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溪河道变迁与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891
颗粒名称: 鹿溪河道变迁与水利建设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
页码: 900-902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漳浦县鹿溪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文章从上游的西溪、九曲溪、南溪等支流开始,讲述了鹿溪的上游和中游的变迁,以及鹿溪桥和双溪坝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历程。文章还提到了鹿溪的两条主流河道,以及在明清时期分流的情况。在文章末尾,提到了民国时期河道的新变化,以及岩前溪和马坑溪的汇流情况。整篇文章展示了漳浦县鹿溪河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关键词: 漳浦县 河道变迁 水利建设

内容

漳浦县的主要河流现在全条称鹿溪,从前则是分段命名。上游自平和五寨至漳浦车田(今石榴镇)称西溪,其间有盘龙溪、大水溪(今胜利村之水)、东山溪等支流汇入。石榴坂以下至梅林附近,有九曲山,溪流顺山势蜿蜒,称九曲溪,有南来的绥安溪(盘陀溪)汇入,是中游的开端。稍下又有源自陈井、掷石的岩前溪自北而来,经查厝,至岭门转向西流,至乌潭埔与源自石古的马坑溪汇合,过博济桥(在西门外五里处,宋庆元二年建,长六丈),绕包仔山,汇入九曲溪,交汇处有一块状如浴盆的凹形天然大石,浴盆土名脚桶,故俗称此石为石脚桶,乡谈以“北水西来”为可贵,并因为双溪合流淌过该石,在一般情况下深浅恰到好处,川流不息,故有“一个石脚桶可供十万兵洗浴”之说,传为神仙所造。康熙漳浦知县陈汝咸写作大脚盆。石脚桶以下,溪水经高罗山绕县城西南至城东,为古李澳川,后名南溪,也写作南河。自城东五里以下的鹿溪桥村(宋庆元四年建鹿溪桥,明嘉七年重建,清朝桥圮,而村名鹿溪桥一直沿用)至柘港(在鼓山下)叫鹿溪,曾是舟楫云集的水运枢纽。鹿溪桥以下为下游,英山上下有后港、前溪(秦溪),入海处为旧镇港。
  古李澳川原绕县城西南,至炉尾会合流经城东的北溪,汇入鹿溪。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选择将漳州州治兼漳浦县治从原陈元光屯军处迁移到这北面负山,东西南三面环水的李澳川(李澳川既是溪名又是地名),完全为了这里的地理优势。元朝至正十二年始建县城,三面以溪为护城河(北面挖壕为堑)。
  南溪(古李澳川)边有一个石厝畲,简称石畲,黄道周写作石邪,与始凿于宋嘉定八年的西湖同为游览胜地,是邻近的一对姐妹花(据康熙《漳浦县志》卷十九《杂志》:“石厝畲,在西郊三里许西宸岭之麓,有亭翼然,前临回溪,修竹环绕,有石几、石屏足供徙倚,飞流界练,风帆上下,诗人骚客游赏其间,石刻诗章久不可辨。”)从黄道周所说“石畲之涨纳于西湖,鹿溪之涨纳于泮水”这句话可以知道,在明代,海潮能将溪水顶托到城西以上的石厝畲一带,从斗门纳入西湖;并将溪水顶托入始凿于宋大观年间的傅公河,纳入县学里的泮池(今公安局内)。
  明朝万历年间,(以下按现在通称全条溪为鹿溪)鹿溪中游改道从地势较低的得仙坊(今鹿溪桥闸处)直至鹿溪桥村,只有少量余水仍绕城河(据黄道周于崇祯七年即公元1634年所作《双溪碑记》说“自溪改道以来已二十又四五年”可知改道时间在万历三十八年即公元1610年左右)。为保证地势较高的城西南一带农田灌溉,崇祯六至七年在梅林村下方(岩前溪汇入鹿溪处之下)建筑双溪坝,将水拦入李澳川故道(即南溪,又称南河)。
  至清初,双溪坝已被洪水冲毁(一说行船人偷挖坏),知县陈汝咸请曾任湖南布政使的归休乡绅黄性震捐银2770两重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九月动工,翌年五月完竣,并填塞大脚盆,另开一河分流。陈汝咸在《修双溪坝碑记》中说“双溪石坝虽筑而大脚盆不塞,坝虽筑无益也,大脚盆塞,不别开一河以顺其势而杀其流,虽塞无益也。”因为双溪坝未修筑以前“昔平和、梁山之水至于石坝,而今决于石坝、南靖、严前溪之水注于大脚盆,而今泄于大脚盆,顺流而奔,直出鹿溪,遂使绕城十余里之曲流竟成枯涸”。这是由于,不但双溪坝坍坏,而且溪道也比以前浅了,本来利用为石坝溢水口的大脚盆(石脚桶)已起不到应有蓄水程度的作用。“北水西流”的岩前溪之水一从大脚盆汇入九曲溪,立刻泄入新溪道,而不能流入旧溪道(南溪),所以干脆将这个溢水口填高,而另开一条渠道分水流。大脚盆填塞后,乡人称整个石坝为石脚桶,坝上蓄水丰富,就更传说为“万兵洗浴”处了。
  鹿溪因洪水冲刷而改道,然后以人力拦水分流入故道,自明清以来,鹿溪中游分成两条河道。一派是过得仙桥的主流(新溪道)。得仙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崇祯元年(162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乾隆五年(1740年)三度圮而重建,这可以从三道出土石碑(今立在鹿溪桥闸桥头)及康熙《漳浦县志》卷一《方域·上》了解到。得仙桥之东(下方)有涂陂一座,因而俗称得仙桥为涂桥。得仙桥之西(上方)有大陂,“大陂”成为陂附近一个村落的村名,鹿溪中游另一派走李澳川故道(南溪),其间有梧桐陂、梦花陂、猪母陂,节节控流。这一派水绕过县城西南,出五凤桥(即南门桥,始建于宋淳珰年间,长30丈,明永乐及宏治年间两次重建),至炉尾汇入鹿溪主流(见康熙《漳浦县志》卷一《方域志·上》)。
  鹿溪中游主流溪道上拦水坝除双溪坝外都是土坝。至清朝后期,不但土筑的大陂,涂陂被洪水冲毁,就是石筑的双溪坝也只剩下基座,起不到拦水作用。农民于必要时筑沙陂抗旱,遇雨任溪水冲崩,遇旱再筑。
  民国时期,河道发生新的变化,马坑溪不再经过乌潭埔而直接汇入九曲溪;岩前溪不再经乌潭埔与马坑溪汇合经博济桥绕包仔山入九曲溪,而是经棕口、高罗山、入李澳川故道(南溪)。南溪上的梧桐陂、梦花陂、猪母陂等石坝已坍毁,群众集资建南溪坝于西湖附近,灌溉城西南一带农田。没有出资的农民要按地亩向石坝管理人缴纳“陂仔粟“,早晚季各一次。由于双溪坝已圯,一遇旱灾,南溪便无水可供灌溉,
  1951年12月,县人民政府拨款并发动民工重建双溪坝,投入劳力九千多工日,筑土石方3万立方米,挖渠道引水入南溪,1952年2月竣工,灌溉农田1500亩。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双溪坝又只剩下基座。由于岩前溪(查岭溪)已不再汇入九曲溪(双溪坝之上的溪道)而改道从棕口、高罗山入于南溪,双溪坝原址已非双溪合流处,无第四次在原址建坝的必要。(双溪坝基座尚存)。
  鹿溪水源丰富,有灌田之利,然而一遇狂风暴雨,往往泛滥成灾。1974年12月起至次年2月,全县集中3万多名劳力,整治自梅林以下至英山的弯曲河道11.7公里,裁弯取直,缩短为8.3公里。共挖、填土石方716万立方米,将河床扩宽到130米,两岸堤高6米。这工程减轻了流域的水患。鹿溪桥闸建在原得仙桥与涂陂之间,集通车和拦水两种作用于一身。
  然而,在拦水灌田方面,鹿溪桥闸只能起到从前涂陂的作用,而代替不了从前双溪坝的作用。由于南溪的源头岩前溪被纳入鹿溪,南溪被平整为水田,只留下自西湖南侧以下至港仔口原来绕过南城下的一段利用为养鱼。原来靠南溪灌溉的城西城南一带“田洋”地势较高,即使将鹿溪桥闸的水位提高到足以将灌区的水田淹没,仍然不能灌到城西南一带“田洋”,南门一带水患是大大减轻了,却常受到干旱威胁。留下的一段“盲肠溪”正好在工厂和居民密集区,污染逐渐严重,于人民生活大不利。因此,于1978年在南溪源头之水纳入鹿溪处的“梧桐隙”上方建筑一座石陂,挖渠道引水,使自高罗山以下至绥西、绥南、南门一带“田洋”有水灌溉。又于1986年1月至8月,投入资金23.7万元,组织力量,对南溪进行整治,疏浚恢复(前被平整为田又被洪水冲刷的)旧河道和开凿新河道四段共长933米,使流经高罗山下、西庙洋、西湖洋、南门桥(五凤桥)至港仔口,将原港仔口经东城角至东门兜的土渠(历史上的护城河)改砌为石渠,直通东门溪,共挖土石方1.68万立方米。这样,就恢复了南溪“绕城廓”的灌田能力。然而由于当时经费不足,这工程未臻理想,径流量不稳定,南门一带的溪水污染问题未得到比较完满的解决。
  1996年初动工兴建西湖公园,结合整治南溪,才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整治,岩前溪之水将以较大的水势绕过县城西、南、东三面,在东门外与北溪汇合,入于鹿溪。而过得仙桥(今鹿溪桥闸)的一派仍是鹿溪主流,桥闸上下已辟为游乐园。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
陈汝咸
相关人物
李澳川
相关人物
陈汝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