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漳浦县城的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04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漳浦县城的小学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4
页码: 936-9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中心小学自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始推行学校教育,历经多次学制改革和校名更迭。民国时期逐渐形成完整学制,增加各种课程,教学质量高。抗日战争时期,学校经历空袭和迁徙,但坚持教学并热心抗日救亡运动。战后,学校规模扩大,教员和学生数量增加,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漳浦县 教育

内容

中心小学
  自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除科举制度,推行学校教育,漳浦便将县一级的官学“梁峰书院”(址在今公安局,该处因历代官学所在地而得名为官学口街)改为中西小学堂,分高、初二等,高等生为前已准备应生员(秀才)考试的童生,初等生为初受教育的儿童。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县立两等小学校,以福州师范毕业生蓝翊虞为校长。废除四书五经课程,保留国文、历史、地理课程,高等小学添设英文、理科、手工等课程。翌年改名县立两等国民学校。按当时学制,初等4年,高等4年,共8年。小学毕业到漳州或福州等城市考入中学或师范(学制中学4年,师范5年)的,被叫做“番仔秀才”。
  民国五年(1916年),学制改为初小4年,高小2年。县立两等国民学校改为县立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师范毕业生黄荣昌任校长。增设县立第二小学(简称“县二”),起初设在三房巷,后迁设于麦市街,以原清代“武营”为校舍,校长叶尚德,师范毕业。民国十五年(1926年)“县一”改为培文小学,洪尚勇、黄荣昌先后任校长,黄校长任期最长。同时,“县二”改名培英小学,也是师范毕业的张顺福任校长。增设培德女子小学,以东埔“司马第”祠堂为校舍。
  民国23年(1934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漳浦成立,专员朱熙兼漳浦县长,整顿学校,计划在各区(原设7个区,后改5个区)各设一所中心小学作为示范。该年在第一区先实行,改培德小学为幼稚园,将培文、培英二小学合并为县立第一中心小学,以原培英小学为校舍,校长蔡竣德,上海暨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曾任集美小学、厦门大学实验小学等校教员多年,参照厦门、集美等教育较发达地区的办学经验,开创漳浦小学教育的新纪元,第一中心小学确实起到示范作用。
  当时初小有国语、算术、常识、音乐、图画、体育等课程,高小将“常识”课程分析为自然、地理、历史3项课程。课本要求按照教育部所颁课程标准,经教育部审定,有中华书局、北新书局、世界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等多种版本并行,由学校选用。蔡校长教学经验丰富,选择课本有独到的眼光,尤其语文(当时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选用于开明版本,系叶绍钧(圣陶)所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且爱国思想特别浓厚,加上所聘语文教师如余炳文、许木火等,教学得法,培养的高小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国语演说竞赛、作文竞赛均夺得冠军。其他各科教学也成绩斐然。体育教练也很出色,历次参加专区、全县运动会,夺得很多锦标。
  民国27年(1938年),按照“以所在地为校名”的规定,第一中心小学改名为武营中心小学。该年为抗日战争的第二年,厦门被日军占领,漳浦县城与闽南其他县城一样,多次遭受日本飞机轰炸,因而迁往霞潭村上课。一年以后,空袭减少,迁回学校上课。
  武营中心小学的教师如蔡启昌、林清秀、曾敏英、张淡月、蔡维汉等都热心抗日救亡运动,经常发动学生们与教师共同宣传抗战,在群众中间教唱抗战歌曲,同台演出抗战话剧。
  民国29年(1940年)。按《县各级组织纲要》取消“联保办事处”,将几个“联保”合并成一个乡(镇),每乡(镇)设一个中心国民学校(完全小学),武营中心小学改为绥安镇中心国民学校,按《县各级组织纲要》规定,县要设中学、图书馆、体育场,蔡竣德以体育人才(曾为国家选手参加远东运动会)调任体育场场长。绥安镇中心小学校长一职改由郑文炳接任。以后,又相继由王元佑、蒋天民、曹国强、黄希元校长,任期都很短。至1944年,县督学陈子中兼任该校校长,我由金塘乡中心小学校长调到该校任教导主任兼代校长以后,才有一个较稳定发展的时期。学校规模扩大,教员从原有17人增加到20人,并开始专设职员2人,分别负文书和总务职责。加办幼儿班,学生数由原400多人增加到560多人。原有教室不敷应用,只得腾出储藏室和教师宿舍各一间改为教室。学生数激增的原因是:抗日战争接近胜利,侵略东南亚的日军节节败退,日军对亚太地区失去制空权,反而屡受盟国空军袭击,龟缩在金、厦门二岛的日军处境困难,闽南各地不再遭受他们轰炸,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才能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在这时,原为避轰炸而疏散办学的东埔国民学校(初小)停办,学生大都转入中心校。抗战胜利后,学校就更发展。抗战时期及战后的小学生,有很多人在解放后升学深造,成为新中国的各级干部和专家。记得有一个从东埔国民学校升入绥安镇中心国民学校高小,抗战胜利后,已读六年级的学生吴炳坤。一日,我在六年级上课,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学生们正展开笔记本抄写,忽然,省教育厅长徐箴在县长、教育科长、督学陪同下到校视察,发现前排学生吴炳坤使用左手抄写,叫他转换右手抄写,他不慌不忙地改用右手,同样灵活自如,徐厅长拿起他的笔记本细看,两手写的字迹竟一模一样,大为称赞。这个学生各科成绩都好,曾获全县国语演讲竞赛第一名。后来他于升学集美商业学校(中专)时秘密参加中共党组织,改名杨志坚(其父系杨姓入赘吴姓),于临近解放时往投解放军,后来升任某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这里还必要一提的是,抗战时期将小学改称国民学校,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完全小学),保设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是因为除小学外,并于夜间办成人班,招收文盲或识字不多的青年就学,这种扫盲性质的成人班与小学统称国民教育。绥安镇中心国民学校的成人班与小学同样是全县最有成绩的,由于教学得法,学生学习情绪很高(在一些较落后的乡镇,还必须强制入学,而县城的成人班学生都是自愿入学),学校还于每星期六晚上为成人班学生安排文娱活动,由学生自编自演说笑、杂技等节目,得县政府嘉奖。
  民国36年,陈子中回县政府任专职督学(后升教育科长),不再兼任校长,我调任湖西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由老校长蔡竣德回任绥安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解放后,绥安中心小学于1952年10月迁设于原逢源小学(后改为实验小学),原设于东埔的绥东幼稚园迁设于原绥安中心小学校舍,改名绥安幼儿园,后改为实验幼儿园。
  私立小学
  1、逢源小学、养正女子小学
  漳浦基督教会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创办蒙养院,址在新路尾(今实验小学),于民国元年(1912年)按照国家学制改为私立逢源小学。民国14年(1925)年新建三层教学楼一座,1200平方米。
  逢源小学附设女学,于民国9年(1920年)在逢源小学附近另建“红楼”校舍,专办“私立养正女子小学”,至民国21年(1932年)因经费困难,合并于逢源小学。逢源和养正小学课程都按教育部规定,但于高小增设英语一科。民国35年(1946年)逢源小学经费困难,将初小部分改由县政府发给经费(主要是教员薪金、津贴、食米每人每月90市斤),改为“绥北国民学校”,以原养正女子小学校舍为校舍,实际属于逢源小学的初小部分,由逢源小学校长郭泽龙向县政府教育科推荐“绥北国民学校”校长和教员,由县政府委任校长和批准所拟聘的教员。学校与政府达成一种默契:绥北国民学校校长受逢源小学校长领导。
  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938年)5月27日,新路尾逢源小学及教会办的“源梁医馆”和“洋姑娘楼”、“医生楼”受日本8架飞机的轰炸,教会执事蔡发祥及医馆职员许振声被炸死,逢源小学三层楼被炸毁一角,幸师生事前已疏散,无死伤。抗战胜利后,联合国救济总署拨给款项和物资加以修复。
  逢源小学曾由林安国任校长,林早年毕业于北京民国大学,历任云霄浚源小学、石码石溪中学、鼓浪屿毓德女子中学等校校长,华侨投资的漳浦官督民办汽车公司经理等职。曾任漳浦教育局长、纯美中学校长的李克柔等曾在该校执教。早期漳浦知识分子如陈达元、陈秀夔等在该校受初等教育。逢源小学(包括养正女小)与县办绥安中心小学同是在历史上培育很多人才的摇篮。可惜我是一个局外人,对该校历史情况只能简单介绍,望知情者提出较具体的资料加以全面记述。
  2、集友小学
  民国17年(1928年)集美学校的漳浦校友丘煌坤等创办集友小学,以城南高东溪祠为校舍(今绥南小学处),丘煌坤任校长。至民国21年国经费困难停办。
  初小、国民学校
  1、城镇初级小学
  民国23年培文、培英二小学合并为第一中心小学后,以原培英小学为校舍,培文小学校舍闲置。民国25年(1937年)利用原培文小学校舍复办县立城镇初级小学,由何佩珍(女)、刘元培先后任校长,民国27年停办。校舍被用为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民国34年用为龙溪师范漳浦分校校舍,该分校只办一届,3年后,改办道周高中。解放后道周高中停办,县公安局从城隍庙移设该处。
  2、王顶战时国民学校
  民国27年(1938年)为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福建省教育厅推行“战时民教”,除在各乡村成立一些“战时国民学校”外,并将所有4年制初级小学,3年制简易小学一律改为战时国民学校,分为儿童班、成人班、妇女班,儿童班按初小学制,成人班和妇女班于夜间上课,读成人识字课本,外加军事训练。这种战时国民学校一般只设在不设中心小学的乡村,有中心小学的地方,成人班和妇女班由中心小学兼办。在县城多次遭受日机轰炸后,武营中心小学高小部分迁霞潭上课,为便利县城初小学生和成人班、妇女班就读,特在南水门外王顶村利用祠堂增办战时国民学校一所,该村距市区甚近,有多株古榕古樟遮荫,日间利于学童防空,夜间成人男女到该村读书、受训也甚利便。县政府调原任金榕(商树埔)战时国民学校校长(笔者之兄)柯庆有为该校校长,有女教员(包括妇女军训教员)4人。一年后停办。
  3、东埔国民学校
  民国28年(1939年)下半年,按照《县各级组织纲要》,保设国民学校(初小),于是,各战时国民学校一律除去“战时”两字。其时日机空袭减少,县政府乃停办王顶战时国民学校,另择址东埔陈氏祠堂设立东埔国民学校,调原王顶战时国民学校校长柯庆有为东埔国民学校校长。东埔位居城北偏东,住户较多,学生较王顶战时国民学校略多,也不过三、四十人。经过一段时间耐心家访宣导,学生数逐渐增多。1941年儿童节,参加城关及郊区小学生国语演说竞赛,获乙级(初小)第一名和第二名,引起社会重视,学生数增加到150人,教员由2人增加到5人,改复式教学为单式教学(复式教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年级同时在一个教室由一个教授授课)。该校设立时间5年,至1994年,县政府调整县城小学布局,以东埔距中心校和逢源小学较近,停办东埔国民学校,就其校舍改办幼稚园,另于距中心校和逢源小学较远的东、南二隅分设绥东和绥南二国民学校。原东埔校学生大部分转入中心校,小部分转入逢源小学。
  4、绥南国民学校
  设立于1940年,以原集友小学校舍(高东溪祠堂)为校舍,县派蔡英兰(龙溪师范毕业,柯汉扬之妻)为校长,教师5人都是女的,学生四、五十人。抗战胜利后停办。1948年,柯汉扬捐资复办集友小学,聘龙溪师范漳浦分校毕业生陈松怀为校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办为绥南小学。
  5、绥东国民学校
  与绥南国民学校同时设立,利用原“应城寺”旧址为校舍。初由王福星任校长,后由龙溪师范毕业生黄启裕任校长。解放后改为绥东小学,后改为绥安中心小学。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柯庆德
责任者
蓝翊虞
相关人物
黄荣昌
相关人物
叶尚德
相关人物
张顺福
相关人物
朱熙
相关人物
蔡竣德
相关人物
叶绍钧
相关人物
余炳文
相关人物
许木火
相关人物
蔡启昌
相关人物
林清秀
相关人物
曾敏英
相关人物
张淡月
相关人物
蔡维汉
相关人物
王元佑
相关人物
蒋天民
相关人物
曹国强
相关人物
黄希元
相关人物
徐箴
相关人物
吴炳坤
相关人物
杨志坚
相关人物
蔡竣德
相关人物
郭泽龙
相关人物
蔡发祥
相关人物
许振声
相关人物
林安国
相关人物
李克柔
相关人物
丘煌坤
相关人物
刘元培
相关人物
何佩珍
相关人物
柯庆有
相关人物
柯汉扬
相关人物
陈松怀
相关人物
王福星
相关人物
黄启裕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