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今胜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011
颗粒名称: 虎踞龙盘今胜昔
其他题名: 漳浦县报业发展概述
分类号: G219.27
页数: 7
页码: 1225-1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的印刷新闻出现于三十年代,报业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三十、四十年代,二是五十、六十年代,三是九十年代以来。虽然这三个时期政治背景不同,办报宗旨有异,但是一代代报人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新闻事业,直面现实,笔耕不辍,记录历史,为漳浦的报业、为漳浦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漳浦县报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体同仁艰苦创业,负重奋进,总结吸取前人办报的经验,奠定基业,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漳浦特色的办报道路。
关键词: 漳浦县 新闻事业 地方新闻

内容

新闻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以出现的先后顺序可归纳为口头新闻、手抄新闻、印刷新闻、电子新闻四种形式。新闻事业的主要职能有:报道新闻,交流信息;宣传思想,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普及文化;娱乐生活,提供服务。报业是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分支,是运用报纸这一大众传播媒体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报纸是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媒体,报业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国唐代即已出现《邸报》,其后报纸的发展经历了手抄、印刷阶段,现正向电子报纸阶段迈进。现代报业已经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一种,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漳浦县的印刷新闻出现于三十年代。60多年来,报业走过了坷坎、曲折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三十、四十年代,二是五十、六十年代,三是九十年代以来。虽然这三个时期政治背景不同,办报宗旨有异,但是一代代报人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新闻事业,直面现实,笔耕不辍,记录历史,为漳浦的报业、为漳浦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漳浦县报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体同仁艰苦创业,负重奋进,总结吸取前人办报的经验,奠定基业,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漳浦特色的办报道路。
  (一)
  漳浦县解放前的报刊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而蓬勃兴起,初期主要表现为宣传抗日,后来由于消息来源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为主,在国共分裂后沾染上反共的色彩,并成为地方派系斗争的舆论工具。
  《抗敌周报》,是漳浦最早的报纸,漳浦县抗敌后援会主办,创刊于1937年8月,为四开四版周报,由绥安印务馆承印,后改为32开本小册子,印数1000份,免费赠送。办报宗旨是宣传抗日,内容多是一些年青人抗日的文艺习作。负责人是县商会理事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陈则蔡,主要编辑人员有:陈冷(又名如水,曾任厦门星光日报编辑,抗战胜利后任台湾成功日报社长)、曹起凡(抗敌后援会宣传工作团团长)等。经费由抗敌后援会筹付。1938年3月停刊,改办《漳浦日报》。
  《漳浦日报》,1938年3月创刊,四开两版,日报,仍由绥安印务馆承印。负责人陈则蔡,主要采编人员陈冷、曹起凡等。办报宗旨:报导新闻,宣传抗战,宣传政令,反映民意。稿件来源:1、用收音机收听记录重庆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新闻广播;2、本省新闻大部分采用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所办国民通讯社及省政府所办中华通讯社及“新闻配达”发布的消息;3、由记者及通讯员采写本县及邻县新闻;4、选载香港报刊专稿;5、第二版下半版为副刊,以文艺性的“星火”与知识性、趣味性的“五味”轮流出现。经费来源除报费及广告收入外,由商会筹措弥补,通过各联保“递步哨”向各保送报,县城订户由报社派送。每期1000份左右。1939年1月停刊,改名《漳报》。
  《漳报》,1939年1月办,四开两版,日报,办报宗旨稿件来源等均与《漳浦日报》相同。以国民党驻军75师史克勤旅部政治部主任李泽为发行人,陈则蔡仍为实际负责人。主要编采人员有陈冷、曹起凡、柯汉扬、蔡启昌、李林昌等。因经费困难于1939年4月停刊。
  《组训通讯》,四开四版,周报,1941年5月由漳浦县国民兵团创办,漳州古宋印刷厂承印。负责人为漳浦县国民兵团副团长林春风,主要编辑人员蔡正南、李泽昌,办刊宗旨宣传国民兵组训,内容国民兵组训法令、本县新闻、文艺副刊等。印数800份,免费送给各保。当年9月因经费困难停刊。
  《漳浦民报》,1942年4月创办,三日刊,四开四版,初由绥安印务馆承印,后集股办四维印刷所,文字由旧五号改用新五号排印。负责人许元瑜为国民党漳浦县党部书记长,以个人身份申请登记。办报宗旨宣传三民主义和国民党政策、法令、报道新闻,发表政见。内容以地方新闻为主,对国内外时事只用综述。编采人员陈倩伟、丘坚(女)、林辉明、练世鑫、林维仁、李林昌等。经费来源主要靠报费、广告启事收入和印刷所业务收入,职工享受公教人员一样的公学粮。向乡保摊销报份,学校、机关、团体及商户由推广员去征订、收费。每期印数1000份左右。至抗战胜利,厦门收复,民报负责人许元瑜为扩大政治影响,于1945年1月将《漳浦民报》改名为《南潮报》,准备迁往厦门出版,后迁厦计划未能实现。1947年7月停刊改办《漳报》。
  《漳浦青年》,创刊于1943年5月,是三青团漳浦区队联合办事处机关刊物,由《漳浦民报》编辑人员兼编。刊期半月,初为八开四版,后改为32开小册子。印数1200份,分送三青团员,至1947年4月停刊,改办《青年报》半周刊。
  《南潮》月刊,1945年1月由“南潮学社”创办,负贵人柯汉扬。16开本,每期约100页。主要编辑人员柯汉扬、林维仁、杨觉初、詹祚伯、李林昌等。办刊宗旨讨论学术问题及发表文艺作品。经费由南潮学社成员自愿捐助,刊物一部分寄各地书店代售,一部分发给社员分赠朋友。1946年8月因经费困难停办。
  《南天报》,1946年1月创办,四开四版,三日刊,负责人李林昌,主要采编人员李林昌、管若明、林培元等,办刊宗旨报道社会动态,发表政见,宣传国民党政策法令。每期印数1000份,1947年5月停刊,并入《南潮报》,改名《漳报》。
  《青年报》,1946年6月创刊,半周刊,四开四版,负责人是三青团漳浦分团干事长陈秀夔,主要编辑人员柯和坤、卢慈云、胡秀致、陈炳煌、王周武等。每期印千份左右。1947年国民党党团合并时改名《绥声报》,社长陈建仁,总编辑胡秀致,编辑陈炳煌、许应宜,副刊编辑黄仰文,记者陈元亨等,继续出版至解放。
  《漳报》(后漳报),1947年7月由《南潮报》、《南天报》合并而办,三日刊,四开四版,负责人为国民党漳浦县党部书记长、省参议员柯汉扬,主要编采人员李林昌、张兆基、管若明、黄启裕、柯宗林、高聿占。办刊宗旨和发行情况与《漳浦民报》同。时事栏主要根据的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和路透社、合众社等所发的新闻,反共的色彩浓。由于吸收一些思想比较进步的青年为编采人员,在言论上受到共产党的影响。如张兆基将李济琛在香港发表骂国民党反动派的谈话编入通讯版,有人将报纸送到省党部检举,省党部责令追查。柯汉扬呈报说“已将编辑人员撤职”,其实并没有撤职。1949年9月因漳浦解放而停刊。
  (二)
  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直各部门创办了许多不定期刊物。如《漳浦通讯》、《漳浦工业》、《思想战线》等。后来,县委决定将各部门创办的不定期刊物取消。由县委直接主办一种定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1958年12月24日,县委作出了创办《大跃进》杂志的决定,并组织人员着手筹办。刊物的人员组织情况是:由李振经、郑光星、蔡新生、高松涛、马戒三、周金泉、陈惠发、吴荣桂、林德建、杨德志等同志组成编委会。李振经任编委会主任,郑光星任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会设编辑部,由马戒三任编辑部主任,蔡新生任编辑部副主任。后来,蔡新生任编委会副主任兼编辑部主任,增补郑永昌、许茂法为编委。
  杂志的宗旨是:宣传马列主义,交流总结人民公社以农业为主的包括工农业、财贸、文教、政法及党的建设,宣传工作各方面的实际经验,反映广大工农群众和各界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共产主义萌芽,以鼓励群众的革命干劲。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前进,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共产主义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59年元旦,《大跃进》更名《飞跃》出版,县委第一书记李振经同志为《飞跃》写了创刊词,《飞跃》初创时暂定半月出版一期。每月一、十六日为出版期,每期印数一千五百份。
  1959年2月1日,县委决定《飞跃》杂志从第三期起公开发行,并改半月刊为月刊,每月1日出版。主要阅读对象是干部,教员和其他战线上的工作人员。
  《飞跃》在刊行的5个月时间中,共采用文章84篇,民歌16首。1959年5月1日,县委决定《飞跃》自出版第六期后停刊。
  1958年4月,县委决定把原来不定期出版的《漳浦快报》改为定期的二日刊《漳浦报》。版面为四开二版,并于4月4日创刊出版第一期,以后逢双日出版。
  《漳浦报》是县委的机关报,由县委副书记牛庚明任社长,马戒三任总编辑,周金泉为副总编辑,办事员有:藩紫珍、王全盛、郭建勋、林和宁、陈暨南、蓝明亮、洪明华等。
  《漳浦报》办报宗旨是:以马列的政治思想作指导,宣传贯彻各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抓生产、抓思想,指导推进各项中心运动的开展,反映全县人民的精神面貌。报纸刊登的主要内容以农业生产为主,照顾工业、文教卫生等其它方面,主要的有县委有关指示、决定,公布生产进度,交流生产经验,表扬先进,适当批评落后。
  1958年8月1日,《漳浦报》由初创时的四开二版扩版为四开四版,报道内容除反映全县工农业生产情况外,更多地反映国内外形势及本县财经、政法、文教、卫生、军民关系等情况。
  1958年8月16日,中共漳浦县委作出了“关于加强《漳浦报》工作的四点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善于运用报纸宣传政策,组织群众,交流经验,推动工作。
  1959年元旦起,《漳浦报》改版面为四开四版日报,更名《漳浦日报》。突出报道工农业生产,及时大量地反映国内重大事件和本县财经、政治、文教、卫生、军民关系等情况。
  1959年5月1日起,《漳浦日报》改为三日刊报,更名《漳浦县报》。
  1960年元旦起,《漳浦县报》由三日刊改为隔日刊,版面照旧,改刊后逢单日出版,大月31日无报。
  1960年在漳浦报社工作有的:马戒三(总编辑),周金泉(副总编辑),陈田复(编辑),杨福基(秘书),还有记者:郭建勋、陈暨南、王周武、王全盛、柯连海、林和宁、李树麟、王国英、张鲁等同志。
  1960年7月9日,漳浦报社从西大街90号迁入县人委大院办公,在此之前,新路尾13号(旧县医院)、红楼、西大街90号等先后作过漳浦报社社址。
  1961年2月23日,鉴于当时国家经济暂时困难现状,《漳浦县报》停刊。这样,从1958年4月4日至1961年2月23日,《漳浦县报》(《漳浦报》、《漳浦日报》)共编印报纸512期,每期发行量有四千多份,最高峰时达5561份。
  自《漳浦县报》停刊后,陆续办过一些水利工地小报(如《工地快报》、《鹿溪战报》等)、《梁峰》文艺小报以及县政协编印的《漳浦文史资料》丛刊等。
  《工地快报》,1971年1月1日创刊,漳浦县旧镇桥闸工程指挥部主办,四开二版,主要反映桥闸工程建设情况。由严利人主笔、编辑,副指挥马非(马戒三)审稿。1971年8月底因为工程接近尾声、人员调动而停刊,共出29期。
  《鹿溪战报》,四开二版,漳浦县鹿溪桥闸工程指挥部主办,由陈辉负贵,黄仰文主笔、编辑。1974年12月17日至1975年5月25日,共出52期。
  《梁峰》,1981年12月由县文化局、县文化馆主办,四开四版,是以文艺为主的不定期小报,主要刊载本县文学爱好者的习作、地方文史、风土文物以及文化方面的新闻报道。先后由高聿占、洪和漳、何荣林编辑,黄以结审稿。每期铅印1000—2000份,分发赠送,经费系财政拨款与从有关方面筹集。到1995年11月共出版52期,后停刊。
  (三)
  漳浦县人口多,地域广,是漳州市数一数二的大县。而且历史悠久,资源富饶,文化沉淀浓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繁荣,人们愈来愈迫切期望:能有一张自己的县报,能重振漳浦报业的辉煌。
  八十年代初,漳浦得改革开放之先机,率先大念山海经、开展闽台交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县委书记黄步翔对办县报满腔热忱,支持加快筹备的步伐。经县委研究同意,1983年6月17日,县委宣传部向省、地委宣传部呈送“关于办《漳浦报》的请求报告”,报告说:“我县是闽南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历来文化比较繁荣,解放前和五十年代均有办报的历史……为加强组织领导,交流消息经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锻炼培养一批人才,很有必要办一张县报。……《漳浦报》为县委机关报,立足本县,努力办成具有漳浦特色的地方小报;《漳浦报》为四开四版的周报……”其报告经龙溪地委宣传部批准同意并转报省委宣传部,省宣新闻出版处研究后认为:龙溪地区还未有报纸;应先集中力量办地区报,县报暂缓,放下一步考虑。九十年代初,县委书记王良才也曾积极探讨办《漳浦报》的事宜。
  《金浦乡讯》于1992年9月由县委宣传部、县侨联、县侨办共同办理申请登记手续。1992年10月16日省侨办、省侨联作出同意创办《金浦乡讯》的批复。1992年10月22日,县长康天厚在县委宣传部“关于请求为《金浦乡讯》拨款的报告”上批示:“经费明年纳入预算”。1992年11月10日,县编委发文,“同意《金浦乡讯》配备专职编辑人员编制一名,编制来源在县委宣传部内部调整解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翁福在福州亲自到省有关部门办理手续。随后,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同意登记,发给“侨刊乡讯登记证:CN—35Q0031号。”
  “雏凤鸣金浦,绥城春正浓。衔情过海峡,带笑舞东风。羽炫九龙水,翎编七彩红。新声翻雅韵,清气溢晴空。”(雏凤新声——贺《金浦乡讯》创刊,作者洪照宏)。1993年2月1日,《金浦乡讯》正式创刊,揭开了漳浦报业史上崭新的一章。
  金浦乡讯社社长:杨国连,副社长:商和坤(1995年更换为何友麟)、黄以结,主编:严利人,副主编黄仰文,美编:林仲文,编委:林伟雄、周健军、李林昌、何大成、杨亚成(后增加何志腾、邱宏伟、陈章兴),编辑人员:严峥、张惠阳等。
  《金浦乡讯》作为联系三胞之桥、中外交流之窗,其办报宗旨是:立足本县,体现特色。心系三胞,情播四海。内外并举,古今兼蓄。传递乡音,交流信息。弘扬文化,服务建设。增进友谊,振兴漳浦。在对外宣传、对内宣传之间寻找共同点、结合点和切入点,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面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融新闻性、知识性于一炉,力争办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为海内外读者所喜爱与欢迎。
  《金浦乡讯》创办之初,人手少,经费缺,依托在县委报道组内,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共用一间办公室、一部电话,组长兼主编,组员兼记者,这在全省还是第一家。经济上独立核算,实行主编负责制。创刊第一年,就实现了月月有报,期发数迅速达到万份以上,成为漳州市第一家实现月报的乡讯、第一家期发数超万份的乡讯。1994年出版乡讯14期,1995年出版乡讯17期。采用县邮局代办发行、自办发行、邮寄赠送等多种形式,扩大覆盖面,大大提高了知名度。1995年6月,在西安召开全国侨刊乡讯研讨会,金浦乡讯社的“立足漳浦大地,努力办出特色”的总结作为大会的典型材料分发,其主编荣获“全国侨刊乡讯优秀工作者”的称号,办报水平步入全国侨刊乡讯先进行列。
  为了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金浦乡讯社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办理了单位代码证、工商广告许可证,还于1995年底在县城中心区租赁一套三室一厅单元房作为社址,并购置办公用具,安装了电话,从此有了独立办公的场所。1995年12月29日,金浦乡讯社编委扩大会议在新址隆重举行,县委宣传部、统战部、侨办、侨联等部门领导和编委们争先恐后发言,总结经验,筹划新的跨越。大家提出在办好《金浦乡讯》的基础上,应该办一份县报,并就如何办好县报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县委书记林奕斌、代县长洪德庆、县委副书记张国胜和欧友样等领导亲临会议,听取汇报,并现场办公,解决具体困难,就创办《漳浦报》的问题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张副书记说,我来漳浦工作后,发现《金浦乡讯》,每期必看,办得很有特色。在此基础上,办《漳浦报》很有必要。洪代县长说,《金浦乡讯》办得不错,我都看了,内容丰富,编者花费很多心血,难能可贵。我同意办《漳浦报》,投入一些钱值得。希望再把印刷厂办起来,以报扶厂,以厂养报,带动我县印刷业的发展。欧副书记说,办《漳浦报》这个建议很好,我完全赞同。最后,林书记作总结发言,他说,《金浦乡讯》走过近三年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很不容易。对促进我县两个文明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办得不错。质量越来越好,订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受重视。县委是满意的,对你们的工作是肯定的。三年应该有个新跨越,办《漳浦报》的条件已经具备。希望你们一手抓对外向大报发稿,一手抓对内办好小报。报纸、电视各有优势,报纸可以宣传得更具体深入。要把镜头与笔头、文字与图像、大与小结合起来,使新闻网络更加健全。希望你们越办越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真诚的话语,良好的祝愿,殷切的期望,给报人们以巨大的鼓舞,为扩大创业装上了助推器。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筹办《漳浦报》和漳浦县报社印刷厂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1996年1月2日,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联合向市委宣传部报告“关于创办《漳浦报》的请示”,县委书记林奕斌、代县长洪德庆在文件稿上签字“同意”。1996年1月8日,县委宣传部向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报告“关于创办《漳浦报》的请示”,并呈送附件漳浦报总编辑人选严利人(主任记者)及编辑部主要成员黄仰文、林仲文、陈章兴、姚鸣声、蓝智伟、严峥、张惠阳的简历。两份文件就办县报具体做法作了详细说明:《漳浦报》是漳浦县委机关报,县委宣传部为主管单位,县委报道组负责组织筹办。以刊载本县新闻为主,是全国、省、市三级党报的补充,保持一致。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当好县委和人民的喉舌。《漳浦报》四开四版,暂出旬刊,期发数万份以上,由县邮电局代办发行。同时积极筹办印刷厂,就地印刷,以提高新闻的时效。《漳浦报》与《金浦乡讯》两块牌子、一套办报队伍,共存共荣,相互促进。1996年1月6日,《漳浦报》试刊号出版,以最快的速度问世。1996年共出版两报28期,其中《金浦乡讯》17期、《漳浦报》11期。此后,两报统一按旬出版。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先后为《金浦乡讯》题写报头,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叔亮为《漳浦报》题写报头。《金浦乡讯》(《漳浦报》按月份寄台、港、侨同胞,受到广泛好评和选誉。每年还出版合订本1000册,分送海内外读者,作为资料查阅和收藏。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经过短期的酝酿与筹备,由报社全体同仁及各部门热心人士集资入股,于1996年3月,注册成立金浦新闻发展有限公司(漳浦县报社印刷厂)。注册资金60万元,股东会由30多位成员组成,其中县财政拨10万元给县报社入股办厂,以示支持。报社主编兼任董事长。采取边集资入股、边办理相关手续、边采购电脑和胶印设备,边培训技术人员的办法,于4月10日即编印出版了《漳浦报》,5月份出版了彩报。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实现了采、编、排、印一条龙作业。
  1997年3月,漳浦县报社印刷厂从原租用的粮食局100多平方米仓库迁入县食品公司一座两层小楼内营业,面积400多平方米。县报社也从泰怡园单元房迁入新址,与印刷厂合在一起,以便就近管理和编排校印。通过建机制、抓管理、保质量、拓市场,县报社印刷厂经历了一年的草创期,步入了四年的成长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名气逐步打响,业务发展很快。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赢得了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赞誉。被定为福建省出版物印制企业,荣获漳州市“诚信企业”称号,为扩大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浦乡讯》、《漳浦报》在办报过程中,得到县领导、各机关单位和乡镇场,以及旅外乡亲、台侨港同胞、热心的读者作者等的关心、支持和爱护。台北漳浦同乡会创会会长陈建仁先生对家乡的小报关爱备至,先后给县报社寄来信件约100封,从寄稿件、将县报的文章推介到台湾媒体上发表到为报社的发展出谋划策,拳拳之心,令人感动。为解决办报和邮寄经费的不足,陈建仁先生、香港漳浦同乡会,以及台胞李瑞河、蔡永合、林森豪、陈隆峰、柯和坤、刘昆桦、陈瑞麟、香港同胞杨维廉、杨达华、陈志邦、吴侨植、黄定维等先生热心给予赞助。陈建仁、李瑞河等先生还成为县报社印刷厂的股东,为报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县长钟禄贵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达金、副县长骆沙舟等到县报社和印刷厂调查研究,对办报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钟县长说:“你们有开拓精神。用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办印刷厂,这条路走对了!”此后,钟县长多次听取汇报,为报业的发展排忧解难,帮助出点子。
  1999年2月9日,县编委批复,同意成立漳浦县报社,文件内容是:“为了适应我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宣传管理,促进我县两个文明建设。经研究,同意成立漳浦县报社(含《漳浦报》、《金浦乡讯报》),为股级事业单位,隶属县委宣传部,人员编制核定4名,经费由县财政核补。”1999年3月30日,县委宣传部发文:“经研究决定:严利人同志任漳浦县报社(《漳浦报》、《金浦乡讯》)总编辑。”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报社的机制。
  有了县报社,有了报社印刷厂,还需要一块立足之地。况且租用的办公楼属规划拆迁房,因而为促进我县报业经济的发展,寻找地址、兴建县报社办公楼成为迫在眉睫之举。早在1997年1月,陈求良等11位县人大代表和何友麟等10位县政协委员就分别兴建县报社大楼作出提案,要求将其作为县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列入规划。此提案后转为建议处理,但未有下文。1999年9月,县报社向县政府呈送请求解决县报社建设用地的报告。同时,采取增资扩股的办法,依托县报社印刷厂,在绥安开发区内购置建设用地,兴建县报社办公楼。1999年10月29日,县计划局发文同意建设县报社印刷厂房立项报告。2000年3月,县财政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专项“报社大楼基建经费”,作为启动资金,促成了工程上马,为我县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000年7月1日,艳阳高照,彩旗飘扬。位于绥安开发区霞潭路口、国道线旁的10亩围墙内的土地平整一新,巨型红色拱门上“漳浦县报社大楼奠基仪式”金色大字分外醒目。奠基仪式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友麟主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达金发表热情洋溢讲话。县委书记沈元坤、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玲、县政协主席陈辉、县委副书记吴景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达金、副县长阮伏水和黄荣川、县报社印刷厂股东代表、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为大楼奠基培土。随后,承建单位闽南建筑有限公司即组织队伍进场投入建设。施工进展顺利,到2000年10月,第一期工程漳浦县报社综合楼(计三层,建筑面积1400平方利,到2000年10月,第一期工程漳浦县报社综合楼(计三层,建筑面积1400平方)框架已完成,预计年底可完工交付使用。2001年初,漳浦县报社暨印刷厂将迁入新址,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立世纪之巅,临千年长风。漳浦县报业抓住历史机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困境中崛起,负重奋进,终于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方新天地,奠定了创业的根基,构筑了起飞的平台,必将铸造新的辉煌!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严利人
责任者
陈则蔡
相关人物
陈冷
相关人物
曹起凡
相关人物
李泽为
相关人物
柯汉扬
相关人物
蔡启昌
相关人物
李林昌
相关人物
林春风
相关人物
蔡正南
相关人物
许元瑜
相关人物
陈倩伟
相关人物
丘坚
相关人物
林辉明
相关人物
练世鑫
相关人物
詹祚伯
相关人物
杨觉初
相关人物
卢慈云
相关人物
胡秀致
相关人物
陈炳煌
相关人物
王周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