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光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31
颗粒名称: 飞向光明
其他题名: 解放初期首架台湾国民党军飞机投诚纪实
分类号: V271
页数: 2
页码: 1006-10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0年9月,一架国民党军飞机从台湾飞临漳浦,成为首架投诚飞机。当时作者负责深土一带农村工作队,亲自参与了处理过程。飞机降落后,工作队员和村民保护了飞机,并安排飞行员安全离开。作者与飞行员进行了交谈,得知他是因为对国民党军感到恐慌和不满意而决定投诚的。飞行员表示愿意为解放军服务,还提供了关于台湾军事设施的信息。最终,飞机被拆卸并用汽车运走。
关键词: 漳浦县 飞机

内容

1950年9月间,一架国民党军飞机从台湾飞临漳浦,成为首架投诚飞机,当时我做为深土一带农村的工作队负贵人、亲自参与有关此事处理过程,尽管弹指一挥间已有四十多年了,但当年情景仍历历在目,现略述以飨读者。
  记得那天是阴历8月15日,下午3时多,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突然在漳浦深土大店村的上空盘旋,尔后,飞机缓缓在村前海滩上降落。飞机刚降落,驻村工作队员和村里的民兵、群众都迅速赶到现场,只见飞机前轮深深陷入沙滩中,海浪在几米外轻轻地拍打着沙岸。机舱舷窗半开,飞行员默默地坐在机舱内,机舱内的电台还在不断地传出台湾方面命令其返航,否则就要派飞机进行轰炸的气急败坏的恐吓声。飞行员看到那么多蜂拥而至的群众,大约是想到国民党军对老百姓犯下的桩桩罪行,惟恐老百姓做出报仇的举动,犹豫着不敢下机。后来看到身着解放军军装的工作队员动员群众离开,才仿佛吃了定心丸,说他是来投诚的,请求保证他的安全,终于在工作队员劝说下走下飞机。安排好飞机保护工作后,那位工作队员带飞行员到工作队驻地深土村来找我。
  当时深土一带情况挺复杂,这里是漳浦县突出部,东西面海、南接六鳌半岛,北连灶山,土地改革尚未进行,农村中的封建保甲制尚未摧毁,灶山又是匪巢,土匪经常在这里出没,国民党武装特务也不断在此登陆。我们的工作队是在群众支持下得以开展工作的,因而大家都保持着高度警惕性,所以当看到飞机一降落,我也从驻地往现场跑。半路上就遇到那位工作队员带同飞行员朝我走来。我们回到驻地后,听了那位工作队员汇报,按优待投诚人员的有关规定热情招待飞行员,并与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从交谈中,得知飞行员名字叫李纯,四川省人,家中还有一位老母亲。他于1949年初被国民党军从学校中强行征兵入伍,到浙江航校学习。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全国大进军,天天都传出国民党军节节溃退的消息,蒋家王朝全面覆没在即。他很恐慌,无心读书,为此经常受到校方的训斥和体罚。不久,南京解放,航校更是慌乱,人心惶惶不安。后来航校随国民党军搬迁台湾。他眼看厦门等地相继解放,台湾成为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孤岛,每想到天各一方的老母亲和今后黯淡的前途,不时萌发投奔解放军和与母亲团聚的念头。但航校对学员控制很严,唯恐学员插翅飞去,规定每次练习,加油不得超过50分钟飞行耗油量,飞行高度不得超过5000米,低度不得低于200米,便于雷达监测或地面炮火控制。练习飞行时也很少放单飞,大多是三机同时起飞。知道这些规定后,他开始琢磨投奔大陆的最佳方案。从地图上看,降落地点是漳浦县最合适,与台湾隔海相望,航线短,油量够,又可超低空飞行,不易被雷达监测到。飞行时间下午最好,向着太阳飞,避免被追击的飞机一眼观测到。方案定下后,他平时尽量接近航校校长,博得对他好感,逐渐放松了戒意。旧历8月15日,正是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佳节,苏轼那“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盼团聚而不得的悲怆词句涌上心头,不禁油然产生“我欲乘风归去”的念头。下午,他向校长申请允许他单飞20分钟,得到了批准,只是不能用自己那架已操纵娴熟的练习机,而改飞另一架。机不可失,起飞后,飞机便不断爬高,超过了5000米高度。地面飞行指挥要他降下飞行高度,得到指令后,他就此把机头一栽,降到200米以下高度,然后贴着海面往漳浦方向,朝着太阳飞来。到达大店村上空后,选准平坦的海滩,将飞机慢慢地减速,降到海滩上……此时,尽管耳机里不断传来基地的呼叫声、漫骂声,但他不予理睬,幸庆自己终于安全到达了梦魂萦绕的、即将与亲人团聚的地方。
  李纯投诚后,我们立即派人报告赤湖区公所,并逐级向上汇报。当晚,踏着皎洁的月光·我们与李纯到降落现场,取出机舱内的300多发机枪子弹和降落伞等,很可惜机翼下机身两侧的机关枪是固定的,取不下,我们锁上舱门后,盖上稻草、花生藤,把飞机进行一番伪装,以免在空荡荡的海滩上容易暴露,引来敌舰或敌机窥伺。我还责令保长组织保护好飞机,当晚我们又回到驻地。
  翌日,我送李纯到赤湖区公所,区里也热情接待他,临别时,他还送我一张照片做纪念呢。两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闽31军派人来接洽,经请示省里同意,飞行员由31军接走。听说李纯离开赤湖时,向我们表示说,他是穷人的儿子,既来投诚,今后绝对不会做对不起我们的事,还说要听从解放军的安排,要他回家,他就回家好好照顾母亲,要他参军或参加解放台湾,他也不会推辞,况且台湾的军事设施,他也了解一些。一星期后,31军派了一个排来保护飞机,我们这个艰巨的护机任务才算完成·后来经检查,飞机各部件是完好的,可惜飞机因轮子陷在沙滩上拉不动,只得拆卸了用汽车运走。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宋保
责任者
陈国坚
责任者
李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