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办学功垂史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42
颗粒名称: 华侨办学功垂史册
其他题名: 福建省漳浦华侨中学校史简介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4
页码: 1035-10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华侨中学创办于1957年,由海外侨胞捐资兴建,湖西人民大力支持。校园面积104亩,拥有26个教学班,学生1478人,教师90人。学校多次更名,曾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但现已恢复并发展。
关键词: 漳浦县 中学 教育

内容

漳浦华侨中学座落在葱郁如黛、风光旖旎的湖西乡楼下山南麓,校园四季如春、环境清幽,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学校占地面积104亩,基建面积8650平方米。1997年秋季,拥有26个教学班,学生数达1478人,教师90人,办学规模居全县初级中学之前茅。
  漳浦华侨中学创办于1957年9月。她的诞生,是党的英明正确的侨务政策的产物;是海外侨亲爱国匡民、蒙庥桑梓的崇高精神的体现;是湖西人民大力支持教育的结果。她的诞生,是一座县乡领导重视教育、海内外乡亲热情办学的丰碑。1955年,湖西乡旅居印尼的爱国侨胞蓝亚南先生(当时任漳浦公会主席)回国观光探亲,目睹家乡面貌的可喜变化,尤其是党的侨务政策使其深受启迪。在与家乡热心教育的蓝德光、蓝全钦等先生多次交谈中,了解到家乡青少年深造的不便和困难,共同萌发了在家乡创办中学的愿望。蓝亚南先生在返抵侨居地之后,即与蓝彰传(当时任漳浦公会文书)、蓝待辅、黄道、陈允金等先生商量,决定带头捐资并发动侨胞在家乡建一所中学。
  1956年10月,蓝彰传先生回国前往北京观光后,回乡正式向漳浦县人民政府负同志转达爱国侨胞捐资建校的决心和要求,得到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立建校领导机构,初定校址在楼下山东侧。蓝彰传先生返抵侨居地后,海外也相应成立筹建组织,开展筹募工作。筹募初期得到蓝长义、蓝进水、黄水藻、蓝荣金、蓝利贞、蓝水乞、蓝通源、蓝缵绪、黄有财、杨朝茂、蓝茂盛、蓝玉枝、黄渊源、蓝施仁、杨来水、杨大目,黄清松、蓝精诚、黄春枝、蔡大舌、杨明玉、杨水万等先生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他们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作资助家乡兴办中学的具体行动,人人慷慨解囊,集腋成裘,玉成斯举。
  1957年春,蓝亚南先生再次回国时,确定校址在顶圩村外,并开始动工兴建校舍。建校期间,学校还得到归侨、侨眷蓝德光、吴吉籍、蓝来福、蓝全钦、蓝安荣、蓝振金等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协助。当年9月27日,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定校名为“福建省漳浦华侨中学”。上级派林达义任学校负责人。不久,成立了学校董事会,推选蓝东田为董事会主任,蓝全钦为秘书。
  建校初期,兴建教室3间,购置民房3间,配备教师(含负责人)2人,职员1人,工友2人,教学经费由华侨供给,由董事会监督使用。第一届招收新生1班60人,生源来自湖西、赤岭、官浔、赤湖、六鳌、佛昙、和坑等地。学校成立一个团支部。首届毕业45人,升学率达到100%(考上各类中专22人,考上一中、二中23人),首创辉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1959年,旅外侨胞虽受“排华”影响,侨汇中断,但仍千方百计集资扩建校舍(教室3间,宿舍5间),并先后赠送许多教学用品。在困难时期,政府拨款解决学校经费困难,学校转为侨办公助,师生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聊补学校经费,以度难关。
  1960年5月,陈贯珩(县侨联秘书)兼任名誉校长。1960年9月,上级派陈玉尊任副校长。1961年,推选陈女英为第二届校董会主任。1962年9月,上级派杨启成任校长。
  1962年,为了解决长期的办学经费,侨胞蓝庆福、蓝待辅、蓝彰传、蓝长义、蓝荣金、蓝利贞、蓝缵绪、黄有财、蓝亚南、蓝水乞、黄水藻、蓝蜂寿、蓝来有、杨大目、蓝进水、蓝德茂、吴铁印、蓝金凤、陈连璧、蓝精诚、蓝茂盛、蓝达国、蓝水泉、蓝通源、蓝良发、蓝厚仙等先生集资购买了大型货车一辆,赠给学校,以汽车运输的收入作为学校的部分经费。
  1966年,学校规模已发展到拥有3个教学班,127个学生,13个教职工,还有教室6间,宿舍10间,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3,厨房、膳厅、工具室等3间以及篮球场1个。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几易校名和并迁。1966年下半年,并入漳浦二中,校董会同时被撤消,财产档案大量丢失。1967年2月,师生“回校闹革命”,学校复办。1969年,改校名为“湖西五七中学”,学校收为公立,上级派林海端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黄福年、胡秀山任革委会委员。1970年11月,上级任命林海端为湖西公社党委副书记,兼任学校领导工作。
  1971年,增设高中部,招收新生35人,学校跨入完中行列。为了适应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领导提议,经公社党委研究并呈报县委批准,决定把校址迁至楼下山(现校址),并拟定由各大队发动群众,自筹资金,自投劳力,包干建校,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搬迁和建校劳动。
  1971年3月,改校名为“湖西中学”,上级派陆琳涛主持学校工作。9月,上级任命张益智为党支部书记。
  1972年,完成学校搬迁任务,新校舍建成投入使用。
  1975年9月,上级任命陆琳涛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75年,学校贯彻“五七”精神,在湖西后洞创办校办农场,耕地30亩,师生轮流参加劳动,农场收入作为学校经费和师生福利费。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校园回春,侨中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学校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狠抓“三风”建设,学校工作步入正轨。
  1978年9月,上级任命蓝敦茂为副校长。
  1980年9月,上级派杨启成任校长。
  1981年,上级派徐辉典任副校长。
  同年,学校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由于县、社、队大力支持,重新划定校界,校园面积扩大到104亩(其中果园占40亩),新建教室4间,学生宿舍5间。师生齐动手,开辟一个具有4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
  据统计,从1971年至1981年10年间,600多个普高毕业生从这里启程,奔赴各个不同岗位,施展聪明才干。
  1981年秋,学校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首届招收二个班104人。
  1983年8月,杨启成离休。9月,上级任命蓝敦茂为校长,蓝哲亮为副校长。
  1984年6月8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福建省漳浦华侨中学”的校名。10月,校董会正式恢复并推选蓝定觉为董事会主任,黄长兴为副主任,蓝全钦为秘书。新一届校董会积极开展工作,多次与海外侨亲联系,倡建图书馆,得到海外侨亲的热烈响应。同年4~6月,爱国侨亲黄有财、蓝天龙、蓝国梁、蓝精华、蓝龙华、蓝通源、蓝彰传、黄龙祥、吴招有、黄曲发、吴福良、蓝瑞和、蓝厚仙等先生集资港币13.5万元,并委托董事会为学校筹建图书馆。1984年8月,蓝彰传先生专程回国关心图书馆筹建工作。1985年10月,图书馆落成,爱国侨胞还为它添置一批设备和图书。
  1985年,侨中改完全中学为普通初级中学。上级任命蓝哲亮为校长,黄宽水为副校长,蓝敦茂为党支部书记(1989年,蓝哲亮兼任党支部书记)。12月,乡政府与学校联合公布《关于维护漳浦华侨中学正常教学秩序若干规定的通告》。
  1986年8月,旅外爱国侨胞蓝彰传先生在侨居地倡设“漳浦华侨中学奖教奖学基金”,得到蓝精华、蓝龙华、蓝天龙、蓝通源、蓝发国、黄有财、黄曲发、蓝瑞和、蓝来成、蓝春发等先生的响应与支持,共集资港币12.5万元。当年9月,学校成立评委会,蓝哲亮任评委会主任,蓝定觉为副主任,并制定评奖条例和实施办法。10年中,共有教师281人次和学生576人次获奖,对调动师生教与学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促进作用。9月,县委、县府在华侨中学召开“振兴湖西教育事业动员大会”,这次会议是振兴畲乡、侨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987年9月27日,举行建校三十周年庆祝盛典,市、县、乡领导,有关部门,兄弟校代表,历任校长,各村、乡直单位和校友代表与在校师生共一千多人参加庆祝活动。
  1988年,乡政府发动海内外乡亲集资22万元(其中海外侨胞蓝精华、蓝龙华、蓝天龙、蓝通源、黄有财、蓝彰传、黄春发、黄曲发、陈恩佑、蓝介民夫人、吴福良、蓝来成、黄良寿、蓝厚仙等集资港币13.5万元),兴建15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缓解校舍紧张,改善育人环境。
  1988年,学校代表漳浦县农村中学接受国家教委、体委的体育达标验收,达标率达100%。87、90年,获省教委、省体委授予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表彰单位。
  1989年,学校中考综合率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二名,获市“办好初中先进校”荣誉称号。学校董事会获省府“乐育英才”银质奖。
  1990年,蓝哲亮调任湖西乡乡长,黄宽水退休。8月间,上级派杨亚国接任校长,蓝培在任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80年代,不少爱国侨胞还向学校赠送一批批教学用品,如1981年蓝天龙先生赠送彩电1台,蓝通源先生赠送收录机1台,1984年蓝彰传先生赠送风琴1架。1986年,蓝精华、蓝龙华、蓝彰传、蓝天龙、蓝通源、蓝发国、黄有财、黄曲发、蓝瑞和、蓝来成、黄春发等先生赠送钢琴1架及其他体育、音乐器材,为侨中改善办学条件做出了贡献。
  1991年,学校语文组代表漳浦县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农村语文研讨会,经验论文在会上交流汇编,并刊载省刊物《教学研究》。
  同年,学生蓝宏祥参加福建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省二等奖。
  5月,学校劳技教育工作在省德育工作会议上作专题经验交流。
  1992年,获市“办好初中先进校”荣誉称号。
  1993年,乡政府投资2.5万元兴建校门。
  1984~1993年,市、县、乡共投资近5万元,筑围墙达1100米。
  1994年,杨亚国调离,上级派蓝培在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陈仲团、赵文斌任副校长。
  1995年,学生吴荣章参加“华罗庚杯”数学竞赛,获市二等奖。
  1995~1996年,乡政府多渠道集资40万元,兴建600平方米的办公楼1幢。
  1997年元月,上级派陈少志任支教副校长。
  1997年2月,乡政府发动群众集资180万元兴建教学楼和宿舍楼各1幢,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初具规模。
  1997年3月,校武术队参加县武术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有3名选手选送市级参赛。
  1997年4月,蓝培在调离,上级派杨宝生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4~7月,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迎香港回归”的系列活动,以此为动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97届考上一中高中、师范及各类中专初选线达32名,比96年翻一番,为学校再次赢得了荣誉。
  9月27日,漳浦华侨中学迎来建校四十周年的华诞,海外侨胞、港台同胞,上级部门及各乡镇场、有关单位的代表,历届校友和本校师生共2500多人参加了盛大的庆典活动。蓝天龙、蓝丰玉、蓝荣华、蓝龙华、蔡福庆、蓝伟民、黄有财、吴福良、蓝通源、黄良寿、蓝彰传、蓝国梁、蓝旭政、蓝旭群、蓝宝华、陈壬水、吴永福、蓝发国、蓝发明、蓝原娘、蓝曲发夫人、蓝来成夫人、蓝玉枝等23位印尼侨胞和杨小龙等25位香港同胞以及王志强等10位台湾同胞捐资12.2万元表示祝贺。
  春风化雨四十载,桃李芳菲遍四方。四十年来,漳浦华侨中学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近五千名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不同岗位上鲲化鹏搏,事业有成,为母校争得了荣誉。
  迎着二十一世纪的曙光,踩着改革开放的鼓点,乘着“两基”达标的东风,朝着“三个一流”的目标,漳浦华侨中学师生将以新的雄姿,团结拼搏,开创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蓝哲亮
责任者
杨宝生
责任者
蓝亚南
相关人物
蓝德光
相关人物
蓝全钦
相关人物
陈允金
相关人物
蓝彰传
相关人物
蓝长义
相关人物
蓝进水
相关人物
黄水藻
相关人物
蓝荣金
相关人物
蓝利贞
相关人物
蓝水乞
相关人物
蓝通源
相关人物
蓝缵绪
相关人物
黄有财
相关人物
杨朝茂
相关人物
蓝茂盛
相关人物
蓝玉枝
相关人物
黄渊源
相关人物
蓝施仁
相关人物
杨来水
相关人物
杨大目
相关人物
黄清松
相关人物
蓝精诚
相关人物
黄春枝
相关人物
蔡大舌
相关人物
杨明玉
相关人物
杨水万
相关人物
林达义
相关人物
陈玉尊
相关人物
蓝缵绪
相关人物
陆琳涛
相关人物
蓝敦茂
相关人物
杨启成
相关人物
徐辉典
相关人物
陈少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漳浦华侨中学
相关机构
漳浦二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