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梁山北峰与北麓名胜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023
颗粒名称: 三、梁山北峰与北麓名胜古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8
页码: 1277-1284
摘要: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漳浦县的清泉岩和别有天两处景观。文章首先介绍了清泉岩的历史背景和文物古迹,包括佛寺的始建和重建,早期摩崖石刻,以及乾隆皇帝御书《觉岸》等。接着,文章介绍了蔡新家族与清泉岩的关系,以及蔡新在清泉岩边的书室。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清泉岩是红军游击队的革命文物和隐蔽的石室“红军洞”。最后,文章介绍了蔡而煜在梁山下修筑的别有天别墅,包括蛰龙潭、夹流亭、戴石阁、喷珠池、琉璃洞等景观。
关键词: 漳浦县 名胜古迹

内容

1.清泉岩 别有天 蔡世远、蔡新故居
  梁山从平和县境向东南延伸一百华里,东段北坡距漳浦县城最近处仅十多华里,那里有许多景观和文物古迹,文化档次高,风光幽美,距城又近,故游人络绎不绝。
  清泉岩
  清泉岩以有甘冽的清泉得名,佛寺始建于宋代,元代坍废,明成化年间僧伯成复建小庵,嘉靖进士陈梧,历任广东佥事等职归休后,于万历初年重建清泉寺,在那里隐居,自号“清泉主人”,而以僧智山住持。他于万历元年将据传为印度僧人所写的狂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摹刻于寺前不远处一块天然巨石上,以字体奇特狂放而备受关注。又将他的诗作《清泉招隐八首》镌于另一处天然岩壁上,诗书俱佳,为游人所驻足欣赏。
  清泉岩早期的摩崖石刻或镌于南宋,或镌于明代前期,时代无可稽考,但可断定大都在陈梧重建寺院以前。那些早期石刻都是浑厚的楷书大字,至今仍极显目,有“渐隔尘寰”、“蓬莱深处”、“九鲤飞跃”、“蟠桃坞”、“茂林修竹”、“登临驻节”等。旧县志说“好事者著为八景,有蟠桃坞、说梦台诸胜。”旧县志没有“八景”全称,一般认为,那些石刻大字便是“八景”名称,但缺“说梦台”没有刻字。旧县志所说“其有垒石为室,匾曰丹霞洞天”,及府志所说“乾隆大学士蔡新建二书室”,今皆无存,只有乾隆皇帝御书赠给蔡新的《觉岸》两大字至今仍存在石壁上,上有“乾隆御笔”篆印,下有“臣蔡新”字样,可能蔡新书室便是“丹霞洞天”,利用该石壁为后壁,后来块石砌成的壁及屋顶皆坍废,独天然石壁能长久坚固。由于有乾隆皇帝御书镌在石壁上,以及有“登临驻节”石刻,后世产生“乾隆皇帝来过蔡新家,同游清泉岩”的传说。其实,乾隆皇帝“下江南”最南到达杭州,不曾到漳浦。皇帝停留暂住称“驻跸”。“驻节”指朝廷大臣停留在外。这里指蔡新至此登临。
  蔡新家族与清泉岩的关系是极密切的。清泉岩下有几个小村庄,总地名下布,绿树翠竹相掩映,小桥流水,桥拦上曾镌嘉庆皇帝御书“绿野恒春”,是写赠他老师下布人蔡新的。清代前期,下布是一处文化气氛极浓厚的乡村,这得从下布蔡姓始祖蔡而煜说起。蔡而煜是漳浦县城西门外西湖村官家子弟,曾祖蔡大壮,明嘉靖二十八年举人,曾任湖南宁乡知县,祖父蔡宗禹,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任过刑部主事,父蔡一橙,万历三十四年举人,大哥蔡而炬,清顺治十五年进士,任湖南桐柏知县,二哥蔡而烷,顺治九年进士,任山东东昌府推官,他自己还没有出仕,逢到“三藩之乱”,漳浦一带是清军、耿精忠、郑经三方混战的地区,他为避乱而举家迁居下布,清泉岩成为他子孙读书处。从此,他的家族与清泉岩结下不解之缘。
  后来,蔡而煜之孙(蔡璧的长子)蔡世远于康熙四十八年登进士第,官至礼部侍郎,其子长汉、长沄、观澜都外出任官,留第四子长融、第五子长汭在家。世远的堂侄(而煜第四子祚熹之孙、衍蹲之子)蔡新于乾隆元年登进士第,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其兄蔡溎,也于乾隆十年登进士第,为使蔡新安心仕途,他回乡侍母,终生不出。这文化素养很高的蔡长沄、长汹、蔡溎三人在乡间具有崇高地位,他们很关心清泉岩,无形中好似董事一般。
  清泉岩住持僧,万历年间为智山,以后由惟诚担任。当时有寺田三石二斗五升种(相当于二十多亩),乾隆九年正月,惟诚以自己年老,要将住持职务传给徒孙永慧,并将寺田移交承掌,特请这三位先生到来鉴证,由蔡溎撰写《清泉岩传灯遗产记》记述这事,并列明寺田地址、四至、面积,镌刻成碑,立于寺前(现移于寺右前方)。
  蔡新归休后在清泉岩边建书室,而在他未出仕时,则是利用佛寺为读书处,他对清泉岩情有独钟。因此,有他陪乾隆皇帝游清泉岩的传说。
  清泉岩还是一处革命文物。20世纪30年代,红军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1937年“7.7”卢沟桥事变燃起全面抗日的烽火,国民党157师以合作抗日为名收编红三团,而将其在漳浦体育场缴械,部分指战员跑到清泉岩,重整队伍,后编入新四军,开赴皖南抗日前线。解放后清泉岩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为记。
  清泉岩附近有一个隐蔽的石室,住过红军游击队,也曾作为军用物资储藏处,称“红军洞”,今也成为一处景观。
  别有天
  蔡而煜自西湖迁居下布后,在梁山下就一处山洞石洞修筑为别墅,称“别有天”。入口处是两块巨石夹峙清潭,巨石的顶部将清潭覆盖,而潭口敞开。潭水澜漪潆回,群鱼游戏其间。阴天洞内光线暗淡,潭中似有物若隐若现,“疑为龙,故名蛰龙潭”。潭的上方五六十步处为峭壁崭岩,岩右有石突起,既广且平,蔡而煜未建亭,预名“夹流亭”。“夹流亭”南二十多步处建“戴石阁”,坐在阁中可眺望县城及乡村风光。戴石阁之东有瀑布,下面冲成“石井”,深不可测。石井西有喷泉,下为“喷珠池”。左方有“琉璃洞”。蔡而煜之孙蔡世远作《别有天记》,说“从蛰龙潭至琉璃洞约八九百步,其中阁二,洞二,小池一,池连洞者三,石似门者三,泉滴于石不绝若线者一,石壁碪〓戴草者二,游必半日方竟。”乾隆《漳州府志》载:“蔡世远之子长汭及孙本林就该自然景观筑书屋,命名为‘水石居’,有楼,有亭,重轩曲径,花木交荫,称胜境”。现尚存摩崖石刻“鸢飞鱼跃”、“砭俗”、“石室”3处。
  蔡而煜初辟“别有天”时的清初,该处是一处杳无人烟的山涧,但在明代,该处地名“水磨坑”,以有水磨(利用水落差带动石辗磨麦粉的作坊)得名,附近有马、莫、詹、陈等姓村民,因为人少,林权、水权被在山涧经营水磨的柯大宝占有,村民樵采、引水灌田要让柯大宝“抽分”,村民于嘉靖年间向漳浦知县姚东阳控诉,经姚知县判断:柯大宝可以在该处经营水磨,但不可以垄断林权、水权。姚知县于隆庆年间离任之后,柯大宝故态复萌。马睿、莫让、陈太、陈华、詹应等村民,于万历八年再向知县朱廷益申诉,请准将官府判断刻成《朱、姚二侯宪断石碑存证》碑记,立于山间,俾“时诵于前,垂鉴于后”。现这一带已无马、莫、詹等姓,水磨不存遗迹,而碑尚存。
  水磨坑山顶原有自然村叫吴坑内社,为吴姓聚居地,早已无社。原有关帝庙,也已无存。只有一座利用天然石室加以人工修筑的小佛庵,俗称“岩仔”,遗迹尚存。
  这是目前所知,在蔡而煜未开基以前,除清泉岩以外的下布情况。
  与蔡姓同时在下布开基的有郑姓,始祖漳浦二十八都山尾人(今属龙海市白水镇),是一位堪舆师,受聘来为蔡姓“看地理”,服务至死。葬在“别有天”前面。子孙在墓的后面结庐守墓,后裔传衍成村,社名“墓后”,祖祠建在墓上。
  蔡世远、蔡新故居
  蔡而煜之孙,蔡璧的儿子世远、鸣珂、可远,住庙内社,设书舍名“储社”,埋头苦读,世远于康熙四十八年登进士第,官至礼部侍郎,赠尚书;鸣珂于康熙五十六年中举,居乡;可远于康熙四十七年中举,历任桐乡等县知县。
  蔡世远的子侄辈人才出得更多,这是世远的四叔蔡祚熹在溪边(今西林墘)设“鲤鱼学舍”和蔡世远在庙内设“梁麓书舍”教导子侄辈的成果。
  乾隆《漳州府志》载:“鲤鱼学舍,在漳浦梁山下溪边,国朝训导蔡祚熹教子孙于此。”蔡祚熹的子孙即:儿子衍蹲、孚远,及衍蹲之子蔡溎、蔡新、孚远之子云从等。衍蹲、孚远皆早逝,蔡溎、蔡新、云从皆成进士,蔡溎辞官回乡侍母;蔡新历任户、工、礼兵等部尚书或侍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享高寿;云从选翰林院庶吉士,早逝。这些人才的造就,起初得力于蔡祚熹设“鲤鱼学舍”教导,而蔡祚熹于雍正三年出任安溪训导,其子衍蹲、孚远均早逝,他的三个孙子,衍蹲生的蔡溎、蔡新,孚远生的云从都转到从叔世远设的“梁麓书舍”,与世远的儿子长汉、长沄、观澜、长汭等同学。蔡世远特聘请曾在福州鳌峰书院任教的乌石人林莹光来梁麓书舍当教师。蔡世远的子侄辈都在“梁麓书舍”造就成才。他的长子长汉,雍正四年中举,任过刑部淛江司主事,次子长沄,雍正贡生,官至兵部侍郎。三子观澜,乾隆六年中举,曾任监察御史。第四子长融,第五子长汭居乡不仕,也是学识渊博。
  蔡而煜的后裔传下布6社:
  门前埔社,为蔡而煜最早建居处,门前有一片乎埔,后平埔成为村庄,故称“门前埔社”。
  庙内社,蔡而煜第三子蔡璧的长子蔡世远所开居。蔡璧于清康熙十一年入太学,两次考试都得第一名,清廷要授予官职,他为奉侍老母而辞官回乡,设学塾“储社”于庙内。漳浦知县陈汝咸亲顾茅庐请他出山,于康熙四十五年出任罗源教谕,后应福建巡抚张伯行之请,主持福州鳌峰,共学二书院,康熙四十九年归休。乾隆《漳州府志》载:“储社,在漳浦梁山下庙内里,国朝尚书蔡世远读书处。”蔡世远是蔡璧的长子,后来在庙内设“梁麓书舍”,请林莹光任教,他自己住在庙内,后裔传衍成村庄。
  林西墘社,蔡而煜的第四子蔡祚熹(蔡新的祖父)在该处建居,设“鲤鱼学舍”,后代传衍成自然村。
  楼内社,即永清堡,是座四层楼堡,下布蔡姓于乾隆三十四年所共建,用于防御盗寇,内建祠堂“济阳堂”。后成为一社。
  长埔社,今住蔡姓。
  壁顶社,在未成为自然村以前,蔡世远建府第“二希堂”于该处。蔡世远慕范希文、真希元二先哲“为人敦行孝弟,以民物为己任”精神,故命名其府第为“二希堂”,并名其文集为《二希堂文集》。后裔以其府第为祠堂,“文化大革命”时拆除。蔡新也建府第于“二希堂”的右边,命名为“延禧堂”,因为乾隆皇帝封蔡新之母林氏为太夫人,蔡新于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请准回乡侍母10年,期间,于乾隆二十五年皇帝五十大寿时,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七十大寿时,两度赴朝恭祝庆典,皇帝将御书《欧荻延禧》制成匾额,及以缎匹赐给蔡母林太夫人,蔡新回到家中,便赶建府第,大堂上挂《欧获延禧》匾。后来,蔡母于乾隆二十九年九月十四日病逝,享年83岁。
  乾隆三十四年,蔡新由礼部调任兵部尚书,皇帝赐御书《武库耆英》匾,翌年,蔡新请假回乡修墓一年,于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回京,皇帝赐御笔诗章,有“年老君臣似老朋,归来前夕喜诚应”之句;七月,蔡新升任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皇帝又赐御书《黄扉宿彦》匾,这些匾都挂在“延禧堂”厅堂上,现只剩下《武库耆英》一匾。蔡新于乾隆五十年以79岁高龄归休,后10年,乾隆帝退居太上皇,嘉庆皇帝即位,念及蔡新入值上书房教皇子读书十多年,是他尊敬的老师,特赐御书《绿野恒春》,镌在小溪桥栏上,随着溪桥改建,这古迹也已无存。
  蔡新归休后,在县城准提室巷再建府第,被称为“相府”,上述匾额都另制一份,悬挂“相府”厅堂上,今已无存。
  2.金刚山吴公坪
  金刚山一向被作为漳浦的象征,因为它距漳浦县城仅15公里,虽海拔仅891米,在梁山“九十九峰”中只是次等高峰,但没有比它更高的山峰遮住它与县城之间的视线,从县城的角度望去,以为它是梁山的最高峰,更且它是整块的天然巨石,状如金刚屹立,是梁山其它各峰所不能比拟的。沙西镇界内的“海金岗”虽然高度比这个“县金岗”稍胜一筹,远望也好似整块大石,而实际是由大小不同的岩石构成,沙西一带的人引为遗憾,认为这是沙西平原不能成为县城的原因。“县金岗”顶峰“金刚石”确实硕大无朋,它的极顶并不似远望那样尖峭,而是一个平台。它的东北面纯属峭壁绝崖,高不可攀,西南面坡度55度左右,可缘石缝攀援而上,迂回经过几个平缓处,约一小时可从基部上达极顶平台。在上面,南边可眺望杜浔、霞美一带沿海景色,北面可尽览县城一带风光。近来,大南坂农场将可通小型汽车的简便公路开到金刚石下,在金刚石下建坝拦一处坑垅,建成水库,并在金刚石上钻孔植栏,游客可攀栏登石,放心慢慢到达极顶。从此,来游者络绎不绝,无不为眼界大开而赞不绝口。
  金刚山的周边有几座山峰,都比金刚山矮,这更显得金刚山特别高大。西边有盘陀镇与杜浔镇交界处的香炉石(海拔742米),分水山(海拔654米),东边有大南坂农场与旧镇镇交界处的黑山尖(海拔507米),南边有大南坂农场与杜浔镇交界处的石狮头(海拔731米),有杜浔镇界内的吴公山(海拔679米)。
  在金刚山与吴公山之间,是狭长的山谷盆地,称吴公坪,元初开始有人居住,渐成村庄。开始是一个“义不仕元”的宋末遗老来隐居,人们只知道他姓吴而不知其名,尊称为“吴公”,从此,这盆地叫吴公坪,山叫吴公山。明代才有杜浔邱姓来定居,后裔传成三个小村。而至清代,吴公坪还是一处“世外桃源”,因为盆地内有田,有潭,鱼米自给,也可以采葛种麻,自己织布缝衣,大概只有盐和五金用具必须仰给于集市。由于走出一处地名叫“老鼠穴”的谷口便可走上县城通杜浔的“大路”,而距杜浔镇较近,所以村民大都拿药材到杜浔镇交易生活必须品,大部分村民终生不曾到过县城的,偶尔有人到县城,便感到一切都很陌生,不知所措,所以,县城人将“吴公的人”作为“愚人”的代名词,一遇到有人欺侮,便说“我不是吴公的人”来回应。
  从前,吴公坪没有人种果,而野果自熟,没有人种花,而野山花烂漫,更有野禽自生自繁。明末清初名士陈祖虞有诗咏道:“三月吴公春,杜鹘(花)红于锦;七月吴公秋,杜鹃(鸟)凄已甚。”
  吴公坪的“世外桃园”景况至20世纪30年代才被打破。那时,国民党军政当局对红军游击队大举“清剿”,在山区实行“移民并村”,吴公坪村民尽被迁走,以至成为杳无人烟的荒野。解放后,杜浔镇文卿村才派出远耕队,在吴公坪办农场,开发荒地。
  现在,有人在吴公坪复建庵院,开辟旅游点,有简易公路通杜浔,另有山间公路通金刚山,要将吴公坪景点与金刚山景点联在一起。
  3.梁山“龙洞”与水库
  梁山山脉中间有一个山峰叫“梁山”,在盘陀镇界内,山下是一处南北走向的狭长的山谷盆地,内有村庄总名“梁山”,分为三个小村落,按其所处位置和“聚族而居”的姓氏,分别称为内曾、中周、口黄,一条小溪名锦溪,流经三个自然村附近出峡口。峡口之下是深坑,岩石参差,中间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穴,是涧水冲刷泥土,留下冲不走的巨石所形成,泉水从中涌出,大旱不竭,异常甘冽,称龙洞,崖上镌“龙洞”两大字,不知何时所镌。从前,县城一带的人认为,梁山是一条能含水吐水的巨龙,那龙洞便是巨龙的咽喉,一遇大旱,便鸠集信士,成群结队,带头的要身穿麻衣如“孝男”,表示民众痛苦,如丧考妣,来到这龙洞烧香跪拜,向天“乞雨”,一次无效,再来一次,以至数次,再无效,便带着炉具和生铁,把铁烧红,投进龙洞,叫做“灸龙喉”,要用这手段迫使巨龙把水吐出来,便成下雨,不到下雨不罢休,而雨不会永远不下的,一下雨,便认为是“乞雨”的功效,在龙洞的崖壁上镌字纪念,现在还保留着几条记载“乞雨成效”的镌字:一、明崇祯九年(1636年)所镌,由于字小,已漫漶不清(合订编者按,事栽《漳浦县志·方域下》“龙亭”条。);二、清宣统二年(1912年)所镌:“大清宣统庚戊五月知县事谢刚国祈祷于此,连获大雨六日,勒石以志灵感”。三、1943年所镌:“中华民国三十二年旱祈雨灵应,四日大雨,漳浦县十全善会立”。
  解放后,于1960年4月在“龙洞”的上方筑成大坝,拦截锦溪水源,控制流域面积16.47平方公里,便是著名的梁山水库,库容1038万立方米。原来盆地内三个自然村都迁移,另建新村,库区内成为碧波荡漾的“梁山水泊”。
  梁山水库之东有另一个山谷盆地名水晶坪,又称水晶场,盛产水晶,元朝大德年间,皇帝派太监来监采水晶,至老死在水晶场,所以该处有太监墓、太监祠,有碑。元朝所采的水晶都是可以制床制桌椅的大料。明万历年间,皇帝又派太监来监采一次,只能采取为元朝所不取的次品。时至解放后,仍有很多民众来挖采一些零碎的水晶,交矿产站收购。1978年7月建成水库,库容324万立方米,太监墓、太监祠、告示碑都淹没在水库中。
  水晶场水库地势比梁山水库高,修渠道将水纳入梁山水库。两库的蓄水灌溉着盘陀镇和大南坂农场一带十多万亩农田。
  水晶场水库流向梁山水库的渠道落差100米,建水电站一座,称为梁水一级水电站,装机2台,容量400千瓦。梁山水库又利用渠道落差195米建二级水电站,装机3台,容量1200千瓦。一级、二级水电站都是县办的,盘陀镇又利用二级水电站余水的落差建一座三级水电站,装机6台,容量1600千瓦。
  梁山水库为漳浦八座中型水库之一,与其他中型水库一样,除用于灌溉、发电、养鱼以外,还造林种果,具有环境优美的山水景观,吸引很多游人。进一步利用水库的山光水色,进行配套设施,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条途径。
  4.盘陀古迹与茶文化胜地
  “盘陀”是路径曲折回旋的意思,如《水浒传》第四十七回写道:“好一个祝家庄,尽是盘陀路,容易进得来,只是出不去。”然而盘院镇却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国道324线从这里经过,既平坦又宽阔。原来,“盘陀”又是以地处在盘陀岭下而得名,盘陀岭才是名副其实的盘陀路。
  盘陀有绥安溪,发源于梁山各个山谷,二十多个支流汇合而成,东流汇入鹿溪。这样一个好地方,难怪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在闽粤交界处增设绥安县时,要选择绥安溪畔为县治所在地(《八闽通志》载:“绥安溪,又名绥女溪,在漳浦县八都”,又载;“温源溪,在漳浦县西南八都境,两泉并出,一微暖,一极热,合流南入县前溪。”那两口温泉在雀仔埔,按“合流南入县前溪”句理解,今官坡那条溪便是县前溪,在绥安溪上游,绥安县官署便是设在那里。
  绥安县辖域辽阔,南至与潮阳交界。隋朝将绥安县并入龙溪县,官府鞭长莫及,隋末,故绥安县地发生“蛮獠啸乱”,虽然唐高宗派陈政、陈元光领兵来平定地方,建立漳州及漳浦县治于梁山南,漳江北(后移设于今漳浦县城),而盘陀从此成为不重要的乡村。北宋,盘陀岭下还常有野象出没,至南宋象迹始绝,还有虎患。历经元、明,至清代,盘陀还很荒凉,蓝鼎元与他妹夫李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路过这里,慨然写下《盘陀宜城记》,说:“出浦南二十里许,无象、盘陀之间,有地宽圹,弥漫数里,置之荒烟荆棘者千余年矣。昔人就其西为市,市亦寥落,今未废。附近居民若晨星。数十里外亦无荐绅贤达钜公名儒。地瘠落而人鲜少,觇风景者之所不道。”蓝鼎元与李杜两人深为这“田土既多,溪水潆带”的好地没有开发而惋惜,认为“允宜筑城以居”,设想在盘陀建一座城,将城西的墟市加以扩充,以招徕四方商贩。西偏潴水为湖,湖边设书院,集四方学者相师友其间。城北种竹成林,中建别墅,道路两边种植杨柳连接到北门。出城南跨水港,地当闽粤孔道,要沿路栽松三十里,下接蒲葵关,上达县城。东临绥安溪,纵舟顺流可达县城,沿溪两岸要发展种植业,使桃李联绵,红绿参错,宛若江浙景致。城中要建祖庙、官库、社仓、住宅、学塾、楼台,各有次序,花坞、果园、水池、花卉、树木各有不同。还有说不尽的,用“凡内外宜高者筑,深者浚,宜亭者亭,宜榭者榭,宜阁者阁,凡花之类无不莳,果木之类无不植”一句话概括。这样一来,不上十年,盘陀便“栋宇连云霄,菁苍畅茂,人民多则田地肥美,诗画盛则名贤奋兴,人杰地灵,遂为东南一大都会”。
  蓝鼎元的上述设想,在他有生之年的清代及至民国时期,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在改革开放的20~21世纪之交,盘陀经济、商贸、环境建设、旅游业等方面都已超过蓝鼎元的设想。现在的盘陀,不再是“觇风景者所不道”,而是外商台商投资者,旅游观光者纷至沓来,建设日新月异的既古老又新兴的集镇,新的旅游胜地。主要旅游景点有:1.天福茶庄,内有园林、假山、水池、人造瀑布、水池、水帘洞,有茶室、餐厅、旅社、温泉浴等服务设施及各色品牌的茶叶展销厅。2.天福茶博物院,内有各国各地不同形式的茶馆,有仿古的野外品茗吟诗场所,有各品种的茶树种植示范园,古今有关茶的诗文字画,总之,集世界茶文化之大成,独领风骚于国内外。3.曾是东晋至五代时期绥安县县治所在地的绥安溪畔,唐嗣圣年间(实为垂拱二年设立漳州及漳浦县以后,从前修志者不承认武则天的年号,故仍称嗣圣年间)便有阿拉伯商人来沐浴过,现在更为来自各地的旅游者所光顾的雀仔埔温泉。4.宋代“无象庵”(明代扩建为无象院)的遗址及碑记。5.关帝庙和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剿倭功德碑及抗倭牺牲的八十多位“忠勇公”神位(原有忠勇祠,祠圮以后神位移于关帝庙)。6.忠勇公集体陵墓(在天福茶博物馆内,今修葺一新),忠勇墓坟堆成半球形,似古代酿酒桶冷却器的“和尚头”,故俗称“和尚头墓”,后讹称为“和尚墓”,与原墓含义大相径庭。7.明代至清初盘陀巡检司遗址(在西厝村旧厝自然村附近)。
  5.盘陀岭古道
  在开通隧道以后,除了不被允许通过隧道的拖拉机、机板车还必须艰难地攀越盘陀岭以外,闽粤古驿道盘陀岭段已少有行人。而在未通汽车时代,行人必须一步一顿逐级爬过盘陀岭,上岭下岭各10华里,无不气喘兮兮,尽管现在人们已无须为过路而攀登崎岖的盘陀岭,而其风光和名胜古迹却总在吸引人们去欣赏、考究。
  这是闽粤古驿路重要的一段,以曲折崎岖闻名古今,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并曾有许多历史名人路过。汉代设蒲葵关,是南越(粤)与东越(闽越)两个诸侯国交界的关隘。后来,南越、东越先后反汉,被汉武帝平定,在南越地设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又将东越收归会稽郡管辖,盘陀岭不再是诸侯国国界,而是南海郡的揭阳县(县治在今潮州)与会稽郡的东冶县(县治在今福州)两郡,两县的交界线,蒲葵关就只存遗迹让人缅怀了。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原已从南海郡分设的东官郡(郡治在今东莞)再分设义安郡(郡治在今潮州),同时设立属义安郡管辖的海阳(今潮安一带)、海宁(今普宁一带)、潮阳(今潮阳、汕头、澄海、饶平)、义招(今梅县一带)、绥安(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平和一带)五县,从此,梁山南北皆属绥安县,从属于义安郡(今潮州)。隋朝将绥安县合并于泉州的龙溪县(县治在今芗城区)。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就龙溪县南部故绥安县地设立漳州,辖漳浦、怀恩二县(后怀恩并入漳浦县)。那时,漳州州治兼漳浦县治设在盘陀岭南坡,漳江以北,今云霄火田镇后埔顶江地方,并在盘陀岭上设漳浦驿,置驿楼招待过往官员。30年后,州、县治一并移设于李澳川(今漳浦县城),而漳浦驿仍设在盘陀岭(旧县志记载,漳浦驿在蒲蔡关东北)。
  唐武宗时(公元841年至846年)封卫国公的丞相李德裕受牛僧儒集团打击,贬谪崖州(在海南岛),经过盘陀岭,寓宿漳浦驿楼,题诗一首云:“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大中二年(公元858年)岭南节度使杨发路过盘陀岭,也寓宿于漳浦驿楼,听说李卫国公曾在这里题诗,但在驿楼中找不到,查访很久,才在当地一家人家中找到那当年的诗匾,叫驿吏修理,重新悬挂,自己和诗一首,也制匾与之并列。和诗云:“南尽封动见好山,苍苍松桂类商颜,谁怜后夜思乡处,白草黄茅旧汉关。”观察使常衮也和诗一首,惜己不存。
  经过盘陀岭触景生情留下不朽的诗篇者不少,元末进士,明初山东登州知州(龙溪县人)林弼所写一首比较著名:“盘陀岭上几盘陀,茅竹潇潇雨乍过。水暖游鱼出阴涧,草香驯鹿食阳坡。怪山当面疑迷路,啼鸟迎人却和歌。总谓世途当险恶,太行蜀道复如何。”
  盘陀岭不比蜀道那样“难于上青天”,人们选择从这岭路通过,因为它是山谷地带。它两边的山峰则是高不可攀的。东边叫雀目山,海拔544米,顶峰有山石状如雀头,中间现一空孔,称为雀目,从山下望去,阳光透过雀目,晶莹如珠,天然景观,神工鬼学。西边叫六齿山,海拔562米,以山巅六块奇石兀立得名。这两个山峰的高度比起梁山的中峰莲花峰海拔960米,莲花峰的旁峰玉女峰海拔986米,鸡笼山海拔956米,还是小巫见大巫,其景观则与莲花、玉女、鸡笼齐名。
  盘陀岭路虽是山口通途,却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坑,而且曲折崎岖,大有“一夫守关,万人莫开”的形势。历史上盘陀上发生过多次恶战,最著名的一次是:清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九月,郑成功从铜山以船队进占云霄,自己急于南下诏安,派中冲镇柯宸枢等以重兵守盘陀岭。漳州清总兵王之刚、副将王邦俊,经过二十来天准备,集合了漳属各县兵将赫文兴、魏标、谢子连等部来会攻盘陀岭,于二十八日乘晨雾发动进攻,炮战之后,进行肉搏,双方死伤惨重,郑军寡不敌众,几乎牺牲殆尽,主将柯宸枢与弟柯宸梅阵亡。盘陀岭一失,郑军只好退出云霄城,撤除诏安之围,南下粤东,可见盘陀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康熙《漳浦县志》误以为宋代的葵岗寨在盘陀岭,原因是汉代的蒲葵关在盘陀岭,与葵岗寨同有一个“葵”字。该志在“梁山”一条的末尾说:“汉蒲葵关,唐漳浦驿,宋葵岗寨,明盘陀司皆在于此”。然而,《漳州府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古籍都没有将汉蒲葵关与宋葵岗寨写在同一地点,而是分别记述,这里仅录乾隆《漳州府志》卷二十二《兵纪·一》关于葵岗寨军的记载:“葵岗寨军,乾道三年有马武翼者白于州守林孝泽,请拨左翼军队将一员,领兵更番防守。寨在漳浦葵岗山,即今诏安之径心铺,明戚继光据险拒倭于此。”同卷又在《城堡关隘》条目的“诏安县”分条下记载:“葵岗山,在县东四十五里,两山相峙,号相见岭,有古关隘,叠石为之,乃诏安、云霄孔道。天启间知府施邦曜设名色把总,乡兵六十名防守,驻大兴公馆。”可见,宋代葵岗寨军设在葵岗山,唐宋时该地虽属漳浦管辖,自明嘉靖九年分设诏安县,该地已划属诏安,而不是在有汉代蒲葵关遗址的盘陀岭。明代戚继光没有在盘陀岭据险抗倭,因为,戚继光从仙游追击倭寇至盘陀汤坑蔡陂岭,已经将其围歼,只有残寇南逃,戚继光追击至广东海丰,会同俞大猷予以全歼。以诏安葵岗山为据点所剿的海盗应是吴平,吴平曾勾结倭寇,其寇迹往往与倭寇混淆。为免误导,这里附带指出葵岗山与曾是汉代蒲葵关的盘陀岭地点不同。
  盘陀岭上的一些风物各有一则故事流传,如:岭顶有一口清泉,涓涓细流,大旱不竭,本来就是异常甘冽的,路人在“盘盘陀陀几盘陀”之后无不口渴喉干,尝它一口,更觉得沁入心脾,回家以后还永远铭记心中,于是传说该泉是“皇帝封的”。在民间传说中,除了“皇帝嘴乞丐身”的罗隐曾“封”过一些事物以外,还有“宋帝封的”、“乾隆皇帝封的”事物,后者因为漳浦人蔡新当过乾隆朝的大学士,人们尊称为蔡相爷,并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由蔡相爷导游漳浦;前者因为宋帝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由福建下广东,最后在崖山败亡,自福建至广东,传说曾受宋帝口封的风物不下二三十处,盘陀岭上的“帝井”为其中之一,故事传说也可作为旅游者的谈助。
  岭上有一处险峻路段,用两条长石板架过一个深涧,有石碑记载建桥时间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碑中刻记捐银者姓名。该深涧尽是圆滑的河卵石,却为驿道所必经,有时山洪暴发,跋涉者常失足被激流冲走致死,故称“鬼仔坑”,后来集资建桥,称“鬼仔桥”。然而,石碑上所记桥名为“贵子桥”,传说:有一个孕妇涉过鬼仔坑,失足跌倒,幸好那时流水不大,她还能爬起来,但胎儿受很大震动,她腹痛难忍,勉强上岸,知道孩儿就要出生,急忙躲进芦苇中,即生下一男孩。妇人祈求土地公保庇,许愿“我儿将来若长进,一定要在这里建一座桥,以利行人”。他儿子长大考中进士,当了县官,遵母亲嘱咐,在鬼仔坑建一座石梁桥,并在桥两头建石级。贵子桥、鬼仔桥,两个名称意义不同,而都因为路途险峻得名,而现在,人们正是要欣赏“无限风光在险峰”而游览盘陀岭。贵子桥——鬼仔桥故事和遗迹固然能引发游人兴趣,而列能引发古之幽思的,当推汉代蒲葵关、唐代漳浦驿史迹。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桂味
责任者
李林昌
责任者
林祥瑞
责任者
王文径
责任者
蔡世远
相关人物
陈梧
相关人物
蔡大壮
相关人物
蔡宗禹
相关人物
蔡而煜
相关人物
蔡世远
相关人物
蔡溎
相关人物
蔡长沄
相关人物
蔡长汹
相关人物
孙永慧
相关人物
蔡新
相关人物
孙本林
相关人物
马睿
相关人物
莫让
相关人物
陈太
相关人物
陈华
相关人物
詹应
相关人物
朱廷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