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81
颗粒名称: 长桥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分类号: F271.1
页数: 2
页码: 1140-1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桥镇在解放初期只有手工业,1958年开始办社队企业,但1961-1963年部分企业被关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桥公社企业办公室成立,社、队企业得到发展。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长桥乡镇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至1998年,长桥镇重点引进外资,并成立台胞亲属联谊会,多渠道争取外资等发展长桥经济。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兴办镇企业工作上,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发展乡镇企业。至1996年,全镇已发展乡镇企业480家,三资企业12家,协议利用外资3990万美元,年产值1.3亿元。
关键词: 漳浦县 经济发展 企业改革

内容

长桥解放初期没有什么乡镇企业,只有一些手工业,至1958年公社化后办一些企业,如耕山队、林果场、养猪场等,称为社、队企业,同时也举办肥料厂、农产品加工厂、农具修配厂、壳灰厂、砖瓦厂等。
  1961~1963年,长桥公社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部分企业实行关、并、停,工厂留存无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社办企业又受挫折,有的企业停顿,有的管理混乱,造成经济亏损。至1978年,年产值只有56.60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立长桥公社企业办公室,加强企业的领导,社、队企业又有发展,全社扩办了二个农场,1个榨糖厂,1981年产值达151万元,比1978年增加近二倍。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农村责任制的变更,长桥乡镇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至1985年,产值达410万元,比1984年增29%。当年,长桥乡罐头厂赴京展出产品糖水荔枝和糖水菠萝罐头。至1988年,长桥乡有10个村办企业,总收入539.53万元,其中割后村4.55万元,长桥村123.82万元,溪内村52万元,甘棠村58.96万元,青果村58.71万元,春光村44.30万元,潭阳村46.90万元,东升村57.69万元,友爱村52.16万元,溪坂村30.44万元。长桥村年收益超百万元,为全县所瞩目。
  1992年,长桥镇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着手搞好集镇的规划和建设,经南京东南大学设计院和县规划办的多方论证,长桥镇提出了“三点一线”优势,即利用国道324线贯穿长桥镇境内的有利条件,在东升、长桥、割后建立三个经济开发小区,规划面积计3平方公里,以带动长桥经济与社会全面振兴。在引进外资工作上,贯彻“以诚待客,高效服务”的对外工作方针,努力做好对台对外接待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渠道争取外资等发展长桥经济,成立了台胞亲属联谊会,引进台胞办企业六批共42人次,引进外资200多万元。
  在兴办镇企业工作上,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1993年至1995年,长桥行政村办了5家碎石加工厂,1家石料制品厂,还投资10万元,在国道324线边建18间店面,出租供给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发展乡镇企业,镇村集资140万元,兴建石制板厂一个,碎石厂5个,机砖厂2个,生产优秀工业产品,如生泰沙发加工厂的各式沙发,德浦石制品有限公司的石制品系列产品,风生石雕加工厂的石雕工艺品,九三家俱厂的家俱等,实现了乡村工业的新突破。
  长桥镇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八届二次全会关于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的精神,实行“以工兴镇、兴工富民”的战略目标,掀起发展乡镇工业高潮,促进经济腾飞,除要用足用好上级赋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外,还制定鼓励发展乡镇工业的若干规定,以全方位的开放和“开明、高效、务实”的作风,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5家。协议利用外资2700万美元,已到外资800万美元。股份制企业已有36家,筹集资金1200万元。至1996年,全镇已发展乡镇企业480家,三资企业12家,协议利用外资3990万美元,年产值1.3亿元。
  长桥镇东升村党支部在抓好旧果园改造的基础上,建设万亩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优先推广项目——果草牧工程,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开办厦门园林开发公司苗圃场、艺芳花卉实验场、长桥果品加工有限公司和东升纸箱包装厂(股份企业)等30家,(其中三资企业4家)。同时在省道、国道两侧先后办了加油站、饮食、维修等服务网点40多家,扶持群众兴办家庭果林场300多个,实现户均有1个以上经济实体。1997年,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指定长桥镇八卦柑、红橙、大三保系列饮料三项产品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宣展会”。
  1998年,长桥镇把外资引进作为镇重点工作。书记、镇长亲自抓,另指定1名副书记、1名委员专职抓,使外资引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年底,新引进三资企业6家,投资1240万元。如引进浦盛冷冻厂、德美高优农业,既巩固了水果主导产业,发展了蔬菜业,又带动了新经济增长点——花卉的发展。为了兴办集体经济实体,抓好每个村都有1个集体的工业企业,1个第三产业,1个农业企业,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规模。通过认真抓好,使工业企业产值达到5.6亿元,比1997年增长41.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大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