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海上田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79
颗粒名称: 古雷“海上田园”
分类号: F306
页数: 2
页码: 1138-1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雷镇位于漳浦县南部,包括古雷半岛和附近海域,地理位置为北纬23.4度,东经117.35度。该镇拥有16万亩的浅海滩涂,以养殖业为主,特别是海水养殖业。在改革开放后,古雷镇党委和政府积极推动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制定规划并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海水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古雷镇已被列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省渔业改革试验区和省科技示范镇。该镇的海上田园蓬勃兴起,形成了11个海水养殖业基地,包括海带、扇贝、牡蛎、翡翠贝、江瑶贝、花蛤、鲍鱼、羊栖菜、对虾、海〓和大黄鱼等。
关键词: 漳浦县 水产养殖 经济发展

内容

古雷镇在漳浦县南部,地域包括古雷半岛和附近海域,地理位置北纬23.4度,东经117.35度,西端面临东山湾,东至菜屿列岛,海岸线总长48公里。拥有浅海滩涂面积16万亩,养殖业发达,“海上田园”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前景远大,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雷镇党委、政府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县委大念“山海经”的号召,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发挥区位特殊优势,1986年起进一步大力开发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捕捞业,把重点发展海水养殖放在首位,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水产业发展迅猛,养殖面积、产量逐年上升,建成了闻名全省的养殖重点基地——古雷湾“海上田园”。至1998年,全镇开发海水养殖面积达53750亩,其中:有牡蛎17010亩、扇贝8390亩、海带7200亩、羊栖菜5150亩,还有紫菜、对虾、花蛤、翡翠贝、海〓、蛏仔、江瑶贝、鲍鱼等贝、藻、鱼类,全镇人均养殖面积1.50亩,总产量达91596.4吨,面积,总产分别比1978年增长11.46倍和2.56倍。1998年虽然遭到了“2.24”、“6.12”特大洪灾和“10.25”10号台风袭击,损失严重,但仍然获得较好收成,海水养殖业总产值达16106万元,比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223万元增长近百倍,主要由于:
  一、制定规划,科技兴海
  古雷镇早在1958年“大跃进”时已发展人工养殖海带和牡蛎,但因粗作粗放,技术落后,效益差,经历着起伏。
  1986年,乡党委、政府从抓住科技兴海工程入手,确定海水养殖业五大科技实验基地为示范攻关战,抓住:一、下垵村“三贝、一藻”混养,即上层养羊栖菜,两边挂养翡翠贝,中间吊养扇贝,底层养江瑶贝;二、岱仔村扇贝、海带混养;三、港口村虾、鱼、贝三混养;四、杏仔村网箱深海养殖大黄鱼;五、古城村鲍鱼开发区,鲍鱼、海胆混养等多种实验。运用以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点面结合,从而带动全面高科技开发。在养殖中注重科技创新,认真研究海带、扇贝、鲍鱼等贝、藻类生活习性,不同养殖时间和养殖模式。首先从下垵村试点研究海带套养扇贝成功后,效益提高一倍,扇贝套养羊栖菜效益提高二倍。开发新的养殖水域,从原来的10~13米深浅海向15~20米深海域推进,进行多层养殖试验,实现多样化、立体化混养,即上面以网箱养殖筏式牡蛎,中间养扇贝、紫菜、羊栖菜,底部养江瑶贝、花蛤,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镇、村切实加强科技兴海的领导,从上到下都成立海水养殖业科技领导机构,做到目标明确,主攻重点,即重点研究攻关七大项目:鲍鱼养殖;鲍鱼病害防治;贝、藻、鱼主体养殖技术;对虾养殖及对虾池综合利用;大黄鱼网箱养殖与大黄鱼育苗技术等。分批分期举办10期培训班,受训人数1260人。至1997年,共培训农业技术员4000多人次,并开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办法,先后组织三批共有50多人次前往广东、青岛、东山等地参观学习。充分发挥科技创先的示范作用,做到从内传、帮、带,从外引进先进新技术,提高覆盖率,使养殖形式多层次、多品种、区域化、主体化、优质、高产、高效的新格局。因此,古雷镇已被省列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省渔业改革试验区,省科技示范镇,是全省渔业十大强镇之一。
  二、主攻重点,建设支柱产业
  古雷镇“海上田园”蓬勃兴起,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组织实施,已建成11个海水养殖业基地,其分布:
  1、海带生产基地:以岱仔、下按、古雷、油澳、西寮等村为重点,养殖面积7200亩。
  2、扇贝生产基地:以岱仔,下按村为重点,养殖面积8930亩。
  3、牡蛎生产基地:以古雷、油澳、半湖、西寮、西林、港口等村为重点,养殖面积17010亩。
  4、翡翠贝生产基地:以下垵、岱仔、西寮等村为重点,养殖面积3000亩。
  5、江瑶贝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古雷湾为主,养殖面积共有5000亩。
  6、花蛤生产基地:以港口、西林村为重点,养殖面积共有4000亩。
  7、鲍鱼生产基地:以古雷鲍鱼城为重点,养殖面积共1680亩。
  8、羊栖菜生产基地:以下垵、岱仔等9个行政村为重点,养殖面积4000亩。
  9、对虾生产基地:以港口、西林、油澳、西寮等9个行政村为重点,养殖面积3000亩。
  10、海〓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西林、港口两村浅海,面积3000亩。
  11、大黄鱼网箱生产养殖基地:由杏仔村发展到菜屿列岛海域,养殖面积1000亩。
  此外:还有紫菜、文蛤、缢蛏三个生产基地,各养殖1000亩。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河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