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陂堰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863
颗粒名称: 漳浦县陂堰建设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
页码: 836-83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漳浦县的陂堰建设历史和现状。早在唐代,漳浦县就开始利用河流丰富的水源修建陂堰,用于引水灌溉农田,确保粮食丰收。宋代以后,漳浦县的陂堰建设进一步发展,据《福建通志》记载,漳浦县在南宋淳熙年间有陂62座。随后,因抗旱需要,又修建了一些重点陂堰。新中国成立后,漳浦县各个时期兴建了大量的陂堰,其中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建设的高峰期。在这些时期,许多乡镇都兴建了陂堰,其中最多的是石榴镇和赤岭畲族乡。这些陂堰的建设对于改善漳浦县的水利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漳浦县 经济发展 陂堰建设

内容

堰,漳浦县方言叫“陂”。陂堰亦称“拦河堰”,即建筑在河流中较低的挡水并能溢流的水工建筑物,用于提高水位,以便灌溉、发电或便利航运。陂堰用条块石浆砌、河卵石干砌,有的用混凝土或木(藤)框填石等做成,统称石陂。为抵抗溢流水力冲击,一般用堰闸式分级跌水消能,以保护堰体安全。临时性陂堰用沙土(打桩、垫草)筑成,枯水时期挡水,洪水时期被冲,即称沙土陂。
  漳浦县陂堰建设,早在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建置漳州和漳浦县前后,在开屯建堡的同时,为发展农业生产,把治水作为安邦的重要决策,大兴农田水利,利用河流丰富的水源,“引、蓄、泄”结合,在河流中修筑陂堰,引水灌溉农田,确保粮食丰收。宋代,漳浦的陂堰建设进一步发展,据《福建通志》记载:漳浦县在南宋淳熙(1174~1189年)年间有陂62座。随后,因抗旱需要,又修建一些重点陂堰。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曾任南京御史的詹惠,在深土灶山东麓修筑詹厝陂(今改建东平水库)。清康熙三年(1664年)、九年(1670年)、十二年(1673年)、三十年(1691年)、三十六年(1697年)和四十年(1701年),连续发生6次较大旱灾,一些失修陂堰又被重修扩建。据康熙《漳浦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有陂33座:除在六都(今云霄县)有5座外,在七都(今深土、旧镇等地)有詹厝陂、灶山陂、东陂等3座;自县城西郊至八都(今绥安、盘陀、大南坂等地)有涂陂、大港陂、留庆陂、大陂、梧桐陂、猪母陂、梦花陂,以及官陂、磁窟陂、洪陂、黄陂、周陂、杨仔陂、许厝陂、赤髻陂、九窟陂等16座;在十五都(今赤湖一带)有月屿陂、坂园陂、西园陂、后腰陂等4座;在十七都(今湖西一带)有开元陂;在二十八都(今长桥、官浔等地)有横口陂、口口陂和陈翁陂等3座(还有长美陂在今龙海市)。但因年久失修,大部分报废。如绥安镇西门外猪母陂、梦花陂分别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和十八年(1661年),早已报废。湖西畲族乡还留有清朝末期兴建的罗汉陂和青溜圳石陂。清末至民国时期兴建的尚存陂堰有19座,其中最多的是山区赤岭畲族乡,有17座:油坑村有石宫陂、橄仔陂、下楼陂、大宅陂、后招陂等5座;山坪村有降坑陂、割垅陂、代陂、红陂等4座;前园村有红陂、马陂和西线陂等3座;石椅村有吴山陂、松脚陂等2座;土塔村有柴陂、陂仔脚陂等2座;大行村有红陂1座。其余2座:前亭镇田中央村有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兴建的黄陂;深土镇山尾村有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兴建的坑内陂。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兴建的陂堰(石陂)有:
  五十年代兴建陂堰58座。较早的有:霞美镇刘坂村于1950年8月兴建垅内石陂(灌溉千亩以下),湖西畲族乡城内村于1951年10月建成院内石陂(灌溉千亩以上),盘陀镇割埔村于1953年10月建成官陂石陂(灌溉千亩以上),石榴镇攀龙村于1953年11月兴建沙下石陂(灌溉千亩以下),杜浔镇过洋村于1955年3月建成陂头石陂(灌溉千亩以上),沙西镇涂楼村于1955年12月兴建三防埭石陂(灌溉千亩以下),马坪镇京野村于1955年5月兴建的上陂石陂(长71米、高2.5米)、1958年5月再建下陂石陂(长67米、高1.5米),开挖引水渠道总长7公里,保灌农田面积0.15万亩。
  六十年代兴建陂堰64座。由于1963年发生历史罕见的百日大旱,虽然后期开展“文化大革命”,而全县仍有13个乡镇兴建陂堰,其中最多的是石榴镇,兴建17座;其次是赤岭畲族乡,兴建10座;第三是霞美、前亭镇各8座。杜浔镇湖里村于1965年5月建成灌溉千亩以上的湖底港上石陂;赤湖镇山油村于1967年9月建成灌溉千亩以上的山油石陂;官浔镇溪坂村于1968年建成马口石陂(长142米、高2.5米),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保灌农田面积0.10万亩。
  七十年代,在“农业学大寨”期间,大搞改溪,引、蓄结合,有16个乡镇兴建陂堰84座,其中兴建陂堰7座以上的乡镇有绥安、石榴、赤土、深土、霞美、杜浔、沙西等。石榴镇石榴村在1975年“农业学大寨”改溪时,把原来建在长兴溪上游的石榴石陂废弃,1977年在新挖的双陂溪新建后坑寨石陂(1984年12月20日重建,长32米、高3.7米),保灌农田面积0.14万亩。绥安镇绥南村于1978年在鹿溪中游兴建梧桐石陂,长26米、高2.4米,设排洪闸1孔(宽1.2米),开挖渠道长8.3公里,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灌溉农田面积0.37万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指导下,水利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有15个乡镇把资金集中于修建陂堰,加上八十年代发生4次较大干旱,全县新建陂堰83座,其中最多的是石榴镇,新建陂堰26座。1978年1月,县水电部门在鹿溪主河道上游(象牙村)观音亭桥下1.6公里处,建成内湖水电站(装机容量1600千瓦/2台),拦截溪流水发电。象牙村于1980年投资10.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万元),投劳3.1万工日(其中技工1.3万工日),完成土石方0.71万立方米(其中石方0.34万立方米),于1983年底新建下陂石陂(长48米、高9.7米),引、蓄水量22.5万立方米,解决象牙、攀龙两村农田面积0.25万亩灌溉用水。1983年和1986年发生百日夏、秋干旱,又新建陂堰11座;1988年发生“六月旱”,促使1989年大建陂堰,是有史以来修建陂堰最多的一年,新建陂堰26座,整修、加固、改建陂堰43座。赤湖镇西潘村,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改沙土陂为石陂,每个人口集资25元计12万元,每个劳力出20个工日计2.8万工日,完成土石方2.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0.24万立方米),于1988年9月在赤湖溪中游(下黄自然村)新建西潘石陂(长93米、高1.5米,设闸7孔,每孔宽1米),开挖东、西渠总长6公里,引水流量0.8立方米/秒,保灌农田面积0.34万亩(其中自流灌溉水田面积0.24万亩)。绥安镇油车村连续两年自筹资金4.05万元,于1988年春建成溪埔石陂,1989年春又新建田洋石陂(长22米、高1.7米),当年新增灌溉面积654亩。盘陀镇盘陀村集资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万元),于1989年3月16日建成米仓石陂(长40米、高1.2米),保灌农田面积0.10万亩,198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64万公斤,比1988年增产25%。湖西畲族乡苏溪、山后、城内、枋林等4个村,投资2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0万元),投劳1.4万工日(其中技工0.12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48万立方米(其中石方0.15万立方米),于1989年5月16日在赤湖溪中游山后村,建成1座长70米、高3.12米(顶宽10米)的山后石陂,结束了从明末至清初三百年来年年修沙土陂的历史,新增和改善灌溉农田面积0.29万亩,1990年增产粮食11.2万公斤。受益区农民特立“扶持农桑,垂荣百世;千秋功业,党恩铭记”的石碑纪念。
  九十年代,全县又有17个乡镇兴建陂堰53座。南浦乡南浦村,继1989年12月建成灌溉千亩以上的陂湖石陂(长75米、高2.5米)后,1990年9月又建成茭冬石陂(长46米、高2米),保灌农田面积500亩。深土镇东吴村,于1990年10月扩建东吴石陂(长27.6米、高3米),除旧闸1孔(宽2米)外,新建排洪闸2孔(每孔2.2米),保灌农田面积0.4万亩。绥安镇下梧村,于1990年11月建成下梧石陂(长18米、高1.8米,排洪闸1孔宽1.3米),保灌农田面积0.13万亩。旧镇镇东厝村于1991年8月建成灌溉千亩以上的陂内石陂(长32米、高1.5米),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据1994年10月全县陂堰普查:除古雷、六鳌两个半岛外,18个乡镇148个村建陂堰365座(包括建国前兴建的23座)。最多的石榴镇有陂堰72座(其中攀龙村14座、山城和崎溪村各7座);其次是赤岭畲族乡有陂堰座(其中油坑村16座);第三是霞美镇有陂堰35座。在365座中,灌溉千亩以上陂堰有50座。最多的是绥安镇有9座;其次是石榴镇有7座;第三是杜浔镇和湖西畲族乡(包括罗汉、青溜圳)各有6座。陂堰受益总面积19.6万亩(保灌农田面积10.1万亩),其中灌溉千亩以上陂堰受益面积9.4万亩(保灌农田面积7.2万亩),占受益总面积的4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章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