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城的自来水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75
颗粒名称: 漳浦县城的自来水建设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2
页码: 1123-1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自来水公司历经十五年的创业和发展,为漳浦县的供水事业做出了贡献。公司成立初期面临井水污染和人口增加等问题,通过建设自来水厂和改造旧水厂等措施,为居民和工业区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公司不断扩大供水规模,从最初的5000吨/日到现在的10万吨/日,投资也在不断增长。公司还利用外资建设了第二水厂,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水质监测和供水设施维护,为漳浦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漳浦县 自来水 水利建设

内容

漳浦建县已有千年历史,县城有史以来,打井取水饮用。漳浦县城井水矿化度较高,铁和猛金属含量都超过生活饮水标准。随着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生活废水渗入地下,井水已不堪饮用。1984年10月,县城自来水工程的建成,解决了饮水和用水问题。
  时至今日,漳浦县自来水公司迎来了十五岁生日,此时,我们为漳浦县供水事业的蓬勃发展而鼓舞,它为漳浦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这十五年来,它历经风雨艰辛的创业和发展的历程。
  漳浦县自来水公司,是全省县城镇供自来水的最后一个。1982年6月,县政府以(82)浦政综字第171号文批准成立漳浦自来水厂。上级拨款5万元,因种种原因,其他各项工作未开动。1984年县政府以浦政(84)基字第108号文报省建委〈省城乡建设环保厅〉。省建委以闽城建(84)35号文批复,同意建设漳浦县自来水厂,规模为5000吨/日,罐头厂供水2500吨/日,城区生产、生活供水2500吨/日。近期利用漳浦罐头厂的水厂的生产设施,工程投资主要用于城区供水管网和净水厂必要的配套设施等,资金控制在50万元以内,省补助30万元,余额由地方自筹解决。就这样,漳浦县自来水公司的筹备建设工作于1984年5月展开,林火球同志任公司经理。1984年5月20日,据浦政(84)财字第125号文通知,明确把漳浦罐头厂水区部分土地、设备、人员(11人)划归漳浦县自来水公司管理,其固定资产作价50万元,由自来水公司为其归还建设贷款及利息,形成全省第一个用贷款建设的水厂。原罐头厂水厂的生产设施有一级泵站一座,生产能力5000吨/日;二级泵站一座,生产能力2500吨/日;240盹/小时无阀滤池三座,清水池二座,蓄水能力分别为1000吨和5000吨。铸铁浑水输水管一条,长1500米。原水厂的改造设计,得到漳州市自来水公司的大力支持,委派副经理罗韦庆(工程师)来设计,增设日产5000吨的折板反应斜管沉淀池一座,辅设城区输配水管口径为DN100~250的管道5000米。1984年10月1日正式向城区居民和工厂供水,从此,绥安镇居民饮上自来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投资约75万元。到1989年底发展用水户4000户。一期工程仅解决了旧城区西街、北街、南街、东街等区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工厂等用水,地处车站以北高区地带居民还饮不上自来水。为解决这一带居民饮水难的问题,于1989年筹划二期供水工程(高区供水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在虎山(吼仔山)顶建容积为600立方米的给高位水池一座,铺设管径为250毫米输水干管1200米,输配水干管DN100~250的铸铁管2700米,增加水厂生产能力3000吨/日,使水厂规模达到8000吨/日,工程建设投资约140万元。二期工程于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使县城北区,车站以北后寮池、武装部、边防大队、绥安中学等地带居民用上自来水,县城供水面积达到75%,供水普及率达到60%。二期工程的建成,为我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绥安工业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发展,绥安工业区逐步扩大,旧城改造,高层建筑逐步增多,城区规划建设范围逐步扩大,自来水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原日供水8000吨的水厂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制约着我县经济的发展。为加快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改善投资环境,1992年初,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外资,兴建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于1992年5月4日成立漳浦县第二自来水厂筹建领导小组,县长康天厚任组长,副县长杨安乐、计委主任陈乌金任副组长,成员有陈玉宝、李堂镜、黄木天、黄以立、杨清河、朱志平、杨锦章。就这样全面展开了二水厂筹建工作,工程项目委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漳浦二水厂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设项目,得到国家外经贸部、建设部,省计委、建委、外经委,漳州市及本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1993年元月30日,省计委,外经委以闽计外(93)035号文批复,同意漳浦县利用法国政府贷款,建设漳浦县第二水厂,省建委以(93)056号文批准,漳浦县第二水厂给水工程初步设计,建设规模为10万吨/日,总投资控制为1.097亿元人民币,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5万吨/日,计划投资8695万元。利用法国政府混合贷款建设二水厂这一项目能得到上级批准,我县在国家外经贸部工作的陈孔明副司长帮助做了大量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1993年12月20日,县成立漳浦县第二水厂工程建设指挥部,县长康天厚任指挥,副县长杨安乐,建委副主任曾冼宇、自来水公司经理等任副指挥。工程施工通过投标,由闽江工程局承建。1993年12月20日,二水厂取水头部泵房、集水井工程正式开工,打出了二水厂工程建设头一炮。1994年2月,完成取水头部水工部分工程建设。1990年5月1日举行厂区主体工程奠基典礼,但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原因,1994年6月至95年12月,工程建设处于停滞状态。1996年1月,县委县政府重新调整二水厂建设指挥部领导班子,县长洪德庆任指挥;副县长陈黎明、建委副主任朱志平任副指挥,二水厂建设贷款也得到落实,建设得以全面展开。经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和施工单位闽江工程局干部、职工的全力奋战,1997年3月,二水厂的土建工程、设备及管道安装全部竣工,投入试运行。5月1日举行二水厂通水典礼,一个日产5万吨,全自动化的自来水厂在漳浦县绥安工业区诞生了。现辅设ON100以上输水干管35公里供水面积7.0平方公里,县城供水普及率达70%。
  二水厂建设,从其筹备到建成通水,历时5年整。总投资共8500万元人民币,其中法国政府贷款2900万法朗,国内各家银行贷款合计2800万元人民币,国家拨补助款125万元,县财政拨款52万元,现尚欠部分工程款。
  随着二水厂建成通水,为了加强我县自来水的经营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县政府于1997年11月18日批复,成立漳浦县自来水总公司,建设局副局长朱志平任总公司经理。在总公司新的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自来水正以水量足、水质好、水压高、优质服务的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锦章
责任者
林火球
相关人物
罗韦庆
相关人物
康天厚
相关人物
杨安乐
相关人物
陈乌金
相关人物
陈玉宝
相关人物
李堂镜
相关人物
黄木天
相关人物
黄以立
相关人物
杨清河
相关人物
朱志平
相关人物
杨锦章
相关人物
陈孔明
相关人物
曾冼宇
相关人物
洪德庆
相关人物
陈黎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