊大厦等建设项目献款。他先后共捐献60多万元人民币于家乡建设,199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金质奖章及匾额、荣誉证书。
  蓝天龙
  蓝天龙,民国21年(1932年)生于湖西小示社,民国37年16岁时往印尼雅加达谋生,从做小生意发展到办钢铁工厂。1966年捐资为湖西苏溪小学建设校舍。1980年起,先后为漳浦华侨中学图书馆、教学楼、县侨联大楼、联谊大厦、湖西乡老年人活动中心、小示村道路等建设及设立华侨中学奖学奖教基金献款。1993年,独资为小示社设立老人福利基金。1996年漳浦二中六十周年庆典,1997年漳浦华侨中学四十周年庆典,他都热诚祝贺,并献款襄助建设新校舍。
  1991年,他随印尼商业部长访华,1993年,他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印(尼)友好协会成立大会,1994年,他接待王光英一行访问印尼,1996年4月,他参加印尼商业团体,到北京洽谈经贸合作项目,都起到两国民间交往和经贸往来的牵线搭桥作用。
  杨嘉文
  杨嘉文,佛昙人,生于民国23年(1934年)9月,1950年到印尼万隆投父,先后经营过布匹、钢材、房地产等业,80年代致富,拥有数家跨国大企业,尤其在雅加达的椰裕隆、万池菲两家三合板公司,采用苏门答腊的丰富木材资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嘉文热心为同乡侨友服务,被推选为印尼杨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及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基金会名誉会长、印尼雅加达水仙花福利基金会主席。他首先献180万港元为倡导,发动同乡侨友共同献款,建成万隆杨氏联谊会会所。
  自1978年以来,嘉文几乎每年都要回佛昙省亲。他见石埕村还没有小学,便献1万港元,与侨友杨朝茂等共献款,帮建石埕小学校舍,1993年,他又献10万元人民币,为石埕小学增建校舍“嘉文楼”。他对故乡其他公益事业也慷慨捐助,如1980年和1988年,分别捐赠1万元和5万元人民币给医院添置设备,1985年出资3万港元,联合侨友捐赠旅行车一辆给县侨联会,1996年4月,捐资献10.8万港元支持县海外联谊会购置交通工具。其他如侨联大厦、佛昙育才路,老人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都有他的捐资。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授予银质奖章、匾额和荣誉证书。
  蔡福庆
  蔡福庆,父蔡大舌,佛昙洞野村人,清末侨居雅加达,做土产和纸张生意。福庆于民国27年(1938年)生于雅加达,小时就学于侨办老华小学,升学于雅加达福建会馆办的福建中学,毕业后继承父亲遗业,经营纸店,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纸业批发商。1985年,献款为故乡洞野村建小学校舍,校园面积6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百多平方米。他又陆续为小学添置教学仪器、图书、电视机、录像机、投影机及体育设备,并设奖学金。他还特地出资聘请一位英语教师来校授课,使洞野小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最早授英语课的小学。199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金质奖章及“乐育英才”匾额、荣誉证书。
  福庆还在洞野村设“蔡氏福利慈善基金会”,资助村人治病、养老、治丧。他并曾为县侨联大厦、海外联谊大厦、马坪通白水镇公路、洞野村自来水等建设项目献款。
  福庆于1993年带头投资“漳浦佛昙吉祥泡沫塑料公司”(为印尼第一家在漳州市合资的企业),并将该公司的获利,全部用于家乡的公益事业,精神十分可贵。在家乡传为美谈。
  庄万发
  庄万发,祖父前亭镇庄厝村人,于民国初年往马来西亚谋生。万发于民国35年(1946年)生于马来西亚加央玻璃市,长大后,起初以修理汽车为业,后开垦橡胶种植园,逐渐致富。他热心为侨友服务,被推为马来西亚庄氏公会会长。
  庄万发热心故乡公益事业,于1994年捐资10万元人民币作为庄厝小学奖学基金,每年以利息为庄厝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及考上大专院校的村人发奖。他又与同乡侨友庄汉春、庄永兴、庄亚洲等首倡,发动其他侨友共同献款,共集资24万元人民币,修建庄厝祖祠,于1995年竣工,利用为老年人活动中心。1999年,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庄万发银质奖章。及荣誉证书。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蓝哲亮
责任者
杨纯美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金一清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夏建成
相关人物
李克柔
相关人物
杨震欧
相关人物
陈迪鹏
相关人物
陈锡铨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